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萬歷佑明 > 第三十八章 帝師教皇帝
  萬歷元年十二月十二日這一天,大雪初停,晴日高照。

  文華殿內的君臣剛結束了一堂儒家經學的講讀課。

  講官們意猶未盡。

  皇帝朱翊鈞卻迫不及待地開始向張居正探討起考成新政的情況來。

  “考成結果的題本,朕已經看了。然卻有五十余名撫按官不稱職!吏治真的如此大壞嗎,先生?”

  朱翊鈞且在張居正來到御前后就直接先問了這么一句。

  張居正拱手道:“啟奏陛下。雖說大壞,但也不是不可救。至少陛下還能知道吏治大壞。這說明,底下的撫按還能事朝廷以忠,知道如實匯報,不瞞報,不推諉;”

  “而若連報都不愿意報,或者虛報,粉飾太平,那就到不可救的時候了!”

  “所以,陛下不必對自己的臣僚失望,他們雖多有疏懶乃至平庸,但至少還是忠而不媚的。”

  “何況,這次考成是以海瑞所期之標準來,要既廉且能又不游于權貴,此間難,非明君在位而不能使天下撫按皆賢能至此。”

  朱翊鈞點首。

  張居正見朱翊鈞聽了進去,也就繼續言道:“而且,這也說明,他們是相信朝廷會秉公處理的,會給出一個讓他們服氣的處置決定,也相信陛下與臣等執政者能明辨是非,有寬和體諒之心,會理解他們的難處,而沒到上下失和,互相疑忌的地步。”

  “先生的意思,眼下皇明還算風清氣正,雖吏治大壞,但未到有亡國之兆時,但若任由此下去,幾十年后只怕就會徹底上下不一吧?”

  朱翊鈞問道。

  張居正點首:“陛下說的是,所以現在當趁可治時治之!不能使將來,宮府每出一策,無論善惡,物議皆反,士人皆聚眾以抗,而物議所倡,則宮府必反對,以致于黨錮起而君王亦為其所擾。”

  朱翊鈞聽張居正這么說突然想到了歷史上萬歷后期的國本之爭,真可謂上下失和,君臣皆置內憂外患于不顧,為一太子的事拉鋸幾十年,連續幾任首輔也因這件事下野,無論君王首輔說什么,下面必反對,而下面提議的,君王又不依;到最后,朱常洛即位雖出現所謂“眾正盈朝”,卻反而加劇黨錮之爭,為移宮、紅丸這些事爭個不停,哪怕到南明時也還搞了個假太子案,爭論不休。

  而這么一比,萬歷初期的所謂吏治大壞的確不算嚴重,各地巡防巡按這些實權官員至少還愿意向朝廷如實交待自己完成政務的情況,而不是質疑執政者這樣做的正確性,而選擇抗命或者陽奉陰違。

  當然,朱翊鈞知道,這不排除有張居正提前和徐階這些士林領袖人物通了氣,且也布局了多年的原因在,使得巡撫巡按們還愿意給他張居正面子,配合他改制,如實交待自己的問題。

  “這么說來,朕還不能太苛責他們?”

  朱翊鈞也因此問著張居正。

  張居正拱手:“陛下圣明!陛下改考成之制,不是與天下數千臣僚為敵,是引導其公私,燮理其陰陽。所謂,君如父,臣如子,陛下用權于臣非是殺滅之,而是使其成才,而可利國利民。他們皆是天子門生,是陛下理天下弊病之藥石,非欲除之寇。”

  朱翊鈞微微一笑。

  他不得不承認,張居正教自己,明顯是從來沒有打算讓自己這個皇帝把官僚階級當敵人,而是在竭力地說服自己這個皇帝相信大明的官僚們,用好大明的官僚們。

  朱翊鈞對此理解。

  畢竟張居正也是這一份子,他就算是一個銳意改革的政治家,也是其中一員,不可能真的要慫恿他這個皇帝踏盡天下公卿骨,寧信家奴不信儒士。

  “先生既如此說,為何最后還愿意用趙貞吉?”

  朱翊鈞有些好奇地問道。

  因為朱翊鈞已經通過廠衛知道,趙貞吉一進京就揚言要盡黜不稱職的官員,還要將所有六科不稱職的官員調任外官。

  在這個時代,調任外官,對于六科而言,是很重的懲罰,基本上意味著仕途的質量要大打折扣。

  甚至大部分人因此的仕途終點就只能到從三品以下。

  無疑趙貞吉是比張居正還要狠的人。

  所以,朱翊鈞才問起了張居正。

  “回稟陛下,趙閣老非和光同塵之人,故臣薦用他,在一個誠字。”

  “為臣者,事上宜以誠,誠則無隙,故寧忤而不欺。趙閣老雖不體下,但可為陛下良臣;而百官雖對他懼但也因為其誠,而不會有怨,用他正利于陛下施仁德慈恩于天下,又不失用人之明。”

  張居正回道。

  “朕明白了。多謝先生指教。”

  朱翊鈞笑著說道。

  張居正立馬拱手作揖:“臣惶恐!”

  萬歷主動問還愿意聽,讓張居正有些難掩興奮之色,張口還欲再言。

  這時,朱翊鈞則轉頭問向身后的沈鯉:“可有記住?起居注里可不能遺漏今日先生的話。”

  沈鯉拱手回道:“回陛下,臣已銘記,未有遺漏。”

  張居正見此嘴角微咧,倒也沒有再言。

  朱翊鈞則在這時繼續說道:“今日聽先生之言,朕受益匪淺,知道需朕自己先做明君,才能引導群臣做符合考成所要求的賢臣和能臣。”

  “陛下圣明!”

  張居正回道。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翊鈞知道歷史上的萬歷朝能在初期中興,本因還是這時的皇帝萬歷本身有圖治之心,是少年純真所致也罷,或者是因為少年銳氣還在,也或者是真的被張居正的言教感染,總之,萬歷新政不僅僅跟首輔是張居正有關,也跟這時的皇帝萬歷有關。

  至于為何后來的萬歷皇帝變了,那自然也少不了萬歷自己的原因,更少不了張居正的原因,還有整個地主階級的墮落所帶來的原因。

  “皇爺,馮保闔族的家產抄沒后,已全部整理完畢,包括那徐家的一年海利,也已運抵進京,登記入庫,合計價值有三百五十萬兩白銀以上。”

  朱翊鈞在回宮后,張宏向他匯報了抄沒馮保家產的最后核查結果。

  朱翊鈞聽后想到上午張居正對自己說的話,知道眼下自己這個皇帝被他手底下一幫改革實干派搞得官怨四起,以致于他這個皇帝沒有唱白臉的空間,只能施恩調解怨氣,不至于因為改制,加劇官僚們的內部矛盾,也就先問著張宏:“朕記得內廷二十四衙門的大小內宦和宮中女官宮女是不是也很久都沒有發足俸銀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