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漢世祖 > 第364章 皇子戍邊
  分封二字一出,劉皇帝眼神中也不禁閃過一抹訝然,此時的劉旸,一臉肅然,眼瞼微垂,似乎有些不敢面對自己,忽然意識到,自己這個太子,在政治上還是足夠敏感的。

  看著劉旸,劉皇帝兩腿盤起,換了個姿勢,云淡風輕地道:“你以為如何?”

  聞問,劉旸的表情越發沉凝,認真地思考幾許,方才抬眼迎著劉皇帝的目光,鄭重地道:“大漢轄地過廣,除九州中國,大部分地區,朝廷統治,并不牢靠,需要鎮撫歸化,且費一朝一夕之事,需持續經營,方可成為大漢永固之領土。

  若以諸兄弟戍邊安民,既代表朝廷,也代表天家,足可起到鞏固安治之效,此乃長治久安的辦法,也是解決當下邊地問題的良策。兒,沒有意見!”

  聽其言,劉皇帝不由笑了,笑出了聲,只是表情有些讓人難以捉摸。劉旸的話聽在耳中,劉皇帝卻感受到了一些復雜的情緒。

  話說得很誠懇,卻打了個埋伏,略著痕跡地強調了下九州中國,雖未明言,但態度指向明顯,那就是即便要分封,九州故土這些基本盤不能動。

  與之對視了一眼,劉皇帝嘆道:“這半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維持這偌大的帝國,如何鞏固這幅員萬里的版圖,深思熟慮,反復斟酌,終難得出一個萬全之策。除非放棄一些雞肋的領地,徹底收縮......”

  說到這兒,劉皇帝自己都覺得有些可笑,對于已經占領的土地,豈能輕易舍棄,否則,此前那般規模的開拓擴張,意義何在。

  “我現在,考慮的也只是當下之事,二三十年之內的事情,所思所想,只為鞏固現有領土,夯實基礎,邊地需要穩,不能亂!”

  看著劉旸,劉皇帝語氣嚴重,眼神深邃,認真地道:“鞏固邊地,彈壓不臣,分封不甚必要,但以宗室皇子戍邊,是我三思之后,所得應急之事,以濟當下之務!”

  “打下了這么廣闊的領土,建立如此龐大的帝國,總需要人駐守。這些年對于邊地,官員、將吏、戍卒,朝廷從來沒少派,也從未忽視,但我心里始終不踏實!

  一直覺得,難稱周全,如今,我越發想明白了,這天下,是我劉家的天下,還需我劉家的人去鎮守,去鞏固,如此,我也可放心!

  不是不相信外臣,只是......”

  劉皇帝沒有繼續說下去,相反,眉頭卻鎖了起來,大概是也覺得自己的想法,仍舊考慮仍舊有些片面,不是真正周全之策。

  不過,就如他所言,他真正考慮的,還是解決當下的問題,至于未來,他是真顧忌不了太多,即便真有那方面的考慮,也難以起到太有力的影響。

  畢竟,他還能活多久都是問題,百年之后的事務,也真輪不到他去過度操心。何況,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矛盾也隨之而出,事務就是這樣不斷發展的,對此,劉皇帝早有清晰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他也實在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

  這也是時代的局限性,也是劉皇帝心中真正無奈的事情,對于一個帝王而言,歷史周期這是一個沉重而殘酷的話題。

  劉皇帝已經建立并統治了這個時代,創造了一系列的輝煌,但是,他終是深陷于這個時代,為其所同化,無法超脫,他所建立的大漢帝國,也難以超脫,江山永固,也只是空中樓閣,正是明白這些,劉皇帝有的時候,難免傷懷。

  因此,越到最后,劉皇帝所考慮的,也只是當下之急要,盡量給后人打好一個基礎,至于未來,未來他也有心無力。

  而聽劉皇帝之言,劉旸心中卻暗自松了口氣,至少劉皇帝的考慮,還在他可接受范圍之內。在劉皇帝的帶領下,他當然是讀史的,提起分封,他自然就聯想到漢之郡國,晉之諸王,對于一個大一統帝國而言,這顯然值得三思而行。

  相比于外臣,宗室皇子,固然更值得信任,血脈上的緊密聯系是天然的,但同樣的,也容易滋生野心,披上天家這層華貴的外衣,再與其充足的權力,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哪怕劉旸自認愚魯,也不是一點都看不明白。

  谷徙</span>但是,歷史就是這樣,后人因之而不鑒之,總是有其道理的。

  所幸,劉皇帝考慮的,還只是守邊,沒有在九州大地行分封之事情的意思,甚至,就沒有提分封,只是用一個“皇子戍邊”來解釋。

  倘若這樣,站在劉旸的立場,只要牢牢占據九州的基本盤,又有中央大義,倒也不虞他患。同時,若是兄弟們都被派駐邊地,對于他太子地位的沖擊,也將大大減輕,這一點,劉旸同樣想到了。

  父子倆各有考慮想法,一時靜默無語,嚴肅的氣氛,似乎也在這沉默之中,變得更加凝重......

  終于,劉旸主動開口了,拱手道:“爹,您的考慮,兒明白了,為固邊土,兒無異議,將全力支持。只是......”

  “有話便講,不必吞吞吐吐!”見狀,劉皇帝直接道:“今夜,你我父子也算推心置腹,坦誠言事,該說的,不該說的,都沒有保留,你也不需有什么顧忌!”

  “是!”看著劉皇帝,劉旸說:“您欲以皇子戍邊,然而,邊塞之地,多偏僻苦寒,荒蕪簡陋,若以兄弟們外戍,對他們而言,是否太過艱辛了!”

  聽其言,劉皇帝當即一擺手,恢復了往日的強勢,說道:“苦?再苦能苦過開國創業,當初的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他們沒有經歷過,享受了這么多年的富貴榮耀,也該對大漢做出他們的貢獻。

  我這些年悉心培養你們兄弟,可不是要養出一批膏粱米蟲的。我此前也與你娘講過,皇子,不只是我的兒子,也是大漢的臣民,朝廷的柱梁,為政、立業、戍邊,你們都該為朝廷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天家帶給你們的,除了富貴榮耀,更有職責與使命!”

  “爹的教誨,兒謹記于心,必當勉之!”聽劉皇帝這么說,劉旸當即誠懇道。

  然而,心中卻難免有些異樣。劉皇帝的想法是好的,以其強勢,皇子們固然不敢反抗,但對戍邊之事,若是心悅臣服,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內地繁華之所,讓他們去鎮守,或許也就樂意接受了,但到邊鄙之地,誰能心甘情愿,戍邊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計,其辛苦如何,經歷過前番北巡,體驗過河西那場冰雪之旅,皇子們也都是深有感觸的。換作是劉旸,他倘若不是太子,也不敢保證自己有那等的慷慨豪情,無私奉獻。

  再說一方面,皇子之中,各有所長,可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能力,擔起戍邊的責任,若是所托非人,且不提將來的隱患,恐怕就在當下,帶給邊地的,就不一定是安定,反成禍患......

  即便劉皇帝,都有愛子之心,何況是那些后宮的娘娘們,若是將來劉皇帝一個心軟,這個政策,又能切實地推行下去?

  不確定性,實在太大了。

  而這些疑慮,此時的劉旸,也只敢心中暗自思量一番,并不敢直接道明。劉皇帝嘴上說得好聽,讓他毫無保留,盡抒胸意,但是,他可是在劉皇帝關照下長大的,對劉皇帝的了解可一點都不少,成長到現如今,又豈敢真正對這個令人畏懼的皇父完全袒露心跡?

  當然,皇子戍邊這個想法,也并非就沒有積極意義,就當前而言,的確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再搭配上朝廷要實行的撫夷政策,對于邊地的安定與和平可以起到促進作用,也能加強了天家對地方的影響,對于消化鞏固現有領土,意義更大。

  至少,劉皇帝當國期間,是可以安穩視之的!

  而劉皇帝或許還有一種樸素的想法,那就是肉爛在鍋里了,不管是劉家,還是漢家,勿使華夏領土,淪落蠻夷,也許能夠勉強看做劉皇帝大格局、大器量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