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農女種田忙 > 第223章 說事兒
“那嫂子的意思是留下來照顧咱爹跟娘?”徐凌沒有客氣,直接說出了自己該說的。作為女兒,這個時候必須得說話。她對于老宅這些東西,根本就沒看上。而且她也相信她娘,一旦走了,不可能虧待了自己,該給的一定會給。
但是老大兩口子剛才這話,明顯就是不想帶人去,只想他們一家幾口輕裝上陣的去做官、去享福。哪有這個道理,她雖然是嫁出去的閨女,可真要是父母過得不好,她能不管嗎?
老兩口一心樸實的為了他們大房,如今要享福了,竟然打算踢開這些人,憑什么?!徐凌的面色不是很好,就那么瞅著鄭氏不吱聲。
鄭氏瞅著徐凌,心里一個勁兒的膈應,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么說,呂氏就那么看著,老宅的氣氛就有些凝重了……
……
徐苗姐弟四人來到武先生家,便被讓到了客廳說話,武連權跟三郎站在一起甚是親昵。好朋友每天一起念書,這放了假,由于都忙,也沒什么機會見到,這會兒見了面,肯定也有說不完的話。
武先生的夫人端茶過來,放在桌子上之后,便去忙著做午飯。武先生扭頭看著兒子,說:
“連權啊,帶芽兒他們去家里轉轉,你們都去玩吧。”
武連權聽到這話,抱拳行禮一下,說:“知道了,爹。”
三郎幾個出去之后,武先生喝了一口茶,說:
“丫頭啊,三郎跟你說了沒?”
“嗯!”徐苗也沒有隱瞞,點點頭,略微有些羞赧的說:“這樣會不會太叨擾了,您平日里就挺照顧那孩子的,真要是再來您這兒住,嬸子那邊……”
“無妨。”武先生搖頭,手指輕敲桌面,然后說:“連權跟他同歲,兩個人一起也是伴兒,相互較勁兒的學,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于你嬸子那不用多心,她同意的。”
徐苗聽了,還是沒有松口,把玩著茶杯沿兒,想了一下,說:
“武先生,你說我家三郎有希望嗎?”
“有!”武先生斬釘截鐵的說,“那孩子今年十四,念了一年的書,你應該了解他念書的韌勁,秀才我不敢保證,不過童生沒有問題,再說今年也只是想讓他考童生,秀才十五、六考無妨的。”
徐苗聽到這個答案,內心是激動的,真要是三郎能考上,那就是給他自己一個信心,不求多,一個秀才就可以了,想到這兒,小妮子趕緊站起身,側身行禮一下,說:
“那可就有勞武先生幫著照拂了,三郎的口糧我會送來,這個您別拒絕。”
“呵呵……”武先生笑著屢了下胡須,說:“不給口糧我也不能干啊,白吃怎么可以!”
開玩笑的一句話,讓兩個人都笑了起來。事情說好,徐苗也起身,打算去看看武先生的家。這還是她第一次過來呢,平日里,都是去藥房那邊。
武先生家的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正房三間大瓦房,下面左邊是廚房,右邊則是圍出來的小園子,夏天種個小菜方便吃。院子還算很大,不過跟農家院就不能比了,畢竟房子后面是沒有院子的。
三間房,武先生夫妻倆一間,武連權自己住一間,還有一間就是剛才他們做的客廳,吃飯也在那里,這樣的房子在鎮上不算便宜,怎么都得近百兩銀子才能買到。
武先生能在那件事兒中走出來,又去了媳婦兒,又置辦院子,確實是個剛強的人。
午飯一共十個菜,很是豐盛。肉、魚、雞都有,徐苗看著這一桌子菜,心里特別佩服武夫人。一個人在廚房做,她也經常做飯,這么一桌子可不容易啊。還要自己燒火、切菜。
吃過飯,徐苗帶著弟弟、妹妹起身告辭,武先生挽留,不過好不容易來一趟鎮上,怎么都得去龐掌柜那邊看看。武先生聽到這個解釋,也就沒再多加挽留,將人送出去之后,站在院子里許久沒有動。
媳婦兒收拾完廚房走過來,看著門口已經沒有了的人影兒,輕聲地說:
“那個徐苗,果然很不一樣。”
“是吧!”武先生輕聲說,“連權跟三郎玩是對的,你看吧,日后那姐弟四個肯定不一般。”
夫妻倆說完,關上了大門……
……
徐苗姐弟四人來到雜貨鋪,店門還關著,一般鎮上開業都是初八這天,諧音是發的意思。繞道后門,本來打算敲門的,沒想到輕輕一推竟然開了。
龐掌柜正在院子里拾掇東西,小五蹦蹦噠噠的走到他身后,一竄、摟住他的脖子,說:
“龐大叔,過年好!”
龐掌柜聞聲轉頭,一看來人,趕緊放下手里的活兒,抱拳行禮一下,說:
“過年好,過年好,你們咋過來了,吃飯沒?”
“大叔,我們吃過了!”徐苗輕聲的說著,進到院子之后才發現,龐掌柜在收拾柴禾。
“快溜進屋,外面多冷。”龐掌柜說著,背著小五就進了屋。
徐苗、三郎跟徐芽,也趕忙進去,手里還拎著東西。大過年去人家串門,切忌不能空手,來到屋里,龐嬸子正跟兒媳婦嘮嗑兒,一看來人都趕緊忙活起來。
又是端茶,又是拿瓜子,好一番忙活之后,這才坐下來聊天。龐嬸子拉著徐苗的手,說:
“啥時候來的?咋這會兒過來了?辦事兒去了?”
“嗯!”徐苗點點頭,沒有隱瞞的說,“武先生找我們過去吃飯,順道說了一下三郎的事情,打算讓三郎去他那住,秋闈的時候,下場試試。”
龐嬸子一聽這話,不住地點頭,說:“武先生對你們可真不賴,三郎爭氣點,給你姐考個童生回來,讓你爺奶他們也見識見識,別總那咱們不當回事兒。”
三郎聽到這話,重重的點頭,徐苗倒是沒說啥,只是笑著。徐芽把東西放在炕上,說:
“龐嬸子,這是我們給嫂子補身子的。”
一只宰好了的母雞,還有一串蘑菇。這在農家隨處可見,不過鎮上卻沒有,得花錢買。龐嬸子看著東西,抿唇笑了一下,輕點徐芽的腦門,說:
“芽兒越來越會說話了,過了一年,也越發標志了。”
徐芽聽到夸贊,臉紅的頓時低下了頭,大家一起聊著天兒,時間過得很快。徐苗并沒有留下吃晚飯,真要是吃了晚飯,回到村里就徹底黑天了。
三郎身子骨不好,上次辦年貨,晚上就有點發燒,這會兒他們自己趕車,就更不能在外面呆的太久,龐掌柜夫妻那么挽留也沒留住,無奈之下給準備了些新鮮吃食,將他們送走。
這個年也就過得差不多了,初四、初五沒什么事兒,在家休息兩天,初六就又該上工了,接著就是初八豆腐坊開工,徐苗都覺得這年沒咋過呢,就已經又開始忙活了。
工廠那邊她現在已經不用過去了,只不過豆腐坊這頭還要再跟進幾天,開春擴大地方,這石磨、驢子都得添置,這幾日小妮子也真是沒閑著,四處跑地方,就為了買這些東西。
忙活忙活,就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正好這天徐苗要去鎮山拉石磨,順道就在龐掌柜家定了三十斤元宵。元宵不比湯圓,湯圓是包著餡兒,然后滾圓的。
元宵則是用餡兒去滾面,慢慢滾成圓團。古代的元宵就只有一種餡兒——五仁。想想現代的元宵,那花樣可不老少,黑芝麻、玫瑰餡兒、鳳梨餡兒……
訂好元宵,徐苗跟著送石磨的馬車回了村兒,三十斤元宵,家里豆腐坊這邊每人一斤,工廠那頭就給單氏他們幾個,其余的人給十個銅板算作過節。
春生看著那三個大石磨,喊來春柱、大壯他們過來,幾個人合力,全都搬進了北邊棚子那里。徐苗的圖紙已經畫好了,等開春豆腐坊、房子一起蓋。
這一次蓋房子,徐苗的打算是大豆腐跟干豆腐分開,現在住的這個地方全面做大豆腐,鎮上的酒樓一開始她沒敢多談,畢竟家里的地方不夠,人手也不足。
等蓋好之后,她就要全面出去談了,出了那個德順樓,其他的,她全都要攬到手里。至于做干豆腐的地方,則是在自家房子的東側,反正那一大片荒地都是他們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圖紙已經交給了徐亮,人手也由他幫忙出去找,至于豆腐坊里面的家具,像什么凳子、桌子這些東西,全都交給了村里的馮瘸子家。
這做木匠的外號叫馮瘸子,據說是從山上摔下來了,所以就叫了這么個名字。家里心疼他,送出村里跟人學木匠,基本村里誰家打個柜子、壽材,都是找他。
豆腐坊用的東西不用太好,交給他正對路。價格也便宜,二十個凳子,六張桌子,還有一些操作臺,加吧加吧人家一共才要了八兩銀子,這錢里包括木頭、還有刷漆。
至于蓋房子的青磚、琉璃瓦,府城的覃鐘幫忙弄得,徐苗家這次蓋得房子,屋里的窗戶都用琉璃,相信蓋出來,也是村里獨一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