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末年:朕崇禎皇帝朱由檢 > 第368章 崇禎并不笨
  除此之外,宮里頭還有撒金豆銀豆的習慣。

  崇禎倒好,直接把金豆銀豆換成了大棗之類的東西。

  宮里頭每個月都會舉行月宴,相當于團建。

  對不起,取消。

  司禮監人太多了,清出宮,有時候崇禎急了。

  還自己倒水喝。

  為的就是節省成本,畢竟養太監也是需要花錢的。

  干啥不需要錢。

  崇禎這家伙還是個工作狂,除了法定節假日,就沒怎么休息過。

  上午遞過來的折子,到了下午就好了。

  最晚也是第二天早上。

  這要是換作他哥哥天啟皇帝,今天遞過去的折子。

  有可能下個月都沒有回復。

  因為折子天啟壓根沒收到,全是魏忠賢看的。

  如果你說崇禎笨,勤勞沒有用。

  實際上人家比當時任何人都聰明,他想的問題,現在很多專家都想不到。

  比如崇禎七年大比之年。

  這本應該是尚書,侍郎或者國子監祭酒,的問題。

  結果崇禎自己當考官。

  他提出了九條非常中肯,跨越時代的問題。

  1和皇明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品行不端,怎么才能讓他們恢復古道,認真做事?

  2、后金地窄人寡,一旦攻打朝鮮,朝鮮守不住,咱能怎么辦?

  3、為了防范后金來犯,在京畿、登萊重兵布防,導致朝廷軍費激增,很被動,朝廷負擔不起了,怎么才能消滅后金?

  4、流寇蔓延,朝廷缺錢,大臣一味讓朝廷減免錢糧,朝廷難道不知道撫恤百姓?有什么辦法既能撫恤百姓,又能提供軍費?

  5、屯田、鹽政都是解決軍費的辦法,但是為啥總是不見實際效果?糧和馬都是軍隊緊缺物資,為啥總是被拖欠,有什么辦法解決?

  7、有沒有辦法收復河套?對于歸降的蒙古怎么安排?蒙古插漢部和河套部聯合起來了,有什么辦法將他們分開?

  8、流寇勢大,海盜騷擾,加上水災、旱災頻發,有什么方法應對?

  9、唐宋時期,文武分的不是那么細,本朝太祖用人也很靈活,但是為啥到了我這就不行?怎么提升武將的地位?

  這九條已經不是那個時代的人能想出來的。

  都是后人經過推敲才得出來的。

  結果人家崇禎看出來問題了,這一年他只有24歲。

  他對于當時朝廷的弊端一目了然,但是解決不了。

  朝堂上的那幫大臣一點法子也沒有,就想著這些新考進來的進士能不能有什么法子。

  結果,大失所望,這新考進來的300多個進士對于崇禎提出的問題也是束手無策。

  都是學八股文出來的。

  有幾個腦子是靈活的。

  朝堂上的事,問剛考進來的進士,可見崇禎對滿朝文官大臣的失望。

  而新考進來的的進士,也沒給他多大希望,因為這幫人也不知道該咋辦,為啥會這樣。

  這就跟明朝末年興起的理學、心學思潮有關,講求清靜無為、夸夸其談。

  沒事就喜歡瞎比比。

  你真他讓上,他可能啥也不知道。

  后來崇禎提的兩條,屯田鹽政,可以說算是比較靠譜的解決法子,但是解決不了。

  當時的土地被兼并完畢,如果要屯田就要從權貴手中拿地,其結果可想而知。

  權貴們是不答應的,這里面的利益糾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解決。

  盧象升都搞不定,就別幻想著穿越過去解決了。

  你們查一下盧象升的履歷,盧象升大部分時間就是屯田的,但是也沒屯明白。

  還有孫傳庭,孫傳庭在陜西屯田養兵,一年多時間,彈劾他的奏章堆成山。

  很多人說崇禎逼他出戰,其實不是崇禎逼他,而是陜西的地主官僚一直在給朝廷上奏章,逼他趕緊走人。

  如果你是穿越來的,大可不必理會。

  可當時崇禎知道什么,孫傳庭遠在陜西他也害怕。

  還有鹽稅也是當時一項大的收入,清朝乾隆時期的鹽稅有多高。

  乾隆打仗也是靠著這玩意。

  但是明朝就是收不上來。

  整個官僚系統塌方性腐敗,從上面的一品大員,到下面的小吏,都想往自己腰包里撈一點,到朝廷手里的可不就少了嘛。

  比如1000萬兩的鹽稅,從業的官吏差不多10萬人。

  每人不多拿,每年平均拿個三四十兩,可不就三四百萬兩就沒了。

  總督一級的大員哪個不要貪墨個十幾萬兩的,到朝廷手里也就剩二三百萬兩了。

  你可能會說反貪,沒錯,可以反貪污,但你反貪也頂多把當官的給抓了。

  下面的幾萬小吏你沒辦法管,這些人都是地頭蛇,他們每個人拿的不多,但是人多,每人拿一點,幾百萬就拿沒了。

  如果把他們全給撤了,那就沒人收稅了,兩三百萬的鹽稅你也收不上來。

  所以崇禎才說,沒辦法。

  誰也沒辦法,畢竟幾萬人小吏才是最可怕的,官員沒啥可怕的。

  后金造反,奢安造反,要平定叛亂,就要加稅,士農工商,只有農民的稅好收,士工商的稅都收不上來。

  而農民又窮,本來就沒飯吃,一加稅,就逼反了,他們一反,又要征兵鎮壓,還要加稅,反的人多了國家也就沒了

  誰也管不了這個。

  陷入了僵局死循環。

  光是想一下,都覺得心累身體累,所以崇禎才會在三十多歲的時候。

  老的像六十多歲的老人。

  還有很多人說崇禎喜歡殺人,殺了很多個尚書。

  那是在崇禎五年以后的事,崇禎五年以前沒殺過幾個高官。

  甚至還獎勵了不少官員東林黨說啥給啥。

  崇禎五年之后,他開始殺人,主要就是失望。

  從崇禎七年的殿試就能看出來,實在是沒辦法了,滿朝文官大臣,人挺多,但都拿不出方法。

  局勢越來越糜爛,而崇禎又是個想有所作為的皇帝,他不忍心看著局勢敗壞下去,想解決,但就是解決不了。

  滿朝的大臣也解決不了。,們但凡能想個辦法出來,至于崇禎采用殿試的方式向這幫剛考進來的進士問辦法。

  皇帝不問幾十年的大臣,卻問小菜鳥。

  這光是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