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1644英雄志 > 第四十一章 能擒朱春否?
  下午時分。又一個大消息在西安城中傳開,那就是偷竊秦王府的三個盜賊,都被抓獲了。

  原來,所有的耍猴人連同他們的猴子,都被押到縣衙之中,在秦王,秦王世子,秦王府長史章尚綱、西安知府簡仁瑞、西安知縣吳從義等人的見證下,衛指揮僉事尤振武令人取出十幾個扁平匣子,一字排開,然后放開所有的猴子。

  大部分的猴子都是隨處亂奔,只有一個靈活無比的小猴子三竄兩跳,奔到匣子面前,熟練的打開匣子,從里面取出金箔、玉器一類的貴重物品,幾個躥跳,回到主人身邊,將金箔玉器交給主人。

  自此,竊賊現身。

  原來,耍猴人訓練自己的一個小猴子,令他鉆圓洞,開匣子,取寶貝,小猴子天天被訓練,習慣成自然,見到匣子,立刻就飛奔上前,打開匣子,卻不知道,它這樣做正是出賣了主人。

  ---寶庫的通風孔很小,人根本不能穿過,小猴子卻可以。

  秦王府的各處圍墻和屋檐,小猴子踩來都是如履平地,從通風口而下,完事之后,再原路返回,上下之間,手爪在墻壁上攀爬、跳躍,留有痕跡,雖然很是細微,但還是被細心的尤振武發現了。

  結合門窗緊閉,封條未動,所失竊的物件,都是分量輕、價值高的物品,尤振武當時就有了初步的懷疑。

  而隨著馬權拿出真實的失竊清單之后,他的懷疑,就變成了具體的推斷。

  猴子、耍猴人進入他的視線。

  當然了,耍猴人不是孤立的,偌大的秦王府,府庫在什么地方,屋頂什么形狀,都需要內應告知,耍猴人在外訓練。

  在大刑之下,耍猴人很快就招了他在王府的兩個同伙,其中一個正是案件的主謀,所有一切,都是他的嚴密謀劃下,連續進行的。

  “一日斷案,真是神探啊。”

  “是啊,聽說李赫然家中的疑案。也是他破的。”

  “李赫然不是他丈人嗎?”

  “是準丈人,現在還沒有過門,娶妻的日子,聽說是九月三十。”

  “這算什么?”旁邊一人接口:“你知道尤僉事小小年紀,怎么就成了僉事嗎?”

  “怎么成的?”

  “那是因為他研造出了自生火銃,孫督師欣賞,破格拔擢他為指揮僉事,在火器廠擔任副使。”

  “哦,這樣啊,怪不得呢,真是少年英才啊。”

  “你知道的還是不多,”又有一個插嘴道:“聽說尤僉事在榆林就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各種傳奇,榆林左家為什么倒臺,就是因為得罪了他啊。”

  “厲害厲害,怪不得能成為李大掌柜的女婿,得世子爺的器重呢。”

  “九月三十馬上就要到了,到時我們一定要看看……”

  ……

  尤振武的大名在西安傳開,幾乎要成為傳奇的時候,尤振武本人卻是在發愁。

  “好啊好啊。”大堂上,秦王朱存極笑的合不攏嘴,因為不止是案子破了,而且追回了大部分的贓物,從金箔玉器一直到他死去王妃的玉佩,都被找了回來。

  老實說,在這之前,朱存極是有些生氣的,覺得兒子不經他同意,就隨便找了一個指揮僉事就到王府來查案,簡直是荒唐,連西安縣、西安府的班頭捕快,連同各位大人都一籌莫展,沒有線索,一個小小的,年級還不到二十的指揮僉事能行嗎?

  最初,朱存極甚至不許尤振武進府,更不許他進寶庫勘察現場,最后在世子力爭和一連竄的保證之下,他才勉強同意,但萬萬沒有想到啊,就是這么一個毫不起眼的年輕人,竟然是破了迷案,幫他挽回了不少的損失,他如何能不喜?

  “尤僉事,本世子答應過你,但使破了案,我秦王府一定重賞于你,現在當著我父王。你有什么要求,就說出來吧。”

  站在秦王身邊的秦王世子朱德煜,一改平日的無精打采,今日意氣風發極了,感覺從小到大,在父王面前,他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尊和自立。

  ---如果不是他慧眼識人,起用尤振武,秦王府失竊案,怕是永遠都破解不了,而他母親的玉佩,也永遠找不回來,

  經此一次,父王以后就不能把他當小孩子看了。

  所以朱德煜心中很是激動。

  “對對對,你要什么賞賜,快說。”秦王朱存極一向吝嗇,最怕人討賞,但今日他心情好極了,破例決定給尤振武重賞。

  ……

  努力、辛苦了這么多,尤振武等的就是這一刻。于是他立刻抱拳躬身:“回王府,破案緝賊,乃是卑職的本分,卑職本不敢要賞賜,只是卑職身為指揮僉事,不但是西安火器廠的副使,在老家榆林中衛所,也管著三百兵。自從三月前,卑職散財募兵以后,糧餉極其困難,軍士們幾度斷糧,卑職沒有辦法,如果王爺您能借中衛所三百軍士,三個月的軍糧,卑職將感激不盡。”

  聽到此,秦王和秦王世子都愣住了,他們原本以為尤振武會要銀子,甚至金子都可以,但想不到,尤振武居然是要跟他們借糧。

  秦王朱存極的臉色沉了下來,他稍微一算,三百人,三個月的軍糧,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以一個軍士,一天最少二斤糧食計算,三百人,一天就需要六百斤,三個月,一共九十天,六百乘以九十,那就是五千四百斤,折合下來,等于是五百石糧食。

  以現在糙米二兩多,精米四兩計算,這就等于是一千兩的銀子。

  好嘛,尤振武居然要一千兩的賞賜。

  所謂“借”,根本就是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秦王才不會相信呢。

  一千兩銀子,這也太多了,你尤振武獅子大開口啊!

  秦王朱存極心中不悅,臉上立刻就顯露了出來。

  雖然尤振武為他追回的財物,價值五六千兩,他王妃的玉佩,更是無法用銀錢來計算,但秦王朱存極根本想不到這些,他只覺得,尤振武太可惡了,這隱隱就是在勒索他。

  因為“重賞”兩字已經從他口中說出,如果他不答應尤振武所求,豈不是讓人笑話?

  “本王累了,要去休息了。”

  作為大明朝第一個向李自成屈膝投降的一字秦王,朱存極的臉皮厚的很,既然舍不得給,他就想要退了。

  眾人愕然。

  只有世子朱德煜紅著臉。

  尤振武則是面帶苦笑,看來歷史和流言都是不虛,秦王果然是愛財如命,吝嗇的很,連借都不肯借。

  “王爺,下官有一言!”

  眼見秦王就要退下,忽然有一官員站出,高聲道。

  尤振武抬頭看去,發現是秦王府長史章尚綱。

  所謂的長史,最早設于秦代,最初屬于幕僚官,相當于秘書長或幕僚長。但明朝王府的長史,卻和歷朝歷代不同,其表面上的主要職能是處理藩王內部事務、協助朝廷處理皇室宗族事務。但其實長史還有更重要的兩個職能,第一,匡正親王行為,第二,處理宗藩禮樂制度上的事務。

  白話講,長史就是朝廷派來監視各個藩王的,在藩王府,長史就是朝廷的代表。

  也因此,長史并不是秦王府單純的下屬,有明一代,長史匡正藩王的記錄,數不勝數,最著名的就是明末唐王想要廢立世子,被長史阻止,其后又牽出了毒殺案,而這其中的主角,就是日后的隆武帝。

  聽到章尚綱呼喊,秦王朱存極像是猜到了他要說什么,于是捂住耳朵,急急往后堂躲。

  章尚綱怒了,上前兩步,拉住了朱存極的袖子,叫道:“王爺,人貴有信,言出必行,何況你是王爺,尤僉事有功于我秦王府,破我王府大案,你豈能不賞賜?再者,尤僉事并不是為私,乃是為了中衛所的將士,拆借軍糧,于功于私,你都不應該拒絕啊?”

  秦王朱存極掙脫幾下,不能成功。

  跟在他身邊的大太監要勸阻章尚綱,但被章尚綱狠狠推開。

  堂中人都看呆了,包括尤振武在內。

  尤振武心中感嘆,果然忠烈也。

  章尚綱,會稽人。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攻陷西安,他力勸秦王就義不成,便將秦王的王印,投于井中,自己禮帽冠服,在王府端禮門三拜,向著京師的方向大哭,遂自縊。

  后贈按察副使。

  章尚綱忠臣也,今日看他對秦王的勸誡,可知他的脾性。

  “這這這……長史請放開,容本王回座再說。”秦王朱存極被纏的沒有辦法,只能事回座。

  章尚綱整理衣冠,拱手行禮,高聲道:“請王爺踐行諾言,賞賜尤僉事!”

  眾人目光都看著秦王。

  “不是本王不借賞,只是還有另一件事。”秦王朱存極騎虎難下,漲紅著臉,憋了半天,似乎想到了一個借口,于是忽然說道:“如果尤僉事能幫本王做成一件大事,解了本王的憂慮,本王兩功并賞,絕不含糊。”

  聽到此,世子朱德煜看向父王,像是猜到了什么。說道:“父王,你該不是……”

  章尚綱聽罷微微一愣,也似乎是猜到了秦王的要求,于是說道:“王爺,案發時長,恐非一日,軍士吃糧卻是在眼前……”

  “章尚綱,你什么意思?”

  秦王朱存極打斷章尚綱的話,臉色難看的說道:“難道案發時間長,就不應該偵破了嗎?再者,我秦王府哪有那么多糧食,都來和本王要,本王給還是不給?都給了,本王豈不是要餓死?”

  章尚綱一時語塞,他畢竟只是官員,秦王卻是世襲的王爺,他可以諫言,但卻沒有辦法強壓秦王的意志,秦王能留下,已經是給他面子,他不能逼迫太甚。

  秦王朱存極看向尤振武:“尤僉事慧眼如炬,聰睿明斷,本王相信,以尤僉事之能,定能破!”

  雖然不知道秦王朱存極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但從章尚綱的態度看,隱隱然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但事已至此,要想從秦王手中要糧,不答應他的條件,儼然是不行了,于是尤振武壓住心頭那一股對秦王的不屑和鄙夷之火,抱拳拱手:“不知道王爺說的是什么事?”

  “都退下。”

  秦王朱存極揮手。

  西安知府知縣等官員,連同閑雜人等,全部退下,現場只剩下秦王、秦王世子、章尚綱和尤振武。

  “尤僉事,你聽說過大盜朱春嗎?”秦王朱存極問。

  尤振武聽的眉眼一跳,這件事又和大盜朱春有關?口中回答:“回王爺,聽過。”

  “好。”秦王朱存極點頭:“我知道你曾經破了李赫然家里的案子,不過那是有人假借朱春的名字,并非是朱春本人所為,但本王要說的這一件事,卻絕對是朱春所為。”

  尤振武假裝驚異。

  秦王朱存極長長一嘆:“事到如今,本王對你也沒有什么好隱藏的,坊間傳言,說大盜朱春盜走了我秦王府的一顆夜明珠,還殺了我兩個王府侍衛,這個故事你肯定也是聽過得,但本王告訴你,坊間傳言并不是真的,大盜朱春確是光顧了我秦王府,也確是殺了我兩個王府侍衛,但他盜走的,并不是什么我最愛的夜明珠,而是先帝賜給我秦王府的一書鐵券……”

  聽到此,尤振武真是大吃一驚。

  鐵券,源自丹書鐵券。

  何謂丹書鐵券?

  顧名思義,用紅筆書寫的鐵卷,創始人乃是漢高祖劉邦,將丹書鐵券頒發給功臣,以安他們的心,凡有丹書鐵券者,可免九死,所謂九,乃是復數,并不是只減九次,而是無數免死的意思,因此,丹書鐵券在民間也稱為“免死牌”、“免死金牌”。

  漢代之后,各朝多有頒發。

  宋代時,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從后周柴家手中謀得皇位,為了安撫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孫,賜柴氏“丹書鐵券”,柴氏后人即便謀反也不得加刑。

  到了明代,朱元璋有樣學樣,也給功臣們頒發了丹書鐵券,不過擁著丹書鐵券的功臣們,最后一個個都被朱元璋處死,當然了,朱元璋還是很守規矩的,處死功臣前,首先做的就是收回丹書鐵券。

  所以有史家感嘆:太祖的丹書鐵券不是免死牌,而是閻王殿里的生死搏,隨時都有可能被閻王勾決。

  秦王是宗室,本沒有丹書鐵券。不過先帝天啟在位時,因為感念時任秦王對母親的孝順,特制了一塊鐵券,如獎狀一般,賜給秦王府。

  從此,鐵券就成了秦王府的至寶,供在家廟里,但兩年前,關中大旱,人相食,大盜朱春忽然光顧秦王府,殺了侍衛,盜走了鐵券……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