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明元輔 > 第276章 伐元(廿三)斗心
  沙城之戰,或者說第二次沙城之戰爆發得十分突然。作為一個蒙古土默特人掌握的近明城池,這座城的最大作用從來不在軍事,而在于貿易。

  沙城以南不過數十里便是大明的長城邊墻,邊墻之內是萬全右衛,屬于宣撫巡撫轄區、宣府總兵防區。不過沙城正南方并不被允許、也不方便入關,能入關的關口是沙城東南方向的張家口堡——沒錯,就是后世的張家口所在地,兩地相距約百里。

  沙城以南最臨近邊墻的其實還有個叫做興和的地方,不過只是個毫無防備的市集,通常只作為入關前的最后一次歇腳來用,通常是方便去進行交易的蒙古人整理帶來的牛羊物資。

  真正起到入關貿易中轉站作用的仍是沙城。正因如此,戰爭爆發之前的沙城聚集了不少物資,大多是土默特人打算用來和明人交易的馬匹、牛羊、非成品的皮革(鞣制工藝不過關)等物,甚至還有馬鞍、弓箭等。

  當然,也少不了從張家口帶回來的大明產品,這就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了。北方的,南方的,各種產品從高端到低端幾乎都有,當然也少不了著名的貨物:鐵鍋。

  戰前的沙城絲毫未曾感受到戰爭的威脅,停駐在此的人們包括絕大多數的蒙古人和少數的漢人、回人都認為戰爭離土默特本部很遠,遠在近千里外的察哈爾,甚至有人在張家口聽說明軍已經開到呼倫貝爾大草原去了。

  按這個情況來看,土默特本部顯然是高枕無憂的,大家開開心心做生意比什么都強。

  警示出現在這天中午,一隊土默特人騎著馬飛奔而來,高呼敵襲。沙城名義上的守將——出身西哨的一位千夫長聞訊,立刻出了自己的大帳,把人叫過來問話。

  這股土默特人的部落是在東北方向二百里外駐牧的,他們原本打算拉著交換來的貨物回去,誰知道沒走多遠便發現前方有大股騎兵——這里有些問題,他們此時所謂的“大股”其實并不多,只有兩百多人,是察哈爾的哨騎。

  不過這些土默特人之中有不少人也是被征集起來打過仗的,一眼就看出那些哨騎不是土默特的,看樣子應該是察哈爾哨騎。根據經驗,一支兩百多人的哨騎意味著他們背后必有一支大軍,起碼也得是個萬人隊。這就壞了,意味著大股敵軍來犯。

  雖然從名義上來說土默特仍然承認察哈爾部的大汗就是全蒙古的大汗,然而現在的土默特本來就很扭曲,作為“土默特三萬戶”,他們是蒙古大汗的臣民;作為“大明金國”,他們又是大明的臣民。

  但名義歸名義,土默特人又不是傻子,誰還不知道土默特現在更傾向于大明?沒看見大汗都已經隨著明軍的大同總兵一道,親征外喀爾喀部去了嗎?究竟誰是敵,誰是友,不言自明。

  于是這批土默特人魂飛魄散地跑了回來,向沙城守將報告情況。其實吧,他們作為小部落一員本來也可以不回來,奈何他們此行分作兩批,他們這群人是打算先帶一部分貨物回去的,后續還有一半人留在沙城沒走。

  這一來就沒辦法了,大家同宗同族,總不能招呼都不打一個便把自家人留下等死,只好冒險回來報信。當然,這話就不會說給守將聽了。

  守將的名字很蒙古,甚至有些爛大街,他叫把都兒,母系甚至有點黃金家族支系的血統。可惜蒙古人的血系只論父系,否則他的地位或許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這位把都兒聽說這些情況之后頓覺不妙,察哈爾人來了土默特,那一定不會只有一個萬人隊,因為人太少的話來土默特很可能肉包子打狗有來無回。

  既然不止一個萬人隊,那就代表察哈爾人是大舉進犯。出現這個局面,意味著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明蒙聯軍對察哈爾的包圍網出了漏洞,二是察哈爾人吃了敗仗,無頭蒼蠅似地跑來了土默特。

  他當然更希望面對的第二種可能性,然而他也清楚這恐怕只是奢望,因為根據剛才得到的消息來看,對方還在有條不紊地派出哨騎——被打得亂竄的敗軍不可能如此講究。

  把都兒立刻行動起來,一邊下令關閉城門,調度兵力和守城物資,一邊親自帶人爬上塔樓查看情況。

  說起來此時的沙城城防設施還算不錯,這多虧了當年明國的高太師在這里守過城,很多城防都是他當時派人臨時搶修完成的。

  雖說對于高太師而言只是臨時搶修的半成品,但在把都兒眼里那可不得了,這城防水準在土默特至少也能排進前五,是不折不扣地堅城了。如果有足夠的兵力和物資,把都兒甚至認為就算圖們親臨也奈何不了自己。

  然而有句話說得好,當你覺得事情要壞的時候,事情只會向著更壞的境地滑去。不僅敵軍方面真是圖們大汗親臨,而且把都兒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和物資”。

  確切的說,他只有五百來人,而且……全部都是騎兵。至于物資方面,弓箭倒是管夠,糧食——包括牛羊,那都是綽綽有余的。

  但問題在于,這座城池當年轉交給土默特之后,一些滾石檑木就逐漸“找不到”了,至于明軍常用的火油、金汁之類物資更是半點不剩,不知道是被明軍帶走了,還是后來被土默特人廢棄了。而明軍更具威懾力和戰斗力的城防火炮……想多了,土默特一門都沒有,甚至就算有也沒用,因為自蒙古衰落之后,現在的蒙古人根本不會玩這種東西了。

  總之,明軍的守城之法只有明軍自己能用,輪到土默特的時候,十成之力只剩一二,除了堅城本身,也就靠土默特人的弓矢發揮點作用了。

  等到九斿白纛出現在視野之中,把都兒的心臟猛然一緊,暗道:還真是圖們來了!

  不過他雖然內心有些緊張,但到底也是戰場宿將,下意識觀察其對方軍陣來。根據一番觀察,他高懸的一顆心終于稍稍往下放了放。

  對方來得很急,看樣子沒有什么攻城器械。如果說對此時的沙城而言還有什么好消息的話,這大概就是最大的好消息了。畢竟蒙古人了解蒙古人,現在的蒙古可不比兩百年前,攻城這塊的能力基本已經歸零了。

  沒有攻城器械就意味著,即便面對一個防御手段最簡陋的堅固城池,他們也很難快速攻下,因為你再如何勇猛也不可能騎馬撞城門,更不可能指望馬能跳過城墻。

  把都兒決定堅守,甚至還打算親自去九斿白纛所處的方向,給自己麾下的勇士們打打氣、鼓鼓勁。

  察哈爾人把主攻面放在正門,也就是南門,九斿白纛很快抵達南門之外立下。

  把都兒立刻前往南門,快步登上城樓,面色嚴峻地看著前方的九斿白纛。他的心中頗有些感觸,但很快用力搖了搖頭,把一些不該想的東西從腦子里清除出去。

  “敏罕那顏,來的真是圖們大汗……咱們現在怎么辦?”一名把都兒的屬下小心翼翼的問道。

  敏罕那顏就是千夫長的意思,不過這里有個習慣性的偏差,實際上按照蒙元軍制,應該稱之為千戶長,而“千戶”其實是成吉思汗當年定下的一個基本軍制,相當于可以獨立指揮一方面作戰的標準職務。

  當時成吉思汗將全蒙古百姓劃分為95個千戶,然后按照論功行賞的原則,將其分封給開國功臣和貴戚,并任命這些功臣和貴戚為千戶那顏(那顏即官人、領主、軍事領主之意),由他們對人民分別進行世襲管領。

  成吉思汗降旨說:“使為立國效力者,千之以千,委以千戶官”。他當時分封的千戶那顏共88人,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駙馬。因有3位駙馬合計領有十千戶,故分封人數不足95人。

  千戶制雖然名義上以千戶為單位,但實際上各千戶的編制戶數并不完全一致。在千戶之下又分為若干百戶,百戶之下為十戶。這就形成了一個層層隸屬、統治嚴密、指揮靈便的軍政組織體系。

  蒙古國時期仍處在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歷史階段,蒙古人基本上過著軍事化生活。一遇戰爭,有戰斗力的人便被簽發為軍,戰后又散歸草原為民。因此千戶制雖然是一種軍民共管的制度,但在其主要職能上,顯然更偏向于一種軍事管理組織形式。

  所以,與大明的政軍分離、政大于軍不同,沙城這位守將把都兒千戶,不僅是沙城的軍事統帥,同時也是政治首腦。故,他除了可以如大明的某地守將一般選擇“如何作戰”之外,還能選擇“是否作戰”。

  此時形勢分明,城外的察哈爾大軍肉眼可見乃是察哈爾汗庭傾巢而出,己方不過五百來人,怎么守得住?

  平心而論,把都兒本人也不想守。實在是力量太過懸殊了,他不是明將,麾下也不是明軍,依靠堅城防守著實不是己方所長,出城野戰才是。再說對方是全蒙古大汗,自己又沒有接到臺吉甚或大汗的命令說必須堅守,那么……服從蒙古大汗是不是也說得過去?

  但他很快又丟開了這個念頭,決定還是守城。這倒不是他忽然良心發現,堅定了以死相報把漢那吉大汗的決心;也不是戰勝附體,忽然覺得優勢在我。他只是想清楚了一點:背叛的代價大于可能獲得的收益。

  把都兒認為,明蒙聯軍本次調動了足足六十萬大軍,而且還是實數而非號稱,這樣一支大軍漫說戰力了,單是這背后透露出的國力就足以令人不敢相抗。

  以他這些年對明軍的了解,如今的明軍如果發兵二十萬來取歸化,把漢那吉大汗即便能得到鄂爾多斯萬戶的拼死支援,最終也只有敗走一途。至于去哪里,這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沒法在歸化立足。

  土默特加上鄂爾多斯,紙面實力算起來應該比察哈爾加外喀爾喀還要略強一點,因此把都兒的思維自然而然地陷入了一種“既然我不行,那你一定也不行”的境地。

  所以很顯然,別看此刻圖們大汗六萬大軍兵壓沙城不可一世,其實只要明蒙聯軍發現他的行蹤而趕來,大汗他老人家還是只能如喪家之犬一般,繼續撒丫子狂奔。

  簡單地說,跟著他是沒前途的。

  那么背叛的代價呢?那可就大了。

  他把都兒堂堂一個敏罕那顏,好歹也是千戶長,現在手里卻只有五百兵,難道是因為他真的只有這點兵?

  當然不是,那是因為他的兵被分作了三份:一份被大汗召集,帶著出征外喀爾喀了;一份留在汗庭歸化城作為駐軍,拱衛汗帳;剩下最弱的一部分才被他帶在身邊,原因是此處離明蒙邊界太近,駐軍多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而那是現在的土默特萬萬不敢嘗試的。

  城外的察哈爾大軍動向也有些奇怪,他們擺出了十分冷峻的架勢,但停下來列陣好一會兒,卻始終沒有要攻城的動作。

  等到沙城這邊如臨大敵地做出拼死守城的態勢,立于九斿白纛之下的布日哈圖惋惜地嘆了口氣,搖頭道:“守城之人不知是誰,倒也有些膽色,看來是誆不下來了。大汗,按計劃辦吧?”

  圖們也嘆息了一聲,無奈道:“錯非本汗時間寶貴,豈能容這等鼠目寸光之輩茍延殘喘,定要踏平沙城再一把火燒了,為昔日之挫出一口惡氣!也罷,如今不是和這等無名小卒斤斤計較之時……布延,你去吧,記得打好黃臺吉的旗幟,免得出什么意外。”

  “是,大汗。”布延臺吉看來倒是并不擔心,但還是依言讓自己身邊人高高揚起黃臺吉的旗幟,隨著他信馬由韁一般往城樓方向而去。

  把都兒在城樓上看著代表蒙古國黃臺吉的旗幟越來越近,但那位看來應該就是黃臺吉本人的騎士身邊卻只有兩人,不禁一時有些詫異,甚至還有點莫名其妙的緊張。

  好在布延臺吉作戰經驗相當豐富,十分清楚弓矢在城樓上的射程,在只有哲別神射才能射到而尋常弓手絕對難以企及的距離便勒馬停駐。

  這位已經被欽定的下一任蒙古大汗深吸一口氣,高聲喊道:“我乃大蒙古國布延黃臺吉,今奉大汗之令前來,敕令爾等聽真:獻出軍糧五十大車、羊三百口、酒水兩大車,大汗即免爾等不敬之罪,自引兵去歸化質問土默特徹辰汗!

  樓上兵將當知,此間戰事與爾等無關,一切功過勛責,自有大汗去與把漢那吉分說!若爾等不從大汗此令,本黃臺吉以黃金家族至尊血脈發誓,攻破沙城之后——雞犬不留!”

  ----------

  感謝書友“KIKI凱”、“soviet2003”的月票支持,以及“小生不十分”的6張月票支持,謝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