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 第201章 比較聰明的兩個文官
  王宏宇此時還在“詔獄”呢,英雄遭受牢獄屈辱,這更激起了大伙的正義感,私下里紛紛議論。

  錦衣衛早得到魏忠賢的命令,絕不管控這些輿論。

  浙黨掌管的巡城御使、順天巡按的人也有管理治安和輿論的職責,此時見死敵東林被抨擊,背后里開心極了,哪個去管?

  天啟皇帝這個時候在王宏宇的建議下先裝傻,讓內閣扛住壓力。

  葉向高現在幾頭不是人。

  他本來根本沒想處罰王宏宇,跟楊漣還考慮怎么拉攏呢。

  現在可倒好,趙南星、高攀龍的上奏竟然得到魏忠賢支持,天啟小皇帝就按照趙南星說的,直接把王宏宇抓了調查。

  現在可如何是好?

  趙南星那邊更郁悶,本想著上奏后遭到太監和帝王打壓,贏得士林中的美名。

  沒想到全反過來了,我成閹黨了?

  他愧疚難當,趕緊上疏請求辭職回家。

  結果都沒遞到皇帝面前,就被魏忠賢給扔回來了,還說:“你就會嚯嚯雜家,惹了事你跑路,雜家被你害死啦!”

  趙南星想避一避風頭都沒辦法。

  關鍵時刻,遼東經略熊廷弼、山海關代總兵秦良玉先后上奏。

  他們已從遼東前線做了詳細調查,參戰的將士都能證明王宏宇說的是真的,趙南星、高攀龍搬弄是非,為同黨掩護。

  甚至連東林黨的王化貞,也跟著附議,說這些情況他已見證,全部屬實。

  熊廷弼這個暴脾氣又連著上奏,說血戰的將士應該得到封賞,殉國的將士應當舉行國葬、在岳飛、關公廟里供奉牌位。

  這一封上奏為敢戰的將士們說話,王宏宇又讓孟彪、魏良卿造勢,一時間風起云涌。

  天啟皇帝終于做出行動,單獨召見葉向高以后,讓他準備國葬事宜,并撥下50萬兩撫慰死難將士的家屬。

  這50萬兩看著很多,但分到南軍與勇敢作戰犧牲的邊軍死難將士手中可就不多了。

  其中責任又在都察院,輿論紛紛指責都察院一把手趙南星,是他在從中破壞。

  這下趙南星又要上疏請求致仕回家。

  這次都沒到魏忠賢那,直接被內閣首輔葉向高把他上疏扔了回來。

  趙南星大驚,忙問這是何意?

  葉向高卻道:“陛下之前召見我,這幾日悔恨得難以入睡,對遼東將士滿是愧意,陛下會詳細調查后做出處理,不會莽撞行事。”

  趙南星看了看左右無人,拉住葉向高衣角,湊到耳朵旁說道:“我們東林應該團結起來,現在不讓我致仕避風頭,對你我都沒好處的。”

  這話說的很直接,文人士大夫不被逼急了,一般不會這么直白說話,顯然趙南星已經快被逼瘋了。

  葉向高卻沉得住氣,微微嘆息一聲:“唉,事到如今陛下在準備罪己詔了……”

  !?

  “罪己詔!”趙南星頭皮都發麻了。

  此時還沒到崇禎的年代,遠不是聽罪己詔聽膩的時候。

  恰恰相反,一個登基半年的十六歲皇帝,要下罪己詔,這是足以驚動天下的大事。

  “所以你的致仕遞上去,陛下也不會同意,只有可能在他下罪己詔之后再做處理。”

  看著趙南星嘴巴大張,不敢相信的樣子,葉向高其實也很理解,他這幾天都驚訝得睡不著覺。

  這次的事情,天啟皇帝完全可以處理趙南星、高攀龍和魏忠賢,可他完全沒有,甚至要下罪己詔。

  這是何等的擔當!

  太過驚人了,難以想象。

  按說天啟自年幼就在深宮,當太子才一個月就繼位皇帝,沒有被哪些老師常年教導啊?

  難道說,就是因為沒有文官的長時間教導,就體現出了他老朱家傳自太祖朱元璋的那股狠勁!?

  葉向高很聰明,他看得比趙南星等人深,察覺到天啟皇帝的不一樣。

  去找汪文言問問……

  不對,沒有太監王安,汪文言就沒有那么“聰明”了,找他沒什么用,宮里面沒眼線了。

  誰是他的老師?

  記得是孫承宗……那算是可以聊起來,去問問他最近皇上有什么不一樣吧……

  ……

  可惜他猜錯了,孫承宗可幫不到這,這當然是王宏宇策劃的。

  罪己詔這種可不是王宏宇提的。

  他提了建議,可以對趙南星、高攀龍從輕處罰,對自己從嚴要求,以達成輿論覺得陛下被奸臣裹挾,奸臣罪大惡極。

  朱由校得到建議后,又跟魏忠賢商議,覺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堅決一些。

  可老魏是個忠于皇帝的老仆,哪里舍得讓天啟下罪己詔,求著處罰自己也不要這么做。

  恰在此時,朱由校的老師孫承宗入宮講學。

  見了孫承宗,他想了很多也很深。

  對這個老師他很尊重,覺得才學見聞絕非一般文臣可比,于是既是信任,也是試探,表達了自己承擔責任的意思。

  孫承宗官場權術未必比得上葉向高,但是大同的積淀讓他更有謀略。

  此時聽了自己的學生、這么年輕卻有膽略的朱由校這么說,作為文官他很詫異,作為老師卻很激動。

  罪己詔這種分量太大,他也不敢支持,但是講了一個典故。

  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下罪己詔。

  如果言辭合適、輿論需要、天下期盼,又對百姓有益,那才可以這么做。

  這話說得比較聰明,就是不太建議,但是如果操作的好自然可以。

  天啟頗為滿意,又征詢王宏宇意見,構思如何讓趙南星這伙人吃癟、讓王宏宇和遼東將士感受到激勵和獎賞、讓士林和百姓接受。

  王宏宇想了想,策劃了一個合適的計劃,最終被天啟采納。

  幾日后早朝,就能讓此事告一段落了。

  孫承宗和葉向高,比較聰明的兩個文官~這讓他起了些興趣,稍微看高一點點。

  朝廷的局面是,孫承宗在內的東林黨外圍,紛紛與趙南星、高攀龍劃清界限。

  葉向高、孫承宗這種聰明人,知道此時應輔佐天啟處理好邊事,現在還不是致仕的時候。

  這兩個人都很聰明,他們知道面對這樣的形勢,斗是斗不過的,而且會攪亂事態,讓敵人得逞。

  所以,要么順從輔佐再努力改變,要么準備辭職跑路。

  歷史上,他兩個都是在幾年后,局勢實在扛不住時選擇辭職跑路。

  但現在,天啟、魏忠賢上位不久,他們兩個也剛剛升職,彼此都想著可以磨合合作,繼續努力做下去。

  那結果自然是表個態度,再支持一下。

  當然,結果也是都被王宏宇套住,一個也別想下車。

  基本敲定計劃以后,他要再辛苦小舅一下,讓他跟魏忠賢演好一場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