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十四章 驚魂的朱棣
  硬著陸容易出問題,軟著陸才是正途。

  歷史上的建文帝上臺沒幾個月,便采取雷霆手段,削周王貶為庶人,之后更是對齊、湘、代三位親王動手,廢為庶人。

  湘王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

  如此慘劇之下,建文帝依舊不為所動,接連軟禁齊王、代王,后又削岷王為庶人。

  沒有退路的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造反,經過四年時間,將建文帝趕下臺,坐在了南京寶座之上。

  這一次,朱允炆吸取了歷史教訓,咱不熱削藩了,讓他們主動求自己削藩易藩,豈不更好?

  當著大家的面,把事情辦了,誰也說不出個不是來,何況易藩的結果,比他們在原來的邊塞荒涼之地好太多了。

  安享榮華,好好當個太平藩王不好嗎?

  好色的就多納幾房妾,好財的就多占幾畝地,好吃的就多吃幾口糧。

  好兵權的?

  那是找死。

  兵權,必須歸到中央!

  這一點,毫無商量的余地!

  “來,中秋佳節,讓我們飲勝。”

  朱允炆舉杯,眾人跟隨。

  放下酒杯,一旁太監斟滿,朱允炆拿著酒杯走下臺,對眾人說道:“這杯酒,朕單獨當敬四叔。四叔,來!”

  朱棣連忙起身,連聲不敢。

  朱允炆笑道:“四叔功高辛勞,朕看在眼里,若沒有四叔坐鎮順天,協調九邊軍事,朕恐日夜難安。這杯酒,當敬四叔。”

  “四哥,你就喝了吧。”

  代王朱桂笑著喊道。

  朱棣看著朱允炆,朱允炆舉起酒杯,兩人碰杯時,朱棣見朱允炆的杯子放低,連忙將杯子下移,輕輕一碰,一飲而盡。

  朱允炆看著這個小細節,嘴角含笑,將杯中酒喝下,然后從一旁拿起酒壺,準備親自給朱棣倒酒,一不小心,酒壺掉在了地上,酒灑了一地。

  眾人一驚。

  雙喜連忙過來收拾,然后送了一戶新酒。

  朱允炆略帶歉意地說道:“四叔,剛剛是朕不小心。來,朕給你滿上,酒倒了,便只能上新酒了,希望合四叔的胃口。”

  朱棣瞪大雙眼,驚駭至極!

  “酒倒了,便只能上新酒了”這句話,是李增枝與朱棣在揚州府密談時候的話!

  而皇上,卻一字無誤地說了出來!

  難道說,李增枝是皇上的人,是皇上派去試探自己的?!

  家宴繼續,朱棣卻已然渾身冰冷,毫無興致,看著朱允炆臉上那溫和的笑意,朱棣一陣陣的驚慌。

  他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

  他知道自己有野心!

  他知道誰是自己的人!

  所以,他改變了北平防務!

  所以,他調走了李景隆、徐增壽、李增枝等人!

  所以,他要走了道衍!

  所以,他準備在北平府施行新軍之策!

  他到底在做什么?

  朱棣嘴角滿是苦澀,明白了!

  朱允炆在用兵法,想不戰,而讓自己屈服!

  好厲害的朱允炆,好厲害的建文帝,好厲害的侄子!

  家宴結束,眾藩王紛紛離去。

  朱棣回到燕王府之后,將家宴中的事告訴了朱高熾、朱高煦等人,問道:“你們怎么看?”

  朱高煦憤然而起,說道:“父王,定然是那李增枝背叛了我們!當時丘福便把守在外,絕不可能有外人聽到室內聲音。除了李增枝與父王,沒有人知道密談內容!”

  “現在追究是誰背叛,還有意義嗎?”

  朱高熾瞪了一眼朱高煦,然后對朱棣說道:“父王,為今之計,便是迎合圣意,靜候機會。從皇上召道衍入京,到新兵之策落在北平府,再到中秋家宴暗示,說明皇上已知悉我等心思,只不過礙于沒有明確的證據,所以才屢屢敲打。”

  朱棣自然明白這一點,嘆息道:“依你之見,如何迎合圣意?”

  朱高熾嚴肅地說道:“表忠心。”

  朱棣瞳孔微微一縮,這三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太難了!

  在京城表忠心,說幾句話,做做樣子還好說。

  可回到北平府之后如何表忠心?

  無外乎放棄兵權,或削弱兵力,或引入新兵之策,可任一種,朱棣都不能選!

  自己要做的大事,沒有兵怎么可能成功!

  朱高煦并不贊同自己大哥的看法,說道:“父王,不如我們返回京師,樹起大旗,依父王的號召令,北平府諸衛,必然紛紛響應,到時候我們便手握十萬兵馬,只要說服寧王、谷王、代王、便可以控制北直隸大部,到時候揮軍南下,攻克濟南、徐州,揚州,必可一舉拿下南京!”

  “弟弟,你似乎忘記了,在北平府周圍還有四十萬大軍!”

  朱高熾厲聲反駁。

  朱高煦冷笑道:“四十萬大軍又如何?沒有良將,兵再多,也不過是廢物。平安、瞿能雖有些本事,但還不是張玉、朱能的對手,何況父王百戰,威名赫赫,誰人敢應戰?”

  朱高熾憤怒地喊道:“你太過天真了!此時的北平防務,應該已完全掌控在平安手中!平安又是一個有手段的人,聽聞皇上還給了他們任命軍官的權力,一旦換上他自己的人,誰會聽從我們的指揮?”

  “就算是我們控制了北平府,新兵之策在我們抵達之前必然施行,你認為諸衛會冒死作戰,還是享受新軍福利?!若沒有這些人,我們哪里來的十萬兵馬!”

  “再說了,匆促起事,糧草、馬匹、兵器尚未到齊,如何行事!難道說要吃百姓嗎?沒了百姓的支持,我們能走多遠?建文帝手握天下,豈會坐視我等不管?”

  朱高煦剛想反駁朱高熾,朱棣拍案而起,喊道:“夠了!”

  朱棣眼神中透著不甘,說道:“此事,回藩地再議。”

  武英殿。

  朱允炆并沒有醉臥不起,而是翻看著各地奏折,值得慶幸的是,這段時間并沒有什么大事件,稱得上是國泰民安。

  雙喜走了過來,稟告道:“皇上,御馬監鄭和來了。”

  朱允炆微抬眉頭,讓雙喜請來。

  鄭和入殿,施禮之后,說道:“皇上,龍江船廠確實可建造遠航大船,只不過船匠數量依舊太少,若想打造大船,形成規模,恐需數年之力。”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朕已下令,調集船匠,同時在蘇州、松江、鎮江等地設置船廠,調全國之力,打造遠航船隊。曹國公南下,也是為了造船做準備的。”

  鄭和連忙說道:“皇上思慮周全,臣已無問題,三年后,便可遠航!”

  朱允炆皺眉,三年時間,是有些長遠了。

  不過,遠航之事,千頭萬緒,確實不能操之過急。

  “朕任命你為水師副總兵,可以在水師中,挑選一萬兵力,組建遠航船隊,先行訓練吧。告訴水師總兵陳瑄,朕允許你挑選任何人。”

  “另外,先行河湖訓練,適當之時入海訓練,向南至廣州,往返運輸貨物,多經風浪,方可成長。若遇不可解決之事,直接來找朕。”

  朱允炆嚴肅地安排道。

  鄭和激動地謝恩。

  自己考慮到的,皇上都考慮到了,還有什么要求?

  準備遠航事宜吧!

  朱允炆低頭繼續處理奏折,似乎感覺到了什么,看到一旁的雙喜凝望著鄭和遠去的方向,便出言問道:“發什么呆?”

  雙喜陡然一驚,連忙跪地求饒。

  “好了,朕只是問一句罷了,好好回話便是,不用動不動便跪。”

  朱允炆皺眉道。

  雙喜連忙站起來,說道:“咱家只是見鄭掌印即可督造,又可統兵,心生羨慕。不曾想,殘缺之人,也可建功立業。”

  朱允炆呵呵笑道:“這世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位置。你的位置,便是好好陪著朕,他的位置,便是開辟新的航線。”

  雙喜自然是明白這一點。

  朱允炆在處理過奏折之后,便安排人交付通政司,然后伸展了下有些疲倦的身體,在雙喜的陪伴下,走出武英殿。

  明月一輪高掛,皎潔的月光安靜的照影著大明宮殿。

  靜謐而秋涼的夜,讓人舒坦。

  馬恩慧緩緩走了過來,對看著明月出神的朱允炆說道:“皇上可是有了雅興?”

  “雅興?”

  朱允炆苦澀地看著馬恩慧。

  馬恩慧有些微醺,眼睛迷離地看著朱允炆,說道:“如此佳節,皇上不打算添一段佳話嗎?”

  朱允炆無奈地搖了搖頭,看向明月,想了想,這個時候不是唐宋時期,可以剽竊李白、蘇軾的詩詞,裝一把風流。

  明清兩代,真正像唐宋時期出名的詩詞大家并不多,像是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劉基、高啟,后人就沒多少人知道。

  后來的李夢龍、王世貞、李贄、袁凱、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等,雖然都有詩詞作品流傳于世,但朱允炆背下來的可不多。

  倒是有一首王世貞的作品,適合此情此景。

  朱允炆恬不知恥地直接拿來用了,大明都是老子的,王世貞的詩詞算什么,再說了,距離王世貞出世還一百年多呢……

  “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朱允炆緩緩念道。

  馬恩慧吃驚地看著朱允炆,雖知他有些才華,但聽聞如此富有哲思的詩詞,還是有些意外。

  “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臣妾也有此愿。”

  馬恩慧滿心歡喜地說道。

  朱允炆攬過馬恩慧,看著明月,它此時是圓的,只是用不了幾日,它便要殘缺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