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從紅樓開始的大黃庭 > 第三十六章 賈政:啥?這就和我平起平坐了??
  薛虹捧著圣旨和朱煇回兵丈司的時候,對于薛虹的任命也直接到達了工部。

  賈政正坐在桌案后面像模像樣的看著一本詩經,看起來全神貫注,完全沉浸在詩經的文學世界中。

  一旁的同僚們對此見怪不怪,甚至表示:“活該你十年位置都雷打不動!這里是工部!不是翰林院,你上班時間不干活就算了,還公然摸魚?顯的你有才華,連個舉人都不是,裝什么文化人!”

  基本上能留在京中六部的,要么是歷屆科舉中擢升上來的進士,要么是家世淵源之人。

  也就是說,哪怕是六部之末的工部,照樣人均文化水平比賈政高的多!

  就在這時,工部侍郎手捧著一張明黃色的圣旨走了進來。

  眾人見到紛紛起身行禮,而其中,就屬賈政行禮最快,最認真。

  工部侍郎笑道:“后生可畏呀!咱們要多出來一個小同僚啦!!”

  說完后,工部侍郎將圣旨內容告知了大家。

  大體意思就是,金陵紫薇舍人之后,薛虹年方十六得中解元,才思敏捷,善格物機關之術,朕欣賞并新信任薛虹的才華,特此破格賜官工部員外郎,以期立功。

  眾官員聽完內容后,引起了軒然大波。

  “薛虹?不過十六歲的年紀,就中了解元,古今少有,但也不至于破格封賞工部員外郎吧?怎么說也是從五品官!”

  “難道是家世淵源?也不對啊!紫薇舍人,聽著嚇人,說白了還是商人,薛家要是沒抱上王家、賈家大腿!這些官員都不帶正眼瞧的!”

  雖然眾人百思不得其解,但依舊沒有一個人敢說隆慶帝的旨意有問題,畢竟他們是工部,不是言官御史!更沒人想找死挑釁隆慶帝,哪怕如今隆慶帝頭上有太上皇也是一樣的!

  眾人驚訝過后,便是夸獎與恭維。

  “想來這薛虹一定有異于常人的本領,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唉?圣天子在世,天公降下人才,理所應當。”

  就在賈政大腦宕機,愣住的時候,旁邊的一個郎中道:“賈大人,我記得金陵薛家,與你家似乎有些姻親。”

  賈政回過神來,連忙行禮道:“回稟大人,那薛虹正是我的外甥。我那妻妹正是薛虹的嫡母。”

  眾官員聞言紛紛行禮恭賀道:“恭喜賈大人,賀喜賈大人。”

  “賈大人的親外甥如此出色,我們竟然不知道,這就是賈大人你的不是了!有如此優秀的后輩怎么還藏著掖著呢?”

  賈政在這工部里是比較底層的官員了,這大廳中起碼一半人都是比他職位高的。

  于是賈政只能忙著行禮,同時腦海中一片空白。

  自己努力半生才得到的官位,薛虹一朝就登天啦?

  強烈的對此,使得賈政產生了不真實感,甚至產生了些許嫉妒,憑什么自己打拼半生才爬到的位置,薛虹十六歲就得到了?

  除了嫉妒之外,更多的是對于賈寶玉的不滿。

  同樣是男兒身,怎么人家薛虹就中了解元,如今更是和自己平起平坐?

  而賈寶玉呢?還在后宅中鬧著吃丫鬟的胭脂。

  賈政又突然想起來,賈寶玉抓周時抓的胭脂,自己怒罵色中餓鬼,如今看來真沒罵錯!

  還不如薛虹這個薛公撿回來的孩子出息!還不如當初把賈寶玉扔了出去,再生一個孩子!

  哪怕就是撿回來一個也比賈寶玉強的多!

  賈政越想越氣,暗暗下定決心,回家一定要嚴格教導寶玉,如果他再胡攪蠻纏,就堵上嘴,著實打死!!

  這次誰求情也沒用!我賈政說的!!

  ……

  兵丈司中,薛虹和朱煇剛回來,就碰到了徐堰老大人。

  徐堰老大人甚至已經把燧發槍組裝了起來。

  徐堰老大人拎著燧發槍,走向兩人,興高采烈的道:“你們來的正好!薛小子,看看這槍對不對?和你畫的圖紙有什么差別?”

  薛虹接過來槍,仔細檢查了一下,沒發現任何問題,著實被兵丈司的效率驚訝了。沒有機床的情況下,一個時辰,工匠們硬生生手搓出來了!!真牛x!

  既然槍已經有了,那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試槍了。

  一名士兵按照薛虹的指導操作燧發槍。

  最后得出的結果,燧發槍精準度略微遜色火繩槍和火門槍一點。但填裝彈藥之迅速,足夠彌補這微不足道的缺點!

  畢竟別人開一槍我開兩槍,差那點精準度怎么也都補上了!更何況這個時期的火槍營基本上都是扎堆排隊開槍,打出去的是一排彈丸,根本不存在精度問題。

  兩軍打仗,直接往對面人堆里開槍就是了,連瞄都不用!

  而且,這燧發槍的射擊頻率可是高上了不是一星半點!

  原本開一槍的時間可以開兩槍,這已經是巨大的優勢了!

  而薛虹則是陷入思考中。

  “最初的燧發槍最大缺點應該是點火成功率的問題,明明清朝時期也有過燧發槍,不過因為點火率低的問題而放棄裝備全軍了……怎么到了如今十槍全部發射了出去?”

  之前有不少人說是燧石問題。放屁!燧石那玩意中國和歐洲的能差什么?都是一樣的東西。

  薛虹覺得吧,問題還是出現在火藥上。

  明朝時期,因為火器的大規模使用,所以對于火藥的研發與嚴格管控,使得火藥保存完好干燥,并且制造火藥的硝純度較高,所以點火率如此高。

  而清朝時期,由于入關大肆屠殺,焚燒珍貴文物典籍,說不定恰好把提純硝的書籍給燒沒了,導致清朝的火藥純度反而不如明朝!

  畢竟明清兩朝的火藥都是“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比例,配方沒問題,那問題也只可能出現在配料上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