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吞噬僵尸異界行 > 第334章 百家爭鳴
  日落西山,天地靜曉。

  論道大會第一天結束之后,眾人各自散去,卻有幾分意猶未盡的感覺。

  沒多久,林修緣的名聲再次傳入洛京,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不過這次并非惡名,而是林修緣的文才之名。

  誰能想到,一個殺人如麻的大魔頭,竟然會寫出《雁丘詞》、《水調歌頭》、《春江花月夜》此等千古名篇!?

  你說你這么有才華,干點什么不好?為何走上邪路?

  不少老先生痛心疾首,認為林修緣是誤入歧途,希望林修緣能夠重回正道,也愿意給林修緣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而更多的百姓聽聞詩句之后沉浸其中,久久難以自拔。

  尤其是花樓勾欄之中,詩詞成曲,瞬間傳遍了大街小巷。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這樣的詩詞宛如一股清流,洗滌人心,沉淀浮華,不知讓人憑添多少感悟。

  莫名的,林修緣之名聲漸漸轉變,從一個喊打喊殺的大魔頭,變成一個孤傲不遜、被世人誤解的大才子,人們也渾然忘記了林修緣僵尸這個身份。

  開玩笑,什么僵尸能夠寫出“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之深情?

  僵尸能寫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感悟?能寫出“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美景?

  還能彈奏《高山流水》、《陽春白雪》之妙音?描繪《千里江山圖》之意境?

  這不是扯淡嗎!

  這就是詩詞歌賦的力量,無形之中深入人心。

  就連朝廷和玄道宗都始料未及,他們好不容易把林修緣“塑造”成為無惡不作的大魔頭,未想一個小小的文會就改變了世人的想法,當真人算不如天算。

  不過詩詞琴曲傳出以后,朝廷百官亦是沉默了。

  盡管朝堂諸公勾心斗角、立場不同,但是他們不得不承認,這些詩詞琴曲的確可以流傳千古,而且林修緣開創了新的詩體形式,可為文道之宗師。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修緣的推崇者會越來越多,而他在南疆的正面事跡也逐漸傳開。

  別的不說,僅是廣修學府書院、免費讓適齡孩童入學這一項,就贏得了天下讀書人和黎民百姓的好感。

  廣修學府書院,說明林修緣重視教育,尊重讀書人。

  讓適齡孩童免費入學,這是廣開民智,為天下百姓謀利。

  如果這樣的人都算大魔頭,那整個天下估計就沒幾個好人了吧?

  隨著輿論的轉變,朝中漸漸有了不同的聲音,即便正道聯盟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分歧。

  與此同時,一僧一道帶著朱天明出現在稷下學宮的山谷外面。

  和尚道士本來想硬闖稷下學宮,強行帶走林修緣的,只不過當他們看到林修緣所寫之詩詞,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這么一個大魔頭,度還是不度?

  一時之間,和尚道士反而猶豫了。

  ……

  論道大會第二天,百家爭鳴,各展其長。

  這次的比試非常簡單直接,百家之中各有傳承,誰的技藝最為精湛,創意最為新穎,誰就能獲得最后的勝利。

  雖說百家各有傳承,但是真正流傳下來的技藝卻是少數。多為機關陷阱、建筑冶煉、醫農兵書等等。

  林修緣也未藏私,直接將趙氏地宮中的百家傳承搬了出來。

  儒家浩然氣、墨家機關術、道家養生訣、法家因果律、雜家縱橫術、陰陽補天術、農家百草集、兵家十二策、醫家素問三十六卷……等等。

  甚至林修緣還取出一尊轟天炮,現場展示給眾人鑒賞,讓大家知道什么叫以凡人之力,可并肩修士之威。

  當然,這些傳承只是開頭的一部分,并不完整。想要完整的傳承?沒問題,加入萬古城就行。

  不得不說,林修緣上千年的底蘊,參加這樣的比試,實在有點欺負人了。

  根本沒得比,大家參悟百家傳承沉浸其中,完全忘記了時間。

  最終,荀華不情不愿的將十枚文玉發給林修緣。

  ……

  又是夜幕降臨,隨著第二場論道大會結束,四方文院的先生學子卻遲遲沒有散去。

  志同道合之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討論著林修緣留下的百家傳承,并且和自己所學相互印證,果然受益匪淺。

  尤其是轟天炮的出現,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

  他們沒想到世間竟有如此可怕之兇器,僅憑外力就可以并肩修士。并且林修緣還提出了可載人飛行之樓船的設想,更是勾起了無數人的遐想。

  如此一來,原本計劃第三天舉行的天下策論,不得不往后推延,直到第五天才開始。

  “天下策論”是論道大會的最后一場,也是論道大會最核心的一個環節,每一次都是爭執激烈,甚至有時候難分勝負。

  為了節約時間,荀華與四院夫子拋出這次的論題,“從十國之亂,到天下一統”。

  四院學子需要從各自的觀點闡述十國之利弊,勝負之因由,最后由四院夫子和先生評判優勝。

  這種爭論不能說毫無意義,但是對于林修緣而言卻是浪費時間。

  首先是儒家與道家之論,前者提倡入世而行,后者歌頌無為而治,基本上都是自說自話,觀者自辯。

  其次是墨家與農家之論,一個追求平等、兼愛天下;一個則以民為本。看似交流爭論,實則互不相通,沒有任何可比性。

  接著法家、兵家、醫家、雜家、縱橫家、陰陽家……紛紛出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有的意見相合、有的想法相悖。他們從十國之亂說到天下一統,各自拋出自家的觀點,并且通過各種闡述以說明,自家的思想更加適合這個時代的發展。

  就比如儒家認為治國需要才學和手段,可是道家卻認為一切當順其自然、清靜無為,以消減人心的欲望,如此才能天下太平、無為而治。

  另一邊,墨家覺得國家應該大力研發各種器具,以改變天下的格局,或戰爭的形勢。但農家卻認為,民以食為天,只要豐衣足食,天下安定,自然就會減少許多紛爭。

  兵家主戰,醫家主和,法家嚴苛,雜家善變……

  這一爭論,便是一天一夜的時間。

  眼看論道大會沒完沒了,林修緣終于忍不住站了出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