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紅樓之補蒼天 > 第240章:萬里猶近
  沿著漢長城一線,從東至西分布著兩大鎮所,分別是榆林鎮、寧夏鎮。又分出榆林衛(延安衛、綏德衛、慶陽衛)及寧夏衛(前、中、后)等衛所。

  按照此時邊地情形,邊地由榆林鎮轄制,核心鎮所即為原“延綏鎮”,現今的榆林鎮。

  榆林地區適宜種植榆樹、柳樹,因此逐漸得名。該城附近有山名“紅山”,其北有河為“清水”,再于洼地成湖。水面浩大,中間竟有小島凸起。后有邊地官將引湖水入左近的無定河,再穿紅山為紅石峽,便利來往溝通。

  以駐軍情況來說,榆林鎮與寧夏鎮沿線各衛所、戍堡,合計為十余萬人的常守正規部隊,其他募兵不計。榆林城日常駐軍兩萬余,但遇到戰事后,會迅速集結三五十萬的總體兵力。

  再就是屯墾在附近的百姓邊民,為節省大批糧秣遠道運輸,也立下不凡功業。

  接近榆林城的時候,賈璘一行已然看到城內派來迎接的人群。賈璘的官職不高,但有代天子巡邊之名,再就是有“文武選侍郎”的兼任。邊地官將雖然自詡豪橫,總還是要客氣一番才是。

  因為這里駐軍較多,僅副總兵就有兩百多位,其他參將及以下不計。再有相應的各級文職官員,賈璘一行所見的迎候隊列可謂浩大。

  眾人隨著逐漸走近,除了明確穿著衣甲的之外,另外那些官將胸前的補子,也隱約可辨:因為多是武將,自然就是各類走獸圖案的。

  眼見如此浩大的陣仗,不由得裘方等人不為此心生畏懼與警惕:那些武將之中,恐怕大多是殺傷過人命,甚至許多人命的。到了這里,自然要老實一些。

  鑼鼓聲中,賈璘騎馬到了驛道盡頭。潘貴、葛瑾拉住馬匹,扶他從馬背上下來。

  一名副總兵級別的將領近前施禮道:“在下副總兵常克,率本鎮一應文武官將,迎候御史大人。另外告知御史,榆林鎮安總兵仁海陪同九省統制王大人,早在寧夏后衛一帶巡視。”

  “圣上有言——治世以文,戡亂以武。邊關軍帥戎將實朝廷砥柱,國家干城。將軍披肝瀝膽,士卒百戰猶酣。邊關若金固,將士如銅鐵。又,在下奉旨巡邊,特傳圣上關切,并有褒獎。”賈璘答道。

  常克連忙回應道:“臣等敢不為圣上分憂?!再拜謝圣上殊恩惠及!”

  來往公文式的接觸之后,就是官場的寒暄客套。武將接連夸贊賈璘年少有為,文官齊贊賈璘少年高中金榜。

  總是連聲贊他受到皇帝看重,又是不辭辛勞、不遠千里來到邊地,眾人再慰問一番辛苦。

  隨后就是相伴入城,再就是盛大的接待宴會,賈璘等人應付之后,回到驛站內。

  再有官員要妥當安排杜金平、吳焦巴弓等人,賈璘只說可暫時讓他們在城郊的屯田莊園住下,既可以佐助耕種而不必耗費國家糧帛,也能保持習練。官員雖然提前知道有這些莊丁,但心里也未必重視,領命就是。

  又涉及到賈璘入府辦公的事,賈璘只是要求在府衙內找出兩間辦公屋舍,以便可以與蘇璋,及書吏、歷事監生等人處置公務即可。潘貴、葛瑾,也帶著那些衛駐在府衙側院的兵營。

  至于裘方、韓澤平、衛若蘭、李云寧、柳湘蓮等人,賈璘只說務必跟隨自己,就暫且算是伴從,待與王子騰、安仁海等人會面后,再行商議。

  常克見他隨行有侍婢,就于府衙內的后宅辟出一個小院予以安頓。金釧姐妹與兩個婆子被府衙后宅女史引導前去,各自住下不提。

  一切處理完畢,賈璘查視過隨行人員盡皆安好以后,再去探看金釧等人。兩個婆子先近前施禮,賈璘從袖中拿出二兩銀子打賞。

  兩人忙著跪拜道謝,只說“大爺看賞過多,不敢再接下”。賈璘安慰著說道:“你們做事盡心,來這里也會有不適。記著安心暫住即可,有事盡管找府衙執事婆子去說。”兩個婆子領了命、收了賞銀之后,再拜謝后轉去旁邊屋子。

  金釧隨后不作聲地拉著他的手,回來自己姐妹住的的屋子。賈璘握著她的手問道:“可能適應?”點點頭,金釧回道:“大爺不必為奴婢們分心。”卻仰頭盯看著他,再就緩緩地靠進他懷里。賈璘聽她說得認真,也就擁著她親吻撫慰一番。

  被他熱情攪動了心思,金釧卻能察覺到他有些心不在焉。早已渴求與他親昵的她,此時勉強嬌喘著勸說道:“大爺一路辛苦,現下又倍為忙碌,且饒了金釧。”

  賈璘憐她關切,擁吻她之后也就松開了手。金釧果然有執著性子,隨后掙出他的懷里與玉釧打水來給他盥洗。

  也不在這里安睡,賈璘只回去自己屋中躺下。睡到半夜時分,他只覺得心緒不寧。屋內仍是暗黑,可他卻仿佛能夠看見自己的書信,正在飛快地接近,直至送達于相關人的手中。

  妙玉捧信反復閱讀之后,立刻焚香祝禱。襲人、可人、金釧、玉釧,乃至翠筠、沉香、紅袖,再就是杜正、周水蓮等人,也齊齊地拜禮遙祝安好。

  再有就是幾封書信傳達揚州,一封放在了林如海、賈敏夫婦的面前;一封被甄玉蓮緊緊地捏在手里;再有一封,被林黛玉癡癡地看著。

  林如海夫婦雖然心疼賈璘遠行,又還是多有兇險的邊地。可他們知道賈璘哪怕是在年少的時候,即已有了效力家國、試圖平定天下亂局的雄心。對此,夫婦兩人閱讀著他的來信,從其中體會著他的決心,也只有為他感慨幾聲。

  這個年輕人自小孤苦不易,偏又與賈氏那些希圖攀附宗族,借以持續過著好逸惡勞生活的子弟們不同。賈璘勤奮讀書并終于中第,獲得了世人艷羨的出身。再又秉持初衷,似乎從未動搖地向著那個目標前行。哪怕是有坎坷,這個年輕人也都能從容對待。

  林如海待人寬厚,又是得到了賈璘的佐助,對他極為看好、看重;賈敏受他救治,原本就已有感激,乃至感恩之情。又見他對他們極為恭順禮貌,夫婦兩人若是要給他挑毛病也是不易。

  但女兒林黛玉是否于未來真的嫁給賈璘,夫婦兩個,尤其是賈敏還是有些猶豫。不是因為賈璘不夠優秀,在某種意義來說,賈敏對賈璘都有崇拜的心思呢。

  可她還是隱隱地覺得,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出身尋常環境、家資雖有他一直奮斗卻仍是一般的賈璘,要想獲得大富貴并不容易。當然林氏,乃至賈氏也可以幫助他。可他卻又并不接受。

  另外重要的就是賈氏掌權人賈母的心思。賈敏再是精明,卻也不能公開與母親作對。賈母的心思是攀住林如海,來使得賈氏富貴的根基更為穩定。因為林如海之妻,是賈母最為疼愛的小女兒賈敏。

  所以賈母有意,讓自己最喜愛的孫輩賈寶玉與林黛玉結合。這使得賈敏與丈夫林如海也要謹慎處理。這還不算,那邊的王夫人卻也時常看似輕描淡寫,但卻顯得語重心長地催促賈敏,暗示她讓最聽她話的賈璘,盡早定下親事。

  至于是林黛玉或者是什么人,王夫人倒是并不在意。因為她暗想把賈寶玉和薛寶釵撮合在一起,這樣就能轉而攀上舊勢力中的目前最為顯貴的王子騰,形成純粹王家奪占賈氏風頭的局面——賈寶玉也是王氏子。

  當然王子騰本人也有幾個女兒,賈氏卻并敢奢望攀附上。而賈寶玉本人對于王氏其實并不感興趣,或者就是因為當初王子騰有掠奪賈氏人脈資源過于猛烈,甚至貪婪的原因。

  但王夫人之所以這樣著急,是因為她模糊地看出來,薛寶釵似乎也屬意賈璘了。

  總之,林如海還好,賈敏卻要謹慎對待這些事。再就是林黛玉雖然還年幼,卻也有其他官貴人家來試著提親了。但總是林黛玉心意篤定堅決,林如海與賈敏又極為疼愛這個女兒,并不想令她傷心終生,更不想公開得罪賈璘。與他反目而落得背信棄義,甚至被恩的名聲,林如海與賈敏肯定不愿。

  這夫婦兩人只當暫時無事,再給賈璘寫去關懷與叮囑的信件。

  那邊的甄玉蓮拿著賈璘的信,先是開心地告訴母親封氏“母親盡管安心,您的女婿子一切安好”,再就回去自己屋內抹淚傷情。

  把信紙捧在自己的懷里心口,她嘗試用這樣的方式,與遠在數千里之外的郎君進行身與心的溝通。

  信紙被她自己的體溫焐熱,她也就覺察到了來自他的溫暖與關懷。又不能讓淚水浸濕了書信,她只有閉目冥想兩人的歡好。

  或是與他在書房練字、彈琴,或是與他的床笫之歡。又何至于此?花前月下,窗邊桌旁,乃至椅中案上,風荷居何處沒有他們的柔情蜜意在?凡此種種,她用暗里的歡喜,來烘干眼里的淚水。

  甄玉蓮這里獨自慨傷,相鄰的小院內,明月照透同樣亮著燈盞的窗欞。桌前的林黛玉若是真的想哭,恐怕都會讓自己浮起來了。

  她只能揚著頭,通過眺望夜空星月,來傳遞與他的心思。自知年齡尚幼的她,心中卻有著格外的堅持。那就是今生一定要嫁賈璘;而賈璘一定不會負她,必會以正妻之禮迎娶!因為他做了這樣的承諾。

  至于甄玉蓮,甚至之前的襲人、可人,林黛玉再小也是懂得:她們即便與賈璘親近,終究是側室,甚至襲人等人還算不上。

  只有正妻才是家中尊貴。賈璘再是憐愛甄玉蓮,卻從未有過這個意思。而甄玉蓮也頗為識趣,從未提及過半個字。

  似乎眾人都懂得,賈璘未來作為大家長坐在正堂的時候,身邊的正妻就是此時正遙望明月的林黛玉。

  林黛玉愛哭,是因為她天性敏感而多情。可她卻并不比尋常女孩子更為抑郁,甚至她的活潑玩笑也不少呢。更何況,目前的她雖然保持著靈秀的身姿,卻已然擺脫了疾患的困擾。

  未來,她自信會以歡快至極的心情與神態,長久而不再分離地伴在賈璘的身邊。那是她應該得到的,也是她和賈璘安靜地等待花開的最終、最美情景。

  兩人會再無避諱地說笑,再無避諱地相互打趣,再無避諱地相好相處。那樣極美的情景,是她和他,或許從相識那一刻,就開始期待的。否則,還談什么天意呢?!

  收回目光,她鄭重地拿起筆來,開始為賈璘寫回信。這樣的信件,難免會被父母檢查,她定是不敢用什么明確含情的字詞。一時踟躇,她的一滴清淚,滑落在了信紙上……。

  賈璘此時或有感知,近畔的燈燭閃動了個小火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