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1644英雄志 > 第七十三章 望奇跡
  大明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一。

  陰。

  下午申時,運送營來到臨潼縣。

  臨潼縣城已經戒嚴了,三門都緊閉,只留西門出入,路上行人百姓,一個個都是驚慌。那種山雨越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越來越急迫。

  李應瑞等人心情沉重。

  運送營在臨潼城外十里的娘娘廟扎營。

  娘娘廟雖然早已經破敗,廟門斑駁,廟中也沒有修行者,但廟后有一口水井,廟前有一大片的空地,是尤振武最近夢寐以求的一處扎營地。

  “這片空地不錯。正適合火器操練。”尤振武道。

  “可惜是個廟。”李應瑞道。

  “火器操練,也是為了殺賊安民,菩薩娘娘仁慈,必不會責怪。”尤振武笑。

  雖然是說笑,但他還是恭恭敬敬的上香,以謝菩薩娘娘為運送營提供了住處。

  此時時間尚早,距離日落還有一段時間,于是尤振武下令,所有軍士,到廟前廣場集合操演。

  ……

  很快,兩百運送營的軍士就集合完畢。

  兩百人,分四個方陣,一陣為一旗。長槍手、刀盾手、火銃手、火兵,持著各自的兵器,依兵種而列,

  最前面,四個旗長勁裝箭衣,戴著紅纓詹帽,腰懸長刀,手持旗槍,腰桿挺的筆直。

  同樣是全身披掛的尤振武從廟中大步走出,站在山門前。

  武尚忠三人跟在他身后,皆披甲挎刀。

  張旺、朱喜貴、馬化龍和趙志超四個旗長都向尤振武看去。

  尤振武目光掃過,點頭:“開始吧。”

  ……

  火銃兵三排而列。

  第一排的士兵雙手端著自生火銃,單眼瞇縫著眼,瞄準山門對面的射擊靶子。

  “滴~~”

  “砰砰砰砰~~”

  隨著一聲竹哨的響起,火銃兵扣動扳機,銃聲震耳,自生火銃的銃管噴出火焰,一枚枚的鉛彈以肉眼難見的速度,呼嘯而出。

  山門對面擺放的一溜射擊靶子被打的木屑橫飛。

  第一排火銃兵射罷,立刻后退裝彈,第二排頂上,第三排預備,如此反復。

  ----在這一次實彈射擊之前,這些火銃兵使用空彈擊發,不知道已經演練了多少遍了,就是閉著眼睛,也知道該這么做,但今日第一次的實彈,很多人還是緊張的臉色發白,不過當手中火銃巨震,子彈順利射出之后,他們緊張的心情,一下就輕松了不少,等到第二發,第三發的時候,雖然手還是有些抖,有些兵著急的裝不上紙包彈,不過整體緊張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了。

  “好銃啊,幾乎沒有啞火的情況!嘖嘖,如果這能有一千桿的自生火銃,豈非數萬人也攻不進山門?”武尚忠第一次見識到自生火銃齊射的威力,不禁驚嘆。

  不過他隨即想到了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兩翼和近戰。

  自生火銃如此威力,敵人肯定不會硬沖,正面可以使用盾車或者是盾牌進行壓迫,兩翼騎兵快速突擊,三排火銃兵頓時就會變成板上的魚肉。

  李應瑞笑道:“二姐夫不用擔憂,這只是火銃兵單練,加上長槍兵和刀盾兵,我們自有反擊之法。”

  ……

  “再射!”

  一輪三發射罷,尤振武并沒有收銃的意思,命令再射。

  于是,一連三輪,火銃兵射完了分發給他們的十發紙包彈。

  “就是太費彈藥,這些紙包彈可不少銀子呢。”

  武尚忠又心疼。

  尤振武卻一點都不憐惜,神射手都是彈藥練出來的,不浪費彈藥,根本不可能練出合格的火銃兵。

  火銃兵的三排射之后,長槍手刀盾手也加入,就在荒郊野嶺的娘娘廟,演練各種號令和旗鼓進退之術,又兵種配合,操演如何固守娘娘廟前的空地……

  ……

  臨潼。

  “老頭子,你聽見沒有,好像是天上在打雷啊。”

  “胡說什么,都十月了,哪能有雷?”

  “那這是什么聲音啊,砰砰的。”

  “誰知道呢。”

  “該不會闖賊打進潼關了吧?”

  “胡說什么,小心讓官差逮了你去!”

  這一晚,很多臨潼人聽到了娘娘廟方向的砰砰聲,不免心生惶恐。

  第二天一早,臨潼縣令就派人去查看,這才發現是運送營昨晚駐扎娘娘廟。所謂的砰砰聲,運送營解釋是營中的鼓聲。臨潼縣令將信將疑。

  ……

  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二。

  一早,運送營就從娘娘廟開拔,順著官道,往渭南華州華陰潼關的方向而去。

  今日路上逃難的百姓更多,傳來的信息,也越來越紛雜,有人說,孫督已經回到潼關,正聚攏兵馬,住持潼關防務,又有人說,現在主持潼關防務的是火車營總兵白廣恩。

  至于榆林兵的勝敗,以及游擊將軍尤見龍的消息,卻還是沒有。

  武尚忠李應瑞王守奇等人的心情都是不安。

  尤振武默默祈禱,為父親,為孫傳庭……

  ……

  兩天后。

  崇禎十六年十月初四。

  押運營沿著官道,不緊不慢的向前,中午時分,來到渭南附近。渭南距離潼關一百五十里,算起來,仍有差不多三日的行程。

  渭南古稱下邽、蓮勺,地處關中平原東部,地勢以渭河為軸線,形成南北兩山、兩塬,是陜西的“東大門”。西岳華山就在渭南境內。

  進入渭南之后,逃難的百姓越發多了,而官道上往來的官軍,也漸漸密集了起來,百人隊,千人隊,大部分都是周圍州縣的駐守兵,此時正在緊急調動,見到尤振武的押運營,都會上來詢問,你們是哪一部分的?往哪里去?

  “我們西安火器廠的衛所兵,往潼關押運火藥。”

  對于所有的詢問,尤振武都客氣恭敬的回答,同時自動閃開道路,讓其他官軍先行。

  聽到是衛所兵,問話的隊官大多露出不屑,很快離去,有官員聽說是往潼關運火藥,則是連連催促:“潼關大戰在即,缺少火藥,而等還不快快前行?”

  尤振武同樣客氣回答:“是大人。”

  而從他們口中,尤振武也終于是得到了一些可以確定的消息。

  第一,孫督已經撤回潼關,高杰白光恩陳永福牛成虎包括榆林總兵王定,也都帶著殘部逃回了潼關,現在,孫督正在潼關布置防守……

  “榆林游擊尤見龍呢,可有他的消息?”不等尤振武,武尚忠已經迫不及待的問。

  但對方都是搖頭,沒有人知道尤游擊的消息。

  如此大戰,如此多的總兵,一個小小的游擊,實在是不惹人注意。

  武尚忠急的直跺腳。

  尤振武心中發涼,他知道,怕是兇多吉少了……

  第二,李自成數十萬的大軍正向潼關撲來,因為大敗,官軍一路幾乎是拋棄了所有的輜重,大量走投無路的軍士向李自成投降,這一次,李自成獲得了大量的裝備,又收編了大量降兵,兵馬浩浩蕩蕩,軍勢盛大無比,其兵馬已經快要把潼關城外的原野都填滿了。

  第三,陜西巡撫馮師孔聽聞河南戰敗,緊急率部從南陽撤回,防守商洛,以阻止李自成的偏師,從商洛入陜。又說馮師孔本人已經撤回西安,留甘肅總兵馬鑛和四川秦翼明守衛商洛兩地。

  另外,為了籌糧籌兵,從潼關華州商洛一直到西安,各處都已經是亂成一團……孫傳庭就任三邊總督之后,力主恢復的一批驛站,此時也已經喪失了六百里加急,傳遞文書,為官員的公務往來提供交通工具、夫役和食宿條件的功能,所以倒有路過的官員向押運營討要食物,尤振武但有所能,都給了。

  ……

  得到確定的消息,知道孫督安全回到潼關之后,李應瑞和王守奇都微微松口氣,在他們看來,只要孫督在,潼關還是能守的。

  尤振武心情卻是沉重,他遙望潼關,仿佛看到孫傳庭此時升起大帳,正在布置軍令……

  “若賊進關,秦人尚為我用乎?不守潼關,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李繼祖聽令。”

  “在!”

  “本督令你率部駐守麒麟山山腳下的陶家村,陶家村雖然是一個小村,但它西面是南原。東面是上南門,守住陶家村就是守住了上南門與南原的制高點,令賊軍無法全力攻城,村小位重,你務必死守!”

  “領令!”潼關指揮僉事李繼祖領命。

  “白廣恩聽令。”

  “在!”

  “本督命你率火車營駐守潼關南原,當道扎寨,不使賊軍逾越一步,如陶家村有危,要立刻派兵救援。”

  “領令!”

  “高杰。”

  “在!”

  “本督令你駐守西塬鳳凰山,和白廣恩互為犄角,相互支援,人在山在,不容任何閃失。”

  “領令!”

  “其他,隨本督固守關城,各司其職,不得有誤!”

  “領令!”

  “諸君,河南一敗,我等已經無顏再見關中父老,如果再敗,就只能懸于潼關城門之上了!生死存亡,就在此一戰了,望努力。”

  “有賊無我,有我無賊!”

  ……

  孫傳庭的布置,充足利用了潼關的有利地形,抓住了陶家村和鳳凰山的重點,是為兵家上上之選。可惜的是,地形雖然優勢,但此時的明軍卻有一個致命的、無法彌補的大弱點,那就是,兵力嚴重不足……

  尤振武遙遙想著,心中悲涼越來越多……

  目光向前,看見前面有一處市鎮,于是說道:“張旺,傳令下去,就在前面的市鎮旁扎營!”

  “是。”張旺領命,縱馬到前面去傳令。

  正在前面領頭行軍的武尚忠聽到后,急忙轉了回來,到尤振武身邊道:“振武,天色還早。不如再趕一程,到更前面的市鎮扎營……”

  武尚忠著急前往潼關,以盡快打探到榆林兵和自己丈人的消息,偏偏尤振武這幾天不緊不慢的行軍,這讓他十分著急,好幾次提出加快行軍速度,但都被尤振武否決。

  “不,就這里。這是計劃好的。”尤振武道。

  吳尚忠著急嚷嚷:“振武,這么多天了,你大和尤家軍的消息,一點都沒有啊,咱們得加快速度,不然啥時候能到潼關啊……”

  “老石已經去打聽了,有消息,他自會回來,二姐夫,我知道你心里著急,我也著急,但行軍作戰,須依照計劃,謀慮而行,不能意氣!”尤振武第一次對武尚忠拉下了臉。

  說完,他轉身就走了。

  武尚忠呆愣了一下,自覺很沒面子的抓抓胡須,隨即卻又憨笑:振武真是大官了啊,他發起脾氣,跟他父親一個模樣,感覺那目光能殺人,比打我十板子還難受呢……唉,不明白振武怎么想的,為什么不愿意加快行軍速度呢?

  ……

  兩百運送營就在市鎮旁邊扎營,照例用馬車到鎮中取水,等到帳篷扎定,豎起軍旗,火兵開始造飯之時,天色也不過剛剛黃昏。

  各個帳篷前,士兵們撿柴燃起篝火,一燒水,二取暖。

  已經是初冬,清晨和鄰近傍晚的時候,微微薄霜,氣溫極低,幸虧是提前發放了棉衣和棉鞋,不然夜間宿營,清晨拔營,都會比較辛苦。

  ……

  李應瑞的隨從燒了熱茶,李應瑞提拎著,和王守奇一起去找尤振武。

  遠遠的,就望見尤振武去了頭盔和腰刀,身披棉甲,盤腿坐在篝火前,一動不動的,好像正在思索著什么?

  火光映著他臉龐,他臉色無比嚴肅,眼神卻是沉思……

  “允文,喝茶。暖暖身子。”

  李應瑞和王守奇在尤振武身邊坐下,李應瑞拎著茶壺,王守奇手里有茶杯。說著,李應瑞倒了茶,遞給尤振武。

  他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尤振武在憂慮什么。

  一向少言的王守奇則安慰尤振武:“不用擔心,吉人天相,伯父會沒事的。”

  尤振武接過茶,臉上露出微笑:“謝謝。”

  ……他憂心的當然不止是父親,更有孫傳庭,以及即將天崩地裂的大危局。

  腳步聲響,武尚忠回來了。

  在篝火前坐下,愁眉苦臉。

  原來他又去官道邊觀望石善剛了,可石善剛就像是消失了一樣,自從三天前,他奉尤振武命令,輕騎前出,往潼關方向打探消息以來,一次也沒有出現,一次消息也沒有傳回,這讓武尚忠十分的著急,每到宿營的時候,他就會到官道邊去張望,期盼石善剛能夠出現。

  但三天了,石善剛卻一點消息也沒有傳回。

  李應瑞遞給武尚忠一杯熱茶,勸慰道:“二姐夫,你不要著急,其實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啊。”

  武尚忠想想也是,如果尤家軍真在河南有什么不測,石善剛打探到了,一定是第一時間返回,現在沒有返回,說明沒有消息。

  沒有消息就是仍有希望。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