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248章 狗鎮
  泰昌三年正月十八日,劉招孫率兵鏖戰沈陽。

  駐守參將祖大樂輕敵冒進,家丁損失殆盡,退回車營后,遭王化貞標兵營反叛,王化貞收買城頭炮手,向車營開炮,祖家軍傷亡慘重,祖大樂走投無路,遂向平遼侯投降。

  沈陽祖家男丁,高于雁翎刀者,皆殺之。

  鎮撫兵在參將府搜出百萬白銀,糧食布帛無數,遼鎮在沈陽諸多產業礦藏,悉數被平遼侯接手。

  平遼侯下令取出遼鎮部分錢糧,撫恤傷亡外番,外番拜服,稱平遼侯為天可汗。

  當日,大軍駐扎城外休整,平遼侯將中軍大帳設置于沈陽北門,這里是當年渾河血戰戰勝后金的地方。

  正月十九日,平遼侯召集喬一琦、康應乾、袁崇煥、鄧長雄、王二虎、王增斌、馬士英等人,共同商議接下來對遼陽作戰。

  沈、遼之間相距不過一百五十里,祖大樂在沈陽敗亡,遼陽守軍必如驚弓之鳥。且祖家在遼陽駐守兵力單薄,遠不及沈陽,只有區區兩千人。

  一眾將官都將以對遼陽進行勸降,兵不血刃占領這座大城。

  劉招孫亦不愿讓戰兵損失過重,占領遼沈只是開始,攻占廣寧、寧遠、山海關才是重點。

  眼下劉招孫與祖家三兄弟已成血仇,攻占遼西三城,不知要死多少人。

  平遼侯令馬士英安排城中投降遼鎮將官,提前趕往遼陽勸降守軍。

  民政主官謝陽向眾人匯報了大軍糧草的消耗情況,劉招孫聽了頓時眉頭緊鎖,眾人也是瞠目結舌。

  孫傳庭在撫順囤積的一萬多石糧食,開戰后五日便消耗殆盡,便只剩兩千石,預計三天就會吃完。

  三十萬人規模軍團的補給問題,在這個時代基本是無解的。

  劉招孫以前在戰場上指揮的人馬,最多不過三萬人,而且全部都是訓練有素聽從指揮的戰兵輔兵。

  這次突然要他指揮三十多萬人馬,而且相當一部分人還是從未上過戰場的農戶、外番牧民。

  這種情況,即便是韓信再生、白起穿越,怕也是力不從心。

  開戰以后一切都很順利,倒是劉招孫忽略了最關鍵的補給問題。

  自幼跟隨義父多年,這兩年又四處征戰,戰場上的事情他基本都懂,不過戰場之外的,比如糧草補給、資源調度,就不是劉招孫的特長。

  看來人多也有人多的麻煩,搞不好就容易崩潰,歷史上許多以少勝多的戰例,往往都是因為兵力多的一方在糧草上出了問題,最后導致大敗。

  目前,各地商戶還在源源不斷朝前線運送糧草,以換取他們想要的鹽引。

  不過幾十萬人的生死不能僅僅依靠這種商業性質的糧草運輸。

  “劉總兵,眼下各地每日運抵前線的糧草,勉強夠大軍所需,不過后面再往遼西打,恐怕·····”

  劉招孫讓謝陽坐下,起身在大帳中來回踱步,半晌之后,抬頭望向眾人:

  “既如此,那便就食于敵,從沈陽一路搶到遼西。”

  待眾人散去,平遼侯留下康應乾一人。

  算起來兩人已經快兩個月沒見面,這兩個月來,開原經歷了太多事情。

  將官腐敗超乎想象,以前劉招孫認為忠厚可靠的人,最后向他叛變,以前認為廉潔奉公的人,竟然貪墨百萬。

  倒是最早追隨自己的幾人,一直和從前一樣,用穿越者后世流行的詞兒來說,就是不忘初心。

  劉招孫已聽袁崇煥說過,康應乾在寬甸每日往來鴨綠江兩岸,招納朝鮮流民,向外番宣講開原政策,爭取義州士紳投靠,可以說做了不少實事。

  這次召康應乾回來,便是想恢復他在開原的位置,讓他做自己的左膀右臂,輔佐自己繼續向前。

  經歷諸多事情后,劉招孫也在反思,過往的政策是否太過寬仁迂腐,就像康應乾在寬甸,也會反思自己為了權欲不擇手段是否得當。

  昨日平遼侯大張殺伐,幾乎將祖大樂滅門,康應乾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這樣的劉招孫在他眼中竟有些陌生了。

  “記得康監軍之前常常勸說本官,直接吞并朝鮮,將朝鮮人遷往遼東,反抗者皆殺之。”

  劉招孫神色平靜望向康應乾,他在尋求中庸之道,既不像之前那樣寬仁,也不能墮為努爾哈赤那樣的瘋王。

  “康監軍在寬甸待了這么多些時日,不知是否還有這樣的念想?待滅了祖大壽,下一步,本官可能就要對朝鮮采取行動。”

  康應乾聽了這話,臉上立即現出驚愕之色。

  他以為劉招孫口中的采取行動,便是像沈陽這般,趕盡殺絕。

  想起自己這些天在寬甸的見聞,想起和那些外番交往的畫面,老康有些猶豫了。

  “平遼侯····下官在寬甸所見,義州朝鮮人也是知曉天朝禮儀的,不必趕盡殺絕,再說,平遼侯占了遼西,朝廷必然出兵山海關,開原當守住山海關,做好準備與朝廷決戰,而不是開拓朝鮮,屠戮外番····”

  朝廷對燒殺搶掠的后金蒙古或許不會那么上心,不過對一個叛變的開原,肯定會不死不休打下去的。

  劉招孫望著康應乾小心翼翼的眼神,忽然從座位上站起,拍了拍康監軍肩膀,大聲笑道:

  “好!看來讓你去寬甸,沒有白去啊!”

  康應乾聽劉招孫這樣說,心頭懸著的巨石終于落地,卻聽平遼侯接著道:

  “赫圖阿拉之后,從前的平遼侯便死了,康監軍,你,聽過狗鎮嗎?”

  康應乾一臉茫然望向劉招孫,不知他在說什么。

  “狗鎮是一座小鎮,洪武年間,白蓮教大柜千金離家出走,闖入狗鎮,她善待鎮上所有人,最后卻被鎮上的居民當做妓女來凌辱,最后,大柜率教眾趕來,將全鎮滅門·······”

  “本官苦苦思索,直到某天,忽然明白。”

  康應乾疑惑不解道:

  “平遼侯明白什么?”

  “自己太過傲慢,無論外界如何待我,我皆以圣人之心以畜天下,這就是傲慢。”

  這段話康應乾倒是能聽懂。

  “平遼侯,下官其實一直想問你一事,今日竟說到這里,便斗膽一問。”

  “康監軍請說。”

  康應乾抬頭望向帳外,望著陰沉沉的天空。

  “聽聞你義父劉綎曾信佛,不知你是否也信,所以才一直不輕易殺生,為人處世也和大明一眾將官明顯不同。”

  劉招孫撫掌大笑。

  “哈哈哈,本官不信,不過偶爾也會超度眾生,物理超度。”

  康應乾不知何為物理超度,不過為了不顯得自己太過無知,只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本官剛才說到了哪里?”

  “傲慢。”

  “對,傲慢。”劉招孫繼續道:

  “以圣人之心對待天下,對待所有人,包括敵人,任由他們欺凌自己,威脅自己,以致最后威脅到自己的家人安危。”

  “對自己極度刻薄寡恩,這才是最大的傲慢。”

  “如果說這世上有一個人不可以被怠慢,有一人不可以不被尊重,那這人便該我自己。”

  劉招孫說出這句話后,心中凝結多年的執念忽然消散。

  “當年客兵援遼,有恩于遼鎮。李家、祖家聯合建奴坑害我們,死難者不計其數。我的義父,義父的部將,最后都死在遼東。遼鎮就是恩將仇報的狗鎮。”

  “這就是我要趕盡殺絕的原因。”

  正月二十一日,開原軍進兵遼陽。

  大軍沿途不斷收攏人馬,陸續有軍戶、外番加入。

  抵達遼陽前,劉招孫麾下人馬超過三十五萬。

  大軍包圍遼陽,切斷遼陽與遼西聯系。

  正月二十三日,王二虎率近衛第三軍擊敗從十三山、廣寧趕來增援遼陽的遼鎮人馬,斬首八百,擊潰三千。

  正月二十四日,遼陽守軍在絕望之下,打開城門向平遼侯投降。

  消息傳回京師,朝廷震動。

  泰昌皇帝被迫暫時放棄各地平叛,兵部籌劃抽調九邊精銳與南方土司兵,奔赴山海關,與開原軍決戰。

  遼沈兩城盡數吞并,開原勢力空前膨脹。

  康應乾率眾人上勸進表,勸說平遼侯乘機開國建號,于沈陽稱帝,鼓舞軍心士氣,破遼西后入關,建千秋霸業。

  劉招孫對這些勸進,并不怎么阻攔,只是目前稱帝尚早。

  中軍大帳,劉招孫接過廣寧細作送來的城防兵力圖,目光徐徐望向一眾部下。

  “諸位,軍心士氣固然重要,不過,時間對我們更重要,稱帝只會拖慢進程。”

  “戰爭才剛剛開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