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農女種田忙 > 第76章 鹵片
小家一聽夸他了,頓時害羞的低下頭,小手不停地摩挲著身上的衣服,顯然,他也很喜歡這身。徐苗瞅著小家伙的樣子,又想起上午他說的那些話,這心里不免有些心酸。
從她穿越到現在,再加上原主的以前記憶,他們姐弟四人穿的,基本上就沒做過什么新衣服,穿的永遠都是原主父母死后留下的衣服。
年頭多了,壞的地方就多,補丁羅補丁更是常有的事情,在他們的印象里,這“新衣服”三個字是既熟悉又陌生。
做新衣服,就更是想都不要想,也就是在她穿越過來之后,有的那么幾次,還是因為瑩姐兒那邊要出嫁,老宅這邊怕他們穿的太過寒酸,丟了他們的臉面,這才給他們布料讓他們自己做的。
再后來就是分了家,徐苗這才開始給幾個弟弟、妹妹置辦一下。到底孩子大了,總穿那些破破爛爛的,在家還是可以的,可到了學堂就不行了。
村兒里是沒有學堂的,要念書就得去鎮上。鎮上那是什么生活環境,就算在普通的人家,能去念書的,基本上都是家境說得過去的,穿的不能說十分的好,那也得是差不多。
她徐苗的弟弟,斷然是不可以讓人家瞧不起的。瞅著小五身上的衣服,小妮子不禁又暗暗打定主意,改天一定要再去鎮上,買兩塊好一點兒料子,給他們再做件衣服,絕對不可以讓人家瞧不起。
姐弟四人說了一會兒話,徐苗邊早早的把西跨院的鎖給落上了,今兒晚上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宅那邊有些安靜的不像話,也不知道是因為徐瑩發嫁了,他們心里不舒服,還是怎么的。
總之,這么安靜,一定要出事兒,小妮子趕緊把門掛上,然后躲進了屋子,姐弟四人一晚上都沒有出來……
……
翌日一早,徐苗姐弟四人都是辰時末才醒來,這頭天晚上從酉時開始,上房那邊就折騰了起來,先是呂氏的罵聲,接著是鄭氏的哭聲,然后馮氏跟蔣氏又廝打的聲音,徐家老爺們勸架的聲音。
具體昨天徐瑩出嫁到底發生了什么,她們這邊是一點都不知道,可就這么折騰的架勢,肯定是發生了什么不咋好的事情。
吃過早飯,姐弟四人再次去了豆腐坊,昨兒那么折騰,今兒肯定也好不到哪兒去,還是躲個清凈來得好。
再說,這二壯家今日要把豆子送過來,一百斤的豆子,一個缸也就泡下了。不過徐苗還是打發了三郎去王莊子那邊,再次催了一下缸的事情。
姐弟三人坐在炕上,徐芽開始給三郎做衣服,徐苗則是繼續教小五背九九乘法表。巳時二刻的時候,院子里傳來了聲音——
“苗姐兒在家不啊?嬸子給你送豆子了。”
徐苗聽到那個聲音,趕緊把小五放在炕上,下地穿鞋迎了出去,一開門就看見二壯背著豆子,二壯的母親郭氏站在院子里。
估計是看見了自己,剛才還一臉自然的表情,頓時有些尷尬了,許是不知道該說什么,指了指兒子身上的布袋,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苗姐兒,這豆子……”
徐苗自然知道這郭氏的尷尬,原本這原主該是人家兒媳婦的,不過卻陰差陽錯的親事黃了不說,原主還撞了墻,郭氏肯定是有些不好意思面對的。
想到這兒,小妮子熱絡的開口道:
“嬸子咋還親自來了呢,這天兒雖然不冷可也有風呢,快進屋吧,暖和暖和,二壯幫我把豆子放在那下屋那邊就是了。”
說完,還主動走上前,拉住郭氏的手,把她帶進了屋里。郭氏見她這般,也就不再感到尷尬,笑呵呵的跟著進屋。
屋子里基本上就是一個土炕,然后炕上有兩個發黃的木頭箱子。不過卻被他們姐弟收拾的利索、干凈。郭氏看著屋子里的擺設,點點頭,說:
“苗姐兒就是利索啊,芽兒這是做衣服呢?”
“嬸子來了,快坐。”徐芽頓了一下手里的活兒,然后指著炕頭的位置說。
郭氏坐在炕上,瞅著徐芽手里的衣服,咂舌的說著:“嘖嘖嘖……這衣服料子一看就好啊,老貴了吧。”
“還行!”徐苗端了一碗熱水,不咸不淡的說著,把碗放在郭氏的面前又說,“過了十五,就送小五跟三郎去鎮上念書,得給他們弄點兒好衣服,不然會被人家看不起。”
“嗯,這話說的對,鎮上那些人,一個比一個講究。”郭氏贊同的點點頭,端著碗喝了一口水之后又說,
“你要把他們哥倆都送學堂?那有錢嗎?你這可剛租了春柱家的豆腐坊呢。”
徐苗看著郭氏這包打聽的樣子,心里多少都有些不舒服,不過倒也能理解,農村這個地方,沒什么能娛樂消遣的,也就沒事兒東家長,西家短的說話罷了。想到這兒,小妮子輕笑一下搖搖頭,說:
“就算是沒銀子,這不也得送他們去念書嘛,總不能做睜眼瞎就是了,分家出來有些銀子,還能夠他們今年一年的,至于來年……就得好好掙了。”
“哎喲,那你可是夠累的了呢。”郭氏說完,不停地搖頭,又喝了一口水后,二壯從外面走了進來,看著徐苗,面色微紅的低下頭,說:
“那個豆……豆子……已經幫你放好了。”
“哦,謝謝你了二壯。”徐苗十分坦然的說著,指了指郭氏前面的地方又說,“坐會兒吧,暖和暖和。”
二壯點點頭,挨著郭氏坐下之后,徐苗從袖口摸出早就準備好的銅板,把它交到了郭氏的手里,郭氏一看拿錢,直接開口道:
“多了,一共才一百斤豆子,咱說好了按一文錢二斤給,你咋多給了二十文。”
說著,就要把錢串子拆開,給她數出二十個銅板。徐苗見狀,趕緊伸手按住她的動作,搖搖頭,說:
“嬸子,這黃豆多少錢一斤我心里有數,您給我們一文錢二斤這根本就不對勁兒。咱們莊稼人一年到頭,就指望地里的那點東西,我咋能多占了你們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