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文藝時代 > 第六百一十章 大調整
    1月6日,劉滔大婚,打響了娛樂圈在新年的頭一炮。本次婚禮可謂名震一時,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現場在王府飯店,包了兩層,胡君、林心茹、秦海路等圈中好友皆來祝賀。若在平日,明星扎堆出現總是很麻煩的事情,今天卻無人搭理。

    一輛保時捷、八輛法拉利、三輛蘭博基尼、一輛奔馳slr、兩輛賓利、兩輛勞斯萊斯……光看這喪心病狂的婚車隊伍,論打算的土豪二代,當場轉賬100萬美元禮金的狠人,誰特么還管明星啊!

    胡君等人還好點,像楊三十二郎這種貨色,立馬就被震住了,妥妥做鵪鶉狀。

    由于在《天龍八部》中有共演之情,劉滔也邀請了范小爺,可人家忙著給《畫皮》收尾,便遙祝了一下,沒隨份子,只送了套精致的擺件,還托林心茹要賓客禮包——她喜歡那個定制的tiffany水晶糖果盒。

    而林心茹覺得很low,愣是沒給她捎,倆人為這事互噴了一宿,你不愛我我不愛你巴拉巴拉,聽得褚青翻來覆去的各種鬧心。

    此時臨近殺青,他為了避免媳婦兒產后抑郁,便加大了治療頻率。范小爺每天上下通透,郁結漸開,又恢復了嘻嘻哈哈的樣子。

    他看在眼里,卻莫名糾結:媳婦兒長進是好事,可不能每次都來這么一遭啊!

    俗話說,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男性一次放出的小蝌蚪。約在2cc到7cc之間,其中所含蝌蚪數量,在一億到三億五千萬之間。

    但是,人體內每天產生的蝌蚪數量,只有四千萬到五千萬只。

    褚青自問是個非常健康,并且精壯的男人,怎么著也有五千萬吧。按現在3次/天算……艾瑪,簡直細思恐極!

    做2cc男人,還是7cc男人,這是個哲學問題。

    ……

    13日,晴。

    今兒是兩位老板回來后的第一次亮相,也是2008年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司格外重視,除了死爹死媽死在家不能動的,不得以任何理由請假。

    藝人除了拍《瘋狂的賽車》的黃勃,拍《新宿事件》的張婧初。悉數到場。偌大的會議室擠得滿滿登登,放眼望去皆是人頭,很有種拔蘿卜的沖動。

    汪寶強挨著湯維,劉師師、趙麗影、黃軒自成一圈,呆呆還破天荒的跟寶強招了招手。那傻小子樂得屁顛屁顛的,臉上還得裝*逼耍酷。

    不多時。幾大boss陸續入場。會議正式開始。

    照例是程穎主持,先由黃穎介紹去年的收支情況,大意是咱們有得賺,工資獎金照發,大家放心。

    接著,楊凡分析了一下市場形勢:

    2006年,公司投了三部電視劇,六部電影,但靠著《武林外傳》和《士兵突擊》的巨大收益,仍然凈賺過億。
    2007年。投了三部電影,兩部電視劇,最后一結算,還是凈賺過億。

    先說國內,由于大量的外來資本侵入,攪得市場就像一鍋熱湯,那上面已經漂了層厚厚的浮油沫子,所有人都盼著它燒熱,沸騰,以便分一杯羹。

    去年全國總票房為33億,比前年增加6個億。更難得的是,《投名狀》和《集結號》在去年末聯手掀起了一波熱潮,同一檔期內,能容納兩部過2億票房的國產電影,對于中國市場來說還是第一次。

    從產業鏈看,大概是:

    消費理念變化,進影院看片成常態→觀眾追求大明星、大制作→片方迎其所好,造成電影大躍進→明星身價暴增→制作水準參差不齊→作品數量翻倍,市場繁榮→愈發催動消費。

    而另一條產業鏈是:《瘋狂的石頭》→中低成本的喜劇片也能大賺→片方抱著撿漏的心理,卻不仔細打磨作品→水準low b→相當龐大的影迷群體,需求空白

    好處是,娛樂的土壤已然形成,影視圈不再是狗屁倒灶的“文藝戰線”和“文藝工作者”,從政府到基層,都真正的當成一項產業來做。

    壞處是,比如一個煤老板想進影視圈,他敢花一千萬請褚青出演,但只舍得花五百萬在電影制作上,玩的就是一錘子買賣。

    沒辦法,行業門檻太低,沒有準入和監管制度,誰都可以進來耍。

    再說國外,公司靠文藝片出口起家,小成本高回報,可從2006年起,海外市場對中國文藝片的興趣正在降低。

    以前連《安陽嬰兒》、《香火》都能買個好價錢,現在《夜車》、《金碧輝煌》、《舉自塵土》幾乎全砸。

    《天狗》的藝術表現力比《盲井》好得多,戛納影*帝也比柏林影*帝要顯得高端一點,結果兩部片的海外收益相差無幾。

    這些都表明了,再以那種投機倒把的心態去忽悠老外,早晚賠的血本無歸。

    而楊凡嘮叨了這么多,意思就兩個:

    1,不管《畫皮》成功與否,拍大片都是公司的必然選擇。因為制作成本在增加,不拍大片也會被強行大片。

    2,文藝片在國內外都沒有市場,以后投資會愈加謹慎。哦,還有個括弧:(老板任性的時候除外)。

    這些內容非常重要,怎奈get不到大家的點,一半人聽得昏昏欲睡。趙麗影正抱著劉師師的胳膊無聊,可下一秒,立馬抖了個激靈。

    “下面我說說藝人和經紀人的調整計劃……”

    大小姐從不拿稿,張口就來:“公司一向秉持精益求精的原則,作品雖然優秀,但數量少,周期長,對演員的消耗太大。我們都知道,藝人靠的就是曝光度,一年一部影視劇,純屬作死。就像麗影,你明年紅了,但后年,甚至大后年才有新作品,你嘴上不說心里也會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