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九百零五章:殺招
  真的要說起來,王翺和陳循,其實結怨已久。

  要知道,最開始王翺空降到內閣之前,陳循便是內閣次輔,首輔之位遲遲不定,很多人都覺得,陳循有希望能夠上位首輔,那段時間,包括陳循自己,也在積極爭取,在朝堂上隱露鋒芒。

  但是后來王文,王翺二人從遼東而回,王文接了王直的吏部尚書,王翺則是一入內閣便成首輔,從這個角度而來,王翺算是擋了陳循的路。

  再往后,二人更是矛盾重重。

  當時內閣當中,陳循和高谷一家獨大,雖然隱有分庭抗禮之勢,但是王翺的到來,再次讓二人團結起來。

  王翺雖然勢單力薄,可畢竟身為首輔,自然也不會受人拿捏,雙方你來我往,明爭暗斗了很長一段時間。

  中間鬧出了無數的事端,最典型的,莫過于經筵侍講上清流集體孤立王翺,以及后來王翺聯合吏部引入內閣大臣這兩件事。

  雙方因此幾乎算是撕破了臉,最終,還是天子親自出面調停,一方面核準了王翺舉薦閣臣的奏疏,另一方面命陳循升任工部尚書,這場風波,才算平息下來。

  但是,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了,可雙方的梁子肯定是結下了。

  當然,到了他們這等地步,私人恩怨固然是一方面,但是,雙方相爭,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之所以打從一開始,王翺和陳循就矛盾不斷,看似是在爭奪內閣的掌控權,但是實質上,其實在爭奪清流的控制權。

  內閣畢竟性質特殊,那個時候,天子打壓清流的勢頭還不明顯,翰林清流華選,轉遷內閣尤其方便。

  王翺身為首輔,如果不能在清流當中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勢必會逐漸被架空。

  可是以他的身份,要在清流中占據一席之地,就等同于在跟陳循和高谷搶位置。

  這基本上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雙方才會相互看不順眼。

  當然,這種矛盾,隨著天子打破慣例簡拔非清流入閣,又提拔非陳循一系,也和王翺并無深交的蕭镃為翰林學士而逐漸被淡化。

  但是,淡化不等于消失,雖然平日里王翺和陳循二人很少發生爭執,以至于很多人都遺忘了他們之間曾經發生過如此激烈的沖突,可王翺從來沒有忘記過。

  所以,他對于江淵的投靠,一直都保持警惕。

  尤其是在殿試這件事情上,他始終心存不安,但是,可惜的是,和蕭镃一樣,王翺也沒能經住利益的誘惑,放任了江淵。

  事實上,在天子雷霆震怒之后,王翺就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了個大錯,所以一直都為此惴惴不安。

  但是,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

  目光定在陳循的身上,王翺的臉色一陣陰沉。

  果然這幫清流出身的人,玩起政治斗爭來,是一把好手。

  現如今的局面,已然很清楚了,陳循為了今天早朝,只怕準備的不是一天兩天了。

  從當初讓大理寺搶下主審的權力,到后來在朝議上跟江淵鬧翻,撇清自己,再到后來,一次次試圖面奏發難。

  這個老家伙,果然是心機深沉的很……

  眼下這種局面,王翺即便是看清楚了一切,也只能先求自保。

  他清楚這件事情的背后是陳循,但是,卻更清楚,對方已經把自己摘的干干凈凈。

  這場朝議,他無論能不能保住自己,都已經輸了。

  因為,他明知道算計自己的是誰,但是,卻無法反擊。

  有之前陳循和江淵鬧翻的事情,無論如何,他也攀扯不上陳循,眼下他能做的,就只能是自保。

  但是反觀陳循,無論江淵最終能不能扳()倒王翺,他都立于不敗之地。

  好心機!

  心中冷笑一聲,王翺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今天的這份大禮,他記下了。

  既然陳循能夠用這么長的時間布局謀劃,那他又何必急在這一時?

  將目光從陳循的身上移開,落到江淵的身上,王翺的臉上閃過一絲憐憫,這個江淵,還真是拎不清楚。

  怪不得早早的就被陳循當成了棄子。

  眾目睽睽之下,面對著江淵的指控,王翺除了臉色微變之外,卻始終沒有任何的動作,仿佛江淵說的不是他一樣。

  直到片刻之后,上首天子垂問,道。

  「首輔,江淵說殿試舞弊一案,乃是你在背后主使,對此,你有何話要說?」

  這話問的平靜,似乎和剛剛詢問江淵的口氣并無不同。

  但是,王翺的反應,卻和失措的江淵截然不同,他面色平靜,上前一步道。

  「陛下,江淵所言,不過困獸猶斗,胡亂攀咬爾。」

  「舉薦內閣大臣為殿試讀卷官,乃是慣例,臣并無逾矩,殿試舞弊案后,翰林院選庶吉士乃是急務,臣舉薦江淵,亦是循陛下旨意,以為江淵清簡勤勉,向來并無劣跡,至于最終由臣暫掌翰林院事,亦非臣向陛下求取。」

  「臣不知江淵為何要攀誣于臣,但是,殿試一案與臣無關,請陛下明鑒!」

  說到底,作為內閣首輔,王翺也是有自己的定力的。

  在陳循出招之前,他心中會有不安,但是,實際上對方出手之后,他反倒平靜下來。

  他可不是像江淵這樣的清流,視名聲如性命。

  王翺之所以能夠成為內閣首輔,靠的不是人脈,不是資歷,而是實打實的仗劍駐守邊關,是和王文一同出使遼東,說服脫脫不花撤軍,奠定整個瓦剌戰局轉折點的功績。

  想要扳倒他,就憑江淵這幾句沒有實證的誅心之言?

  未免太天真了!

  陳循不愿自己親自上陣,而要設計將江淵逼到絕路,無非也是沒有絕對的把握罷了。

  所以說,整座棋局當中,只有江淵是個棄子。

  陳循為何對付王翺,籌謀了這么久,但是反過來,他王翺就真的沒有任何的準備嗎?

  這番話,并沒有什么強力的辯駁之語,核心意思就一句話……這事和我沒關系!

  但反而是這種態度,讓群臣變得猶疑起來,開始懷疑江淵是不是在垂死掙扎,胡亂攀咬……

  見此狀況,江淵也有些慌亂。

  他很清楚,自己的指控,其實就如王翺所說,是在攀咬,這種情況下,王翺的反應越激烈,就越顯得他心虛,可他越是平靜,就越顯得江淵像個跳梁小丑。

  不過,事到如今,他已經沒了其他的辦法,只能死死的咬住王翺,把心一橫,江淵開口道。

  「陛下,殿試一案,的確是臣鬼迷心竅,但是,臣區區一普通閣臣,豈有如此膽量蒙蔽圣聽?」

  「若無首輔大人暗示,臣斷斷不敢行此事,請陛下明鑒!」

  這就是在誅心了!

  沒有證據,只有推論,目的就是挑動所有人心中的懷疑。

  不過,這種手段,對于王翺來說,著實不能算是什么難應付的事。

  當然,面對江淵持續不斷的攻擊,王翺顯然不能再用剛剛的態度來應付,于是,他轉向江淵,開口問道。

  「江閣老,你口口聲聲說,是我暗示你在殿試當中舞弊,那么我想問問你,你為何要聽從我所說之言呢?」

  「陛下早已有言,內閣并無上下,皆為輔臣,首輔次輔之名,不過執掌()不同而已,你既知我有操縱殿試牟取私利之心,何以未曾稟明陛下?」

  「這……這當然是因為,你把持內閣,以分票權鉗制于我,所以我才……」

  江淵的額頭上不斷冒汗,說話都有些不連貫。

  他當然能聽得出來,王翺這話是什么目的,因為這兩個問題真正的答案很簡單。

  那就是江淵自己想要謀求勢力的擴張,想要拿到翰林院掌事的差事。

  但是這話能說嗎?

  當然不能!

  一旦他承認了這一點,那么,他在朝臣的眼中,就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如今他本就沒有證據,如果群臣對他產生這樣的印象,那么,他的指控自然便沒有了絲毫的可信度。

  所以,他只能扯出這個借口,但是問題就是,只有真話才是無懈可擊的,只要是假話,就必然會有破綻。

  不待江淵說完,王翺便冷哼一聲,打斷了他,道。

  「江閣老的意思是,本官在內閣,已然是一手遮天,威勢無匹,可以隨意指使閣臣了嗎?就憑區區的分票權?」

  一句話問的江淵說不出話來了。

  剛剛那句話出口之后,他也意識到了問題。

  分票權固然是首輔獨有,但是,要說憑借這一點能夠徹底掌控內閣,只怕也太低估內閣的體制作用了。

  和其他衙門不同的是,內閣輔臣各自獨立,皆有獨自票擬,獨自上奏,甚至是秉承上意獨自擬詔的權力。

  分票權只能決定他們日常處理的奏疏是哪些事務,根本不可能對一個閣臣形成實質上的威脅。

  眼瞧著江淵無言以對,王翺搖了搖頭,不再理他,轉身便想要為此事一錘定音,但是,他剛轉過身,還未來得及開口,便聽得身后傳來一道聲音。

  「首輔大人,難道沒有嗎?」

  這道聲音一出,頓時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陣波瀾,顯然,他的出面,讓諸多大臣也感到十分驚訝。

  王翺眉頭一皺,轉頭望著開口之人,心中不由凜然起來。

  「陛下,臣彈劾內閣首輔王翺,欺壓閣臣,弄權妄為,身為內閣輔臣,不知平順內外,反而屢屢掀起朝爭,實有負陛下重托,懇請陛下另擇賢臣,掌首輔之位!」

  眾臣望著這位在朝堂上沉寂已久的大臣,神色各異。

  朱鑒!

  誰也沒有想到,他會在這個時候橫插一腳……

  王翺緊緊的盯著朱鑒,旋即,他便望向了一旁的陳循和杜寧,見二人并無詫異之色,他便知道,自己還是低估這位清流領袖了。

  他既然選在今日發難,又豈會只靠一個江淵?

  面對著所有人的注視,朱鑒倒是不慌不忙,上前道。

  「陛下明鑒,內閣早有定制,各輔臣皆有票擬之權,以防專擅,然而王翺自任首輔以來,借閣議之名,將朝廷內外大事統攬,雖名為各閣臣票擬,但是實則已竊眾閣臣票擬之權,此為其一。」

  「自入閣之后,王翺不思盡忠報國,反而拉幫結派,排除異己,先后同前次輔陳循,前閣臣高谷多次發生沖突,江閣老,張閣老及臣等入閣之后,他又借分票之權,分化打壓。」

  「凡閣議之上,贊同王翺之人,分票時便得朝廷關鍵政務,凡與其有分歧之人,則被旁置冷落,此等現狀,非一日矣。」

  「今內閣諸臣,皆對王翺畏之如虎,此輩只知弄權之輩,何以擔首輔之名,請陛下明鑒!」

  這番話一出,頓時讓在場的一眾大臣議論紛紛。

  就連王翺也握緊了拳頭!

  所以說,這才是真正的殺招嗎?

  和()江淵不同的是,殿試一案,王翺并沒有真正插手,雖然說最后是王翺拿到了翰林院掌事權,但是,就如王翺自己所說,這份差事,是天子塞給他的,并不是他自己求的。

  如果按照正常的步驟,最終得利的應該是江淵。

  所以對于殿試一案,王翺想要洗脫自己的嫌疑,并不算特別困難。

  但是,誰能想到,陳循真正算計他的,并不是操縱殿試這個罪名,而是打壓閣臣,控制內閣,專擅權位。

  王翺畢竟是內閣首輔,前者的罪名太大,江淵在這種情況指控他,而且沒有實證,著實是缺乏說服力,他所指望的,無非就是天子能起疑心而已,所以,王翺一直都很鎮定。

  但是,如今朱鑒站了出來,情況就立刻變得不同了。

  殿試一案,就即便是江淵的指控坐實了,王翺也僅僅只是暗示,真正的罪責在誰,還需要商榷,更何況,現在的情況下,根本就坐不實。

  可是,朱鑒的彈劾就不一樣了。

  他所說的這些話,算不上全是真的,但是,至少是九真一假。

  王翺沒有想過刻意的排擠打壓閣臣,可毋庸置疑的是,他身為首輔,而且是直接從地方提拔,直接進到內閣的,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威,有些手段是肯定要用的。

  閣議是他控制內閣,最重要的手段!

  如今,朱鑒硬要說他通過閣議,從其他閣臣手中攫取了各自的票擬權,不能說對,但是,也不能說錯。

  除此之外,他和陳循,高谷等人之前的爭斗,也的確鬧得很大。

  更重要的是,雖然他沒有刻意打壓閣臣,但是,有些時候,順水推舟的事,總是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的。

  就如現在站出來的朱鑒,他之前和俞士悅之間的爭斗當中失敗,在內閣當中不說人人喊打,可備受排擠,卻是毫不為過。

  這種情況之下,王翺肯定不可能去親近他,所以,稍稍利用分票權將其旁置,也并不奇怪。

  但是,在現在這種局面下,他之前的這些行為,卻都化作了朱鑒彈劾他的例證!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