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 第182章 東林內部吵起來了
  汪文言當然敢直接面對鄒元標:“南皋先生,此時拖拖拉拉,失去處理先機,會被政敵和小人抓住機會的。倘若浙黨那些人和方從哲搞小動作,我們再出手可就慢了。”

  “哈哈,這話在理,只是軍國大事非同于宮闈謀略,此事急著為袁應泰說話,如果事后戰局有變,那最后損失顏面的反是我們。”

  鄒元標終究是在貴州待過,雖然沒統過兵,但對于邊事也有一些認識。

  汪文言就不同了,權謀厚黑整個朝堂他是排的上號的,但對于軍事實在一竅不通。

  于是回道:“南皋先生說的是,不過袁經略是正直的名臣,那幾個武夫確實有不聽指揮的行為,我等不能因為未來戰局不定,就投鼠忌器,這樣有違名士的準則。”

  汪文言雖不是什么名士,但對于名士這一套面子、名聲吃得很透,這是拿這一套來壓鄒元標。

  鄒元標聽得出汪文言諷刺他愧對名士的稱號,卻完全沉得住氣,反過來用孔子的“古者言之不出,恥恥恭之不逮也”舉例,提醒眾人不應輕易表態,要以說了卻做不到為恥。

  這是罵我不配做君子?汪文言年輕氣盛許多,干脆也不給鄒元標面子,直接陳述厲害,表示這是涉及到朝廷正邪較量的關鍵時刻,不能在這種問題上猶豫。

  兩人直接辯論起來。

  唇槍舌劍,直接針對

  趙南星、高攀龍都是脾氣火爆的人,加入戰局拉偏架,幫著汪文言說話。

  打不死的鄒元標,一個人跟三人辯論,據理力爭不可輕信一面之詞。

  左光斗等人不論資歷、名氣、職位還是內部話語權,都比他們四個低很不少,插不上話無法制止論戰。

  外圍成員孫承宗很聰明,他趕緊給自己好友、內閣大學士劉一璟遞了一個眼神,詢問這事該如何處置。

  劉一璟也一臉蹦逼,他雖然職位高,但在東林圈子內屬于人人尊敬,但誰也不跟他報團。上次趙南星與鄒元標就更換內閣首輔,以及商議職位的時候,就沒叫他。

  說是討論內閣首輔要對他這個內閣大學士稍微避嫌,免得傳出去被人議論,實際上東林巨頭、骨干各自報團,都不帶他。

  好家伙……東林黨可以啊。

  孫承宗心里暗暗驚嘆,他看出里面山頭不簡單,自己這個外人不到真的緊要事情,先別亂說話的好。

  趕緊從外圍成員很關注,轉變為吃瓜看戲的心態了。

  其他一些東林外圍也漸漸反應過來。

  看戲的看戲,吃瓜的吃瓜,東林內部山頭大戰,活久見了~

  “咳咳~”楊漣咳嗽一聲。

  他是東林元老之下,最有威望的人之一,又一直負責兵科言官,在東林黨嫡系內部,被視為軍事專家。

  他一咳嗽有話要說,眾人肯定是要聽一聽的。

  楊漣冷靜說道:“南皋先生閱歷豐富,提出來的建議要重視,三位好友說抓住這個機會,那也是絕不能錯過。”

  趙南星、鄒元標等看向楊漣的眼神有些質疑。

  這個時候說一些兩邊不得罪的話,可沒有哪一邊愛聽呢。

  “如果袁經略奏章屬實,不管如何懲處那幾個武夫,但沈陽丟失,戰況不利的事實已經發生。此時應主動著手,趨利避害,安排可靠人選挽回遼東態勢。”

  這話多數人都覺得在理,暫時放下一些觀點的爭持坐回座位。

  只有高攀龍腦子比嘴巴慢,開口問道:“剛才你同意支持袁經略,抨擊那幾個武夫,怎么現在就變了?再說那個你被那個王……”

  “先聽聽他的話。”汪文言腦子靈活許多,趕緊勸阻高攀龍繼續亂說。

  楊漣摸了把冷汗,倒不是他變了主意,而是想到了這件事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我們對于遼東戰局狀況有不同意見,但是對于首輔方從哲無能,要請葉向高出來替換掉他,這點是一致的。”

  聽了楊漣的話,趙南星、鄒元標都點了點頭,這是上次談好的。

  楊漣繼續道:“既如此,遼東戰局袁應泰的事情,當請葉向高決斷。”

  東林眾人對彼此因為意見不同和權利地位,導致略有不和,但是對于葉向高普遍是很尊敬的。

  除了高攀龍……就他脾氣最爆,資歷極深,卻在東林內部被趙、鄒兩人超越,這回又有葉向高一下子地位遠在他之上,頗有些憋屈。

  再加上覺得葉向高過于溫和,與自己行為處事大不相同,更是覺得自己的意見會被壓制。

  于是心中計劃按自己的方法行事。

  楊漣這邊注意力在趙南星、鄒元標等人身上,沒多關注這個書院講學大師,所以繼續侃侃而談,訴說現在應該全力攻訐方從哲,先把首輔換了再說。

  下一步才是根據戰況,決定遼東經略換人,畢竟袁應泰作戰不利,就算罪責在那些武夫手中,也是事后再將他們殺頭,現在先讓更有能力,能讓東林權利穩固的人執掌兵權。

  楊漣的意見得到眾人支持,那就是先把首輔換了。再由葉向高來準備遼東也換人,再懲處那些武夫。

  這一招很聰明,先擱置爭議,統一做看法一致的事。

  但東林終究是朋黨,沒有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好不同意見,無法統一想法和行動,分裂很快就更大了。

  討論一結束,眾人按照計劃全力彈劾首輔方從哲,表示應嚴懲方從哲在“紅丸”、“移宮”兩案里的大罪。

  方從哲說,我都已經言聽計從了,還是針對我啊,那就辭職。

  宮里王安得到汪文言的傳信,趕緊舍掉其他事情,全力發動自己的黨羽給小皇帝吹風。

  幾天下來,在眾生群起開炮、首輔懇求辭職、秉筆太監全力游說下,天啟皇帝同意方從哲回家,但不追究方從哲所謂的罪責。

  按照群臣與王安建議,啟用葉向高為內閣首輔。

  這第一步,東林眾人不分元老、骨干、師門還是外圍,行動步調一致。

  可接下來就亂了。

  楊漣想著應該等葉向高來處理遼東事態。

  可是袁應泰最后一批信到了,也就是他在城外被阿敏打敗后,連夜寫奏章,沒防備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大軍那一晚寫的奏章和書信。

  也是袁應泰給朝廷最后的傳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