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漢世祖 > 第190章 力所能及
  劉昉表現出來的異樣很明顯,金州指揮使見他面露糾結,輕聲說道:“大王,萬不可開關,倘若這些賊民中混入了叛賊,后患無窮啊!何況,朝廷的政策明確,不可違背啊......”

  沉思的劉昉被這話回了神,不由偏頭看向他,盯得此人埋下頭去。這一路來,劉昉對這名指揮使的印象并不算太好,這話就更令他心生厭惡了。

  這個時候,想起朝廷的政策了,想到要嚴格遵守,堅決履行了?此前,這些地方軍政官員,是什么表現,榆林的禍亂是怎么造成的?這些地方絕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金州指揮一口一個賤民,那股子蔑視拿捏的姿態,讓劉昉心頭十分不爽。劉皇帝固然有狠辣的一面,但對小民疾苦,也是十分關注的,他過去滅過佛寺,遷過豪強,抄過貪官,掠過商賈,但在小民問題上,多多少少會多幾分忌憚,因為劉皇帝清楚,下民可欺,但卻不能過分,為江山社稷故,小民之事再小,卻干系到國家長治久安,不能肆無忌憚。

  而劉昉,是從小受劉皇帝政治理念熏陶的,骨子里也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寧對官僚勛貴狠辣,也不要去過于剝削平民。

  雖然國情受限,很多事情難以避免,很多現狀難以改變,但在潔身自好上,劉昉自認無愧于民。就是混賬如九皇子劉曙,也不敢做出什么害民的事,這是劉皇帝給宗室劃定的一條底線,誰敢越線,絕不寬忍。

  但是,這些官僚可就不同了,哪怕對他們再狠,也改變不了他們掠食者的本質,或者說整個統治階級都是這樣的,只是在劉皇帝的勸導與壓制下,宗室往往要克制些,也不得不克制。

  至于官僚們,能做到哪一步,法律的約束一方面,個人道德節操也是一方面,但是,這是人治的時代的,也是吃人的時代,去考驗官僚們的節操,卻有些不講道理了。

  至少西北這場動亂,西北軍政體系,從上到下,都是有問題,都要擔責任的。但是,眼前這個金州指揮使,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壓抑著心頭的不滿,劉昉抬手指著堡外,澹漠道:“這數千難民,冒著身死危險難逃,是為了什么?活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愿從賊,他們對朝廷還有信心,也渴望得到庇護。

  如今,我們將他們拒之門外,不只大失民心,更會將他們逼到叛匪那邊,難道你們想看到,榆林再添加數千叛軍嗎?”

  面對劉昉這番義正辭嚴的言論,金州指揮使即便心有異議,也不敢表露出來,他本身也沒有與劉昉爭論的膽子,只是屁股坐在那里,下意識地做對自己對金州有利的選擇罷了。

  “再者,這難民之事,總是要解決的!朝廷雖有封鎖榆林嚴旨,卻也沒有對叛亂造成的難民做進一步的指示。從軍旅者,除了建功立業,更有保國護民,今生民罹禍,未能及時制難,理應感到慚愧。

  面對這些蒼生受難,豈能視若無睹?”

  說這話的同時,也是劉昉堅定他想法的過程。話說得雖然有些冠冕堂皇,但也確實是他的道德底線,劉昉就是這樣一個人,對劉皇帝孝順,對國家忠誠,對黎民憐恤。

  當然,他的考慮,也是有道理,同時,他也確實有足夠的權力。榆林平叛,劉皇帝已經給了他全權,除了在大方向上做了指導,在一些細節問題上,可是任他操作的,這難民之事,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見劉昉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金州指揮使不敢再反對了,即便再不樂意,也只能夸趙王殿下仁慈,憂國憂民。至于即將被斬殺祭旗的兩百多叛賊,就不在考慮之內。

  “我給你一個任務!”劉昉想了想,盯著金州指揮:“你留在歸德堡,這些難民百姓,就交由你負責甄別、救助、安置!”

  聞言,其人一愣,有些遲疑道:“大王,末將只恐人手不足.......”

  劉昉是何人,聽他推諉,再也不壓制怒氣,冷聲道:“你要違抗軍令?”

  迎著劉昉森然的目光,金州指揮使不由打了個寒戰,趕忙道:“末將不敢,只是這么多難民,只怕力有不及!”

  “偌大的金州,還收容不了這數千難民?我會給金州官府去一道手令,人手、錢糧,由金州官府供應,長安那邊亦可協調,再不濟,從軍糧中調撥一部分!”劉昉越說越嚴厲,甚至已經怒氣騰騰:“你若做不到,我另委他人!”

  聞言,金州指揮使心神大震,再不敢諉言推辭,保證道:“末將遵令!”

  “既如此,那此時就交給你!事情辦好了,有賞,辦不好,我就拿你是問!”顯然,此人的態度,讓劉昉很惱火,甚至不惜口出威脅之語。

  當然,對于這樣的人,適當的逼迫,是有必要的,也只有干系到他們切身利益之時,才會賣力去做。

  看著堡外的那些難民,金州指揮使心中默默嘆息一聲,當然不是因為可憐他們,甚至把他們當成麻煩,很是無奈。

  眼珠子轉悠了一下,拱手道:“大王有令,末將自當盡心竭力完成,只是何況,眼下人心浮動,這么多人進入金州,末將實在擔憂會給金州帶來動蕩,還請鑒之!”

  對此,劉昉一下子沉默下來,沒有再表現出過多的攻擊性,他何嘗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甚至一定程度能理解這些地方軍政官僚的顧慮。

  而可以想見的是,這些難民涌入金州,必定會帶來治安上的麻煩,別說那些官僚了,就是當地的百姓,恐怕也會持排斥的態度。

  又要維持關內道州的穩定,又要救民,實在兩難。劉昉陷入了深沉的思考,腦海中無數念頭迅速閃過,忽然抓住了什么一般,扭頭道:“這些人,暫時安置在金州,提供必要的救助,兵器全部收繳,派人看守。待度過此冬,就將他們盡數轉移,發往安西!”

  說到這兒,劉昉越發覺得自己的想法可行,喃喃道:“魏王那邊正缺人,榆林未知何時能定,即便定了,想來也是殘破不堪,安西雖遠,卻能提供一個棲身之地,也算對得起這些難民了!”

  聽劉昉的決定,金州指揮也是兩眼一亮,不論如何,只要別把這些麻煩留在金州,還是可以接受的。

  “若要轉移這些難民,僅以金州之力,恐怕難以成行!”

  “這些不用你們考慮!”劉昉當即道:“西北轉運使、河西我會安排好,你們做好分內之事即可,總之,我不希望難民問題,繼續惡化下去!”

  “是!”

  做好了決定,劉昉便派人出堡,向堡外的難民宣布救濟安置之事,很快,已經近乎麻木的鹽州難民又重新恢復了些生氣,希望意外的來臨,讓他們情緒徹底地釋放出來,歸德堡前的山嶺之間,爆發出一陣“趙王千歲”的呼聲。

  呼喊聲借著風聲傳入堡,劉昉正在回營途中,聞此高呼,他也不由心頭大動,劉昉終究是帶有一些感性的,此時,眼眶竟不自覺地有些泛紅。

  “大王,整個榆林,難民何止這數千人,歸德堡的情況,也絕非個例,難道所有難免,都照此處置嗎?”跟在劉昉身邊的趙王長史,輕聲問道。

  “我不求他們的歡呼,只求問心無愧!這些漢民,大部分都是當年朝廷移民政策所致,原本希望靠他們穩固邊陲,如今,卻鬧出了這么大亂子。對于這些百姓,朝廷是有負他們,如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劉昉嘆道。

  “如你所言,其余地方,也照此辦理!”想了想,劉昉咬咬牙,道:“東京那邊,代我擬一道奏章,將難民之事以及我的處理意見上報!

  還有,派人盯著金州,盯著此事,對于這些人,我已經不放心了!”

  “是!”

  經難民一事,劉昉的心頭難免多了些沉重,回首北望,目光中帶著堅決,表情中透著堅定,榆林,必須得嚴厲戡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