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國際組織要彎道超車?反重力飛行器重大測試!
  一直到現在,王浩都沒有把疊加力場邊緣效應,稱之為‘強湮滅力區域,。

  其他人、其他組織,甚至一些學術期刊,都已經這么稱呼了。

  王浩從來不這樣說,是因為疊加力場邊緣薄層,距離成為強湮滅力區域,還缺少一個關鍵條件,也就是解決場力間歇性問題。

  什么叫做場力間歇性?

  這還是要從‘交流重力,說起。

  反重力實質上是交流重力,交流重力的交流兩個字,指的是交流電。

  交流點不同于直流電,它的方向是隨著時間發生改變的。

  正因為方向的不斷改變,就會讓超導體內的微觀形態不斷被拓撲,好像一個氣球會自主充氣,外界則給予間歇的壓力,擠壓、充氣、再擠壓、再充氣。

  這樣持續不斷的擠壓,才形成了反重力場。

  同時,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反重力場邊緣具有強湮滅力區域,效果并不是持續不斷,而是具有‘間歇性,的。

  簡單來說,一個是持續的力,另一個則是有間斷的,也就造成強湮滅力區域效果的不連續。

  如果想要制造出真正的強湮滅力場,或者是想要依靠高磁場,把強湮滅力作用區域擠壓到極點,并發現全新的現象,就必須要解決場力間歇性問題。

  顯然。

  能想到一個很直接的方法,就是以直流電為基礎制造出‘直流重力,。

  直流電是沒有周期性變化的,以此為基礎所制造的反重力場,肯定是持續不斷的。

  但是,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反重力場的制造,需要不斷的擠壓‘微觀形態,,就像是一個氣球,即便會自主充氣,可用一個持續不斷的力壓住,自主充氣也沒有任何意義,就不會形成反重力場,自然也就沒有了強湮滅力區域。

  兩者是矛盾的。

  王浩一直在思考間歇性的問題,但他暫時還沒有找到解決的方向。

  國際上其他的反重力研究組,則是連‘間歇性問題,都沒有意識到,就更談不上解決了。

  現在菲利普-羅爾爾號召成立針對反重力研究的國際組織,毫無疑問就是希望朝著強湮滅力方向研究,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建造大型的疊加力場設備,以及制造更高的穩定磁場,來加大磁場對于疊加力場邊緣的排斥。

  最終目標就是希望看到一些新的現象。

  顯然。

  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王浩沒有受到組織會議的邀請函,不僅僅是不在意,反倒是清呼一口氣,既然沒有收到邀請函,就不用去派人參加會議。

  如果真的派人去參加會議,定下一起籌集資金,朝著目標做研究的方向。

  到時候,加入還是不加入?加入,會為了完不成的目標,白白耗費大量的資金,還要在組織話語權上勾心斗角。

  不加入……

  其他實驗組肯定會疑惑,大家一起做研究,你們怎么就不加入呢?是不是不想為國際科技發展做貢獻?

  王浩對于沒有收到會議邀請函感到輕松。

  其他人不是這么想的。

  反重力研究組,可不僅僅是一個實驗組,后面是有種花家官方背書的,就能最高領導層都關注反重力的研究。

  有高層領導直接打電話給王浩,詢問了一下菲利普發起的組織會議的問題。

  王浩說道,「完全不用擔心。他們就算一起研究,投入再多的資金也沒意義。」

  「為什么?」高層領導很是不解。

  王浩肯定道,「因為他們的研究方向,缺少必要的條件,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王浩完

  全不看好菲利普-羅雷爾發起準備成立的反重力研究組織,但放在國際上絕對是一件大事情。

  反重力的研究本來就是最熱門的方向,大量的報道和宣傳以后,連一個普通人都知道,反重力方向的研究代表了人類科技的未來,眾多的實驗團隊聯合成立研究組織,肯定是非常吸引人的事情。

  這次成立組織是菲利普-羅雷爾號召的,而他的團隊有阿邁瑞肯官方背景,也就等于是阿邁瑞肯號召的,必須要承認阿邁瑞肯的國際影響力,接到邀請函的團隊都派出了代表,甚至還有一些國家科技發展的官員,都一起過來參加會議。

  有些團隊的消息靈通,有些團隊的消息并不靈通。

  所以有些代表一直等到會前才知道,會議沒有邀請種花家的團隊,讓他們感到非常的不滿。

  湮滅物理學就是王浩創造出來的,他一個人在湮滅物理學上的貢獻,甚至可以說遠遠超出其他人加在一起的程度。

  反重力現象確實是阿邁瑞肯科學家最初發表的理論,后來又是荷-蘭團隊做超導實驗發現的,但反重力現象和湮滅物理學直接關聯,相關的研究、相關的技術,也是王浩的團隊最有話語權。

  這種情況下,成立國際反重力組織,竟然不邀請王浩的團隊?

  毫無疑問。

  現在所謂成立國際研究組織,已經不是純粹的學術了,而是加入到了國家爭端的因素,而且是占據了很大的因素。

  當即就有團隊代表去質問菲利普-羅雷爾,但菲利普-羅雷爾也只能推出自己解決不了,還表示說,「我是個純粹的學者,大家都知道。」

  「在組織會議上,我并沒有話語權,我只是號召成立組織,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一起研究。」

  「在研究方向上,我們已經非常明確。」

  他為了增加說服力,甚至提前透露了會議中要公開的內容,「我們之所以號召成立研究組織,就是因為實驗中的重大發現,也就是科學雜志公布的內容,我們會公開的更相信,甚至是具體的數據。」

  「大家都應該知道,那個發現有多么驚人,有多么了不起……」

  《科學》雜志發布的實驗發現,確實引起了國際熱議。

  各個反重力團隊也很清楚,那種級別的發現代表了什么,只要做進一步的研究,就很可能有新的發現。

  新的發現很可能代表新的科技。

  這和粒子對撞的研究是不一樣的,粒子對撞的研究,目的是完善粒子標準模型,是量子物理、微觀物理的研究。

  如果去聯系現實科技,最多就是制造量子計算機,發展量子科技。

  但是量子技術存在很多的問題,現在已經不少的量子計算機,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普及使用。

  另外,從根本上來說,量子科技的發展和粒子對撞研究也沒有什么直接關聯,相關的理論,即便沒有粒子對撞的研究,也是足夠支持量子技術發展的。

  反重力、強湮滅力的研究就不一樣了。

  反重力是能夠直接使用的技術,而強湮滅力也同樣有效果,比如,可以直接讓物質發生磁化反應。

  這只是最初的發現。

  當一個物理現象被發現的時候,后續十幾年肯定會是一個強勁的爆發期,就會有很多新現象被發現。

  那么未來強湮滅力的研究,很可能會和人類科技直接掛鉤。

  現在強湮滅力聯系到了高磁場,搞清楚兩者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實驗發現新的物理現象,甚至可以聯想應用強湮滅力技術。

  當菲利普開口說會公開研究發現的具體數據,自然就吸引了所有團隊,讓他們對于會議都很期待了。

  那些感到不滿的團隊代表,也只能壓下心頭的不滿,同時也期待會議的召開。

  會議上。

  菲利普-羅雷爾說到做到,上來就公開了實驗發現的具體數據,讓所有人對于他們的發現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

  他們為此做了很充分的準備,還建立了強湮滅力薄層變換的形態模型,引起了會場的大量的討論。

  菲利普-羅雷爾能想到的,其他人當然也能想到。

  「看看這個形態變化模型,如果再增強磁場強度,或者疊加力場強度,凸起的那個部位會不會噴發出來?」

  「也許能像是發射什么東西一樣,把強湮滅力場擠出來?」

  「到時候,會發生什么?"

  「那是一個力場,并不是物質,即便是噴發出來,也不會造成影響吧?"

  「很難說啊……」

  「這種全新的物理,我覺得也只能找王浩來解釋了……」

  「……」

  當所有人都無法預估的時候,好多人又想到了王浩,只可惜,王浩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甚至團隊一個代表都沒有。

  在眾人討論之后,有一名洛斯阿拉莫斯的官員,就站出來說起合作研究的方向。

  「我們要成立國際研究組織,一起合作進行研究。」

  「顯然,大家都應該明白,我們希望看到新的物理現象,就必須要建造大型的設備,疊加力場設備、高磁場設備……」

  「所以我們要共同合作!」

  菲利普-羅雷爾的想法,就是朝著歐洲核子組織看齊,建立一個類似的國際研究組織,強湮滅力方向的研究,絕對是新的物理研究,成立國際組織也理所當然。

  但是,問題還是有的。

  既然是大家一起進行研究,那么相關的技術就不應該再保密,肯定要公開出來才可以,否則還怎么建立‘更高的疊加力場,?

  這方面,菲利普-羅雷爾也和負責的官員討論了一下,決定為新組織提供反重力技術,并共享一定程度的反重力技術。

  簡單來說,標準就是百分之五十。

  他們會把制造百分之五十反重力場的技術拿出來,就能讓每一個加入組織的團隊,都能夠擁有相關的技術。

  這就是收買人心的手段。

  但同時,也牽扯到很大的利益,因為他們所公開的反重力技術,使用的是阿邁瑞肯ASC公司生產的超導材料,換一種材料就無法制造相應的力場,一定程度上等于是拓展市場。

  等很多團隊都了解了技術以后,他們巴不得更多的團隊了解,甚至希望能直接公開出去。

  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反重力研究,甚至會有一些公司,希望依靠相關的技術,來實現一些科技想法。

  到時候,ASC公司肯定會擁有更大的市場,也就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

  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菲利普團隊,牽頭組織的反重力會議舉辦的非常成功。

  利用公開技術來收買人心,順便為打開超導材料市場做準備,制定了一個明確的研發方向,讓參與的團隊都希望加入進來。

  他們在會議上也起草了組織的框架,并做了一系列工作準備,還確定了第二次會議會在一個月后進行。

  到時候,就會明確一些問題,比如每個團隊出多少資金、大型設備在哪里建立、實驗要怎么樣參與等等。

  等會議結束以后,好多媒體也進行了報道。

  當輿論紛紛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在反重力以及強湮滅力研究領域上,新的「湮滅物理學組織」才是最有權威的,他們擁有最

  多的參與團隊,自然擁有數量最多的科研人員,也制定出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王浩的團隊一時間被遺忘掉了。

  當然沒有人會真正忘記王浩,每個人都知道王浩的團隊,也就是種花家掌握著最頂尖的反重力技術,相關研究也一直是領先的。

  所以一些國際輿論談起王浩,談起反重力技術的時候,甚至在高呼,「‘湮滅物理學組織,正式成立后,肯定快快速發展,并在相關研究上取得一系列的突破的。」

  「到時候,就能在超導以及反重力領域,無論是理論還是技術,都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彎道超車?

  王浩看到媒體報道的用詞,都忍不住撇起了嘴角。

  這個詞以前都是種花家使用的。

  現在則變成了國際成立組織,一起來對他和他的團隊進行彎道超車,就感覺他似乎成了反派大boss,眾多的‘英雄人物,組團一起,努力想要擊敗他這個boss。

  王浩也只是關注一下新聞,就沒有再繼續關注了,因為他暫時還不知道該怎么解決間歇性問題,沒有找到方向的情況下,再怎么研究也沒有意義。

  所以他還是把精力投入到反重力飛行器研究上。

  漢實工業制造的主軸已經運過來了。

  漢實工業方面在制造完成以后,對于主軸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測,檢測的人員拿到數據以后都感到非常的激動。

  主軸的性能已經遠遠超出預期,有些參數還超出了國際上公開的最高標準。

  等主軸運送過來以后,王浩看到了一些檢測參數,也終于放下擔憂,有了高強度、高精度的主軸支持,他們就可以把之前討論的設計,真正應用起來。

  一個月后。

  反重力飛行器進行了大改造,內部好多的部件都連續進行了檢測,飛行機運送到了實驗地點,準備進行第一次高速試飛實驗。

  這次實驗是非常重要的,科技部以及航空集團,都派出領導過來觀看實驗。

  因為飛行器要進行高速飛行,還有一些轉彎、控制之類的操作,離開距離也會超過一百公里。

  為了保證安全性,就不能完全的電子操控了。

  有一個年輕的飛行員被派了過來,還經過了為期一周的訓練,其實飛行器并沒有復雜的操作,大部分還是地面控制,飛行員上去只是應對突***況。

  這次的試飛實驗就只是讓飛行器高速飛行,旋轉一圈以后再返回降落。

  另外,飛行器安裝了一些必要的保證,比如座椅上有彈射功能,能讓飛行員的危險的情況下,彈出控制艙并打開降落傘。

  當然不管怎么保證,肯定還是存在一些危險性的。

  很快。

  在所有人的目光下,飛行器啟動后緩緩的上升,一直到了百米高空,就開始慢慢的超前加速。

  飛行器的加速是很快的,只是在地面看來并不快。

  地面控制室也不斷的做報告,「高度130米,速度110。」

  「高度133米,速度243。」

  「高度180米,速度319。」

  「……」

  最終飛行器提速到了650公里每小時,差不多達到了極限速度,主要還是因為電力推進器的性能太差。

  當然,最高速度并不是測試的重點,想要提高速度和加速度,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最簡單的就是增加電力推進器的性能或數量。

  現在的實驗測試就是讓飛行器高速運行,再返回減速并安全的降落。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飛行以后,很快飛行器又回到了視野中,不少人

  遠遠的看到飛行器都輕呼了一口氣。

  到此可以說實驗測試成功了。

  后續降落已經測試過很多次,基本上不會出現什么問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