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抗戰之重整河山 > 第1349章 投降儀式
  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7月7日的太陽照射在東京灣平靜的海面上,讓海灣里的情況清晰地呈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首先看到的是漂泊在高處的絢爛旗幟,中夏共和國國旗、軍旗,美利堅合眾國國旗、軍旗,大不列顛、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國的國旗和軍旗。

  各國的旗幟在朝陽下飄蕩著,似乎是在進行某種隱形的較量,誰也不讓著誰。

  旗幟之下是一艘艘鋼鐵戰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中夏燕云號超級航空母艦、英聯邦國家的國王號超級航空母艦、以及合眾國的林肯號。

  三艘超級航空母艦呈三角陣型排列,燕云號處在最前的位置。

  在航空母艦外圍環繞著各國的戰列艦、驅逐艦、護衛艦等各類型軍艦400余艘。

  好似一層鋼鐵的裝甲覆蓋在東京灣的海面上,在夏日朝陽的照耀下依舊散發著冷烈的鋼鐵氣息。

  日頭漸漸升高,各艘軍艦上的水兵也緩緩聚集到甲板上,等待著歷史時刻的降臨。

  東京灣逐漸變得熱鬧起來,飄揚的旗幟、陳列的軍艦、攢東的人頭…………

  中夏方面特別要求日本裕仁天皇出席投降儀式簽字,不允許任何人代替,并且通知日方代表團要在上午7:20之前抵達東京灣上的燕云號軍艦。

  首發&:塔>-讀小說

  中夏已經向整個日本展示了他們的強大武力,裕仁天皇不敢不服從中夏人的命令。

  為了讓中夏方面挑不出毛病來,裕仁和他的代表團一大早便乘坐小艇從橫濱趕往東京灣。

  來到三艘超級航空母艦附近的時候剛好是上午7:15左右,裕仁天皇松了口氣,終于是沒有遲到。

  他心中非常擔心中夏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為難自己,因此一路上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哪里做得不對。

  在裕仁的身后跟著陸軍總參謀長杉山元、內閣總理大臣純田一郎、外相重光等人。

  純田一郎是靠政治投機上位的,他認為自己沒有參與戰爭初期的各種戰略決策,追究戰爭罪行也追究不到自己的頭上,因此心安理得的坐著內閣首相的位置。

  板垣征四郎還躺在病榻上不能動彈,杉山元被純田一郎臨時任命為陸軍總參謀長。

  日方代表團的成員由軍政兩系的官員組成,軍隊和政府各占一半,此時涇渭分明的站成兩列。

  裕仁天皇站在最前面,身后半步為杉山元和純田一郎。

  小艇停在了距離燕云號超級航空母艦300米的海面上。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裕仁發現事情好像不太對勁,眼睛瞇了起來。

  燕云號上的中夏水兵還在打掃衛生、布置儀式現場,他們似乎來早了。

  附近軍艦上的同盟國士兵向著小艇的方向指指點點,好像在嘲笑日本代表團是一群軟骨頭,連投降都要趕時間。

  裕仁的臉漸漸變成了豬肝色,他不想待在這里經受這些粗魯士兵的目光打量,想要到航空母艦上去。

  可是非常遺憾,他們所乘坐的小艇屬于中夏海軍,一切必須按著中夏的規矩來。

  現在還沒有到儀式開始的時間,他們需要在這里等待。

  裕仁終于想清楚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中夏人的刻意安排。

  目的就是為了羞辱自己的代表團。

  他不由跺了跺腳,這才發現雙腿因為站立太久有些麻木了。

  純田一郎環顧四周,沒有找到任何能夠依靠的東西,只能向天皇陛下投去一個抱歉的眼神。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不知還要等多久,裕仁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難受。

  但是他又不能直接坐到甲板上,那樣的話很失身份,很丟面子。

  于是乎只能強忍不適一本正經的站立!

  可憐的外相重光瘸著一條腿,半個小時之后堅持不住,不顧體統地坐到了甲板上。

  上午八點整,各艘軍艦開始鳴笛,投降儀式進入最后一個小時倒計時。

  燕云號上的中夏海軍官兵正在緊張地準備著,現場已經基本布置妥當。

  8點的時候,中夏共和國海軍北海艦隊司令楊萬全上將,中夏日本占領軍司令王老虎上將,在多名中將、少將的陪同下乘坐驅逐艦抵達燕云號。

  燕云號超級航空母艦的艦長林耀將軍親自迎接。

  不久之后,超級航空母艦上升起了艦隊司令旗和陸軍四星上將旗。

  很多人的目光都被將旗吸引,開始議論紛紛。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10分鐘后,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將軍和第58特混艦隊司令哈爾西將軍乘坐護衛艦來到現場,兩人對著日本代表團所乘坐的小艇指點交談了幾句,然后輕松登上燕云號超級航空母艦。

  近百名各國記者也在這個時間段登上軍艦。

  當發現站在小艇上的日本代表團時,記者們手上的相機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

  此時此刻的裕仁很想找個地縫鉆進去,他受夠了羞辱,再不想探出腦袋來。

  可是小艇夾板的空間有限,其他區域又不對日本代表團開放,想躲都沒地方躲,只能硬著頭皮讓記者肆意拍照。

  杉山元和純田一郎等人臉色陰沉如水,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中夏欺人太甚,這般侮辱實在是讓人大為惱火。

  可是天皇陛下都沒有說什么,他們只能將火氣吞咽回肚子里。

  上午8:30,投降儀式進入最后半個小時倒計時,各同盟國代表開始有條不紊的上艦。

  煙云號上響起了海軍進行曲,樂聲頗為歡快。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美國海軍部長金上將和遠東美軍總司令、日本占領軍司令麥克阿瑟乘坐戰列艦密蘇里號前來。

  英國代表弗雷澤將軍穿著皇家海軍傳統純白短袖短褲和長襪出席,胸前掛著勛章和綬帶。

  蘇維埃外交部長莫洛托夫身著西裝,軍方代表阿帕納先科大將身穿深藍色鑲紅條的軍服,面前同樣掛著密密麻麻的勛章。

  法國,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代表同樣盛裝出席。

  各國代表在海軍進行曲中走上超級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彩色的綬帶和亮閃閃的勛章看得人眼花繚亂。

  各國代表用各自的語言與他人交談,甲板上頓時熱鬧非凡。

  來自全世界的記者在代表中間游走,記者們的臉上和眼中洋溢著亢奮。

  此次投降儀式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能夠成為儀式的采訪記者,他們每個人都感覺榮幸。

  他們的名字或許會和接下來的新聞通訊稿一起,流傳千古。

  接近9點的時候,中夏三軍總司令江東和總參謀長謝成瑞乘坐戰列艦天津號趕來。

  塔讀<小^說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楊萬全,王老虎,林耀等人親自上前迎接。

  江東與先行到達的各國代表一一打過招呼后,向北海艦隊司令楊萬全使了個眼色,后者會意,立刻向搭乘日本代表團的小艇發出信號。

  在小艇緩慢接近的過程中,各國代表團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面帶笑意的等待著。

  海軍進行曲也停止了。

  周圍其他軍艦上的水兵同樣停下了交談和議論,趴在圍桿上眺望燕云號航空母艦。

  裕仁天皇、純田一郎、杉山元等人早已經站到腿腳麻木,他們艱難的爬上航母,在水兵的引導下走入儀式現場。

  現場數百人的目光聚集在裕仁天皇的身上,外圍成千上萬人的目光聚集在日本代表團身上。

  四周靜謐一片,只有海水在微微蕩漾起伏。

  裕仁天皇低著頭從人群中央走過,他聽到了自己劇烈的心跳聲。

  在同盟國代表的注視下,裕仁感覺全身的毛孔都在呼喊不自在、不舒服。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他的腳步有些凌亂,好像是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人。

  杉山元和純田一郎等人同樣低著腦袋,不敢去看周圍人的目光。

  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日本代表們突然發現身后站了一排中夏陸軍官兵。

  這些官兵個個長得兇神惡煞,看人的時候習慣怒目而視。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每個人的身后都背著一柄雪亮的大刀,看得人心膽俱寒。

  裕仁天皇和純田一郎知道這是中夏用來羞辱和恐嚇他們的,并不知道具體意義。

  杉山元則明白了江東如此安排的意思。

  今天是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的日子,身后的這排士兵全部穿著老式的29軍軍服,大刀也和多年前一樣。

  江東的提醒和羞辱意味非常的明顯,杉山元更感痛苦。

  有了解歷史情況的記者急忙給這一幕拍照。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上午9點,航母上奏響了共和國國歌,投降儀式正式開始。

  江東首先宣讀了投降命令,并發表簡短的講話。

  最后他指著人群中央的長條桌說道:

  “現在我命令日本法西斯政府和日本軍隊代表在投降書指定地方簽字!”

  所有人都看向了日本代表團的方向。

  長條桌上已經放好了兩份投降書,一份制作精良,一份粗糙簡陋。

  日本外相瘸著腿走到兩份投降書前仔細審視,確認無誤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緊接著日本天皇裕仁顫顫巍巍的站起來,脫掉手套和禮帽之后走向投降書。

  他剛剛拿出鋼筆,身后的“二十九軍大兵”同時抽出雪亮的大刀,口呼殺。

  裕仁天皇被嚇得渾身抽搐,手上的鋼筆啪嗒掉落到飛行甲板上。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他下意識地彎腰去撿,顯得手忙腳亂。

  同盟國代表發出的嗤笑更是讓裕仁面紅耳赤。

  重新握穩鋼筆,裕仁卻不知道該在投降書上的哪個位置簽字,舉棋不定,最后更是求助地看向純田和杉山元。

  哪里還有一個神權天皇的樣子,簡直連敗軍之將都不如。

  “去告訴他簽在哪!”

  中夏三軍總參謀長謝成瑞聲音冰冷地說道。

  裕仁終于歪歪扭扭地在投降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緊接著是純田一郎、杉山元等人。

  日本代表團之后,江東為同盟國最高統帥代表所有交戰國簽字。

  之后中夏代表王老虎、合眾國代表麥克阿瑟、蘇維埃代表阿帕納先科等人一一簽字。

  簽字儀式進行的非常的利落干脆,一切結束之后時間來到九時十八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