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抗戰之重整河山 > 第1284章 幸運兒——京都
  日本海軍的無條件投降標志著倭寇已經進入亡國滅種的倒計時了,盡管聯合艦隊只剩下最后12艘軍艦,但是其投降政治意義重大。

  消息通過廣播電臺以及報紙的方式遍傳整個東亞,上百座城市陷入了歡呼的海洋。

  所有人都認為戰爭即將結束,正義要取得最后的勝利。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那些年倭寇在整個東亞地區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因此各地區的老百姓都非常期待看到日本無條件投降,亡國滅種時的畫面。

  在這樣的民情輿論之下,各地區的政府開始準備組建戰后的軍事法庭了。

  一些地方已經在開始收集倭寇在當地所犯罪行的實據,為以后的審判提前做準備。

  中夏海陸空三軍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

  因為日本注定要滅亡,但是在東京廢墟上成立起來的軍人政府決定發動最后的決死反擊,停止軍事行動是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傷亡。

  不能讓苦戰多年的戰士們倒在勝利到來之前。

  軍隊停止軍事行動,但是總參謀部卻不能停下謀劃讓日本徹底的無條件投降。

  海參崴受降級是兩天后,謝成瑞在北平總參謀部召開高級別軍事會議。

  與會人員包括海軍司令許廷一、空軍司令周應山、政務系統副總理王雪琴、軍情局局長宋禮、橫空出世工程總工程師、軍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盧廣華。

  此次會議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確定對日本進行二次天罰的城市!

  塔讀@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海軍司令許廷一說道:

  “大阪和名古屋都是工業與經濟發達地區,日軍在這些城市儲備了大量的物資,駐軍也比較多,我認為應該從這兩座城市中選擇一個進行天罰打擊!”

  空軍司令周應山贊同道:

  “大阪市工業重鎮,名古屋將日本經濟劃為東西兩個部分,無論哪座城市都是最佳的選擇,一旦打擊成功,小鬼子絕對再沒有勇氣繼續抵抗下去,戰爭必定結束!”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不過都比較中意大阪和名古屋這兩個城市。

  副總理王雪琴的眉頭漸漸皺起,等討論聲平息之后他說道:

  “兩位司令是從軍事的角度選擇名古屋和大阪的,如果從政治、經濟以及未來對日本占領的角度上來分析,我認為大阪和名古屋是不合適的!”

  謝成瑞掃視了眾人一眼,然后示意王雪琴說下去。

  “我想有一點大家都沒有異議,那就是我們要對倭寇采取的是亡國滅種的政策。

  要執行這個政策就必須消除其民族認同,要想消除其民族認同就必須湮滅其文化和歷史。

  讀者身份證-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另外,戰爭結束后我們還必須發展占領區的經濟,必須讓湮滅文化和歷史的行動與經濟的發展相契合。

  把經濟搞起來,幸存的人才不會懷念過去,我們才能潛移默化地將倭島完全同化,最終達到亡國滅種之目的。

  也就是說經濟手段、文化手段、軍事手段三管齊下,讓他們永無翻身崛起之日。”

  王雪琴的這番話說的眾人頻頻點頭,大家都被他說服了。

  謝成瑞問道:

  “那么老王你認為最佳的地點是哪里?”

  王雪琴用紅色的鉛筆在地圖上圈出兩座城市,分別為京都和奈良。

  “這兩個城市有很多的古建筑、神廟,是倭寇傳統文化最濃郁的地方。

  大阪和名古屋經濟發達,還有著一定程度的工業基礎,將這些東西保存下來能夠減輕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后恢復經濟和工業生產力的困難。

  京都和奈良則如我剛才說的那般,毀之甚佳。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如果非二選一的話,我認為當選京都!”

  軍人與政治家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最后得出的結論也大相徑庭。

  不過就當下而言,王雪琴的選擇顯然更有理有據,也更契合整體利益。

  周應山和許廷一表示同意之后,二次天罰的幸運兒便選出來了。

  當下謝成瑞要求空軍和海軍做好訓練,當執行任務的那一天到來時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

  盧廣華最開始有些不愿意將毀滅性武器用到實戰,但是日本冥頑不靈、打算死抗到底,他心中的負罪感和壓力也漸漸小了,只專心地搞好自己的研究工作,不關心炸彈最后會被用到哪里。

  沒有人知道橫空出世工程還能生產出多少枚炸彈,此乃絕密,許廷一等人也識趣地沒有發問。

  倭寇的滅亡已經進入倒計時了,行政系統這段時間正在籌備軍人政府無條件投降之后的占領區新政府。

  那些最早被江東俘虜或是投降的倭國人將得到重用,其中便有此前的“御用攝影師”平岡三郎。

  這些人將接受政務培訓,等到無條件投降到來的那一天,與歸化軍一文一武,完全接手國家權力。

  首發&:塔>-讀小說

  當然,以后東亞地區將只有一個國家,平岡三郎等人需要改掉他們奴化的名字。

  學中原文化,說中原之語,養中原之習俗。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