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厚照大明 > 第二十七章 戮力同心
  “何事?”弘治皇帝眼角已瞥到蕭敬的身影,手中的朱筆亦為之一頓,抬頭問道。

  “回稟萬歲爺,秦大人已到殿外候旨。”蕭敬躬身應道。

  “哪位秦大人?”弘治皇帝一時沒反應過來,略有些愕然地望著蕭敬。

  坐在御案邊的朱厚照亦微愣了片刻,不過他心思轉得快,隨即已猜到來者何人,還笑著站了起來。

  蕭敬伸手輕擊了擊自己的額頭:“回萬歲爺,是新任兵部尚書、左副都御史兼三邊總制,秦纮秦大人……”

  聽到“新任兵部尚書”六字時,弘治皇帝臉上滿是笑意,也不理蕭敬的小動作,只沖他揮了揮手:“快快宣來,朕待秦卿家久矣。”

  說著,他將手中朱筆擱在一旁,又把題本一合一挪,抬頭已望往殿門。

  未幾,蕭敬折返而回,他身后側多了一名頭發和胡須都已花白的男子。

  這男子頭戴一頂烏紗帽,身穿一件紋有小獨科花的盤領右衽緋袍,腰束一條紅色花犀帶,腳蹬一雙皂靴,體形健壯,身板挺得筆直,走路似帶風。

  離弘治皇帝還有七八步遠,他腳步已是一停,隨即身軀向前一俯,雙腿往前一曲,朝著弘治皇帝跪拜起來,口中高呼道:“臣秦纮,叩見皇上……”

  “秦卿家無須多禮,速速請起。”弘治皇帝臉帶笑意,雙手向上揚了揚。

  秦纮聽了并未隨即而起,卻抬頭望了望站于御案側邊的朱厚照,臉上似乎不太敢相信的模樣,略有些遲疑地問道:“皇上,這可是殿下?”

  弘治皇帝笑而不語,反倒是朱厚照笑著回應道:“秦先生,正是學生。快快請起……”

  當年秦纮托病致仕之前,朱厚照對他的為人處世頗為認同,和他曾有過一段師生之誼,故而朱厚照樂意稱其一聲“先生”。

  秦纮聽得滿臉均是訝色,馬上朝著朱厚照行禮:“臣秦纮見過殿下……”

  “先生無須多禮,快快請起……”朱厚照一邊說著,一邊快步走到他跟前,伸手便要將他扶起。

  秦纮擺了擺左手,示意自己不用扶,隨即右掌往地面一撐,邊站起來邊道:“一別數載,殿下已是這般英資颯爽,臣實在喜不自勝,惟臣老矣。”

  “古人云‘歲月催人老’。但在學生看來,先生風采絲毫不減當年,何來‘老矣’之說?”朱厚照笑道。

  弘治皇帝暗暗打量著秦纮,健碩的體形,臉龐雖有皺紋卻毫無疲態,尤其那炯炯的雙目更顯精神,心里暗贊一聲,果不愧是文武兼備之人。

  再聽著兩人說個不停,自己反倒成了局外人,弘治皇帝不禁一陣暗笑,未幾,說道:“秦卿家,皇兒,稍后再暢談可好?”

  秦纮聽得躬身道:“臣一時忘形,請皇上責罰。”

  “秦卿家何錯之有,久別重逢話語多。來人,賜座賜茶……”弘治皇帝朝著那幾名宦官揮了揮手。

  秦纮愣了片刻,馬上再躬身:“天恩浩蕩,老臣何敢有此優待?”

  他卻不知道,這半個月來弘治皇帝賜座賜茶已賜成習慣了。

  這習慣是從徐溥和馬文升開始的,不過,能得到賜座賜茶待遇的臣子,秦纮也僅為第三人而已。

  他們三人有共同的特征:年過七十,頭發胡須均花白,在弘治皇帝看來都是朝之重臣。

  過得一會,朱厚照問道:“秦先生,圣旨是上月十七才發出,你因何如此迅速已抵達京師?”

  秦纮雙手端著一杯茶,坐在宦官搬來的錦凳上,應道:“殿下,老臣進京已是慢了些。”

  頓了頓,他又道:“老臣于上月廿二接受上諭,將家中之事稍作安排,于廿五離家赴京。說來慚愧,直至今日八月初二方至京師。若十余載前,老臣還能再快一兩日。”

  聽著秦纮描述進京的過程,朱厚照頓時有些咋舌。

  秦纮是山東布政司單縣人,他致仕返鄉自是回到單縣。

  單縣離京師有一千四五百里的路程,當下交通并不發達,一般來說怎么也要十余日。但秦纮僅用八日,真可謂火速了。

  如果秦纮也像當下大多數文臣那般來一番“清高”操作——“三推四請”,那么沒有三四個月也到不了京師。

  到那時,黃花菜都涼了,所謂的“清高”有時真害人。

  不過,秦纮是不可能“推卻”的。

  三年前,他因被排擠而無奈托病致仕。如今因邊事告急得獲起復,委以兵部尚書、左副都御史,兼三邊總制之職,仍心懷壯志的他又怎會拒絕?

  弘治皇帝聽得頜了頜首,說道:“秦卿家,去歲以來,邊事已頻起,西北生民受苦久矣。兵部之責,你無須多慮,唯三邊總制之責重大,要以邊地生民為重,多加籌劃。”

  “臣得蒙圣恩,定當全力以赴,不負皇上所托。”秦纮又站了起來,躬身應道。

  弘治皇帝伸出右手,往下虛按了數按,微微一笑:“秦卿家坐下來說話。有卿家往西北坐鎮,朕心安矣。”

  須臾,他又道:“卿家可知何人舉薦你為兵部尚書兼三邊總制?”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秦纮自然不知道,只得說了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語應對。

  他遠離朝堂已數年,接到旨意便進京,今日一大早才到京師,僅在禮部報了個到,一番梳洗即來面圣,那有機會打聽自己應何得蒙圣恩?

  在他略顯茫然的神情中,弘治皇帝輕拍了拍身邊的朱厚照,笑道:“乃東宮舉薦。”

  秦纮聽得頓時愕然,那知弘治皇帝接著說出一句讓他更驚愕的話語:“秦卿家,東宮還說,待你抵京之時,要與你議一議西北邊事。”

  朱厚照迎著秦纮滿是驚疑的目光,笑了笑:“學生所言僅作先生參詳……”

  少頃,朱厚照已喚蕭敬取來陜西布政司的輿圖,在墻垣邊掛起,頂端離地面約莫五尺左右。

  “父皇請移駕,”朱厚照恭敬地對弘治皇帝道,又望向秦纮再道,“秦先生,也請隨學生來。”

  說著,朱厚照轉身先一步走向那幅陜西布政司的輿圖之前。

  秦纮馬上站起,靜等弘治皇帝先移駕,這才緩緩走了過去。

  見兩人已來到,朱厚照打量了輿圖片刻,以右手食指點了點輿圖的某一處,說道:“秦先生請看。此處即是將要升設為固原鎮的開城縣。

  固原位于甘肅和寧夏之間,乃關中重要門戶。上月虜賊毀我邊墻,侵我靈州等地,幾已擄掠至此。

  待固原鎮增添兵備,派遣鎮巡官布防,成為關中之扼要后,方能抵御虜寇再南下。”

  秦纮接到的起復圣旨里,便已提及升設固原鎮、于花馬池建總制府等條文。

  此刻他邊看輿圖,邊聽朱厚照講述,一目了然之下,心中已有些認同。

  又瞥見弘治皇帝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樣,他不由得暗道,難道皇上借東宮之口,將旨意轉告于我?一念至此,他更加用心聽著。

  “先生,此為花馬池,恰好于延綏和寧夏之間,若花馬池失,則固原失,如固原失則關中危矣。”

  朱厚照手指移到“花馬池”又戳了戳,繼續道:“三邊總制府設于此后,西與寧夏鎮,東和延綏鎮,均能守望相助。若能固守花馬池,固原等地自可無虞。”

  秦纮緩緩點了點頭。

  朱厚照:“先生赴任后,學生以為應從多方著手……”

  還有多方之策?秦纮暗吸一口氣。

  朱厚照繼續道:“一是撫英靈、振軍威。今歲以來,虜寇已多番侵邊,我邊兵傷亡慘重。若先生能親往祭奠陣亡士卒之英靈,優恤因戰而傷亡士卒之家眷,逮治一應失職將士之罪過,軍威必大振。”

  兵敗士氣低落,確應先振軍心,秦纮聽了不由自主地又點了點頭。

  “二是選宿將、調防務。四鎮之中,以新設的固原鎮尤為重要,要增士卒加強固鎮防務。重新調配延綏、寧夏及甘肅之防務,應選拔知兵之宿將予以重任,能者居之,庸者撤之。”

  “三是募新兵、勤操練。自去歲以來,因邊事頻繁,士卒缺員嚴重,廣募新兵,與現士卒一道,勤加操練,擴我守軍之規模。”

  “四是筑堡所、墾荒田。固原以北延袤達千里,均為荒田閑田,沿邊每數十里可筑一堡,每堡配數百士卒。

  在操練之余,墾田耕種。若士卒不足以應付,則須招募生民。如經營妥當,四鎮之兵糧當可自給自足。”

  秦纮越聽越心驚,那怕他沒有赴任,對西北的延綏、寧夏、甘肅及固原的情況還沒多少了解。

  但他曾在宣府鎮巡撫多年,邊地各鎮的景況是共通的,朱厚照所言正中大明邊鎮之要害。

  “五是修城垣、筑塹壕。邊地的城垣已歷經數朝無修緝,多數已破敗不堪,這才讓虜賊有可乘之機。修筑城垣之時,再深挖塹壕,如此,寇賊將不能再輕易而舉侵我邊地。”

  秦纮自不會知道,這些方法不過是朱厚照提前挪用而已。

  “先生,還有一事。與先生相識的楊應寧卿家已擢升為右副都御史,將巡撫陜西,督理馬政。先生可還記得,楊卿家曾于陜西督學數年?

  他對陜西一應事務可謂知之甚深。先生若與楊卿家戮力同心,定能讓大明西北數鎮少受虜賊滋擾,如此生民便能早日安居樂業。”

  在秦纮震驚的目光中,朱厚照又道:“惟望先生全力堅守邊地。快則一二年,慢則三四年,學生將助先生一臂之力,驅除虜賊之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