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漢風華從掃平西域開始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兔未死狗已烹
  霍光所言不錯,此時丞相車千秋已經手書給張安世等人。

  張安世在看過書信之后,心中頗感為難,他首先把杜陵請到了府中。

  “杜公以為某該如何從事?”

  張安世一邊詢問一邊把車千秋的信件遞給杜陵。

  張安世對杜陵還是絕對信任的,沒有對杜陵有任何隱瞞。

  杜陵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的手指無意識的叩擊著幾案。

  張安世感覺杜陵每一次叩擊似乎都在敲打自己的心臟。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的過去,當一旁香爐上的倒流香快要燃盡之時,杜陵終于說話了。

  “右將軍以為丞相為何會行此事?”

  杜陵的問題一下子讓張安世愣住了。

  在今日收到車千秋的信之前,在他心中,丞相車千秋一直是皇帝的堅決支持者。

  實際上自上官之事后,車千秋也一直在采取行動限制霍光的行動,并在不斷加強皇帝的權力。

  若是沒有車千秋對皇帝的支持,皇帝如今不過就是一個傀儡罷了。

  張安世斟酌一番后道:“丞相當是欲使朝堂達成平衡吧!”

  杜陵搖頭道:“若是丞相身體尚好,如此行事還可保朝堂平衡……不過如今丞相已經病入膏肓……若行此事很可能讓皇帝真的成為傀儡……”

  張安世思忖一番后,發現確實如杜陵所言。

  他在心中細細思索一番道:“還是杜公看的明白,丞相怕是兩相其害取其輕了……”

  杜陵嘆息一聲,“丞相乃是有大智慧之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啊”……”

  張安世輕輕點了點頭,賢良文學背后乃是地方豪強。

  大漢的根基乃是良家子,是自耕農。

  良家子與豪強天生就處于對立面,若是代表豪強利益的賢良文學掌權,將動搖整個大漢的根基。

  如此看來,丞相車千秋在大漢社稷與皇帝之間還是選擇了社稷。

  張安世嘆息一聲道:“皇帝這是自己把丞相逼到了霍光這一邊啊!”

  杜陵道:“丞相實乃我輩楷模,大漢若想長治久安絕不可使豪強掌握大權……”

  張安世默默點了點頭,他此時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先皇帝與劉劇、燕王。

  先皇帝一直對當年的太子劉劇不滿意,應該就是擔心此事吧。

  劉劇死后,先皇帝不傳位給燕王而給了現在這位皇帝恐怕也是擔心賢良文學掌權,從而使得豪強勢力控制大漢。

  杜陵見張安世已經想明白了也就不再繼續說話,而是起身向張安世告別回藏書樓。

  張安世也沒有挽留,他現在已經決心按照丞相信中所言行事。

  杜陵離開后,張安世立即按照丞相的安排派人把執金吾馬適建、中郎將范民友、龍雊候韓增、水衡都尉呂破胡四人請到了自己府中。

  接到張安世通知的四人雖然心中疑惑,但也在第一時間前往右將軍府。

  “諸公,如今有人欲亂我大漢社稷……諸公以為當如何?”

  張安世待四人到齊后直言不諱的詢問。

  四人聞言皆是一驚。

  楊敞更是一下子跳了起來,他才剛剛自河西返回長安,沒想到剛回來就遇到這么一出。

  他大驚失色道:“右將軍何出此言?”

  張安世看了看楊敞直言道:“大司農真的不明白嗎?”

  楊敞訕笑一下道:“右將軍說的可是賢良文學之輩……此輩只能空談,右將軍又何必在意……”

  張安世呵呵一笑,“空談之輩,某自然不會理會,可若是此輩欲行兵變之事呢?”

  楊敞一驚,“賢良文學竟敢行此事?”

  張安世嘿嘿一笑:“大司農不會不知道昨日之事吧!”

  楊敞尷尬的笑了笑,昨日王凱與徐仁先后拜訪丞相與右將軍之事他自然是知道的,他不但知道而且還很詳細。

  只是沒有想到張安世竟然會如此快就作出了回應。

  他心中猜測張安世找到自己四人恐怕是丞相車千秋的意思。

  他這樣想,馬適建三人同樣是這樣想的。

  四人平日里與張安世雖說認識當其實交往很少。

  除了范明友外,其余三人也都是丞相車千秋一手舉薦提拔上來的。

  果然,這時張安世冷笑一聲,取出了車千秋的信函放在了四人面前。

  四人看完信件之后,沉默了半響。

  這件事關系重大,四人皆對此事心存疑慮。

  行此事自然容易,當真正關鍵的是此后的影響。

  有一句話賢良文學沒有說錯,皇帝年已壯,沒有意外的話,遲早會完全掌握權力。

  待皇帝親政之后,會不會對今日之事進行清算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不過如今真正掌握大權的還是霍光,四人也不好明確表示拒絕。

  若是明確拒絕又怕同時得罪如今大漢最有權力的三個人或者說是四個人。

  四人面面相覷,最后還是負責長安治安的執金吾馬適建先說話了。

  “丞相所言甚有道理,但若沒有陛下的詔命,吾等行此事恐將被定為亂黨……”

  張安世一邊靜靜聽著馬適建之言,一邊慢慢品嘗著杯中的茶水。

  四人的疑慮他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實際上他剛剛收到丞相的信件時也是同樣的心態。

  張安世淡然道:“如此說來,若是有陛下的詔命,執金吾同意行此事了?”

  馬適建在心中計較一番后道:“若有陛下詔命,某自當遵循!”

  張安世點了點頭,隨后看向楊敞。

  楊敞同樣道:“某與馬公一致,若是右將軍能請來陛下詔命,某自當遵從!”

  水衡都尉呂破胡見楊敞與馬適建都答應了下來,自然不會有反對意見。

  中郎將范明友乃是霍光女婿,對賢良文學近段時間來的行動早就憤憤不已,若不是霍光攔著,他早就打上門去了,自然也不會反對。

  張安世此時哈哈一笑,“既然諸公皆無反對意見,那就靜待陛下詔命吧!”

  楊敞四人聞言,心中卻是頗感矛盾。

  他們既希望能等來皇帝的詔命,又希望皇帝的詔命永遠不要來。

  ……

  張安世說出這句話時,丞相車千秋正好被抬著送進了未央宮。

  “丞相今日怎么親自入宮了……有事派人通傳一聲即可……”

  皇帝聞聽車千秋入宮,親自到了宮門處迎接。

  車千秋勉強笑了笑:“臣已經時日無多,再不來看看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皇帝知道車千秋入宮肯定是有大事,因此直接陪著車千秋入了宣室。

  與此同時丞相再次入宮的消息也如同風一般刮遍了長安。

  長安城中諸大臣、列侯、賢良文學都在猜測車千秋此行的目的。

  不過大多數人都以為這是車千秋臨死之前向皇帝交代后事。

  一些人則按照這一年多來丞相的行動暗自猜測丞相是否又要針對霍光。

  但事實卻與眾人想的相反,車千秋與皇帝屏退眾人后,卻是勸說皇帝清洗長安地區的賢良文學。

  “陛下還沒有想明白嗎?”

  丞相車千秋勉強抬起身詢問皇帝。

  皇帝面色復雜的道:“真的必須行此事嗎?”

  車千秋面色嚴肅的道:“陛下欲保全社稷呼?若是陛下欲保全社稷必須行此事……”

  皇帝仍然遲疑不決:“何至于此?”

  車千秋嘆息道:“陛下可知,賢良文學之言行已經動搖了大漢的根基……”

  “若是不及時處理,恐將引起社稷動蕩……黎民不安……”

  皇帝仍然沉默不語,他心下還是認為車千秋不過在危言聳聽。

  或許這里面也有一些賭氣的成分在,他不相信偌大的大漢離開了大將軍霍光就不行了。

  車千秋畢竟是老狐貍了,一看皇帝的表情就猜到了皇帝所想。

  他屏退左右后向皇帝直言道:“臣知陛下所想……陛下以為我大漢缺了誰都可以繼續運轉……”

  “陛下所想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對,但陛下卻不該放縱賢良文學……”

  皇帝聞言面露若有所思的表情。

  “丞相之意朕明白,賢良文學代表的乃是豪強利益……彼輩只可利用但不可使其掌權?”

  車千秋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陛下果然聰慧……翌日必為明君……”

  他歇了一口氣繼續道:“賢良文學之罪并非是鼓吹奉還大政……陛下當知臣亦是支持奉還大政的……”

  “然此輩如今卻欲行兵變之事,若彼等成功,又將至陛下于何地?”

  車千秋說到這里,皇帝已然是面色大變。

  皇帝對賢良文學其實是頗為了解的,在加冠之前他實際上一直在打壓賢良文學和他們身后的豪強。

  如今扶植這些人也不過是為了壓制霍光,早日掌握真正的大權。

  皇帝很清楚,若是賢良文學通過兵變奪取了大權,他這個皇帝恐怕將變成真正的傀儡。

  按照賢良文學的政治理念,用不了多久,長安就將失去對地方諸郡國的控制。

  車千秋這時繼續道:“若是彼輩掌權,必罷先皇帝以來諸政……屆時某恐天下皆反……”

  皇帝此時顯然已經被說服,不過皇帝的尊嚴卻讓他一時難以改變態度。

  車千秋這時又添了一把火,“燕王、齊王、淮南王等皆是賢良文學推崇之輩……”

  皇室聞言不再猶豫,立即按照車千秋所請下達了詔書。

  車千秋隨后也在詔書上加蓋了丞相的大印。

  完成必要的程序后,皇帝命黃門令親自把詔書送至右將軍張安世處。

  隨后他又命衛尉劉劈強關閉宮門,隔絕中外。

  看到眼前加蓋了御璽和丞相大印的詔書,張安世等人不再猶豫立即采取了行動。

  執金吾馬適建在楊敞的協助下立即關閉了長安諸門。

  水衡都尉呂破胡與張安世則領兵入長安大索。

  中郎將范明友則領兵奔襲左馮翊捉拿賈勝胡。

  霍光以及他的大將軍幕府則提前離開了長安以方便張安世等人行事。

  因為行動迅速突然,張安世等人在長安的行動非常順利。

  長安諸博士賢良文學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捉拿進廷尉獄。

  只有在捉拿王平之時發生了一些意外。

  王平在得知自己被以謀反之罪下廷尉獄后,選擇了自殺。

  左馮翊這邊則沒有那么順利,那賈勝胡本就已經做好了兵變的準備。

  當他聽到有北軍出現在左馮翊之時,并不愿意束手就擒。

  而是矯詔發左馮翊之兵與范明友的北軍發生大戰。

  雙方激戰一夜,直到第二日天明見到范明友手中的節仗和詔書,左馮翊士兵們知道自己被騙,大戰這才結束,賈勝胡本人也被擒拿。

  經過一晚上的混戰左馮翊卻遭受了重大損失,僅僅是死去的士兵和百姓就多達數千人。

  ……

  遙遠的西域,趙廣漢所領的番漢大軍與罽賓國王的大軍終于相遇了。

  表面上看趙廣漢所部不過三萬多人,而罽賓人卻有十七萬。

  但實際上卻是漢軍占有絕對優勢。

  雙方前鋒剛一接觸就發生了一場大戰。

  張煥所領的兩千騎兵,一戰就擊潰了七千罽賓軍隊。

  隨后幾日,漢軍七戰七勝不知不覺間已然把罽賓人逼入了一處河谷之中。

  這處河谷面積頗大,非常適合騎兵作戰,這對擁有絕對的騎兵優勢的漢軍自然極為有利。

  罽賓國王自然也發現了這個情況,他幾次想要突破漢軍的封鎖但都已失敗告終。

  感覺自己即將失敗的罽賓國王,向漢軍派出使者祈求投降。

  趙廣漢在計較一番后拒絕了罽賓國王的投降請求。

  并讓使者把張越在無雷城下對甘地所說的話,帶給了罽賓國王。

  “有殺我大漢吏士者,必亡其國,亡其種,絕其苗裔!”

  當使者把這句話帶到罽賓國王面前時。

  罽賓國王徹底憤怒了,他大喊道:“來啊……來啊……我罽賓就算是滅國也要讓大漢付出血的代價……”

  翌日罽賓王取出所有的酒肉犒賞三軍。

  隨后他下達了全軍出擊的命令。

  罽賓人在他的命令下如同洪水一般向漢軍席卷而來。

  一時之間漫山遍野全是罽賓人的身影。

  罽賓人的進攻看起來非常壯觀但實際上對漢軍并沒有多少威脅。

  散亂沖擊的罽賓人面對嚴正以待的漢軍不過是給漢軍送人頭而已。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連續三次沖鋒都沒能沖破漢軍的軍陣,這讓罽賓人從上到下皆陷入絕望之中。

  就在這時又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