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 第194章 三個選擇,三條道路
  尼瑪巴扎東境道在武州、宕州境內的除了監視李銳所部的兵馬,剩余的六萬大軍損失殆盡。

  一天之后,懷道守將逃回了渭州襄武。

  從逃走的懷道守將口中得知了宕州的情況之后,尼瑪巴扎面如死灰,他知道武州完了,仗打到這個程度,如果再不認輸,就不僅僅是一個東境道的問題了。

  雖然將邏些城殺的血流成河,但是在外依舊有大量的殘余勢力存在,此刻吐蕃的內部危機仍然沒有解決。

  在贊普以及天竺派余孽反撲的之下,掌握住各道兵權已經是極限,在武州整整損失了五萬人之后,自己以赤蘇仁謝乃至吐蕃再也沒有了和唐軍叫板的實力。

  思量良久之后,尼瑪巴扎一方面向邏些城的赤蘇仁謝送信,告訴他訛詐的想法徹底失敗,必須重新讓出利益,盡快重新達成停戰盟約。

  另外他能看得出,唐軍不想趕盡殺絕,否則就不會止步宕州,他派出信使前往秦州,停戰,求和!

  尼瑪巴扎的求和請求沒有逃出太上皇李誦的預估,從武州和郭戎分別之后,李誦沒有再刻意隱藏身份,而是在秦州接受了尼瑪巴扎求和的請求,隨即在秦州展開了談判。

  為了盡快結束戰事,鎮壓愈演愈烈的內亂,吐蕃人不僅承認了已經被唐軍收復的隴西原州、會州,剛剛被打下來的秦州、成州、武州、宕州等隴南四州,更是將之前進攻劍南道時候沒有撤出的扶州、文州、龍州、松州也直接讓出。

  一份最新版本的停戰盟約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內達成。

  根據重新收復的土地已經西部的軍力,已經表情了身份的太上皇李誦直接重新調整了隴西、隴南、關中地區的戰略布局。

  簡單來說,兩撤,兩增,裁撤的是涇原和鳳翔,新增的是隴右和劍南北。

  隨著關中西部吐蕃人的兩個跳板蕭關、秦州收復,大唐與吐蕃對戰的戰略縱深大幅度提升,涇原和鳳翔兩個節度使轄區直接轉為了內線,兩個節度使隨即被撤銷。

  原州、會州被直接劃入了靈武朔方轄區,鳳翔所轄的各州則被直接劃歸京畿道,其所轄的大散關和蕭關將由禁軍接管。

  隴右節度使是天寶年間的十大節度使之一,后來因為轄區陸續被吐蕃占領,而消失了十余年,如今秦、成、武、宕四州重新回歸,李誦便以隴南四州重建隴右節度。

  原鳳翔節度使張敬則成為新任的隴右節度使,本就有復河湟之志的張敬則欣然領命,原鳳翔邊鎮各軍隨之調往隴南四州。

  昔日在韋皋身兼劍南東川、西川節度使,在韋皋的掌控之下,整個劍南道兵力充足,戰力強橫,成為大唐抵御吐蕃的中流砥柱。

  不過此次在吐蕃二十多萬大軍圍攻之下,整個劍南道實力大損,李誦借機在東川、西川的基礎上重新增設了衣蛾劍南北川節度使。….新設置的劍南北川節度使轄區,以劍南道北部被吐蕃歸還的扶州、松州、龍州四周,加上鄰近翼州等十余州以及所屬的捉守、軍、鎮。

  奉命率領禁軍和山南軍支援劍南道的薛平,成為了首任劍南北川節度使。

  韋皋死后接任劍南節度使的劉辟雖然不滿,考慮到北邊將兇悍的東境道吐蕃大軍暴揍的進軍和隴西、靈武邊軍,劉辟不得不忍氣吞聲下來。

  劍南軍等于一分為二。

  兩支雙手沾滿了吐蕃人鮮血的吐蕃仆從軍分別隸屬于劍南北川節度使,以及隴右節度使,駐扎在了和吐蕃對抗的最前線。

  面對天使,劉辟恭恭敬敬地接下了圣旨,但是在天使離開之后,劉辟暴跳如雷,不斷有人因為瑣碎的小事直接將人鞭笞致死,據說每天成都府的節度使府邸都會有不止一具尸體被抬出喂狗。

  直到某一日,一個從長安消失了許久的身影突然出現在了成都府,邁入了劍南節度使劉辟的府邸。

  如果有曾經神策軍的軍校在此,會認出那個面白無須的身影,那就是曾經的神策軍護軍中尉,陳弘志!

  不過,成都府的事情無論是郭戎、還是李誦,無論張敬則還是薛平,都無從知曉……

  "wcxsw

  靜靜地等待薛平和張敬則接管劍南北川、隴右,并且完成了編制和防御之后,太上皇李誦帶著長纓、天策兩支新編禁軍從秦州東進,沿著渭水踏上了返程之路。

  出征之時,無人知曉,但是德勝班師,連戰連捷,一舉收服隴西,隴南的長纓軍名揚天下。

  不過這一支返程的大軍帶回的不僅僅有勝利和榮耀,被帶回還有接近四千屬于長纓軍將士的銘牌以及骨灰,這些屬于長纓軍英烈的銘牌和骨灰被劉禹錫認真的保管。

  而原本回城的時間也因為這些銘牌而被無限的拉長。

  每到一地,劉禹錫會將本縣以及臨縣陣亡將士的銘牌、骨灰取出,將備份的每個人的功勛記錄取出,交給他們還活著的戰友,并由長纓軍校尉以上官軍帶隊,送他們魂歸故土。

  自古秦兵善戰,秦兵耐戰,從春秋戰國開始,關中就是出好兵的地方。

  強大關中兵是秦統一六國的強大支柱,八百里秦川養育的秦兵成為了大漢榮耀基礎,而大唐曾經的府兵更是開創大唐世盛開端的保證。

  如今府兵不再,但是這些有子弟加入了長纓軍的,也早就做好了這樣那樣的準備。

  在縣衙差役的帶領下,郭戎帶著一隊長纓軍緩緩邁入了一條街道,停在了一片縞素門下。

  陣亡將士的名單早在第一天就已經告知了這些英烈的家人,郭戎知道自己面前披麻戴孝的就是這名陣亡的長纓軍士卒的家人。

  看著這些披麻戴孝的老弱婦孺,郭戎準備好的所有說辭直接被卡在了喉嚨中。

  這時候一位年僅四旬的婦人緩緩上前。

  “敢問將軍,我兒柴城作戰可還勇勐,可曾捍衛了我柴家的榮耀?”

  郭戎從身邊的近衛手中接過寫有這名叫做柴城士卒功勛的冊子。

  “長纓軍戰兵一營戰兵柴城,作戰勇勐,涇州城下,柴城身中數創,血流不止,酣戰不絕,失志不渝,力戰而亡,兩戰合計,斬首九級,策勛三轉!”

  “這就好,我兒果然沒有辱沒了……”

  隨即,郭戎從身邊接過這名叫做柴城的將士的骨灰的壇子高高舉起,然后放在柴母腳下,然后將柴城的銘牌遞到柴母的手中。

  隨后郭戎退后一步,雙手抱拳。

  “柴城為國捐軀,朝廷將奉養妻子父母,……,柴城幼子可以入官學就讀,柴城將入入隴州英烈祠,葬于隴州英烈陵園,為后世敬仰!”

  “大唐英烈,永世銘記,永垂不朽!”.

  一只橘貓壓海棠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