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 第250章 站住腳了
  從鄖縣出發,依次走訪房縣、竹山、竹溪三個縣。

  再到返回鄖縣時,足足過了十天。

  十天時間,一般夠平原的一個府跑遍所有縣了,但是在鄖陽只把南邊三個縣走了一趟。

  鄖陽地勢之崎嶇,體現的淋漓盡致。

  尤其是從竹溪縣返回鄖縣,走最便捷的陸路,走了3天時間。

  這是人人騎馬,又沒有攜帶過多行李的情況。如果是貨物運輸,那時間翻倍也不止。

  王宏宇在路上就對這次走訪三個縣,做了一個初步總結。

  三個縣有幾個共同點:道路崎嶇、到處是山、良田很少、植被繁茂、河流眾多、人口有限、流民不少、寨子獨立。

  看起來各個是致命缺點,但這種地方特別好悶聲發大財。

  道路崎嶇,山高文官遠。

  到處是山,礦產一大堆。

  良田很少、植被繁茂,正好種紅薯和土豆,還能養羊和驢。

  河流眾多、人口有限,搞養殖、運河,發展屯田和工業的條件都具備。

  流民不少,寨子獨立……這還是個事?大哥的家人和朋友,早在這方面布局好人脈,很快就能出力協助了~

  三個縣的共同點,完全可以化為優點。

  然后三個縣也有各自特點。

  交通、產業上的不同,可以在后續規劃中有不同的側重。

  各地主要矛盾的不同,則非常值得關注。

  三個地方的主要矛盾都不是人地矛盾、農民和地主的矛盾,因為三個縣加起來就十幾戶比較富,沒有什么大地主,各縣都可授予土地,只是三個縣都沒有太多平整土地。

  圖書館管理員教導過,要實事求是,切忌生搬硬套、搞命令教條。

  所以,作為京師流動學堂的圖書館管理員,王宏宇不會生搬硬套,用命令教條的方式,去打土豪分田地。

  這三個縣最多幾戶土豪、十幾戶富農,打他們?

  農民矛盾不在于此,生搬硬套會害死人的……

  誰要是說圖書館管理員,是靠打土豪分田地崛起,那他老人家第一個不同意。

  ……

  這次回到鄖陽府治鄖縣,一切恍如隔世。

  在自己授意下,圖書館做了公開宣傳活動,跟鄖山書院也做了幾次交流。

  當然,老外傳教士被一些傳統儒家文人所警惕。

  但圖書館里的王徵,這幾天前后奔走,以文學、理工、言談、翻譯多方面的能力,讓腐儒無話可說,贏得了一批本地開明士子的歡迎。

  在知府、同知的協助下,在鄖陽選定一處建書坊。

  書坊的位置選在府衙和書院中間,又在縣內正好方便這兩個群體日常買書。

  書坊除了賣書,也有租書、看書和茶坊的功能。

  至于拓展出來的餐飲、棋牌、戲劇、畫畫、音樂的產業,也選了幾個縣里靠邊的地方,等著王宏宇來拍板投資。

  這些事是這10天巡查期間,由王宏宇授意、王徵牽頭、周兆安等熟悉本地的人出力,一起協同談好的。

  繼張名世等那一批武將之后,身邊的文政人才,也終于有王徵、周兆安等可以信賴的人了。

  文化方面洽談順利,渾河軍更是不用擔心。

  這幾天殿后的他們抵達以后,駐扎在城外,按照命令派百人帶周敦吉棺槨入城,在鄖陽宣傳渾河血戰的事跡。

  鄖陽沒那么多本地外來之分,周敦吉是從四川到這里的人,那就是本地的人,百姓以他為驕傲。

  王宏宇去房縣、竹山縣、竹溪縣三個縣考察時,考慮李鐵柱、喬己百兩個半大孩子留在鄖縣開展拓張工作正是鍛煉他們的機會。

  小孩有小孩的好處,這兩個一大一小的組合已經配合得相當融洽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兩個孩子不自覺就影響了對方,尤其是在相互較勁、相互學習、相互監督下,兩人變化都不小。

  王宏宇臨走前向他們交代,渾河軍初到鄖陽首先是發展與鄖陽百姓之間的關系,這對于開發鄖陽的進度很重要,更關系到渾河軍能否迅速在鄖陽發展壯大。

  之前王宏宇讓李鐵柱向王徵學習建筑學、力學。還推薦一本宋朝編寫經過元代、明代擴大改編的《營造法式》書,讓李鐵柱學習。

  尤其是竹木制水車、曲梨、平底沙船、漁船、中小型棚船、兩輪馬車、獨輪車的制造。這些農用、商用制品正是鄖陽急需的。

  來鄖陽的路上,沿途看到漢水是從山間谷地蜿蜒流出,兩岸淤積地不少,由于河槽距離兩岸往往達仗許有余,甚至更高,從上游修渠往往被山脈阻隔。

  能用普通水車的地方不少,當地木匠造不出水車,取水澆地很原始:轆轤絞水、或木架吊桶取水,浪費大量人力不說,效果很小。

  也就是說要用水車自動提水,水車高度要高,當地的木匠沒有能力制造這種大型水車,即使能造出來也沒有辦法立起來就位固定。

  十多年前這里有個地主看見南陽河道里有水車,覺得花一次錢買一部,用不了兩年就把澆水的人工省了出來,結果夏天發大水給沖走了。

  漢水是大河,雨季發大水即使水車沖不走,也會被急流帶來的山石打壞;況且上下行駛的的船只也會碰上水車,那將是大事故了。

  在李鐵柱看來多大的水車也能立起來,因為靠近大河架設水車必須挖一條半圓形引水短渠,河水流過水車位置又流回河里,引來的水不用太大,能沖擊水車轉動就可以了。

  水車在渠內沒放水的時候就在渠上安裝,不用水時就把渠口封閉。當然,進出水渠口應當用石塊砌筑,防止坍塌。

  不到十天時間,李鐵柱帶領自己的工匠和村里的木匠就把水車造好了,并且是在渠上直接造出的。至于挖渠、砌渠口,村里自己就會干。

  等王宏宇考察回來,除去磚石沒有砌完,其他都弄完了,連引水的竹槽和支渠都挖完了。全村四十幾戶出錢出力,加上渾河軍幫忙還不快?

  這個河灣總共有600多畝地,以后再在渠上造幾架水車就完全變成水澆地了,一家十幾畝水澆地種上水稻,口糧就富富有余了,何況每家還有不少坡地。

  渾河軍獲得了好評,李鐵柱更成了香餑餑。

  這個村子將來會富裕出不少勞動力,一部分人可以加入王宏宇的產業中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