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長歌當宋 > 第七十九章“無能”宰相
  誰也不會想到一封普普通通的家書中記錄了普惠商號驚人的發展,現在的普惠商號已的經營制度已經相當的完善,就算葉安不在東京城中,總號也能非常好的處理好日常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這是普惠商號的管理模式所決定的,大宋有千千萬萬的商號,但沒有一家能夠做到普惠商號這般的自主管理以及自主選擇投資項目的經營模式。

  在日常管理中就更不用說了,成熟而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大宋其他商號所不能比擬的,遇到什么情況,該如何處理,處理結果如何,這些都必須有詳細的記載,并且要匯報到總號中去。

  如此一來,各分號的店鋪經營情況總號便能掌握,同時總號還會派人前往各個分號進行培訓,這可不是基礎的培訓,畢竟商號招來的掌柜都是業內翹楚,從未有一個商號如同普惠商號一般,東家對掌柜的很是尊重。

  掌柜便是后世的職業經理人,只不過這是葉安的理解,在這個時代更多是將掌柜當作下屬的經營者,東家擁有對店鋪的絕對掌控權,而掌柜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協助者,尤其是在高門大戶眼中,掌柜就是家中管事一般的存在,只是比奴婢的身份高一點而已。

  東京城中的店鋪哪家叫得上字號的背后不是豪門大戶?

  但普惠商號不同,葉安早就規定,店中無論伙計掌柜皆不得簽下身契,雖說有上下之分,但從根本上保證這些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給了人家尊重,人家才能幫你賺錢啊!

  相比于后世人,葉安發現這個時代的職業經理人居然更加重視科技的進步和研發,普惠商號的掌柜們甚至更加關心格物的發展,因為只要東京城外的格物學院研發出了新的器物,那便絕對能用在工廠的生產上,或是提高效率,或是給店鋪帶來全新的貨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還不光在后世是至理名言,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

  普惠商號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脫離了葉安與秦慕慕的控制,這個龐然大物已經開始能夠自主運行,不斷的將更多的人、行業、財富、利益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它的規模雖然只限于東京城內外,但只要葉安解開了對它的限制,這個商號一定會成為脫韁的野馬奔騰而出。

  成為大宋土地上最大的商號,最終也會淪為不斷擴張的資本,在各地建廠,在各地開設分號,吸收當地的勞動力的同時,開始販賣物美價廉的商品,以此便會形成良性循環。

  各個地方生產的貨物一定是不一樣的,如此便能通過貿易賺錢,同樣在老百姓口袋中有了錢后,地方上的消費也會增加起來。

  這便是普惠商號掌柜大會所極力推進的,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何不去做?

  但他們沒有想過,真等到那天的出現,普惠商號也就不再是普惠商號了,它已經取代了許多政府職能,成為百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時候普惠商號要么成為朝廷的一部分,要么便會成為朝廷毀滅的對象,那么大的一個龐然大物,想要控制起來連葉安都會覺得力不從心。

  他甚至不能保證對州府之下縣一級分號的控制,這便如同大宋的朝廷一樣,到時候地方上滋生的腐敗和壓榨很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眼下極力控制商號的膨脹才是葉安與秦慕慕要做的,格物學院必須要和普惠商號分開,只有這樣葉安才能限制普惠商號的發展。

  這是葉安與秦慕慕達成的共識,兩人很早就發現了商號的問題,秦慕慕更是在這次葉安南下之后于書信中留下密文交談。

  現在的葉安算是缺兵少將,唯一能用的便是保靜軍的劉釗,其他各軍的指揮使來了之后,幾乎是一面倒的在哭窮。

  江淮經略使衙門不過是在通州的臨時衙門而已,但就算如此也不是一般人能進的,經略使乃是地方上路一級的軍事長官,否則也不會以帥司來稱呼。

  這幾天葉安的帥司很忙,來自各州府的節鎮軍指揮使陸續抵達了通州,其實經略使與安撫使的職權差不多,甚至在行政權力上還有重疊部份。

  趙禎下旨提拔葉安為經略使,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葉安一個足夠大的名聲,畢竟是剿滅白蓮社匪眾之事,廂軍的水平他也知曉,多少還是要給自己的這位先生以照顧。

  只不過這種照顧卻被張士遜所利用,在他看來當葉安與范仲淹兩人職權重疊的時候,那就必然會發生矛盾……

  但實際上葉安與范仲淹之間并沒有任何矛盾,因為從一開始兩人便分工不同,老范主要負責政務之事,而葉安除了提供幫助之外,便從來沒有想過爭權奪利。

  現在他負責軍政,那便更是與老范之間職權清晰,葉安從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尤其是對老范,爭權奪利的事情他干不出來。

  張士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自己打壓年輕后輩,忌憚宋綬的才華,便也覺得老范也會如此,事實上恰恰相反,兩人之間以算是忘年交的親厚。

  朝中的算計還是有的,張士遜看上去挺正派的一個人,但對于后輩的打壓卻從來不遺余力,原因分簡單,因為他的能力實在算不上出眾。

  無論是為趙禎講學,亦或是處理政事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沒有任何出彩或是讓人佩服的舉措,往好了說是老成持重,往壞了說便是乏善可陳。

  于是乎他便對年輕且有能力的官員極為苛刻與不待見,以免顯得自己素食餐位。

  可事實上朝中官員誰不知道他的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只是為了讓官家親政之時朝堂穩定些,等過個一年便沒有他張士遜什么事了。

  這時候真正聰明的做法不是得罪那些后起之秀的年輕人,恰恰相反而于是應該自己懂得收斂,懂得急流勇退。

  對于張士遜的打擊報復,葉安沒放在眼里,廂軍也是軍,只要調教得當依舊能夠有大用。

  眼下江淮路各州府廂軍指揮使的抵達也在葉安的計劃之中,召他們前來并非為了讓他們出兵剿滅當地的白蓮社,相反而是給他們削減兵額。

  削減廂軍的兵額就等同于減少廂軍的兵餉,畢竟朝廷每年發放的兵餉都是按照各軍兵額數量來的,兵額越少,兵餉自然也越少。

  但詭異的是,這些廂軍指揮使幾乎都是哭喪著臉來,高高興興的離開,看的范仲淹與吳遵路一頭霧水。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