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舍人黃淮的遠見
  在所有的使團中,瓦剌的使團規模最大。

  把禿孛羅之所以帶了五百多人,并不完全是來大明混吃混喝的,而是因為瓦剌與韃靼交手沒多久,生怕在路上被人干掉,這才多帶了點精銳。

  大明從把禿孛羅口中得知了鬼力赤被阿魯臺殺掉,改立本雅失里為大汗的消息。

  朱允炆、徐輝祖、鐵鉉等人終于明白了阿魯臺為何會在打瓦剌不成之后,進攻威虜城,這是想在本雅失里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也想告訴本雅失里自己才是他恢復大元,重興正統的唯一選擇。

  只不過,阿魯臺選錯了對象。

  瓦剌這些年一直在休養生息,帶頭的還是馬哈木這個陰狠的家伙,輕易贏不了。打大明,更是不智的選擇。

  兵部審時度勢,上書建議聯合瓦剌,借力收拾韃靼。

  解縉、楊士奇、徐輝祖、楊榮等人,對兵部的建議十分支持。這種方略不需要大明出多少力,就能將本雅失里、阿魯臺收拾一頓,報一箭之仇。

  舍人黃淮整理著武英殿的圖書,朱允炆看的書很雜,前朝史書,星象天文,地理志怪,小說戲劇等都有,時不時桌案上就堆起一摞書。

  收拾走了,放入書柜中一時找不到又是費心。

  聽說上一個武英殿舍人就是因為總也記不住圖書放在哪里,皇上要找書,半天也找不出來被調出去的。

  黃淮進入武英殿,也不過只有兩個月。為了整理好圖書、圖冊,黃淮使用了國子監圖書館藏的方式,分門別類,編寫序列,明欄彰目,讓圖書、冊頁查找變得極是簡單。

  “黃淮,將《大元一統志》第三卷找出來。”

  朱允炆批閱過一封奏折,將毛筆擱置在硯臺。

  黃淮很快便找出《大元一統志》第三卷,呈送給朱允炆。

  朱允炆翻看著《大元一統志》,對垂手聽差的黃淮說:“黃淮,你認為我朝是否有必要,修一部輿地圖經,地理總志?”

  黃淮深吸了一口氣,自洪武年三十年中進士以來,至今已有十年。

  十年來,官場沉浮,風云不斷,內閣官員都換了幾茬,各種人才不斷涌現,而偏偏自己,始終被埋沒。

  建文皇帝不缺人才,他有解縉這個大才子,楊士奇這個精明老道的人作內閣大臣,有鐵鉉、蹇義、鄭賜等這些實干重臣,更有楊榮、李……志剛、胡濙、金幼孜、宣青書等一批新秀。

  想要出頭,何其難。

  但黃淮還是找到了可能,那就是去國子監進修。黃淮心懷大志,不甘埋沒,請旨至國子監學習得到批準,歷兩年時間,完成國子監所有課業,起用為武英殿舍人。

  武英殿,是建文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

  前任舍人不敢多言,雖兢兢業業,用心侍奉,但只有服從辦事,從未有過建言。現在建文皇帝拋出了問題,不,是給了機會,自己怎么能錯過?

  黃淮定了定心神,認真地回道:“皇上,臣以為凡國大國強,當少不得地理總志。唐時有《元和郡縣圖志》,宋人編有宋代《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這前元,也著了《大元一統志》。我大明國土廣袤,已超盛唐,又收諸島與飛地,大興海業,當編輿圖,記述天下諸地,以示萬民,知曉疆域所轄,激士民精神。”

  朱允炆看著信手拈來,奏對輕松的黃淮,微微點了點頭:“往前追溯,各朝地理總志,輿圖文本,多有謬誤。大明若要修地理總志,當以精準為要。可朝廷上下,熟悉地理的人才并不多。”

  黃淮明白地理總志編寫的困難,時代變遷之下,有些山還是那座山,可有些河已不是最初的河,府縣的設定也大有不同,特別是大明收了大東北、大西北、交趾與東海、南洋諸島,想要記述其中地理要點,風土人情,民間習俗等,絕非是容易事。

  但黃淮有辦法,進言道:“臣以為,地理總志的編寫,應以實際見聞、走訪實察為基。若選一二人負責,定少不了謬誤。不妨將此事列為朝廷大事,分派給地方府學、縣學、社學,由先生組成編纂隊伍,形成地方地理總志,之后集于朝廷匯編、審核與勘校。”

  朱允炆笑了。

  黃淮是個人才,他懂得如何將一個繁瑣的事務分解。

  朱允炆記在心中,然后翻看《大元一統志》,看著草原方面的論述,問:“內閣、兵部等人都建議聯合瓦剌,以瓦剌為矛,收拾韃靼。你意下如何?”

  黃淮凝眸,這是一個極要命的問題。

  要知兵部、五軍都督府與內閣官員,可謂朝廷肱股之臣,位高權重。若是贊同他們,自是好說,若是反對他們,后果難料,萬一被人聽去,說一句黃淮與內閣大臣意見相左之類的話,說不得二天就要收拾鋪蓋走人。

  黃淮是一個有主見且有遠見的人,不愿意趨炎附勢,更不想屈從權威,思慮再三,才凝重地說:“臣所知有限,對國之大事不敢擅言,只有一二想法,希望皇上可以多加考量。”

  朱允炆對謹慎的黃淮說:“但說無妨。”

  黃淮瞥了一眼屏風上的山川輿圖,然后說:“瓦剌與韃靼本是一家,共主草原,因元廷崩潰,內部混亂,大汗被殺,這才分裂為西部瓦剌、東部韃靼。韃靼也好,瓦剌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野心,那就是一統草原。”

  “現如今瓦剌勢本就強過韃靼,朝臣依舊進言支持瓦剌,以加大對韃靼的征討,其后果很可能是韃靼式微,一蹶不振,最終瓦剌控制草原。草原一家之后,定會南下,于我朝大不利。微臣以為,當放下威虜城之事,不過于弱化韃靼,不給予瓦剌過多支持,讓韃靼牽制瓦剌,兩虎相斗,方能兩敗俱傷。”

  朱允炆思索著。

  顯然,兵部希望借瓦剌先收拾韃靼,最后朝廷出手,解決瓦剌,實現對草原的控制,采取的是小魚吃蝦米,大魚吃小魚的策略。

  而黃淮的建議,則是鷸蚌相爭,放任瓦剌與韃靼斗來斗去,最終大明充當漁翁一窩端。

  兵部的策略可能見效更快,但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讓瓦剌坐大,反而對最后決戰帶來困難。黃淮的策略見效更慢,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同時削弱的韃靼與瓦剌,好處是兩個冤家都不強,大明收拾一個之后,還可以輕松收拾另一個。

  黃淮見朱允炆不言語,加了一句:“未遷都,不宜遠征。”

  朱允炆深深看著黃淮,重重點頭。

  自建文五年確定遷都事宜,開始營造新都,至今已過去四年,雖有運河、海運之便利,各種物料運輸便利,然新都營造千頭萬緒,工程浩繁,規制嚴苛,標準極高,想要完工,尚需要五六年之久。

  若大明選擇支持瓦剌,武裝瓦剌,壯大瓦剌,那韃靼很可能支撐不了三年。但三年時間,大明的主力依舊在南方,一旦遠征,耗費必大。

  成本高點,以大明的財政、國力,并非不可承受。

  可問題是,三年時間,京軍中戰馬數量尚不足以形成對草原勢力的全面壓制,一旦深入草原,瓦剌與韃靼跑了,明軍主力很可能追不上,遠征無功,若追擊的軍士過少,又會被反殺,損兵折將。

  收拾草原,關鍵在戰馬。

  按照朱棣、鐵鉉、楊榮、徐輝祖等人的想法,要徹底降服草原,消滅瓦剌與韃靼,實現對草原的真正控制,至少需要十萬精騎。

  韃靼與瓦剌已經吃過捕魚兒海的虧了,也吃過寧王、朱棣的虧,他們現在的巡哨已經放到三百里之外了,想要效仿藍玉,遇到一個風沙天,抹黑悄悄地趕過去,一網打盡對方主力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再說了,馬哈木是一匹狼,阿魯臺是一頭鷹,他們可都不是脫古思帖木兒,不會給明軍偷襲的機會了。

  要終結草原,唯有借助騎兵,以騎兵戰勝騎兵。

  只不過大明的騎兵,將是機動性突出的騎炮兵,而瓦剌、韃靼的騎兵,依舊是騎兵。

  朱允炆聽從了黃淮的建議,駁回了兵部支持瓦剌的文書,“網開一面”的放過了韃靼,對于把禿孛羅的請求,只批準了在西疆省設置互市的請求。

  把禿孛羅再一次請求將《大明與瓦剌和平共處盟約》延期,兵部以到期之后才可辦理延期為由推掉。這一份盟約是五年期,距離結束的建文十二年初,只有兩年時間了。

  兩年之后,瓦剌與大明的關系如何,兵部也不敢下定論,在情況沒有明朗之前,沒有人愿意用一紙盟約束縛住手腳。

  雖是如此,把禿孛羅還是聽到了大明朝廷的表態,摸清楚了大明主戰派的想法,那就是支持瓦剌收拾韃靼。

  不管大明愿不愿意給瓦剌提供武器、后勤、物資等支持,把禿孛羅都很滿意,至少說明了一點,大明忙著建造國內,重振絲綢之路,沒心思管草原的事,哪怕是瓦剌東征韃靼,收拾本雅失里與阿魯臺,大明至少不會抄了瓦剌的老家。

  這是瓦剌的外交,也是大明的外交,決定的卻是韃靼的命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