樂樂文學網 > 1644英雄志 > 第十八章 直言
  但尤振武怎么能退下?

  他為了見到孫傳庭,想盡一切,可不是只為了爭一個指揮僉事、區區火器廠副使的官職,于是他急忙單膝跪下,說道:“謝督師大人提攜,不過卑職有下情稟報。還請督師大人恕罪。”

  孫傳庭抬頭,微微皺眉。

  ---他是領兵部尚書,加督師,總督剿匪事宜,每天在他面前拜見的文官武將不知道有多少,若不是尤振武有特殊的功績,一個小小的千戶,是絕對見不到他的。

  一般來說,只要他端起茶杯,所有人都會識趣告退,即便是陜西馮師孔也概不例外,但想不到今日一個小小的千戶,在他端茶之后,居然沒有跪拜謝恩,而是提出了異議。

  “說。”孫出庭道。

  “是。”尤振武抱拳道:“不瞞督師大人,卑職能造出自生火銃,實乃是因為上天保佑,榆林有一種極其珍貴的黏土,是制造坩堝和精鐵關鍵原料,有了精鐵,才能做出簧片,繼而造出自生火銃,如果沒有這種黏土,卑職是什么也造不出來的。”

  “卑職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種黏土?即便有,也得花大力氣去尋找。”

  “另外,制造自生火銃的方爐和一些工具,也都需要從榆林運到西安,到了西安,又需要一些時間重新安置,往來一千里,前前后后,需要相當時間,如果是重新制作,最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卑職不怕苦累,但大戰在即,如果貽誤了軍機,壞了督師大人的大事,那卑職就萬死也難贖了。”

  尤振武拜。

  孫傳庭聽后眉頭更皺。

  ---就個人行事作風來說,孫傳庭雷厲風行,不茍情面,最不喜歡不聽話的下屬,凡在他麾下,他的命令,都必須嚴格執行,沒有人可以違抗,連陜西巡撫馮師孔在他面前,都沒有說話的份,因此,當聽到尤振武有下情稟報,他心中是不悅的,以為是尤振武不服從他的命令,要向他討價還價,如果真是這樣的下屬,他什么也不會說,立刻就會令人逐出!

  但聽完尤振武所說,他卻不禁對這個小小千戶,多看了一眼。

  就陜西的文官武將來說,所有人拼了命,都想要調到西安府,一來西安安定,二來臨近中樞,可以有更多的升遷機會,像尤振武這樣,放棄西安,想要繼續留在貧瘠榆林的人,幾乎沒有,所以孫傳庭并沒有懷疑尤振武在說謊,他一來覺得,眼前的這個小千戶,敢當著他的面,將可能的困難,不卑不亢的向他講出,倒也有些膽氣;第二,尤振武說的如果是真的,那確實是一個困難,他思謀著有沒有可能的解決之道?

  但就像尤振武所說的那樣,榆林到西安一千里,路途遙遙,把黏土運到西安,很是不便,但如果令尤振武在榆林本地造銃,造好之后再往西安運輸,各種原物料就需要源源不斷的送往榆林,路途遙遠,同樣也是十分耗費,遠不如在西安便利。

  另外一個不能說的理由是,西安就是眼皮子底下,三邊總督衙門隨時都可以控制,如果交到榆林,怕就有鞭長莫及,壯大榆林鎮,甚至有可能造成藩鎮之感。畢竟自生火銃不是一般的武器。

  --大明雖然不是大唐,到現在沒有藩鎮割據,也沒有節度使,但在孫傳庭這些進士出身,熟讀歷史,以史為鑒的重臣心里,隱隱的都還是有提防的。

  “你的意思,黏土其他地方沒有,只能留在你榆林造銃嗎?”孫傳庭聲音有點冷。

  “卑職豈敢?但事關大局,卑職不敢有任何隱瞞。就眼下來說,長樂堡已經小有規模,可以制造自生火銃最關鍵的簧片和精密配件,卑職大膽以為,不如就讓榆林專造簧片和精密配件,西安火器廠專職打造銃管,卑職兩邊來回跑,兩廂結合,或可事半功倍,在最快的時間里,造出第一批可用的自生火銃,送到軍前,卑職大膽妄言,還請督師大人定奪!”尤振武道。

  ---尤振武為什么不愿意留在西安?原因就是兩手準備。到現在,他對時局的憂心,一點都沒有減輕,那種大廈將傾,無可挽回的恐懼,一直在他心頭盤旋,而如果真是那樣,他一個小小的指揮僉事、即便成了西安火器廠的副使,在沒有兵權的情況下,留在西安也是毫無用處,甚至有可能被困在西安,因此他才要提出榆林和西安共同合作,一起制造自生火銃,如果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兩邊跑,并且不耽誤中衛所的練兵。

  ……

  孫傳庭聽完微微沉思,眼睛似有亮光,不錯,這的確是最快最好的辦法,簧片制造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但卻需要榆林的黏土,銃管的打造最為費時費力,但以西安火器廠龐大的人力物力,足可以應對,兩邊結合協作,或真如尤振武所說,可以在最快的時間里,造出第一批的自生火銃,以供他剿匪使用……

  想到此,孫傳庭聲音溫和了一些:“起來吧。”

  ---雖然不喜歡不聽話的下屬,但對于有才能的下屬,孫傳庭卻也是十分愛惜的。

  另外,尤振武不卑不亢,沒有見大官的惶恐,也沒有巴結上司的諂媚和迎合,表情沉穩,目光清正明亮,完全不像是一個剛入官場的少年,其從容鎮定,令人印象深刻。

  這讓孫傳庭對尤振武的好感,不由就增添了幾分。連帶著,對尤振武提出異議的不滿,也減少了幾分。

  原本,在都任和王家祿的聯名急報中,除了報了自生火銃制造成功的喜訊,也對主持制造的尤振武大加贊揚,說他年少有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孫傳庭看罷,心中卻并沒有太大的波動,身為三邊總督,領兵部尚書銜,各級官員每天向他推薦的人多了,自比管仲樂毅、諸葛亮的也不少,但他從不輕信。

  更何況尤振武太年輕,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在內心深處,孫傳庭堅定的認為,尤振武能研出自生火銃,肯定是尤世威尤定宇兩個老總鎮,連同尤家上下,全力支持的結果,尤振武雖然是領功人,但卻未必是真正的領導者。

  也因此,見尤振武一面,官升兩級,給一個指揮僉事就已經很是不錯了。

  但經過剛才的一番對答,孫傳庭忽然覺得,自己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或許是有所輕視了。

  于是他說道:“你想要兩邊跑,榆林的匠人不調到西安,也可以,但何時能造出第一批的自生火銃,你得對本督有一個交代。”

  尤振武抱拳:“回制臺大人,卑職沒有去過西安火器廠,尚不知道火器廠存余有多少的銃管?如果五百支,卑職有信心在四十天之內將它們全部轉為自生火銃,如果是一千支,則需要六十天。”

  孫傳庭沉思了一下,看向了站在旁邊的幕僚。

  那幕僚四十多歲,山羊胡須,看起來十分精明,他走上前去,在孫傳庭小聲說了一句什么。

  孫傳庭聽完眉頭皺了起來,表情十分不悅,但終究沒有發作,目光看向尤振武:“那就如此吧。”

  說完,又端起了茶杯。

  原本以為,這一次尤振武肯定是要退下了。

  不想尤振武再抱拳:“稟督師,卑職還有一言,萬死請講。”

  孫傳庭剛剛舒展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這一次他沒有放下茶杯,而是端著茶杯說道:“講吧。”

  尤振武暗暗吸口氣,用平和的聲音說道:“卑職世代軍戶,本不是讀書的料。賴爺爺和家父從小教導,又得遇名師,讀了不少的雜書,其中,《五行志》卑職最為通讀,對氣候之學,小有所成。至崇禎十三年以來,河南三年的降雨量,不及過往的三分之一,中原沃土,旱魃為虐、焦金流石,赤野千里,也正是因為如此,闖賊才能蠱惑百姓,聚嘯而起。”

  “但物極必反,卑職以為,經過三年的大旱,水必反涌,所謂大旱之后必有大澇,河南今秋必有連綿大雨,這不唯是《五行志》,也是天道輪回的必然!”

  “一旦有雨,必然阻礙大軍的行進和軍糧的轉運,督師宜早做準備。”

  “河南為天下之腹心,關乎我大明國運,但同時河南亦是四戰之地,又連年大旱,無有糧草,闖賊人多勢眾,每日人吃馬嚼,消耗眾多,卑職以為,他在河南,必難持久。”

  “故新建侯(王陽明)曾說,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為兵法之上上。卑職愚見,此番擊賊,未必需要急速進軍,只要攪闖賊,疲其軍、擾其心,收復洛陽之后,緩緩而圖,待其糧盡,軍心人心渙散之時,再大舉出擊,或可一戰而定乾坤!”

  “卑職一番胡言,供督師考。”

  說完,尤振武深拜在地。

  孫傳庭望著尤振武,久久不語。

  旁邊的那個幕僚,則是驚訝的張大了嘴,對眼前這個小小千戶,忍不住刮目相看。

  ---在這個時代,不要說普通百姓,就是世代將門,也有很多人是不讀書不寫字的,像尤振武這樣條理清楚,熟讀兵馬,思維縝密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多見,更不多見的是,尤振武居然說出了王陽明用兵之法的八字精髓。那就是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所謂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意思是在對手還沒露出破綻時,不要輕舉妄動,要沉得住氣,但是當對方由于妄動而露出破綻時,就要及時把握住這個機會全力出擊,消滅對手于無形之中。

  此正是王陽明善用心學,百戰百勝,一生無有一敗的原因。

  “下去吧。”

  良久,孫傳庭冷冷道。

  尤振武心中發涼,他意識到,孫傳庭雖然沒有生氣,叱喝他一個小小千戶,妄論軍國大事?但對他提出的用兵建議,卻也好像并沒有聽進去。

  “是。”

  已經被孫傳庭下了逐客令,尤振武無能再留,只能抱拳一禮,然后反身退出。

  ……

  出了節堂,站在院外的夜風里,尤振武有些黯然。

  雖然孫傳庭升了他的官,任命他為西安火器廠的副使,并準許他西安榆林兩邊跑,以快速制造自生火銃,但最關鍵的河南戰局,孫傳庭卻好像并沒有聽進去。

  雖然沒有近距離的了解,但從歷史記載和今日見面來看,孫傳庭是一個相當執拗,有主見的人,他認定的事,鮮少有人能改變,這是孫傳庭的成功之道,但怕也是他失敗之源,因為大明朝的另一個人,也就是當今的崇禎皇帝,也是一個自負自傲之人,遇上孫傳庭這種執拗不聽話、時常頂撞的臣子,心中不悅,即便孫傳庭有才能有功勞,但卻一直得不到他的寵信,以至于在大牢一蹲就是三年。

  像孫傳庭這樣的封疆大吏和統兵大帥,骨子里都是以自己為主。

  就像前薊遼總督洪承疇一樣。

  松錦之戰時,崇禎十三年三月,錦州祖大壽被圍,城內蒙古士兵嘩變,祖大壽一邊鎮壓,一邊守城,帶兵展開激烈巷戰,奪回錦州東關,斬殺嘩變的蒙古兵,七月末,洪承疇率軍七萬余,直奔松山,八月初,聞洪承疇大軍到,祖大壽兵分三路突圍,突破建虜兩層防線,形勢一度對明軍極為有利。但洪承疇為求穩妥,未繼續擴大攻勢,守軍沖至第三道防線后,因缺乏支援被迫退回。之后建虜據營堅守不出,解圍錦州,功虧一簣。

  其后,建虜援兵趕到,雙方對峙,大同監軍張斗向洪承疇進言,說我軍前重后輕,為兵家大忌,應該在雙嶺山駐軍以防建虜斷我方后路,洪承疇不以為然,說,我十二年老督師,你一個書生懂什么?

  結果。建虜果然襲后,雙嶺山被占領,明軍被截斷后路。

  隨后大敗。

  從最開始的急救,到對峙階段的防備后路,這兩次關鍵的轉折,并非沒有有識之士向洪承疇進言,但小心謹慎、又自視甚高的洪承疇,都沒有聽從,最終釀成大敗。

  孫傳庭心中的自傲,怕也是和洪承疇一樣,對于尤振武這樣的無名小卒提出的建議,未必會有足夠的重視。

  ---如果尤振武大聲講明,自己是一個后世的穿越者,熟知歷史,知道后續的走向,那孫傳庭一定會以為他是一個怪力亂神,甚至是瘋子,憤怒叱喝也就罷了,說不定會罷去他的官職,將他投入大獄也是極有可能的。

  因為在孫傳庭這樣明智的人看來,尤振武的“瘋言瘋語”,不但是侮辱他的官格,也是侮辱他的智商。

  他斷不能忍!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