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寒門小郎君 > 第340章 堆糧耗尖
  鈔關御史衙門的官吏都是辛稼軒的自己人,聽到有人膽敢羞辱辛稼軒,當場就圍了過去。

  石敬瑭沒有在意,呼喝著說道:“給本公子打,打死了人,賞給你們銀子。”

  一幫狗腿子二話不說直接沖了進去,這些年來跟在石敬瑭的身邊,早就熟悉了怎么打人能占據上風。

  狗腿子們立即掏出了各種專門用來打人的東西,直接朝著鈔關御史衙門官吏的臉上招呼了過去,全都是下三濫的手段。

  沒過多久,鈔關御史衙門的官吏全都被打倒在了地上,好在衙門里的官兵拿著勁弩沖了出來,包戶住了官吏員。

  官兵們看著眼前這位公子哥的派頭,張口閉口又是直呼辛稼軒的名字,知道應該是一位京城里的權貴。

  官兵們不敢得罪,立即就有一人跑到了鈔關御史衙門的公廨里,找到了正在商量下一步計策得辛稼軒。

  “石敬瑭?”

  辛稼軒聽到打上門的人居然是石敬瑭,居然是沒說出要把這個人剁碎了喂狗。

  趙慶頭一回看到辛稼軒被人欺負上門了,還保持著冷靜,臉色陰晴不定的急匆匆走出了鈔關御史衙門。

  辛稼軒剛剛走出去,看到了鼻青臉腫的官吏,當場就惱了,卻還是壓著火氣說道:“咱們倆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你別給自己找麻煩。”

  石敬瑭趾高氣揚的說道:“今天過來只是想告訴你一聲,本公子現在是小汴京的知縣,你別給臉不要臉想著在小汴京折騰出一堆幺蛾子。別人怕了你辛稼軒,我石敬瑭可不怕你,大不了撕破臉,看誰從小汴京灰溜溜的離開。”

  辛稼軒一言不發,默認吃了悶虧,帶著鈔關御史衙門的官吏和官兵退了回去,關上了衙門的大門。

  趙慶站在旁邊,注視著這一切,跟著辛稼軒走進了花廳。

  辛稼軒剛剛坐在花廳的官帽椅上,說出了很不理解的一件事:“石敬瑭是宇文融的外甥,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各種肥缺隨便挑選,怎么偏偏來了小汴京做一個芝麻綠豆大小的知縣。”

  趙慶得知衙門外面那名囂張的公子哥,名字叫做石敬瑭,明白辛稼軒被人打上門了還能保持冷靜的原因了。

  辛稼軒因為這里是鈔關御史衙門,不怕有人突然殺上門來,做出了狗急跳墻的行為。

  在于這座衙門掌管著永熙皇帝的錢袋子,誰要是敢做出襲擊鈔關御史衙門的行為,只有死路一條。

  唯一的例外,就是這個叫做石敬瑭的小汴京知縣。

  因為石敬瑭的舅父是宇文融,這位政事堂的宰相,掌管著永熙皇帝的國庫。

  錢袋子比起國庫,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趙慶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關系,解釋起了石敬瑭賴在小汴京做個知縣的原因:“恐怕是為了銀子。”

  銀子?

  辛稼軒平時接觸的人和事,全都是京城里的權貴,對于地方府縣了解的比較少。

  辛稼軒不解的說道:“京城里的肥差多得是,石敬瑭如果真的想要撈銀子,還沒必要來到小汴京,完全可以在京城里當官。以石敬瑭的身份和地位,別說是京城里一般的肥差了,就連京城公認的四大肥差吏部文選司郎中都能坐上去。”

  趙慶繼續解釋道:“在永熙皇帝眼皮子底下做官,哪有在天高皇帝遠的小汴京舒坦,再者說了,石敬瑭在小汴京撈到手的銀子,不見得比吏部文選司差多少。”

  趙慶說的這句話,引起了辛稼軒的好奇:“小汴京的知縣終究只個知縣,撈來再多的銀子,一年也不過幾千兩。”

  “幾千兩?”趙慶笑著搖了搖頭:“東翁還是小看了一些芝麻綠豆官職的撈銀子能力,東翁應該知道,縣官分為累、瘠、中、優、肥五等,優和肥兩等縣官,不貪不爛,三年就能撈來十萬兩銀子。”

  十萬兩!

  辛稼軒聽到十萬兩的數目,明顯是被這么龐大的一筆銀子給驚到了,實在不敢相信一個知縣三年能夠撈到十萬兩白銀。

  趙慶繼續說道:“這還只是清官,如果是換成鐵了心要撈銀子的貪官,就拿小汴京的知縣來說,每年漕糧折合成的十五萬兩銀子,卻能征收四五十萬兩銀子。”

  辛稼軒算得上是見多識廣了,從小在京城權貴里長大,見識過的世面也算是拔尖了。

  辛稼軒聽到一名知縣可以撈到四五十萬兩銀子,還是不免出現了驚詫的神情,怎么也想不到一個芝麻綠豆大小的知縣,能夠撈來這么龐大的一筆銀子。

  趙慶看著心情久久不能恢復平靜的辛稼軒,說出了原因:“這也是咱們在下一步推行火耗歸公的新政里,首先要解決的一項弊政,堆糧耗尖。”

  趙慶詳細解釋了什么是堆糧耗尖,解釋清楚了,也能讓辛稼軒清楚地知道區區一個知縣為什么能夠撈來幾十萬兩的銀子。

  地方的老百姓繳納糧稅,不是自己親自去繳納,由一些包戶負責繳納。

  這些包戶每年繳納糧稅的時候,都會與衙門里的官差勾結在一起,一起盤剝老百姓。

  堆糧耗尖名義上是讓老百姓多拿出一些糧食,彌補漕糧在運輸時的運費和損耗,這些多出來的費用統稱為火耗。

  起初,火耗的數額不多,頂多也就是多收幾升米,到了后來隨著官差和包戶的貪心越來越大。

  老百姓每年繳納給官府的火耗,甚至是超過了正額的一半以上。

  辛稼軒聽到這里,突然拍了一下桌子:“也就是說,老百姓每年要多繳納一半的糧食當作賦稅,還讓不讓老百姓活了。”

  趙慶嘆了一口氣:“沒辦法,民不與官道,官差逼著老百姓繳納更多的糧食,老百姓哪里敢不交。”

  辛稼軒明白了:“難怪先生說了一句小汴京的知縣每年能夠撈來四五十萬兩的白銀,原來是地方官員從老百姓身上多榨取了一半的糧稅當作火耗。小汴京是個肥縣,土地肥沃,可以種植的耕地也多看,每年撈走四五十萬兩白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