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十六章監國
  第十六章監國

  解縉說道:“殿下,何大人這個計劃,除卻他之外,誰也提不出來,甚至想都想不到。臣更是望塵莫及,以何大人這個計劃,比我的想法完善太多了。只要不出什么問題。殿下即便不能去南京,也足以憑此立國了。只是,臣有一點想不通。”

  朱雄英說道:“什么地方想不通?”

  解縉說道:“這個計劃太完善了。決計不是一時片刻能想到的。而從藍玉事發,到而今不過十幾天,何大人是怎么做到?這么短的時間,弄出這樣完善的計劃?”

  朱雄英表情微微一滯。

  這是朱英雄心中一根刺。

  對于這個大計劃,是朱元璋不想告訴他。還是何夕不愿意,并有意攔截?

  朱雄英大概永遠沒有答案。但不妨礙他想這一件事情。

  朱雄英說道:“解兄,你覺得我而今最好的辦法是什么?”

  解縉說道:“申國公怎么處置?”

  朱雄英說道:“還沒有定,不過,很有可能是開戰之后祭旗。讓天下看看,與孤作對的下場。”

  解縉搖搖頭說道:“殿下,此刻正是用人之際。申國公到底是國家功臣,而今因此事而被殺,天下人何以看殿下,更不要說,天下之間,忠于殿下,與南京那位的人多?還是搖擺不定的人多?”

  朱雄英說道:“自然是搖擺不定的人多。”

  朱雄英很明白,對于天下大多數人來說,誰當皇帝,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給他們帶來安穩的生活。大部分人都是墻頭草,才是正常現象。

  解縉說道:“殿下想要奪得大位,以收攏人心為第一要務。首先要強調殿下嫡長的身份,然后寬以待人,以懷遠人,讓天下人知道,只要支持殿下,既往不咎。這才能盡可能招攬人心。”

  朱雄英點點頭,同時也明白,為什么解縉一開始,就要污蔑朱允炆弒君了。這是要打壓朱允炆的合法性。

  不過,朱雄英隨即皺眉,說道:“只是,如果不對申國公做出處罰,這何以讓天下知道孤的威嚴?”

  解縉說道:“不是有何大人?恩出于上。”

  朱雄英細細揣摩這四個字。

  恩出于上,這四個字很簡單。卻不簡單。這給了朱雄英一個機會,建立自己權威的機會,整體上來說,就是讓何夕去做壞人,他來做好人。

  何夕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怎么可能不得罪人?

  即便何夕北京,遼東這一片地方,有絕對的權威。但是不妨礙他有反對者。

  就好像申國公。

  申國公在北京經營的時間也不短了。只要保下申國公,即便剝削申國公的家產,奪了爵位。只要保下鄧鎮這個人。朱雄英手頭就有了足夠的人手。

  而懲罰申國公的人是何夕,保下申國公性命的人是朱雄英。

  如此一來,朱雄英就由制衡何夕的人手了。

  哪怕這些人暫時不用。

  朱雄英很明白,而今不是搞內斗的時候,要精誠合作,才會有未來的。但朱雄英不可能到了未來的某一天才忽然發現他想對付何夕,卻對付不了。

  這是朱雄英一直以來的隱憂。

  而解縉就好像朱雄英肚子里的蛔蟲,簡簡單單一句話,就給朱雄英一個解決方案。雖然這個解決方案,還有簡陋,最少讓朱雄英有了一個方向了。

  一下子朱雄英就有了主心骨了。

  ------

  不過兩日功夫,京營已經整合完畢了。

  何夕已經在籌備朱雄英的監國大典了。

  只是朱雄英忽然將他叫過去,何夕在朱雄英這里見到了兩個人,自然是申國公鄧鎮,還有解縉。

  何夕一愣,心中無數想法翻騰。

  朱雄英說道:“姑父,鄧叔已經知道錯了。而今他的爵位已經沒有。家產也充公了。能不能高抬貴手,也看在父執輩的面子上。”

  何夕本來就沒有一定要殺鄧鎮的想法。

  無他,兔死狐悲。

  殺鄧鎮容易。但是鄧鎮不是一個人。殺了鄧鎮,將申國公一脈的罪死了不是,讓曹國公李景隆怎么想?黔國公沐春怎么想?他們雖然不算一個集體,但是北京如何對于勛臣,也算是一個風向。

  所以鄧鎮的處置要慎重。

  這倒不是說不能殺。但要細細斟酌利弊。

  最少何夕現在沒有對鄧鎮動手的意思。否則,朱雄英哪有那么容易將鄧鎮給撈出來啊。

  但是鄧鎮這話說的,就好像何夕一定要鄧鎮去死一樣。

  不過,何夕對朱雄英心中的一些算盤,也有一些揣測。對于這個局面,他也有所預料。看了一眼解縉。說道:“殿下開口了,臣豈能不遵命。只是謀反之事,如果不加以懲處,恐怕后世有效尤者,臣以為,鄧鎮可以白身跟隨殿下,將來有了功勛,不是不可提拔。但是而今不合適。”

  何夕本來就要清理軍隊的,而北方軍隊之中,申國公是最大的山頭。此刻正好拿下來,豈能不加以利用。所以鄧鎮可以活著,而今卻不能擔任任何官職。

  最少在何夕將軍隊清理整合之前是這樣的。

  而朱雄英本身沒有現在用鄧鎮的意思。朱雄英只是為之后儲備人手,畢竟申國公都不死,申國公麾下的將領,自然也不會死。這些人都可以為朱雄英所用。

  更是對勛貴示好,畢竟申國公是拿下他,他依然寬容以待,而朱允炆是如何對藍玉的。

  且不說藍玉自己的下場,跟隨藍玉的那些勛臣,大多數是罪不至死。

  兩人截然不同行事作風,就是讓天下人看看,誰堪為天下之主。

  從這個角度來看,藍玉臨死咬朱允炆那一口,給朱雄英帶來很大的優勢。

  朱雄英說道:“那是自然。”

  何夕說道:“殿下,北京已經肅清了。是時候,即監國位了。”

  朱雄英說道:“好。”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其實不用何夕說,北京城中一場廝殺之后,很多人都有這個覺悟了。而今不過是確定而已。

  于是,北京皇宮大開正門。數萬將士,排滿了皇宮前的大廣場,北京的文武官員都到了。雖然說北京也是京師。但是就官員數量上,遠遠比不上南京。

  不過,有這些將士充場,倒也不覺得寒酸。

  北京城中的三大殿,是比照南京所修建的。規格一絲不差。

  唯一的不一樣,就是木頭了。

  南京的三大殿自然是純木結構。但是北京的三大殿可不是。三大殿的柱子全部是水泥柱,當然了,水泥柱為芯,外面用紗布一層層地包裹,然后用大紅漆一層層地涂抹。

  最后從成品上來看,只要不砍開來看,是看不出這是水泥柱的。

  這樣的情況,在北京皇宮之中,到處可見。

  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皇宮很多建筑細節,更類似于一些影視城。

  不過,而今沒有人在乎這些。甚至這些技術細節,是這個時代先進與時髦所在。

  只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三大殿會這么快的啟用。

  其實在修建北京皇宮的時候,三大殿修不修?修成什么規格?都有爭論,所謂三大殿,就是皇宮正殿,大多少時候都是緊鎖不用的。只有在皇帝大婚,登基,等大禮節的才開門使用。

  而北京城作為陪都,在很多人的認識之中,幾乎不可能有使用的機會。雖然最后,何夕拍板,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修。當然了,何夕是有把握的。

  這三大殿一定會用的。說不定南京的三大殿,今后反而不用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