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 第288章 山中也有老兵接應
  李鐵柱在大寧縣的山溝里就發現幾處半山坡被水沖出來的煤,煤的質量不錯,正是王宏宇讓他留心找的無煙煤,無煙煤不用煉焦碳可以直接煉鐵、煉鋼。

  王宏宇知道后留下幾個技術人員和兩個對附近熟悉的向導,專門找適合開采的煤礦,還要在附近找鐵礦、銅礦、鉛鋅礦,準備在這里開礦,開冶煉工場。

  第二天中午,行軍休息時探路的人匯報,前面不遠發現七八個了六十左右的老鄉在岔路口等候,原來是竹菌坪的退伍老兵走了二三十里路前來迎接渾河軍。

  王宏宇親自接到了這幾位老人,幾位老人是萬歷二十七年平叛楊應龍叛亂的老兵,那時他們就是丟下妻子上了戰場,回村后一直務農。

  后來劉綎北上抗擊建奴時,他們已經老了。

  畢竟去薩爾滸決戰只招收年輕人參軍,他們的侄子輩多數已經超過了參軍年齡,只有少數幾人參了軍,可是再也沒有回來。

  因為他們的祖先就是戍邊打仗的軍人,要求每一代必須有人參軍保家衛國,他們一直遵守祖訓,把參軍當成了義務,把戰死沙場馬革裹尸看得無比神圣。

  下午,渾河軍跟隨老人們進入了一條橫貫幾條山脈的東西向山峪長廊,這里遠離鄉鎮,距離最近的縣城也有200里遠,竹菌坪就在這個山峪的東側。

  河流兩岸有一片片稻田,水稻已經泛黃,長勢不錯,豐收在望。小孩們三五成群地拿著竹竿、樹枝將一群群前來啄食的飛鳥轟走,但是盤旋一圈又飛來。

  李老漢解釋說:“山里人少,種的地不多,飛鳥、野獸太多,一到糧食快要成熟,看也看不住,轟也轟不走。”

  “最厲害的是野豬,專門晚上來禍害,值夜的人少了它們不怕,甚至傷人;值夜的人多了影響生產。”王大爺說。

  李老漢說:“如果附近有六七個村,二三千人住就好了,村子多、人多的話野獸就會躲遠了,種地就不用人看守了。”

  王二不這么認為:“我們一年到頭都能打野味吃,還不是因為人少?你看咱村里的人六七十歲上山如走平地,聽說城里人很少活到這個年齡,還不是有肉吃的原因?”

  “山里面有野豬肉吃還挺不錯的,吃了以后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氣,老獵頭一年四季頓頓吃野味,六十多歲了還能生娃。”王二接著說。

  “可是野豬破壞力太大了,我們專門在坡地上種上芋頭讓他們隨便吃,這些畜生還挑食!”趙老三氣憤地說。

  “還有狼很多,有時候抓不住獵物就進村禍害雞、鴨子、羊,那年劉犟頭打死了一只狼,結果每天夜里成群結隊的狼在村外嚎叫,嚇的小孩都不敢出門了。”

  幾個老頭忘記了后面的大隊軍人,爭得面紅耳赤。

  山里人一年四季閑不住,不過吃穿不愁,比北方的山里人幸福多了。

  不過300年前蒙古人把四川人禍害不輕。

  前世四川被楊應龍、奢崇明為害很多年,后來又讓張獻忠劫掠多次,最后清軍在四川又大規模殺戮。

  王宏宇不會讓四川的百姓再受苦難了。

  他不讓渾河軍擾民,在村外帳篷住,村民死活不干,非要讓大家進村住,可是人太多住不下呀,好客的村民只好作罷。

  臨走時還把家里的余糧全部送給渾河軍,王宏宇留下幾個人等待后續軍隊到來,還有運糧隊到來返還糧食,送些農具、鹽巴、布料之類。

  村子只有300口人,還把30個青年送到王宏宇面前,讓他們參軍或出力,為國效力。

  路經潭家坪、馬家寨時同樣得到兩個村子的全力支持,糧食全部獻出,還送子參軍、參加運輸,或者當向導、修路。

  過了三個村鎮,反而增加了100兵丁,以及幾十頭毛驢。

  這一段路比想象中的好走。

  雖然周邊不是滿是植被的丘陵就是高聳陡峭的石山,但是本地村民在老兵帶領下全力協助。

  這一段也比鄖陽的山路好走許多,雖然沒有河流方便水運,但日后一定能修建出一條寬闊大路。

  驢騾運輸隊走這條路也沒問題,后續給這些村鎮的百姓補上一部分糧食。

  當時就給了錢,后面又多多少少補一些糧食,這些百姓當然更熱愛支持王宏宇和渾河軍了。

  其他方面都問題不大,只有外界情報獲取方面,確實受到了較大影響。

  飛鴿傳書,也只能是往外傳消息,但是位置一變就接不到消息。

  西南的山路也難通過快馬傳遞消息,這地形馬跑不起來,而且比較危險。

  所以,朝廷將最新消息傳遞到鄖陽、巫山時,王宏宇還沒第一時間得知。

  這種情況比較像現代戰爭中的“靜默”,即為了避免敵人察覺,而中斷通信聯絡的情況。

  靜默戰斗中,高度依賴將領的指揮水平。

  王宏宇對于局勢怎么把握,決定著這場戰爭的走向。

  “我們到開縣了,往南一百多里便是萬縣。”

  南邊100多里就是萬縣……

  王宏宇根據地圖做仔細研究。

  之前石柱的馬祥麟、張鳳儀給過四川東部、北部地圖。

  大哥周敦吉常年提防永寧土司,也有詳細的四川東部、南部地圖。

  將兩個地圖比對,再加上鄒文琦的指引、渾河軍夜不收探路的結果,終于走到了萬縣北邊。

  萬縣在后世已經納入重慶,但在這個時候,跟重慶還有快500里路。

  到了開縣、萬縣,雖然兩縣還沒有收到為平叛大軍供應錢糧的命令,但是南皋書院與王學龍場工作做得到位,也得到縣令支持。

  兩個縣為王宏宇增加川軍400人、民夫近千人,跟隨渾河軍進入重慶平叛。還為渾河軍籌備了足夠的軍糧和運輸工具。

  這次南皋書院和王學龍場發動他們的人脈關系,解決了平叛大軍前期的糧食問題。有人脈、有糧食,一切都好辦了。

  渾河軍在萬縣得到了修整,伙食、住宿安排的很到位,體力有所恢復。有了人民群眾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戰意更加高昂。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