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孽子 > 第247章 給朱棣做科學啟蒙
  “這么說來,瞻墉你說的神藥,其實是從大蒜里頭提煉出來的?”

  雞鳴寺中,朱棣確認清楚了姚廣孝的情況之后,自然是要好好的詢問一下朱瞻墉,中間發生了什么。

  自己制作藥物的過程都是有人看著的。

  朱瞻墉自然沒有什么好隱瞞的。

  不過,他這說了實話,朱棣反倒是覺得有點不敢相信。

  幾顆大蒜就救治了自己的少師?

  真的還是假的?

  難不成朱瞻墉在中間還有什么隱瞞的嗎?

  “爺爺,確實是從大蒜里頭提煉出來的。但是不能簡單的理解成大蒜能夠治病。”

  “朕有點聽迷湖了,藥物是大蒜里頭提煉出來的,你又說不能理解為大蒜可以治病,那是什么意思?”

  朱棣難得的虛心請教了起來。

  他的年紀也不小了。

  他也擔心有朝一日自己病倒了,太醫束手無措。

  如今朱瞻墉給他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可能,他自然是想要搞清楚情況。

  “大蒜本身是沒有辦法治少師的病的,但是大蒜作為原材料,可以提煉一種叫做大蒜素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可以治病的。”

  要在大明搞醫學,還是得有朱棣的支持才行。

  要不然人家還以為你在搞什么邪門歪道呢。

  特別是涉及外科的時候,肯定是需要對人體做解剖的。

  這種事情在大明絕對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沒有提前鋪墊,到時候指不定就被御史給彈劾爆了。

  “大蒜素?朕之前怎么沒有聽說過,你們聽過嗎?”

  朱棣看向了那些太醫。

  不過,這些太醫顯然也是不知道的。

  “爺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是我們還搞不清楚的了。比如我們為什么能夠呼吸,為什么會中炭毒,為什么水會往低處流,為什么傷口會發炎?這些事情背后都是有一些原因的。”

  “哦,那你倒是說說為什么?”

  朱棣很想直接回答朱瞻墉的問題。

  但是他發現自己好像居然真的沒有辦法回答這些聽起來很簡單的問題。

  “我之前認識了一個西洋人,聽說他們那里對這些東西有特別的研究。”

  朱瞻墉也給自己找了一個背鍋的。

  反正西洋那么大,那么遠,死無對證。

  “這空氣之中是有許許多多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其中人體呼吸必備的叫做氧氣。除了氧氣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氣體,其中幾次與氧氣的叫做二氧化碳。”

  “木炭燃燒之后,就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個東西本身是沒有毒的,但是其中有一些沒有燃燒完全的就會產生……”

  朱瞻墉開始講天書一樣的給朱棣解釋了起來。

  雖然朱棣聽不大懂,但是朱瞻墉那侃侃而談的樣子,讓人難以反駁。

  ….“按照你的說法,這世界萬物的變化,其實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咯?”

  朱瞻基在旁邊插了一個問題。

  此時此刻,他的心里面其實是有點嫉妒的。

  為何朱瞻墉能夠說出那么多的東西出來。

  為何他明明比自己年紀小,但是懂得東西卻是那么的多?

  “沒錯,世間萬物都是有規律的。每一種東西都是有屬于它自己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那么就可以知道怎么利用它。”

  “比如鐵礦石和焦炭煉鐵的過程,其實就是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之后,提煉鐵的過程。其他煉銅什么的,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現代的物理化學要說清楚原理,肯定是有點困難的。

  朱瞻墉準備讓朱棣先有一點印象再說。

  至少讓他知道這些東西不是什么仙術,更加不是什么邪門歪道,而是科學啊。

  “朕聽說你在廣州府的煉鐵作坊可以直接冶煉出精鋼出來,莫非也是利用了這些原理?”

  朱棣問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

  鋼鐵對于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質。

  大明跟周邊的草原交易的時候,甚至對鐵鍋的數量都是有限制的。

  為得就是避免大量的鋼鐵流到了胡人的手中。

  整個大明的鋼鐵產量,或者說是生鐵的產量,都還不到兩千萬斤。

  其中精鋼的數量更是十分之一都不到。

  現在朱瞻墉旗下卻是可以直接冶煉出精鋼出來。

  哪怕是《廣東布政使司五年計劃》里頭的數據目標有水分,那也是非常嚇人的數字。

  難怪朱棣聽了錦衣衛的匯報之后,一直都記在了心中。

  “沒錯,廣州的煉鐵作坊之所以能夠比大明其他任何的制鐵所都要厲害,就是因為我們的匠人已經開始研究煉鐵的本質,從原理上開始做進一步的改進。”

  “就像是鐵盒鋼,它們的區別到底是什么?要如何控制冶煉過程當中的物質投放才能生產出精鋼,這里面是有很多門道的。”

  “嶺南書院成立至今,主要招募的都是各個匠人及其匠人子弟,儒林之中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甚至禮部還覺得嶺南書院是瞎搞,但是正是這些匠人和匠人子弟研究事物的本質,研究各種生產改善的方案,才有了煉鐵作坊的技術提升。”

  借著這個機會,朱瞻墉開始給嶺南書院正名。

  一個書院要發展起來,單靠廣州府的力量肯定還是不夠的。

  最好就是能夠吸引大明的落魄士子都能加入到其中,這樣子人才多了,才能有更多的發明。

  要不然單靠匠人,很多人連字都是這幾年才開始認的,要讓他們研究一些東西,剛開始的時候是比死讀書的士子要厲害,但是他們的后勁有所不足。

  畢竟,這年頭的聰明人,大部分還是去讀書了。

  “爺爺,瞻墉說的頗有道理,要不讓國子監也做一些改變,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夠給大家帶來驚喜?”

  朱瞻基也不管嶺南書院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意義。

  既然朱瞻墉那么看好,那就不妨讓國子監也跟著學習就是了。

  反正沒有學到東西的話,也沒有什么關系。

  但是如果學到了,自己可就掙到了。

  畢竟,國子監這種朝廷的衙門,他的影響力絕對是比朱瞻墉要大的。

  “既然你們兩個都覺得有必要變一變,那就試一試吧。”

  朱棣看了看朱瞻基,再看了看朱瞻墉,點了點頭。

   .

  南山堂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