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盛賢商 > 第533章 三法司會審
  此次事件,楚黨可不是孤軍作戰,他們還聯合了晉黨,在朝會上向楊軒發難。

  反正楊軒本人不在,針對他就針對他了。

  晉黨這兩年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因為楊軒的出現,給朝廷賺了不少的錢,這就讓晉黨的日子不那么好過了。

  錢都被你賺了,那晉黨在朝中的話語權不就被削弱了嘛,以往晉黨能給國庫貢獻大筆收入,皇上和滿朝文武,看在此事份上都要給晉黨面子。

  可是現在,這份榮寵卻被楊軒奪走了,他們怎能不仇視楊軒。

  況且晉黨對于楊軒的商業手段也頗有研究,在他們看來,只要干掉楊軒,那阿日陶勒總督的位置,他們晉黨也能干得很好,要是能取而代之,豈不是兩全其美。

  所以他們才會在此事上面不遺余力地支持楚黨。

  不過他們的對手可是齊黨和浙黨,外加保皇黨。

  朝堂五大派系,頓時就將整個朝會攪得煙塵四起,劍拔弩張。

  雙方你來我往的,整個朝堂就像菜市場一樣,吵吵嚷嚷,人聲鼎沸,口水仗打得那叫一個歡樂。

  而皇上和太子殿下則是老神在在的在那看著,不發表任何意見,也不作任何表態,仿佛眼前爭論的雙方,跟他們一點關系都沒有一樣。

  呂承弘如今也學精了,通過皇上的教導,他明白一個道理,大臣們吵架是好事,吵得越兇越好,這叫鷸蚌相爭,而為君者便是那漁翁,從他們的只言片語之中便能看到一些平時看不到的事情。

  這就叫平衡之道,吵就對了,要是他們意見統一,那才是最可怕的。

  一場朝會,從早上吵到下午,午時的時候,皇上還讓王大伴安排了午膳,就讓大臣們站那吃,吃完了接著吵。

  大臣們每一番長篇大論,都能引得皇上和太子殿下興致勃勃,可他們就是不表態。

  一直到天都快黑了,皇上才給了呂承弘一個眼神示意,這會兒該你這個裁判出馬了。

  于是呂承弘道:“此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孤一時間也難以決斷,要不這樣,就讓楊軒所派之特使,押解那干余縣知縣以及一眾人犯和證人,到時候三司會審,咱們來個當堂審案,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群臣大驚,三法司會審,皇上和太子殿下親自審案,便是那抄家滅門的大案也不一定有這樣的規格,而干余縣這么區區一個小小的案子,竟然能掀起如此大的波瀾?

  上一次三法司會審,還是查朝中大臣通敵的案子,那是什么級別的大案。

  而這一次呢?

  眾臣都從中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只是就這么吵下去也沒個結果,干脆就照太子殿下說的做好了。

  此時身在牢獄的吳慶良和方奉山,壓根也想不到,就這么大點事,竟然能引起皇上的關注。

  而當楊軒收到朝廷的旨意時,心中微微一笑,事情走到這一步,可少不了他的推波助瀾,照此看來,自己的目標已經達成了一半。

  另外呂岳那邊也同時收到了朝廷的旨意,既然是朝廷有旨,他自然是不敢怠慢,收拾妥當之后,就押解著吳慶良和方奉山兩人,外加幾個重要證人,出發往應天府而去。

  出發之時,吳慶良尚且毫不在意,只是覺得事有蹊蹺:“你們要干什么?我乃是干余縣知縣,你要將我帶去哪里?”

  他生怕這呂岳要把他帶到阿日陶勒去,真要是那樣,自己可就福禍難測了,他當了知縣這么多年,深知地方官員的權利有多大,就連他一個知縣都可以輕易定人生死,更別說阿日陶勒的總督大人了,人家可是開北伯,皇上面前的紅人,就真是把你給弄沒了,皇上也不一定會問罪于他。

  而呂岳則是笑了笑說道:“你不是說我審你拘你是越權嗎?這回好了,朝廷有旨意,讓我押解你們進京,要三法司會審此案。”

  吳慶良一聽,頓時臉色煞白,他干的這些事雖然有些傷天害理,可真要是按照流程來審的話,頂了天也不過是丟官免職罷了。

  可要是三法司會審,那是什么級別?

  什么規格的案子,才夠得上三法司會審的級別?

  吳慶良慌了,這還是他第一次驚慌,自己的罪證其實辯無可辯,一旦罪名坐實,經三法司會審的案子,那還不得頂格處罰啊。

  到時候,自己怕就不是丟官這么簡單了,萬一皇上過問此案,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得住,可都難說了。

  呂岳押送著眾人前往應天府,剛進入應天府境內的時候,就把那五百安保人員遣回去了,這可是進京,可就不能帶那么多人去擺排場了。

  他就帶著曾阿牛的十人精英小隊,前往應天府城內。

  一路上也沒有什么囚車押送的情景,畢竟他們沒有定罪的資格,這吳慶良和方奉山也還沒有定罪,別說囚車了,就連肩膀上頂著的那個枷鎖也沒帶,甚至沒有任何束縛,就那么前后左右的簇擁著兩名人犯,進了應天府。

  至于其他人,都是證人,沒有必要看押,甚至還告訴他們這可是開北伯掏錢,帶你們來應天府開開眼,見見世面。

  這一路上,證人們就好像游山玩水一般,心情愉快,跟那兩名人犯的忐忑心情形成鮮明的對比。

  進了京,人犯交給了刑部衙門,證人們由呂岳安排客棧住下。

  這種情況下,壓根不用擔心刑部敢串通兩名人犯搞什么花樣,證據證人都在呂岳的手里握著呢。

  呂岳押解人犯進京之后,只不過三天之后,就要直接過堂了。

  三法司會審,就是刑部會同大理寺和督查院共同審理,此案連皇上都驚動了,自然是三法司的頭頭親自審案。

  刑部尚書詹于修是為楚黨魁首。

  督查院的左都御史是浙黨魁首。

  而大理寺卿原本是鐘遷,曾經的楚黨魁首,被楊軒聯合張老道聯手坑得辭官了,現任的大理寺卿是兩朝老臣,袁康。

  他在朝中聲望極高,卻從不參與任何黨爭,跟任何一個派系都沒有關系。

  三位主審,一邊一個,還有一個保持中立。

  看起來這個官司有的打。

  但是加上一個旁聽的太子殿下,這天平已經有點微微偏向楊軒這一邊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