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漢末茍在半島 > 第485章 南方聯軍
  程昱對故事不感興趣,再說發問:“大王。洛陽那邊,怎么辦。”

  曹操問答:“咱齊國,若論領兵才能。唯孤王與孔明也。就讓諸葛亮,指揮洛陽軍團吧。”

  “諸葛亮是有本事,但是,以他的身份,不能讓聯軍眾將信服吧。

  “無妨。可讓子修為主將、諸葛亮為軍師。正好,若是孤王殉國,就讓子修,繼承齊王之位。”

  曹操想得很長遠。青州戰場,若是他們兵敗。可能會被困于泰山山脈。最終,會兵盡糧絕,死于山里。

  為了以防萬一,讓曹昂與諸葛亮在一起。算是提前布置吧。

  與唐軍對戰還早著呢。不過,齊國已經行動起來。做好各種準備工作。比如,大肆打造武器、大規模的練兵、修補邊境城池……

  還有一點,齊王世子曹昂,會攜帶多數曹氏宗親,與大量臣子,離開臨淄,入駐洛陽。

  曹操考慮的將來。才這樣安排的。洛陽不會輕易丟失。也是齊國的未來所在。

  當然,這樣的安排。讓許多齊國的官員、世家、富戶等人。會跟著一起前往洛陽。這些人,深知趨利避害嘛。

  這事兒,對齊國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齊國沒有遷都,齊王也在。甚至,齊國一直在青州增兵。這才讓普通士卒與百姓,都安心起來。

  一晃過兩年過去。來到公元207年春。

  諸葛亮回到臨淄。齊王宮內,召開會議。

  先是程昱,說明大唐的一些情報。

  諸葛亮猜測:“明年。大唐可能就會南征。我齊國,當調兵遣將,早做對應。順便派使者,前往南方諸國,勸說他們出兵。”

  曹操很是果斷,正式下達任命:“孔明。命你為洛陽軍師,指揮洛陽大軍,望你好好輔佐子修。這把倚天劍,就送給你,若有誰不聽軍令。直接可斬殺。”

  “謝大王信任。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此時,齊國總人口,一千三百萬。總兵力,有一百三十萬。窮兵黷武嘛。大家都會。

  為了應對大唐。曹操調集一百十萬大軍,與唐軍對戰。另外,三十萬士卒,駐守南方的城池。

  齊國北邊,黃河防線比較長。不好防備。

  于是,曹操把大軍,分成三個集團軍。

  青州軍團,共總力四十萬。統帥曹操,軍師程昱、陳宮。將領有典韋、曹仁、夏侯淵、于禁等

  洛陽軍團,共總力四十萬。名義上,主將是曹昂。實際上,統帥是諸葛亮。將領有許褚、夏侯惇、徐晃、樂進等。

  兗州軍團,二十萬士卒。主將分別是曹彰、曹真。他倆的任務,是死守定陶、昌邑。這兩城,分別是山陽郡、濟陰郡治所,地處兗州腹。只要這兩城還在,就代表兗州沒有失守。

  齊國軍隊。就這樣配置完畢。

  之后,齊國派出三路使臣,分別出使蜀國、楚國、吳國。

  第一路,由司馬朗為使臣,前往蜀國。

  從臨淄到成都,一千九百多公里。司馬朗花費一個多月,才到達成都。

  此時的蜀國。已經拿下南蠻。實力大增。

  因為蜀地沒有戰亂。又有大唐紅薯傳入,能養活許多人。他們瘋狂造人。他們的人口,一直在增長。目前,蜀國有六百萬人口。

  為了應對大唐。蜀國也一直在擴軍。總兵力到達六十萬。

  這幾年來,司馬懿的發展,非常順利,已經是蜀國丞相,可謂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上。

  司馬兄弟見面,先是互訴忠腸,說起家中之人。然后,才說聯合抗唐之事。

  在蜀國,無論是劉璋,還是司馬懿。都愿意抗擊大唐的。

  不過,對于蜀國出兵數量。一直商議不下來。

  劉璋認為。齊國比較強,兵也比較多。有齊軍做為主力,對抗唐軍就好。他們蜀國,出兵十萬。跟著齊國混,在邊上喊666就行。

  而司馬懿卻提議,要出兵二十萬。理由嘛,這可能是最后一次聯合抗唐。若是敗了,他們就只得在蜀地等死。

  劉璋主意不多。只得找法正、張松。這兩人,也支持司馬懿的觀點。

  最終,劉璋只得同意下來。

  蜀軍由司馬懿為主將,張任、嚴顏為副將。出兵二十萬。其中,南蠻士卒,達到十萬,這算是炮灰吧。

  第二路,由諸葛瑾為使臣,前往楚國。

  臨淄到襄陽,九百多公里。諸葛瑾花費二十多天,到達襄陽。

  此時,楚國也打下交州,實力大增。他們也是多年沒戰亂,百姓們一心造人。

  這些年,人口有所增長。總人口,達到七百五十萬。

  楚國也瘋狂擴軍,總兵力,有七十五萬。

  諸葛瑾拜訪劉表,說明來意。

  此時,劉表病重。因為是抗唐大事,劉表這才見諸葛瑾的。

  蜀國一直熱衷抗唐。劉表很爽快答應出兵。

  但是,具體出兵多少,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只得找群臣商議。

  楚國大臣,分為兩個派系:

  一、由蔡瑁、蒯良為首,支持公子次子劉琮;

  二、由徐庶、龐統為首,支持公子長子劉琦。

  劉表自己呢。因為老婆蔡氏的原因。也喜歡劉琮。

  但是,自古立長不立幼。反對的人,比較多。所以,這事兒,一直沒定下來。

  如今,楚國要抗唐。蔡瑁與蒯良合計,讓徐庶、龐統兩人,一起領軍北上。到時候,楚國的承繼之事。就由他們倆,說了算。至于出多少兵,他倆附和就成。

  然后,劉表問出兵之事。

  徐庶提出。以我楚國的實力。出兵三十萬。沒有問題。

  蜀國臣子,沒反對。就這么定下來。

  而領兵主將是徐庶、軍師是龐統。隨軍將領有黃忠、文聘、魏延等。楚國總出兵三十萬。其中是交州兵十萬,算是炮灰吧。

  楚國出兵沒多久,劉表病情加重。于是,劉表封劉琮為楚國世子。

  而劉琦,身邊就劉磐,還有幾個蝦米。沒有任何作為。

  不久后,劉琮成為新楚王。

  而當時,北邊的戰事,已經開啟。徐庶、龐統等人,也只得嘆氣。

  第三路,由王朗為使臣,前往吳國。

  此時的吳國,有四個郡的地盤。總人口三百萬。總兵力三十萬。

  對于抗唐的事兒。吳王劉鷂,一直是被動出兵的。

  前邊多次抗唐。他們吳國,都有出兵。

  王朗說明來意。然后讓吳國出兵十萬。

  這讓劉鷂有點不樂意。他們好不容易,才有點家底。他怎么會愿意呢。

  于是,劉鷂看向魯肅。讓他出面說話。

  魯肅也覺得,十萬有點多。于是,轉變話題。

  如今,江東之地,還有兩個諸侯。一是蝸居廣陵郡的韓國袁耀。二是南邊的軍閥孫策。

  雖然,袁耀只有一郡之地。但是,他是帶著兵,逃入廣陵郡的。以至于,一郡之地,有十六萬軍隊。養這么多兵,對袁耀來說,還是很難的。

  還好有吳國,一直接濟著他們。不然,袁耀就得裁軍。

  吳王派人,找袁耀商議出兵。袁耀不好拒絕。

  因為,袁耀受過吳國的恩惠。再說,抗唐之事,為天下大義。

  于是,袁耀從軍中,挑選四萬老弱之卒,由張超領軍。

  這其中有小心思。廣陵郡,原是張超的地盤。把張超調走。這讓袁耀,更好的掌控廣陵郡。

  最后,咱們說孫策。他占據吳郡、會稽郡、以及山越各地。治下總人口,兩百萬。總兵力二十萬。

  當年,盧植領兵,想剿滅大唐。薛仁貴擺下龍門陣,斬殺孫堅、祖茂。

  這是大仇。孫策一直記著。對戰大唐,他是非常愿意的。

  于是,孫策決定,出兵八萬。其中山越兵六萬,算是炮灰。隨軍將領,黃蓋、程普、韓當等。

  孫策也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于是,讓周瑜、周泰、蔣欽留守。順便留下遺書,若自己戰死,就讓孫權繼位。

  而吳王劉鷂,見孫策出兵這么多,他不能少出兵。于是,劉鷂出兵八萬。

  這樣一統計,吳國三方勢力,一共出兵二十萬。

  由于孫策最能打。直接被任命為吳國主將。

  就此,南邊三國,都答應出兵。其中,蜀國出兵二十萬、楚國出兵三十萬、吳國出兵二十萬。總兵力七十萬。

  加上齊王的一百萬大軍。

  南方聯軍,就一百七十萬大軍。

  當然,短時間內。南邊三國的軍隊,是不會北上。他們要等大唐,召集大軍。

  想這樣的大戰,大唐也得征召百萬大軍。這需要兩、三個月的。

  只要大唐開始征兵,就是南邊三國軍隊,北上之時。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