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1644英雄志 > 第七十二章 練戰
  ……

  就在后面插著三面小旗的六百里加急從官道上疾馳而來的時候,尤振武就已經知道,官軍戰敗的消息,終于是傳回來了。

  此時此刻,西安一定會掀起驚慌。

  不知道李文英和去病是否已經離開西安?

  剛出了五里,官道之邊,有七輛馬車在等待,馬夫馬匹都是齊備,為首的是一個穿著藍色粗布長衫,腳蹬平底黑色布鞋的老者。

  正是尤家管家尤榮成。

  “榮叔!”尤振武騎馬疾馳,來到尤榮成面前。

  尤榮成行禮:“少僉事,照你的吩咐,都準備好了。”

  “好!”尤振武看那七輛車,臉上都是笑,轉頭命令道:“張旺,將這七輛車馬,都編入營中。”

  “是。”張旺領命。

  于是這七輛馬車連同七個車夫都加入了運送營。

  ----七輛馬車都用黑布蒙著,裝的高大無比,但馬匹卻輕松,看起來不像是重物,眾人奇怪,猜不出里面裝的會是什么?

  如果翟去病在,一定會好奇的問,但李應瑞和王守奇都不是好打聽的脾氣,武尚忠用刀把戳了戳,似乎猜出了是什么,然后臉上的表情更費解,口中喃喃:“振武這是搞什么呀?”

  ……

  臨行前,尤振武小聲和榮叔說話。

  尤榮成連連點頭,一一記在心里,最后說道:“少僉事,西安的事情,你不用擔心,一切都有二爺和我。但你此去潼關,可不太平啊,你一定得小心。”

  尤振武笑:“榮叔你放心,縱使萬般變化,我也不會有危險的。”說完,向前揮手,吆喝全營:“走了,今晚米家鎮扎營!”

  催馬向前行。

  米家鎮距離西安不過二十里,也就是說,今日運送營,只計劃走二十里。

  李應瑞和王守奇微微奇怪,心說允文怎么一點都不著急啊?半天走二十里,是不是慢了點?

  運送營的車馬跟上。

  尤榮成一直站在路邊,只到運送營的車馬遠去,他才憂慮萬分的返回西安。

  ……

  黃昏,就在米家鎮鎮外扎營,在張旺朱喜貴趙志超三個旗長領著安營的同時,馬化龍領了十幾個軍士,趕了三輛馬車,去鎮中取水。

  行軍扎營,最重要的就是水源,沒有水,則不可安營。

  歷來戰爭,水源往往都是敵我爭奪的重點。

  運送營只兩百多人,用水不多,

  從西安往潼關,沿著官道,由很多的村鎮,還有多處驛站,水源不是問題。

  這中間,尤振武將武尚忠、李應瑞和王守奇找來,四人議事。

  “離開西安這么遠,有件事我終于可以說了,我決定打開箱子,將新造的一百桿自生火銃,授給我中衛所的火銃兵!”

  尤振武的第一句話,就讓三人吃驚。

  武尚忠驚道:“振武,不可,這可是往潼關送的火銃啊!咱們用了,潼關怎么辦。”

  李應瑞和王守奇也都震驚。

  尤振武面色嚴肅的解釋道:“此去潼關三百里,途中難保不遇盜賊,銃躺在箱中無用,握在手中才能殺賊!等到了潼關,再將火銃交給他們也不遲。”

  武尚忠也并不是反對,只是擔心尤振武事后被追責,聽尤振武這么說,他還是不放心:“事關重大,你可要想好了。那些接收查驗的軍需官,可是刁鉆的很。”

  尤振武笑道:“軍需官問起,我自有答復。就這么定了。”

  ……

  帳篷搭起來的時候,拉水的馬車也回來了,隨即燃起篝火,用鐵壺燒水----這是尤振武定下的規矩,不論日常操練,還是行軍打仗時,但有條件,士兵們都要喝開水,因此,每日燒開水,喝開水,是中衛所軍營的必備,今日也不例外。

  “立正!”

  這中間,張旺、朱喜貴馬化龍等旗長大聲下令,火銃兵一一出列,很快就列成了三排整齊的縱隊。

  一百火銃兵,詹帽箭衣,綁腿布鞋,一個個都站的筆直。除了前面的十個人扛的是自生火銃,其他都是長槍長刀的冷兵器,即便手中持的不是他們平常操練最多、最趁手的兵器,但其間的精氣神和直面的壓迫感,也壓過普通的官軍許多。

  ----雖然是遠途來到西安,但三百新兵在西安城外扎營其間,日常操練和在榆林之時相比,一點都沒有減少,早操加上晚操,中間格斗技能加體力,飯后還有戰術課,尤振武給他們排的滿滿,不容他們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不同的是,這段時間,營中伙食非常的好,李赫然隔三差五的送米送肉,不虧待女婿的隊伍,尤振武本人大婚,又買了豬羊肉,最后也都送到了營中。

  很多軍士都說,這些天就像是過年一樣。

  加上在今日早上,新發了棉衣,又發了第一次的餉銀,棉衣穿在身上,暖和,銀子揣在兜里,暖心,所以沒有人有怨言,所有人都士氣高漲。

  目光掃過,尤振武還算滿意。

  隨后,火銃兵列隊從他面前走過,他拿起箱中的自生火銃,一一授予他們。

  “銃是你們的命,多保養,多珍惜。”尤振武道。

  “銃在人在!”

  火銃兵高聲。

  領到銃,每一個人都是喜不自禁,摸了又摸,瞄了又瞄,銃是他們的膽,也是他們的面,手中沒有火銃,還稱什么火銃兵?

  從現在起,他們終于可以昂首挺胸,和其他火銃兵、以及長槍兵刀盾兵并列了。

  自生火銃不但戰時射擊,平時更需要保養,火銃保養在明軍傳統中一向不被重視,甚至是忽略,這也是明軍火銃常常炸膛的原因之一,除了火銃本身的質量,不善保養,甚至是不保養,拿起來就用,用過了就丟,是另一個重要原的因。身為穿越者,尤振武十分明白這一點,為了避免此中弊端,從長樂堡新兵營成立的第一天起,尤振武就制定了嚴格的保養制度,誰的銃誰負責,隊長旗長負責檢查,保養不到位,輕則處罰,重則斬首,隊長旗長都得牽連。

  尤振武說的明白清楚,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含糊的。

  火銃兵在領到火銃的同時,也是領到了責任。

  自生火銃之后,一人再領了十發的紙包彈和兩個彈藥壺。

  為什么兩個火藥壺?

  因為一個裝紙包彈,另一個則是要沖作水壺用。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火器廠別的沒有,但火銃兵使用的火藥壺,庫房里卻還是有一些的,尤振武干脆將它們全從庫房里面拉了出來,以運送潼關的名義,在這里“私分”了。

  火藥壺沖作水壺,其實不合適,又貴又小,但非常時刻,尤振武只能芟繁就簡了。

  火銃兵兩個壺,其他士兵,一人只發一個水壺。

  一切都多虧了火器廠,如果是長樂堡自己造,炸鍋賣鐵,短時間之內,也造不出這么多的。

  ……

  “噠噠噠噠~~”

  同一時間,官道上,又有六百里加急的信騎,從潼關方向疾馳而來,他背后那三面紅色小旗,像是火焰燃燒……。看來,前線戰事,又有變化。

  ……

  晚間。

  用過晚飯之后,火銃兵在營中空地上空銃操練,繼續熟悉射擊步驟,長槍兵和刀盾兵正在做俯臥撐。

  “三十五,三十六……”

  每晚一百個,做完才可以睡覺。

  四個旗長大聲喊數,往來監督。

  武尚忠參與其中,和士兵們一起練。

  他覺得這種操練方式太有意思了,振武那小子,腦子里面的花花點子真是太多了。

  十月的天氣,已經很冷了,尤其是夜晚,但眾軍士一個個卻練的滿頭大汗。

  ……

  帳中亮著燈籠。

  尤振武和李應瑞王守奇三人在燈下商議。

  聽到尤振武說,運送營要徐徐進軍,每日只計劃行軍四十里,最多五十里,六天之后,也就是十月初六趕到潼關之后,李應瑞和王守奇都驚訝。

  允文怎么忽然改了性子啊?

  一天五十里,明顯就是在磨蹭等時間,對一般官軍來說,一日五十里是正常的速度,但長樂堡的新兵一日三練,腳力強勁,加上輜重不多,一日七十里、甚至八十里也都是沒有問題的,反正只有三百里,咬一咬牙就到了,但允文卻不這么做,反而強調要徐徐進兵,保存體力,這為的什么呀?

  李應瑞忍不住:“允文,一日五十里,是不是太慢了一點,孫督在河南大敗,闖賊大軍撲向潼關,潼關急需咱們的火器和火藥啊。”

  尤振武平靜:“早晚也不在這一兩日。我們此去潼關,不止是送火銃和火藥,也是要有所作為的,我們帶領的這兩百兵都是新兵,沒有經過惡戰,自生火銃也是剛剛拿到,軍士們還不能熟練的使用,就這么冒然的沖到潼關,會讓人笑話的。所以我打算,一路走一路練,不說提高多少戰力,起碼要讓一百火銃兵,能嫻熟的使用手中的自生火銃,如此,我們趕到潼關之后,才能算是一支有價值的隊伍。到孫督面前,也才能展示出自生火銃的威力。”

  李應瑞仍有疑惑,他隱隱覺得,事情未必就像允文說的這么簡單,這其中和背后,怕是還有其他不可言說的原因……

  ……

  操練完畢,隨著幾聲銅鑼,除了值夜的士兵,其他人都鉆入帳篷休息。

  因為都累極了,營中很快就鼾聲四起。

  尤振武卻睡不著。

  和白天之時,在眾人面前的從容鎮定不同,此時的他躺在被褥里,愁眉苦臉,好像有很多的問題,無法化解。

  “允文,你和我說,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將自生火銃取來自用?咱為什么要緩慢行軍,還有,那七輛車里,裝的是什么?”

  輾轉反側之中,李應瑞忽然問。

  原來他也沒有睡。他也一直在苦想。

  李應瑞和尤振武一個帳,王守奇和武尚忠因為都是鼾聲大戶,所以分另一帳。

  尤振武睜開眼,望著漆黑的帳頂,臉上露出了悲傷之色:“夢祥,你知道,孫督軍中一共有多少火銃嗎?”

  “從兵力算,最少有八千桿。”李應瑞張口就答。

  正式的,歸孫傳庭直轄統領的秦兵有兩個營,一個火車營,一個騎兵營,火車營總兵白廣恩,騎兵營總兵高杰,火車營的總兵力超過兩萬人,除去輜重后勤兵,李應瑞估算的八千,是合理數字。

  “是啊,八千桿的火銃,還有推在廂車里的小佛郎機炮,最少也有三百門,加上大將軍炮、佛朗機炮,火炮總數將近四五百,然這么多的火銃和火炮,我軍在汝州還是敗了,你覺得,潼關勝敗,真是在我們這一百桿的自生火銃嗎?”尤振武道。

  李應瑞沉默了。

  “二百兵,一百銃,是我們全部的本錢,我們不能硬干的,須小心謹慎。”尤振武道。

  李應瑞嘆:“你還是對守衛潼關,沒有信心啊。”

  尤振武沒有直接回答,只說道:“那七輛車里,裝的是壓實了的干草,連同一些官軍的一些舊衣服、舊兵器和兩面軍旗。”

  李應瑞驚訝的坐起來:“草?衣服,軍旗?這是何意啊?”

  尤振武壓低聲音,小聲說了自己的計劃。

  李應瑞聽的目瞪口呆。

  待尤振武說完,他呆愣了很久,才緩緩說道:“這行嗎?”

  “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尤振武說的堅定。

  其實他心里并沒有完全的信心。

  雖然他是一個穿越者,知道歷史的結局,但有些事情,未必就像是他預料的那么發展,不管是他的穿越改變了歷史,還是歷史本就沒有記載的那么精準,總之,兩者之間是有偏差的,他必須竭盡所有,以盡可能的逆轉歷史,改變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一切。

  第二日。

  大明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一。

  天不亮,營中就燒火造飯,炊煙裊裊,隨著號子聲,軍士們紛紛穿上衣服,鉆出營帳,在長官的口令聲中,列隊點名。

  尤振武鐵盔棉甲,腰懸長刀,巡視全營。

  此地距離臨潼,還有四十里。

  用飯之時,尤振武下令今日下午趕到臨潼縣,隨后就在臨潼附近扎營,嘗試第一次野戰演習。

  用完早飯,掩火起鍋,全營開拔。

  和昨天一樣,依舊是沿著官道,不緊不慢的行軍。

  但和昨天不同的是,今日官道上逃難的百姓,驟然就多了起來,尤振武找來問,發現他們都是來自潼關方向,從他們口中,尤振武知道,潰敗的各路官軍正陸續逃回潼關,但孫督本人是否已經返回潼關,這些百姓卻是不知道,只說潼關現在兵荒馬亂,各路兵馬混亂的很。

  尤振武憂慮。

  武尚忠逮著問榆林兵的消息,但卻沒有一個人知道。

  ----各路官軍十幾萬,總兵就有七八個,潰敗之后,旗幟都沒有了,誰能知道哪是哪的兵?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