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明國都的困境與難題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朱允炆很清楚,對于大明而言,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一不是火銃大炮,二不是刀劍盔甲,而是糧食。

  民以食為天,解決不了肚子問題,什么都是妄談。

  隨著一條鞭法、遏兼并國策推行,今年納稅田畝數量將達到歷史最高。

  以當下各地奏報來看,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料是個豐收年景。

  一旦田畝所產增加,糧食交易便成了一個大問題。

  若有地方商人以糧多為由,遏低糧價,必有損于農戶。

  農戶手中沒余錢,只靠著一群貪官污吏吃吃喝喝,富商走客吹拉彈唱,那這大商業,也只能聚集在京師、江浙、沿海等地,無法廣惠于地方。

  朱允炆想要的是遍地開花,不是萬綠一紅。

  “各州府設大糧倉,縣設小糧倉,由農稅司出資承建,負責官買糧食,至于糧食價格,便以去年價為準,如此一來,不致商戶壓價。各地糧倉若有不足,可上報州府,州府不足,可上報布政使衙門,統籌糧食調撥與儲備。”

  “對于糧食剩余頗多之地,或以酬征民,解送京師,或提升京師糧倉商價,引商送糧,或以漕運開南北東西,保障京師、北地大軍用糧。”

  朱允炆拍著城墻垛口,嚴肅地說道。

  解縉與黃子澄連連點頭,雖然當下京師糧食儲備充分,但畢竟京師人口、軍隊眾多,每日糧食耗費巨大,多備點糧食,總是好的。

  朱允炆看向北方,輕輕嘆了一口氣。

  南京,龍盤虎踞,是個不錯的建都之地,加上南京及其周邊,皆是糧食主產區,若是不被圍困,基本上不存在斷糧的危機。

  在南京興建糧倉,最大的作用只有兩個,一是備災備兵,二是平抑物價。

  不像隋唐時期,建都長安,周圍產量區就一個不大的關中平原,一旦出了饑荒,皇上就得馬上打包行李,帶上老婆若干人,大臣若干人,士兵幾萬人,然后跑到洛陽吃飯。

  有些時候跑得太急,加上路上干糧不夠,等到了洛陽,隨行的人餓死一半了。

  開“逐糧而居”皇帝先河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隋文帝楊堅。

  后來隋煬帝楊廣上臺,開鑿的隋唐大運河,不也是以洛陽為中心?

  嚴格來說,當時的長安,雖是京師,卻經常吃不飽飯,寒酸的很。

  朱允炆是不需要當“逐糧天子”,只是對于南京作為京師,朱允炆也是深感憂慮。

  南京這個地方好是好,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挨著長江,不缺水,不缺糧,可是這只是南京的經濟價值。

  若是從政治、軍事與國家的高度去考慮,南京這個位置,實在是不合適的。

  大明最大、最強的敵人,不在南京城附近,就算是你跑十天半個月,也看不到敵人。

  真正能毀滅大明,徹底結束大明國運的敵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具體來說,是韃靼、瓦剌!

  沒錯,南京城距離韃靼、瓦剌很遠,一旦他們鬧事,僥幸打過長城,打到了北平城下,南京城也是安然無恙,畢竟還有淮河與長江擋著呢,那些騎馬的人,總不可能飛過長江來吧。

  所以,從帝都的安全性上來說,南京的安全指數是不錯的。

  可是,大明帝國,不止是帝都這一片地方,北方大片的領土,都是大明的,那里的子民,也是大明的子民。

  若是韃靼、瓦剌再次占領北平府,那將會造成事實上的大明割據,形成兩個國家勢力的對峙。

  到那時候,大明也只能是偏安一隅的南宋了,而南宋的命運有多悲慘,崖山的海,是最清楚不過的。

  一旦北方防線被突破,韃靼、瓦剌完全可以在一個月之內殺至北平城下。

  等到消息傳入南京,再從南京準備好大軍,然后出兵北上,這些人到了北平城外,打的很可能不是防守戰,而是攻堅戰了。

  太過南方,無法及時應對北方威脅,這是大明京師最大的問題。

  明代歷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而且還不止一次。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在土木堡殲滅大明主力三大營,俘虜明英宗朱祁鎮,同年十月十一日打到北京城下。

  這個時候,于謙站了出來,憑其勇氣、智慧,率二流三流“預備隊”保衛了北京城。

  一百年后的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再一次打到了北京城下。

  道士皇上也慌了,好在俺答沒文化,被明朝一頓忽悠,加上“殘掠人畜二百萬”,夠本了,也便回家了。

  否則以當時的北京城幾萬老弱病殘,基本上便是三鼓而下。

  試想,若是北京城只是一座尋常的城,而不是大明帝都,那大明的北部領土,如何還能守得住?

  等南京派兵過去,春花都可以吟成秋月了!

  從大明的存續、政治、軍事方面來看,南京城,根本不適合作為帝都。

  朱元璋雄才大略,極有軍事目光,他自然是清楚這一點的,別看大明朝是在洪武元年即1368年開國,改應天府為南京,但開國之后的十年時間里,南京都不是京師。

  確切地說,有京師之實,無京師之名。

  直到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才改南京為京師,這才確定了南京的京師地位。

  朱元璋一開始也在猶豫,到底是選擇在哪里為大明國都。

  擺在桌案上的是四個選項。

  第一個,腳下的南京,即金陵。

  正如謀士葉兌所言:“定國都于金陵,可以向南拓地,若向北拓地不利,可守江淮。”

  第二個,開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明代初期的那幾年,南京是應天府,而北京便是開封府,不是現在的北京。

  朱元璋很希望在開封建都,親自考察了兩次,只可惜,開封被打爛了,加上水路淤塞,陸路不暢,糧食運輸是個大問題,不得不放棄。

  第三個選擇,便是朱元璋的老家鳳陽。

  龍起之地,好啊,干吧,就這里了。

  于是,從洪武二年開始,至洪武八年,眼看著中都鳳陽要收尾清渣,驗收之后便可以拎包入住了,朱元璋突然下令,不建了。

  好了,這是爛尾樓。

  第四個選擇,長安。

  派大兒子朱標去勘察,結果朱標回來就掛了。

  朱元璋傷心欲絕,也沒了遷都的心思。

  現在輪到朱允炆了,也必須考慮國都的問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