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錦衣狀元 > 第七百一十九章 政治涵養
  檢校三軍回來。

  到了臨時設立的內三關總督衙門,蔣輪興沖沖跑了進去。

  同是勛貴到西北,與張延齡如喪考妣不同,蔣輪就感覺自己已拿到權貴階層的敲門磚,雖然他已是玉田伯,但在都督府中絲毫聲望和地位都沒有,他就靠這次機會為自己正名,也想在新皇體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連以往只精通詩畫的唐伯虎都能一飛沖天,憑什么我蔣孟載就不行?

  「老唐,你可真有本事,看你在那些軍將面前,說話絲毫不怵,就知道你有大將之風,看來這次軍功唾手可得。」

  蔣輪一臉恭維之色。

  他就沒好意思說,你在得到軍功的同時,一定要記得提攜一下兄弟我,你吃肉我喝湯就行,若是再有點骨頭渣渣那就更好。

  唐寅嘆道:「什么軍功,我何等模樣,別人不清楚,你還不了解?」

  蔣輪撇撇嘴道:「你這怎還謙遜起來?安陸時,誰不知你的軍功卓著?要不是這樣,當初興王……興獻帝也不會對你那般器重。」

  「呵呵。」

  唐寅自嘲一般笑了笑,「孟載啊,你是不知道敬道在那次戰事發揮的作用是嗎?要不是他,別說是軍功,怕是我早就被寧王派來的盜寇給擒獲,現在墳頭草都老高了。」

  「哈哈,伯虎兄,就算朱先生厲害,當時不也要靠你來為他撐著門面?不然光憑他一介稚子,誰聽他的話啊?再說了,這次不是還有朱先生在背后為你出謀劃策?他到底怎么說的?咱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出兵跟韃靶人決戰了?」

  蔣輪越說越來勁。

  唐寅聞言皺眉,心想這貨哪里來的自信?

  你當打仗是好玩的事情呢?

  唐寅道:「他說要出擊,但前期得誘敵深入,把韃靶人吸引到內三關關口來,不一定是哪邊,先前我已派人知會內三關各處守軍將領,告知他們會從西山調運一批輜重進去,同時還會有大批工匠進駐,就地進行取材和配制。」

  「配制啥?」

  蔣輪瞪大眼。

  唐寅想了想道:「就是先前那種猛火藥,炸賊寇營寨使用過的,因為不太穩定,所以需要帶材料到地方后再進行配制。」

  蔣輪興奮道:「如此說來,我好像明白了,你想想咱現在有那個叫熱氣球的東西,飛到高空,若是把韃靶人吸引過來,咱從空中把那東西給丟下來……乖乖乖,這叫神兵天降,他們不死也得脫層皮。」

  「別總想好事。」

  唐寅白了蔣輪一眼,「當戰事那么好玩的?韃人會那么聽話擺個營地鋪開隨你炸?再說了,難道韃鞋人不會預警?那猛火藥雖厲害,但主要的作用體現在震懾敵軍,而不是用以造成多大死傷,真要炸,怕是所有猛火藥一起用上都不夠炸半個營的……」

  「嘿。」

  蔣輪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還是老唐你懂得多些……我都聽你的……」

  唐寅嘆道:「其實敬道跟我說的,也有這方面的意思,若是真有機會,飛臨敵營上空炸他丫的,最好不過,配合騎兵突擊,能收獲奇效。但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就單說一個風向……就很不好把握。

  「現在已經入冬,天氣驟寒,西北風很大,用以襲擊敵營必然要夜晚出擊,夜晚的風更大……你以為容易嗎?」

  蔣輪坐下來,認真點頭:「有道理。「

  唐寅道:「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苦戰的準備,當然現在我們先做守城之事,保證內三關的安穩,比什么都重要。」

  蔣輪笑呵呵道:「***來了,有機會的話一定讓我上陣前去看看。」

  「咦?你想沖鋒陷陣?」

  唐寅皺眉。

  蔣輪連忙擺擺手:「可不是去送死,是想站在城頭上,看看那些火銃、火炮什么的發威……光是運過來時,聽那些工匠在那兒談論,就感覺很厲害的樣子,他們吹得很邪乎,但誰都沒真正見識過威力,若真有機會,非要好好開開眼界不可。」

  唐寅這才知道,蔣輪是覺得大明軍隊的武器裝備很強,再加上有一股「天朝上邦戰無不勝「的心理作崇,以為此戰必勝。

  他沒好意思打擊蔣輪的積極性。

  畢竟西北戰事中,大明軍隊一向保持守勢,靠的是關隘的險峻和人命不值錢般往里填才保住疆土,真要跟韃人血拼……在雙方兵馬、武器等條件對等的情況下,大明軍隊很難討得便宜。

  .........

  ........

  京城內,有關新人入閣之事正如火如荼進行。

  廷推已經開始。

  但第一次廷推,除了朱四提出的劉春之外,只有石和豐熙二人得到了提名,但顯然石班和豐熙在聲望上不如劉春,一時間劉春入閣的呼聲高漲,連翰林院中很多人都覺得,這次入閣的機會非劉春莫屬。

  可也有人認為,禮部尚書毛澄應當入閣,若是毛澄出來應選的話,那幾乎是十拿十穩的事情。

  但毛澄自己對此事卻沒半點興趣,甚至都沒做相關的運作,也是他知道,現在留在禮部還能當一部大佬,能做點事情,或是在某些事上不受楊廷和的管控,可若是入閣……那就徹底成了楊廷和附庸和小弟。

  毛澄可不傻,這種給自己找麻煩的事,他才不會去做呢。

  第一次廷推后,楊廷和私下跟蔣冕、毛紀二人商議。

  毛紀直言不諱道:「我看明日陛下很可能會再有動作,現在怎么看,事情都好像有些不對頭。」

  蔣冕神色拘謹,未予以評價。

  楊廷和則感覺到,此事多半跟楊一清或者謝遷回朝入閣之事有關。

  毛紀問道:「介夫,不知你作何感想?」

  楊廷和道:「若是再無人選推出,或當以劉東川入閣,如此既能安人心,也能讓陛下不再于此事上糾纏。但要確保入閣者,只有一人。「

  「這……」

  蔣冕和毛紀對視一眼,二人眼神中都多少帶著些許不理解。

  其實這就是格局了。

  楊廷和在朱四登基后,一直采取的是強硬但不失委婉的方式去跟小皇帝溝通,看起來楊廷和很強勢,但其實在大禮議、人員調度等方面,楊廷和表現出了極高的涵養,明知跟小皇帝死爭到底會破壞君臣間和諧的關系,所以在很多事上都選擇妥協。

  自打新皇登基開始,從六部尚書的任命,以及對王瓊陸完等人的定罪,還有讓袁宗皋入閣,對唐寅入朝之事的妥協……

  每一件事上,楊廷和都是多少有些利益損失的,也就是說,楊廷和不是那種為了強硬而強硬的人,他懂得審時度勢,心胸豁達,乃是個會做實事的權臣。

  這也是為何歷史上楊廷和在朝時,即便跟朱四矛盾重重,卻能得到善終的根本原因。

  當然君臣間還是會有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先前楊廷和表現最強硬之事,就在于拍賣煤礦、征收礦稅,當時楊廷和也是覺得自己被小皇帝給戲弄,本來可以跟小皇帝好好商量,后來干脆以硬碰硬的方式逼迫小皇帝收回成命。

  但最后還是「各退一步」,小皇帝放棄繼續拍賣煤礦,但楊廷和也同意西山繼續開采煤礦……雙方沒有鬧到徹底撕破臉的地步。

  這次的事。

  楊廷和也是體現出極高的政治涵養。

  其實這也是他內心選擇妥協的結果。

  相比于讓楊一清回朝入閣,楊廷和更能接受劉春入閣,雖然劉春不是自己派系的人,但至少是正統翰林學士出身,在朝的聲望也不低,劉春入閣之后也還難撼動他楊廷和內閣首輔的地位。

  可若是楊一清入閣,那情況就大為不同,楊廷和承擔不起這最壞的結果,所以只能選擇妥協,選擇答應聽小皇帝的建議,把劉春給安排進內閣。

  .....

  ........

  毛紀和蔣冕多少也聽說過楊一清要回朝的事,但因為楊廷和沒明說,他們只能猜測,可能與之有關。

  等翌日再朝議時。

  由內閣次輔蔣冕走出來提議:「陛下,臣也認為,以翰林學士劉春入閣,較為妥當,他在朝日久,掌誥敕之事一向都中規中矩,嚴守大明法度……「

  一上來,由蔣冕代表內閣對劉春吹了一頓彩虹屁。

  內閣人員出來表達態度,這事就變得很微妙了。

  本來很多楊廷和派系的,準備繼續出來據理力爭,表明劉春入閣之事有多不適合,再論斷一下豐熙和石珠入閣有多少好處……畢竟石班也做了幾個月的吏部尚書,從吏部尚書退下來當了翰林學士,不入閣真是可惜了。

  但現在蔣冕代表內閣出來說話,就等于說是告訴朝堂上的人,內閣已在誰入閣的事情上,達成了共識。

  誰再出來反對劉春入閣,那就有些不識時務。

  朱四聽完蔣冕的話,皺眉道:「蔣閣老,朕沒聽錯吧?先前好像……朝中對劉卿家入閣的事,多有抵觸,怎么今天突然……」

  蔣冕道:「臣只是想問一句,陛下此番是要一人入閣,還是……多人?「

  朱四笑了笑道:「一人也可,再多找一人……都是為了給你們分擔辛勞。」

  此話一出。

  很多人聽出來問題所在,好像皇帝昨天嘴上說很支持劉春入閣的事,但今天聽內閣支持劉春入閣,不太滿意,還要臨時再加個入閣人選?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