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 第373章 軍功田,英烈園,紀念碑,功爵制!
  登基大典的第三步,便是以新皇名義發布圣旨,昭告天下新皇繼位之事,以及告知新的年號。

  這一步朱媺娖算是完成了。

  午飯后休息了半個時辰,朱媺娖又換上一身郝光明在后世為其定制的女帝戎裝,前往南京城西北角原京營營地,也是如今邊防軍第十一鎮、第十二鎮,及四鎮南京衛戍軍的營地。

  隨行的有部分御林軍,亦有部分禁衛軍第一鎮、第二鎮將士,以及如今在南京的絕大部分武將。

  至于文官,只有隨行的秘書鄭森及軍務院在南京的幾名低級官員和吏員。

  朱媺娖此行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她出北京城以來,所有有功將士進行總敘功、總封賞。

  封賞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對仍能留在軍中作戰的有功將士升銜升官乃至進爵、賞銀賞布尚“寶物”及頒發軍功章;二是對陣亡、殘疾退伍、有軍功在身正常隊伍的將士分發軍功田及頒發軍功章。

  “軍功田制度”算是朱媺娖對麾下軍隊的進一步掌控,以及對軍人進一步的獎賞與激勵。

  陣亡者,若是沒有子嗣,大明會選取孤兒過繼,承其軍功田,傳其香火。

  殘疾退伍者,大明會盡力安排合適的工作,并協助其雇人打理軍功田。

  軍功田最低五畝,視分發的田地品質不同,最高可為十畝。

  在此基礎上,軍功每多一級,軍功田便多分五畝,但不再視田地好壞而改變定量。

  軍功最高可累積至九級,也即是說,在基本軍功田分得十畝的情況下,最多可獲得軍功田五十畝。

  在這里,同時實施的還有朱媺娖通過軍務院及麾下各軍主將在過去近一年中反應上來的情況,所構思出來的新軍功制度。

  其總結了以往各個朝代的軍功制度,又借鑒了后世軍功制度,取消了斬首記功制,而是以對戰斗任務的完成度為主要標準去評定戰功。

  這里的戰功與軍功意義又有所不同,軍功是以“級”為單位的量化名詞,戰功則是指具體的功勞。

  戰功主要分為“集體戰功”、“個人戰功”兩類,從低到高依次為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戰斗英雄。

  其中,集體戰功最高只能達到特等功,而戰斗英雄稱號則只評定給個人。

  在戰功與軍功的兌換上,一次三等功可兌一級軍功,一次二等功可兌二級軍功,一次一等功可兌三級軍功,一次特等功可對五級軍功,戰斗英雄則可對十級軍功!

  軍功可無上限累積。

  十級軍功以下賞軍功田,一旦達到十級,便會被封爵,同時軍功田也會被增加到一百畝!

  而百畝,便是軍功田的極限了。

  并且,一開始朱媺娖、郝光明就考慮到土地有限的問題,所以明文規定了,可以用大明官營公司股份等價替代軍功田。

  也就是說,以后國內乃至海外領地的田地都不夠封賞了,還可以用官營公司的股份去封賞。

  田地可以傳給后代持續產生收益,股份同樣可以,兩者性質大抵相同,將士們明白后并不會拒絕。

  甚至在日后大明對海外大開闊時,可能股份比軍功田更吃香,因為那時一些官營公司股份出息絕對比田地多得多。

  軍功累積到十級便會封爵,朱媺娖自然不會在使用以往大明那一套看起來吝嗇之極的公侯伯三等爵位制,而是選擇向制度完備后的清朝學習。

  當時談論到這個問題時,郝光明曾笑著說,“走清朝的路,讓清朝無路可走”。

  朱媺娖卻是反對道,“有我在,清朝根本不會出現,根本不需要找路走。”

  況且清朝的制度也是從歷代封建王朝經驗中總結、繼承來的,并非憑空創造,所以朱媺娖抄起來毫無心理障礙。

  不過,在郝光明的建議下,她也沒完全照抄。

  清朝異姓功臣爵位有大九等,從低到高的漢化名稱依次為恩騎尉、云騎尉、騎都尉、輕車都尉、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

  比較惡心人的是,清朝還在輕車都尉這個爵位開始,又劃分了一二三等···

  這就意味著,即便清朝時記功升爵條件都比較寬松,可想要升到上面的公爵仍舊很難。

  朱媺娖、郝光明都覺得這個一二三等有些惡心人,便只保留公爵分等。并非向清朝公爵簡單的用一二三等區分,而是保留明朝的國公、郡公、縣公分等法(主要是看某某公的前綴)。

  但對部分爵位承襲次數做限制的方法卻是采用了。

  即將爵位分為世襲罔替與降等承襲兩種。

  世襲罔替,就是像以前大明那些公侯伯一樣,累世富貴,可以說與大明同存亡。

  襲爵降等也與清朝的有所不同。

  清朝因為上七個爵位都分出一二三等,故而一等公可以承襲26次,然后依次遞減。

  朱媺娖不對單個爵位再分等,承襲次數自然也選擇對應減少。

  最低的恩騎尉只可承襲一次,然后依次往上推,非世襲罔替的國公可承襲十一次(傳至十二世)。

  但總的來說,朱媺娖在功爵賞賜上比之清朝還是要吝嗇很多的。

  因為清朝到了中后期,龐大的異姓勛爵、加上八旗、宗室的俸祿,同樣成為了國家沉重的財政負擔。即便是清朝后面因進行近代化革新,財政收入每年多達數億兩,也不得不對這些勛爵后人賴賬。

  此外,朱媺娖還知道,功爵貴族在幾百年后很可能會成為被打倒的封建勢力,從她這時開始,都未必能傳承三百年。

  既如此,她索性一開始就將對爵位的賞賜和承襲條件弄嚴苛些。

  不過,比之大明朝原來的功爵制度,朱媺娖這一套依舊顯得大方了許多。

  ···

  來到營地后,朱媺娖在大校場上,利用音響,親自向整個營地的近十萬將士,將“軍功田”的分發條件和方式,以及新的戰功評定、統計制度講清楚了。

  隨后,又重申了一遍以前對軍隊將士們的各種保障。

  最后她又道:“朕已經下令,在紫荊山西側建立‘大明英烈墓園’與廟宇,要讓所有為我大明戰死的英烈,都入此墓園,與太祖皇帝一起,用受我大明香火供奉!

  同時,朕又下令,在皇城洪武門外的廣場建立一座‘大明英雄紀念碑’。

  在上面鐫刻所有為大明戰死的士卒、將領、民間義士等英雄之名,要讓他們永遠被世人銘記,讓他們的榮光永垂不朽!”

  原本新軍中的軍餉足額發放以及退伍保障制度就已經讓很多將士感到滿意了。

  今日再聽了“軍功田”制度,以及累積軍功至十級可封爵的制度,將士們一顆心更是變得無比火熱。

  再到聽朱媺娖講完“英烈墓園”以及“大明英雄紀念碑”的事,在場的所有將士都覺得,即便是立刻為大明、為朱媺娖戰死,也值得了。

  但此時此地并無戰斗,于是在一些將領的引領下,整個營地近十萬將士都相繼跪下,齊齊振聲高呼——

  “大明萬歲!”

  “吾皇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

  之后,朱媺娖又親自為獲得一等功、特等功的將士授予軍功章。

  這樣的人,兩鎮禁衛軍、兩鎮邊防軍中加起來也沒超過十個。

  且其中還包括朱雀營的虎雀——她是在場唯一獲得特等功的。

  至于說南京衛戍軍,還沒撈著立功的機會,這一次就只能充當觀眾了。

  二等功、三等功的獲得者則高達數百上千人,因人數太多,且朱媺娖又有別的事要忙,便交給紅娘子替她頒發。

  回到紫禁城后,朱媺娖便來到了武英殿后殿。

  留守在這里的秘書處、電訊處人員立即出來躬身行禮——是朱媺娖要求平時見面免去跪拜禮的。

  “參見陛下!”

  “平身。”

  簡單的禮儀之后,朱媺娖便問:“電報可都發出去了?”

  電訊處以組長之職暫時代理處長之任的于惟馨應道:“已經發出去一大半了,剩余的還在發。”

  朱媺娖點頭,“那就繼續。”

  發給各位有功之臣的正式圣旨,朱媺娖可以讓將有司派人慢慢送往各地,但是“軍功田”、“新軍功制度”以及新的“爵位制度”,她卻是要先通過電報傳達給幾個主要地方主官、主將的。

  當然,也順帶著向這些人透露了她登基后對他們的封賞···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