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問劍 > 第一百章
    學宮在校弟子的數量,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數百位博士、教習,分攤到各個科目上,一些科目會有多名老師,但還是顯得有些不太夠用。

    國史、算學、虞律這種五六十人一間教室的,已經算小課了,

    農學上百人一起,才算大課。

    理學和兵學,介于兩者之間。

    理學不是指道德神學,而是天文地理,

    教授理學的蘇馮博士,是和個蒲留軒氣質相似的中年儒士,

    他通曉天文學、聲學、地質學、生物學、工程學等學科,

    在陶瓷、金屬鍛造、造紙、紡織、谷物加工、采礦工程器械等方面有著大量發明與專利,同時也是學宮專利所的負責人。

    皇城甘露殿里,那座使用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包括擒縱輪、擒縱叉及游絲擺輪)、精確到秒的大型高精度鐘表,就是他的發明。

    為此昊天神殿還專門派人來長安贈與蘇馮禮物,以感激他的貢獻——大型高精度鐘表,意味著各地的昊天鐘聲能更加整齊規律。

    這門課程,自然要比國史生動有趣得多,

    不過由于蘇馮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很多時候是教習在臺上講,他在下面補充。

    另外,在學宮以及一些長安私塾中已經開始嘗試使用的黑漆板、白堊筆,就是他的發明。

    白堊即碳酸鈣的沉積物,寫在涂有黑漆的木板上,可以很輕松的擦去。

    相當于粉筆與黑板。

    除了理學之外,還有丹青、音律、草藥、兵學等課程。

    教授丹青的杜琴音博士,所畫的畫栩栩如生,性格也很瀟灑。上了幾堂基礎繪畫技巧課程之后,她就讓學生們自由發揮,描繪靜物,過段時間再檢收。

    學生有天賦并且有興趣學習的話,這位博士才會繼續教導,不然就放學生自己畫著玩,圖一樂。

    比她更瀟灑的是音律博士仲秦,每次出門的時候,手里拿了什么樂器,琵琶、弦鼗(三弦)、蕭笛、鼓、塤,那今天就上什么課。

    有次什么樂器都沒帶,干脆從樹上摘了片柳樹葉,用樹葉吹奏起來。

    而草藥——這門課程算是李昂非常感興趣的,草藥博士孫溥在一座座溫室里,種植了大量珍奇植物,其中不乏潛在的異化物。

    比如食用之后,會在幾小時內令人昏迷不醒產生幻覺的桑葚狀水果,

    酷似人類手指的彩色蘑菇,

    能伸出觸手、吞食路過老鼠鳥類的藤蔓狀盆栽。

    草藥草藥,除了種植詭異植物外,草藥學課程還會教導如何用這些植物制取藥劑。

    這些藥劑的效果,并沒有超出李昂想象范圍外,

    至少目前來看,貌似還沒有那種能在短暫時間內,為外科手術做好準備的藥物。

    草藥之外的另外兩門,就是兵學和百獸了。

    教授兵學的博士戚舉,非常有意思,前幾節課程,都是在教室里講述如何行軍布陣,如何駐扎,如何調配糧草,評估兵力,

    后幾節課程,場地就換到演武場了——學生們需要披上中型鎧甲,拿起未開刃的無鋒刀劍,貼上防止誤傷的基礎符箓,進行擬真決斗。

    人數為單對單,多對多,單對多。

    地點為叢林,平原,坊市街道,建筑物內。

    這種做法,旨在讓學生們親自感受一下沙場給人的感覺,在心里建立起以普通人為坐標原點的戰力認知。

    兵學還包括軍事基礎理論和實戰演練,甚至有如何尋找方向、如何暗殺、刺殺、滲透、追蹤、反追蹤等內容。

    按照戚舉的說法,第一、第二學年學的是兵學基礎,第三學年開始還有軍事晉階理論——學習符術等在戰爭中的作用,以及對于戰爭形態的影響。

    “戰爭是修士的戰爭,一名燭霄境修士釋放的符、術、念,足以扭曲一小塊戰場上的地形地勢,改變敵我雙方力量優勢對比。

    哪怕燭霄境以下的巡云境,也一樣能通過孤軍深入、騷擾打擊破壞后勤線路的方式,改變戰爭走向。

    普通人對于修士而言太脆弱了,如果巡云境修士肆意妄為,不受阻擋,甚至能在一夜之間刺殺掉一整個州郡內的所有官員,直接將州郡的行政系統摧毀。

    但戰爭,又不僅僅只是修士的戰爭。

    再強大的修士,哪怕是燭霄境,也會疲倦,也會累,被刀刃、弩箭貫穿身軀,也會直接死亡——只要不是煉體的武道宗師。

    燭霄境只有兩名同級對手,或者七至十名巡云境高階修士圍堵,才能拖住。

    一旦被拖在原地,對方就可以通過反復攻擊、拖延,

    等到裝備特制武器的大規模鐵騎趕到交戰處,朝修士發射貼著大量符箓的弩箭飛矢,或是使用異化物,一輪輪消耗,

    活活將燭霄境修士拖死——這就是各國軍隊對付燭霄境的辦法。

    任何國家,想要存在下去,就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頂層修士,

    無論是虞國還是南周、西荊、突厥,如果在短暫時間內失去太多燭霄境,就意味著他國的強大修士,可以長驅直入,來去自如,輕描淡寫間摧毀行政、后勤補給體系,

    而己方只有濫用異化物這一種最后的損人損己方法。

    同時,這條規則也意味著,如果雙方頂層力量之間達成均衡,那么戰爭就很難打響——除非有一方暗中掌握了獨特的技術優勢,冒的起風險。”

    絕大多數新生們,都被兵學教授戚舉所說的話語所吸引。

    每一名燭霄境修士,都是國之重器、立國之基。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何其強大,何其瀟灑,何其...令人鮮艷。

    只有少數學子臉上露出深思表情——他們想到了在國史上學到的內容。

    燭霄境修士僅僅只是存在,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西荊在兩百年前的沼川戰役中敗給南周,四十萬將士全軍覆沒。但南周卻沒能成功消滅、吞并西荊。

    重要原因便是戰后雙方的燭霄境修士數量為十比九,依舊是均勢。

    而現如今虞國對周邊各國,無論在整體國力還是燭霄境數量上,都有優勢。之所以沒有大肆發兵攻打,原因有三——

    一,西荊、南周、突厥等國隱隱間達成默契,頂層修士互不攻伐廝殺,共同限制虞國。

    二,西荊南周等國存在的高山沼澤天然屏障,導致大軍很難穿過,不容易對攻打下來的領土,進行駐扎、管理、統治。

    三,學宮改進農業生產技術,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水旱蝗災對農業的影響,緩解了虞國的糧食壓力。

    盡管在某些地區土地兼并依舊猖獗,但至少流民的數量大大減少。

    三個條件中,任何一個不滿足,都有可能導致戰爭爆發。

    聽著兵學教授戚舉在前方侃侃而談,李昂心底升起一種古怪的既視感。

    他拿出的防瘧方略,某種意義上,是不是加速了戰爭的腳步?

    (竟然坐在電腦前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