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霸天武魂 > 第1861章 遭遇強敵:百眼魔君吳龍
  禹州市神垕鎮陶瓷工業聚集區擬建于禹州市神垕鎮北部231省道外,覆蓋羅王、邊溝、苗家灣、梁橋四個行政村,項目占地700畝。神垕鎮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三十公里,是歷史悠久的古瓷鎮,以生產鈞瓷聞名于世,2003年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鈞瓷之都”,2005年授予“全國歷史文化名鎮”,2004年授予鈞瓷原產地保護。神垕鎮是禹州市最主要的陶瓷生產區域,也是河南省最大陶瓷生產基地之一,總產量約占全省陶瓷產量的五分之一,為我國北部地區主要陶瓷銷售中心和集散地,2005年神垕鎮陶瓷產業總數達497家。

  禹州市神垕鎮陶瓷工業集聚區按照局部集中、用地集約、產業聚集的規劃原則,滿足空間結構需求。規劃在2010年前,入駐工業聚集區陶瓷企業發展到50家。

  神垕鎮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西南。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積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區域特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禹州市、郟縣、汝州市三縣(市)交界處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全鎮總面積49.1平方公里,總人口42000人,其中鎮區人口3.2萬人,鎮區建成面積10平方公里。“神垕古鎮”之名歷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產各種陶瓷,“神垕古鎮”被譽為全國唯一“活著的古鎮”。

  神垕鎮先后被確定為“全國農村100個小城鎮經濟開發試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河南省改革與發展綜合試點鎮”。2003年9月,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鈞瓷之都”榮譽稱號。2006年初神垕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神垕鎮地處伏牛山淺山區,鎮區內東有角子山、鳳翅山,西有牛頭山、鳳陽山,南有大劉山,北有云蓋山,東西走向橫亙在中部的乾明山把全鎮分成兩個狹窄的盆地。南盆地是神垕鎮內以陶瓷工業為主的工業區,北盆地以農業為主的產糧區,并有肖河縱貫其中。肖河和小青河縱貫其境。耕地多為山崗坡地,水利條件較差。境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陶土儲量10億噸,煤炭1.8億噸,石灰石10億噸,鋁礬土、紫砂石等礦產資源也有一定的儲量。

  陶瓷中心之一。宋時稱神垕店,明代開始稱神垕鎮,屬鴻暢都,清時屬文風里。明清時期流行一首民謠:“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進斗金錢”,由此可見當時之繁華。

  神垕古稱神垕店,明代稱鎮,屬鴻暢都凌錦里;清屬文風里;民國初年仍屬文風里,后設神垕鎮。1961年先后稱神垕鎮,1968年改稱神垕公社,1981年改建神垕鎮至今。

  悠久的歷史給神垕鎮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目前,神垕鎮區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各種古寺廟、古民居、古祠堂等40余處,大多數分布于以老街為核心,面積達3平方公里的古鎮區內。

  伯靈翁廟、關帝廟、文廟、老君廟、白衣堂、老君廟等;主要明清民居有郗家院、白家院、溫家院、霍家院、王家院、辛家院等。此外,還有鈞瓷一條街、古玩市場、望嵩門、騶虞橋、天保寨、鄧禹寨等其他建筑或設施。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祖師廟位于天保寨北、乾明山頂,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筑為祖師殿,硬山式建筑,有月臺,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大殿東側為神垕革命烈士陵園,松柏蓊郁,蒼翠欲滴。靈泉寺白果樹位于鎮區東郊的鳳翅山南麓,由神垕鎮牌坊向西北方向1公里,樹齡1500年以上,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樹后一泉,水質清醇,古名靈泉,俗名扳倒井。原有靈泉寺,其建筑今已重建。

  孔廟,每春秋丁祭,附近諸生舉行。明清科舉,考中有布政使司、教諭諸官員。

  神垕民間文藝有高蹺、旱船、龍燈、舞獅、大響等,每逢節慶,則由各行業籌資聘請河南地方劇種的梆子、曲子、越調等劇團演出,其中當地各窯場自供自演的“一把泥”(窯工)劇團演藝及行頭最好,也最著名。地方特色傳統小吃在上坡口一帶,有火燒夾牛肉、燴羊肉、油酥火燒、盛茂祥的糕點等。

  垕之名,因何命名,始自何時,諸說不一。一說“神垕”是個星名,因神垕主山(北山即乾鳴山)低、應山(南山即大劉山)高,應山壓住主山,不能出人才。古人在南山建土地廟以壓低應山,在北山建天爺閣以提高主山的位置,并用天上星名命名,用以調節“風水”,愿神垕人杰地靈,民富年豐。一說是據《唐六典》卷十四《大卜署》記載:“億式占辨三式之異同,一口雷公式,二日太乙式,三日六壬式。”在“六壬”中有“十二將”、“十二月神”之分。十二月神是正月登明,二月天魁……十二月神垕(十二月大寒,后日躔,玄枵之次入子宮乃神后將也)。子在五行中屬“水”。因神垕盛產瓷器,窯多火旺,水相應缺少,五行運轉不靈,水火不能平衡,用水命地名以示天上水配地下火,以水濟火為青。《易經》有云:“水火既濟,大器乃成”也有人說商湯在禹州三峰山祈雨有功,當地居民為紀念他,尊商湯為神垕,將神垕取為村名。

  還有一說,即明朝永樂二年,此地獲瑞獸騶虞,皇帝下旨,于大劉山前建白虎廟,山后建騶虞橋,廟前廟后,神前神后,神垕之名就演繹而出。

  關于神垕的“垕”字,也流傳著幾種有趣的傳說:宋時有人把神垕鈞瓷送往汴京,徽宗一見,喜不自勝,反復觀賞,連稱:“絕妙,奇珍!”忙問產于何地,侍臣奉告產于神后。徽宗說:“神后出此珍寶,應以土為上。”隨提筆在“后”上加了一個土字,因此,神后就變成了“神(上土下后)”。南宋高宗登基后,認為把山下的土捧到頭頂上,以土壓人不好,于是又把土字搬到下邊,改為“神垕”。到了清朝,慈禧太后很喜歡鈞瓷,聽了關于“后”字變化的故事,認為把土捧到頭上以土壓人固然不好,但踩在腳下也可惜,不如背起來好,這樣又成了“神垢”。還有一說,后字原為“垕”字,下面有土墩,明穆宗朱載垕即位,為避諱,將“垕”字的土墩去掉,寫成“神后”。到清朝恢復原名,又寫成“神垕”。后來一直沿襲習慣用法,仍寫成“神后”。

  神垕因產鈞瓷而馳名中外,因而它的命名也為社會各層所關注。建國后,禹州市人民政府和神垕鎮人民政府,曾派人做過調查,并致函詢問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經查驗,在中國天文史上,并無“神垕”這個星名,否定了“神垕”是星名的傳說,其它傳說都無史可考。只有《唐六典》中記有“神垕”是十二月神之—,因它屬水,神垕窯多火盛,用它命名,達到水火平衡。神垕之名可能由此而來。

  至于因何命名,從傳說中也不難看出,上述傳說的共同點是:神垕人民對當地豐厚的瓷土資源早已相當重視了,都渴望在神靈保佑下,窯業興旺,經濟發達。即:“神”者神靈也,“后”古時稱大地為“后土”,“神垕”即神靈保佑之地也。

  神垕之名始自何時,亦無從查考。據明永樂三年(1405年)《鈞州神垕山神廟碑》文中記載:“……神垕山在鈞州之野……永樂二年秋,有瑞獸出焉……即《瑞應圖》所稱騶虞是也……御制金敕,加錫禮以褒焉。內外群臣拜表稱賀,而茲山之名,一旦播于天下矣。……大明永樂三年秋歲次乙酉周世子奉敕撰。”由此可知,神垕之名,在明永樂三年,即1405年之前已經確立。再據《明史·成祖紀周棣王傳》和《圖書集成·職方典》中記有“瓷器出禹州神垕山”可證,明初“神垕”字即帶有土墩。為避明穆宗朱載星之諱,去掉土墩的傳說是可信的。

  古鎮神垕得名源于漢代。高祖劉邦西取咸陽,得益于古龍山物產豐富,養兵蓄銳后,一舉攻下皇城。登基后,便封古龍山為大劉山,并建廟祭天。后王莽篡政,光武帝東逃南陽,在高祖神像身后躲過追兵。為紀念此次化險為夷,并封該地為“神后”。

  北宋末年,該地所產鈞瓷為宋徽宗所鐘愛,親題“神鈞寶瓷”“精妙絕品”,并題封“神hou(上‘土’下‘后’)”以示天下皆崇神后之土。高宗南渡在文臣武將復國勵志中社會經濟得到“中興”,閑暇之余,造訪清河郡府,看到精美瓷器,便有占取之意,嚇得張浚連夜貢奉。追憶父皇,思賞鈞瓷之美,便仿舊例,設官窯燒制。久燒不成,怒斬窯官。為活命,新任窯官便上奏,神后能燒鈞瓷,是因徽宗御封之故。悻悻然,高宗題筆改“hou(上‘土’下‘后’)”為“垕”字,以示天下之土皆貴于“神hou(上‘土’下‘后’)”。然而,仍舊燒不出,又連斬數名窯官。窯官藝人為了生存,便四處散布說,高宗是半壁河山之主,其封只能算一半,所以燒不出鈞瓷,高宗聽后,只得做罷。

  【后土考證】

  后土原本是道教神名,全稱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祗”,這位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4位天帝。中國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說法,可見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是相對於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貴的大神。

  后土對民間來說,并不是一個不熟悉的神,她其實就是人們俗稱的“地母娘娘”。

  《禮記·郊特牲》:“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這種對地神崇拜的原因的解釋,還是比較樸素。也就是說,古代人類祭祀地神,是為了酬勞它負載萬物與生養萬物的功勞。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1《后土皇地祗》條所載:“天地未分,混而為一;二儀初判,陰陽定位故清氣騰而為陽天,濁氣降而為陰地。為陽天者,五太相傳,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參差玄象。為陰地者,五黃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日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謂‘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土母焉。’廟在汾陽,宋真宗朝大中祥符5年7月23日,誥封‘后土皇地祗’,其年駕幸華陰親祀之。今揚州玄廟觀,后土詞也。殿前瓊花一株,香色柯葉絕異,非世之常品也。真宗皇帝封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按:應為徽宗)。”

  關于后土神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傳說。《國語·魯語》說神明是共工的兒子,能平定九州,成為地神。《左傳》又說是神的名稱:“土正曰后土”《周禮·大司樂》稱“地示”。《禮·月令》稱“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如果我們把一些漢代以前的著作集中就可讓我們看到,漢代以前“后土”信仰其實已是一種土地信仰。

  《左傳》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孔疏:“以地神后土言之。后土著,地之大名也。”

  《周禮·大宗伯》曰:“王大封,則先告后土。”鄭注:“后土,土神也。”

  《禮記·檀弓》曰:“君舉而哭於后土。”鄭注:“后土,社也。”

  《周書·武成》曰:“告於皇天后土。”蔡傳:“句龍為后土。”按《五禮通考》曰:“此以后土為人神。”

  《禮記·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其子曰后土。”孔疏:“共工后世之子孫,好后土之官。”《五禮通考》曰:“此以后土為土官。”

  《禮記》:“南郊祀天,則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陽位,則祭地就陰位矣。”

  無論如何,我們如果注意到這些漢代之前的著作,我們會發現,當時后土曾是專指由歷史產生的神明名字,而且“后土”是一位男神的名字。這位男神有個在中國神話中有名的父親。他的父親即是與黃帝爭帝,怒觸不周山的共工氏。后土又有一個神話中有名的孫子,即曾位鍥而不舍追蹤太陽的理想家“夸父”。

  《左傳》昭公29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社。”

  《山海經,海內經》:“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同上《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氏之子句龍也見昭公29年《左傳》,又見《海內經》。”

  《海內經》:“共工生后土。”

  《國語·魯語》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看來即《山海經》“共工生后土”神話之歷史化。

  在所有這些有關后土的記載中,我們以為最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經》的記載。根據這一記載,“后土”掌管的是死者的世界。

  山海經的原始版本應是周朝官府所收藏的地理檔案。早在1929年,上海世界書局出版茅盾以“玄殊”為筆名寫作《中國神話研究ABC》,即曾以《山海經》的內容與《楚辭》互相對證,發現到在春秋時代。根據《楚辭》的《招魂》一篇,后土是主治地下幽都之神。

  《山海經》的《海內經》說:“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郭注:言丘上人物盡也),有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郭注:膝以下盡赤色)。”

  茅盾以為這里所說“幽都”之內,凡物皆黑,頗與希臘神話中說的冥國內陰慘無光相仿。原始人對于死後世界的觀念大都是慘厲的。但《山海經》的“幽都”神話并不完全。茅盾還是要引用王逸注《招魂》的內容,才能說明后土是幽都之王:

  “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土伯九約,(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約,屈也。)觺觺些。(王逸注:言地下有土伯執衛門戶,其身九屈,有角,主觸害人也。觺,利貌)敦肱血拇,(敦,厚也;肱,背也;拇,手拇指也。)逐人駘駘些。(駘駘,走貌。)參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宋朝時,陽翟一帶民間普遍燒造青釉瓷器,有一老婦領著幾個兒子燒一座瓷窯。一天開窯時,突然出現了幾件帶有紅紫斑的彩釉瓷器,老婦喜出望外,想必是“窯神爺”顯靈,忙喚全家老小,到伯靈翁廟燒香磕頭。但燒第二窯時,卻又不見這種釉色了。老婦甚是納悶,為啥“窯神爺”不靈了?這時,她忽見作坊屋地下有不少銅屑,就問兒子誰撤的?兒子都說不是自己撤的,只有一個過路的銅匠,前天在這里宿過一夜。老婦心想,莫非紅釉和這銅屑有關系?于是就把銅屑配在釉里,果然又燒成比第一次更鮮艷、更美麗的玫瑰紫釉。消息傳開,遠近窯場都紛紛仿效制作。后來,又有巧匠把銅礦石配在釉里,也燒成了紫紅釉。從此,青釉器就不是單純的一色釉,而是有多種多樣的色調,仿佛在蔚藍的天空中忽然涌現出片片紅霞那樣美麗。

  4.“蚯蚓走泥紋”

  “蚯蚓走泥紋”是鈞瓷釉面上一種特殊的紋路,形似蚯蚓在泥地上爬過留下的痕跡,呈蜿蜒曲折而又長短不同的線狀,有的為單線條,有的為多線條相互交叉。這種紋路源自宋鈞官窯,為鈞瓷所獨有,是鈞瓷窯變的藝術特征之一。

  關于蚯蚓走泥紋,在禹州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原先禹州城北關的潁河水很深,水里邊生活著魚鱉蝦蟹等水族。水族有個共同的首領,叫做“頭王”。這頭王至高無上,掌握著水族們的生殺大權,厲害得很。

  蚯蚓那時候也生活在水里,和螃蟹、螞蝦一樣在水里游來游去。蚯蚓還和螃蟹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螃蟹頭上的兩個鉗子無意間夾斷了螞蝦的兩根長須,螞蝦就到頭王那里去告狀。這螞蝦精得很,它為了能告倒螃蟹,就偷偷送給頭王一顆夜明珠,頭王一見十分歡喜,就收下了。常言道: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頭王受了賄,就向著螞蝦,于是判螃蟹有罪,要用爐火燒死。

  蚯蚓聽說了這事,很為螃蟹不平,就去找頭王評理,頭王哪能聽得進去,不由分說,也判蚯蚓與螃蟹同罪,一塊處死。

  兩個行刑的水鬼押著螃蟹和蚯蚓來到岸上,四處尋找有爐火的地方,轉來轉去,來到潁河南岸的鈞窯場,剛好見窯工們正在裝窯。兩個水鬼就乘人不備,把螃蟹和蚯蚓裝進了放鈞瓷釉坯的籠盔里。螃蟹趴在了一個雞心盤上,蚯蚓趴在了一個鼓釘洗里。兩個水鬼在暗地里看著窯工們把窯裝好,封住了窯門,只待點火了,就返回水里向頭王復命去了。

  一會兒,窯工們就把窯點著了火。頓時窯里煙霧彌漫,熏得螃蟹直流眼淚,眼淚都滴在了雞心盤上,它受不了了,就掙扎著往盤外爬,終于爬出了盤子。這時窯里溫度已升起來了?螃蟹還是被燒成了灰。蚯蚓呢,開始也在鼓釘洗里往外爬,但鼓釘洗邊沿兒高,蚯蚓爬得又慢,沒多會兒也被燒成了灰。

  這窯鈞瓷住火后開窯,窯工們發現有個雞心盤里出現了不少像珍珠樣的斑點,有一件鼓釘洗上出現了很多像蚯蚓爬過一樣的紋路。窯工們覺得這種斑點和紋路很好看,就分別起名叫“珍珠點”和“蚯蚓紋”。從此以后,凡是在這個窯里燒出的鈞瓷,窯窯都有幾件帶蚯蚓紋的,間或也有珍珠點出現。窯工們都感到很神奇,不知是咋回事兒。但是潁河里的水族們知道,這是螃蟹和蚯蚓的冤魂不散啊!不該死罪,硬被判成死罪,這實在是天大的冤枉!

  螃蟹和蚯蚓被爐火燒死后不久,蚯蚓的后代們覺得這個頭王太霸道,不想再在水里受欺負,就搬家來到了陸地上,拱到土里去呆著。但完全離開水還不行,看哪兒土濕,就往哪兒去,還經常在濕泥地上爬來爬去。后世的人見了,只知道蚯蚓會拱土、走泥,人們就把“蚯蚓紋”改稱為“蚯蚓走泥紋”了。

  5.五子登科瓶的由來

  在鈞瓷諸多的品種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造型,它由六個葫蘆組成,中間是一個大葫蘆,大葫蘆的周圍有五個小葫蘆與之連成一體,這個器型的名字叫《五子登科》。說起這個《五子登科》,還有一段不尋常的來歷。

  在我國宋朝,有一個姓竇,名禹鈞,號燕山的人,年輕時發奮苦讀,連年趕考卻一直未能考中。后來結婚成家,心灰意冷,已無意求取功名。他膝下有五個兒子,即儀、儼、侃、仲、僖,個個聰明伶俐。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兒子們的身上,決心教導他們成材。他讓孩子們閱讀自家豐富的藏書,用良好的教育方法指導孩子們的學習,同時把他過去學習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得失都講授給孩子們聽,加上他這幾個兒子的刻苦努力,一個個陸續登土皇榜中舉了。這件事在當時轟動很大,朝野上下人人盡知,一時傳為美談。

  有了這件事,當朝皇帝就想廠若是天下做父母的都能像竇燕山這樣教子有方,使子孫后代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材,為國盡忠,何愁我宋室天下不代代強盛。為鼓勵天下百姓都效法竇燕山,讓世人都努力學習,勤奮攻讀,有志于功名,皇帝就傳下兩道圣旨:第一,把竇燕山教子成材的事跡編人正在定稿的蒙學讀本《三字經》中,流芳百世;第二,做一件永久性的器物,來紀念這件事,并限期半年完成。丞相接旨后,立即去辦。第一件事,丞相讓主持編寫《三字經》的大臣去辦,很快就辦妥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字經》中有了這樣幾句話:“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義方,是指為人處世的規矩、法度、道理等,泛指家教。但第二件事,丞相頗費思量,限期已過了一月,還沒考慮出來。在選用什么材料上,丞相一直拿不定注意。

  有一天,丞相正在書房靜坐沉思,門官來報,說是專管進貢瓷器的官員來訪。丞相一聽,眼睛一亮:對呀,這件永久性的器物何不做成瓷器呢?瓷器是放不壞的,而且又美觀。丞相當下就決定選用瓷器來作紀念品,并且要用鈞窯的瓷器。他選用鈞瓷有兩個原因:一是竇燕山名叫禹鈞,丞相博學多才,馬上聯想到出產鈞瓷的陽翟是大禹的故鄉,那里還有大禹之子夏啟即位大享諸侯的遺跡“古鈞臺”,而鈞臺附近就是御用鈞窯場。丞相心里說,用鈞瓷作紀念物品可能是天意。二是鈞瓷晶瑩玉澗,五彩斑斕,名列五大名瓷之首,不像其他瓷器的色調那么單一。丞相命貢瓷官在限期之內,燒造出寓意深刻的鈞瓷貢獻給皇上,完成圣上旨意。貢瓷官領命后,不敢懈怠,回到鈞窯場,馬上命人設計畫圖,制訂制作方案。最終選定用吉祥葫蘆來完成這一重要使命。器物造型是中間一個大葫蘆,周圍有五個小葫蘆與大葫蘆連成一體,五個小葫蘆寓意五個兒子,大葫蘆寓意科舉。葫蘆與“福祿”諧音,而且有“千秋萬代(蔓帶)”的寓意,正合皇上永久性的旨意。鈞瓷窯工們白天黑夜不停地輪流干,從制坯、上釉到燒成,每一道工序都精心操作,不敢有一絲馬虎。經過多次失敗,終于在最后的限期內燒制出了一件精美的窯變鈞瓷珍品。

  貢瓷官把這件鈞瓷珍品用絹布小心翼翼地包了一層又一層,馬不停蹄,星夜護送到京城丞相府,丞相進宮親自奉獻給皇上。皇上一看,只見六個寶葫蘆閃閃發光,釉色紫紅相映,釉面上數條彎曲的紋路形如蚯蚓走泥,煞是好看,而且選材恰當,寓意深刻。皇上看后龍顏大悅,下旨嘉獎丞相、貢瓷官及鈞窯工匠,并御賜這件鈞瓷叫做《五子登科》。《五子登科》的名字也就這樣流傳下來,一直沿用到現在。

  6.觀音瓶

  “觀音瓶”造型是鈞瓷常見的一個品種,其基本形體是喇叭口、脖頸內收、豐肩、圓腹、直腿到足,與人們所見的美術作品中觀音菩薩手上所持凈瓶相似。民間傳說,觀音所持的凈瓶實際上就是一個鈞瓷瓶,是鈞瓷藝人送給觀音的,觀音非常喜愛,后來就成為隨身攜帶的一件寶物,用于盛甘露、降甘霖,普度眾生。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年禹州一帶大旱,烈日炎炎,禾苗枯黃。一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云游到此,看到此情此景,善心大發,要施法降甘霖下場透雨,拯救禹州黎民百姓。觀音心想:“東海水深,取之不盡,何不用它一用?但山高路遠,用什么東西把水盛過來呢?聽說這一帶出產一種寶瓷,用寶瓷瓶來盛水豈不是很好?”觀音來到一家窯戶門口,輕叩柴門,門開了,開門的是一位姑娘,名叫彩虹。彩虹認出是觀音菩薩,跪倒就拜,請求觀音菩薩快救禹州百姓。觀音說:“我就是為這事來的,快起來吧。把你家的鈞瓷寶瓶借給我用用。”彩虹一聽,高興極了,趕忙回屋拿出一個精美的鈞瓷寶瓶,并一再說要把這個寶瓶奉送給觀音菩薩。觀音見她心誠,就愉快地收下了

  觀音來到東海上空,把寶瓶口朝下,嘴里念念有詞,只見大海里一股水柱直沖上來,鉆進寶瓶口里。觀音用寶瓶吸罷水,返回到禹州上空,手捧寶瓶開始行雨。寶瓶里每往外滴出一滴水,就化作傾盆大雨。寶瓶里不停地滴水,大雨不停地下。地里的莊稼喝足了水,禾苗直挺挺地往上長,變得綠油油的。禹州一帶的黎民百姓奔走相告,感謝觀音菩薩降下甘露。觀音看雨水已經下足,就收起寶瓶,駕著樣云到其他地方普度眾生去了。

  雨過天晴,各家各戶又開始照常干活兒。彩虹姑娘有心思,她照原先送給觀音菩薩的那個瓶樣,又燒制了許多鈞瓷瓶,并取名叫“觀音瓶”——這就是觀音瓶造型的由來。由于觀音瓶造型簡潔,線條流暢,比較適于鈞釉的變化,加上與觀音菩薩有一定的聯系,有吉祥幸福之意,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到現在還盛燒不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