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我在明朝賺大錢 > 第608章 殿試
  眼前的這座大殿朱門黃瓦,兩側的白色玉柱臺基足足有一人來高,高聳的金龍盤桂雕刻栩栩如生,雄偉壯觀金碧輝煌。

  金殿唱名,是所有讀書人的最高人生追求,此時此刻的白學禮就站在文華殿外,距離自己的最高夢想,僅僅只有最后的一步之遙了。

  初升的朝陽為眼前的這座雄偉宮殿涂抹了一層金色的光暈,仿佛傳說中的天國圣殿一般,充滿神圣莊嚴的氣息。

  白學禮從來都沒有像現在這樣激動過,因為他已經觸摸到了成功的門檻。

  這么多的寒窗苦讀,家里幾代人的夢想,還有家族的希望和親人的殷殷期待,全都將在今日從遙不可及的夢想化為活生生的現實。

  金榜題名,曾是白學禮最大的夢想,但是在夢想即將實現的這一刻,他反而有些恍惚了,甚至產生了一種虛幻的感受,就好像眼前的這一切全都是在夢中,是那么的不真實……

  在剛剛過去的第二次科舉考試當中,白學禮考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眼下已經進入到了殿試的階段。

  所謂的殿試,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就是科舉的一部分,這么說當然不能算錯,但卻并不是完全正確。其實殿試只能算作是一場“加賽”,并不計入考試成績,只是為了確定最后的排名。

  按照歷朝歷代的規矩,哪怕是在殿試中考了最后一名,也有一個同進士出身,相當于是一只腳已經踏過了大明王朝后備官員的入選名單。只要正常發揮,就算考不出狀元、榜眼、探花那么好的成績,隨隨便便考個二甲,也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等于是一下子平步青云飛黃騰達了。

  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這次殿試過后,成績最好的一甲考生那是不用說的,必然就是名動天下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就算是考個二甲也可以順順利利直接進入仕途。即便是考了最次的三甲,也能做個“翰林院編修”或者是去國子監隨便掛個職,然后就可以等著出缺了。

  但是,這一次考試和以前有著很大的不同,幾乎不存在“先掛職再當官”的可能,而是幾乎一定會直接步入仕途,直接就放出去當官。

  因為這次科舉考試,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主考官”,也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座師”,而是由當今天下全程親自監考,按照當時的說法,這一屆考生全都是貨真價實的“天子門生”。

  不設主考官,而是由皇帝本人全程監督考試,這種狀況曾經出現過一次:在洪武三十年的時候,因為南北榜案,光是那一年的春闈就考了三次之多。到了最后,為了平息輿論和安撫全天下的讀書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監考。

  那一場考試的考生,只要是考中了的,全都直接當官去了。

  本次考試和洪武三十年的那一場幾乎如出一轍,同樣的因為科舉丑聞,同樣是天子親自監考,所以這一屆考生的含金量十足。而且朱棣處處都效仿朱元璋,肯定也會象朱元璋那樣,直接把考中了的考生放出去當官的。

  這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事情。

  這一場考試,對于白學禮來說意義非凡,將是改寫他人生軌跡的一次命運大考。

  因為殿試只是為了確定排名,就算是考了最后一名也能出去當官,白學禮已經徹底放下了所有的心理負擔,以無比輕松的心態準備迎接這次考試。

  “諸生唱名進殿。”

  伴隨著一個老太監如同吟唱一般的呼喊之聲,包括白學禮在內的兩百多人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在門口唱了自己的名號之后,領了一個寫著自己的名號的銅牌子,就進入到了文華殿之內。

  因為這次科舉曾經爆出過題目泄露的丑聞,所以朱棣對考試十分重視,早早的就端坐在大殿之內了。

  遠遠的看到皇帝陛下的龍顏,眾考生紛紛跪拜山呼萬歲。

  朱棣這個人平日里素來就是不茍言笑,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威嚴感受,但是在面對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考生之時,卻顯現出了格外的親切與隨和,就好像真是一代仁君似的。

  殿試的本質就是確定最終名次的“復試”,雖然規格最高,但卻遠遠沒有前幾日在貢院考棚中考試那么嚴格,而且這樣的考試幾乎不可能作弊……就算是作弊也沒有用。

  因為歷朝歷代的殿試都不考八股文章,也不考詩詞歌賦,考試的題目只有一個:策問。

  通常情況下,殿試的考題都是結合當下時事,考試一些國計民生之類的東西,這就需要實打實的本事了。而且考試的時間也不再那么漫長而又難熬,僅僅只有一天的時間。

  一天只考一個題目,其實已經相當的寬松了。

  自從前些日子有了考題泄露的教訓之后,朱棣已經徹底改變了提前出題的“老傳統”,而是改為“臨時出題”。這次殿試的題目就在皇帝本人的心中,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也就不存在考題泄露的可能,至少對于這二百多個考生來說,可以說是絕對的公平了。

  按照事先演練過的禮節,行完了君臣大禮之后,考生紛紛端坐在矮幾之后,幾個太監則開始給他們分發紙筆等物……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正襟危坐的白學禮開始等待朱棣出題了。

  “我大明生命億兆富有四海,帶甲三百萬……”朱棣那渾厚的聲音仿佛從天國傳來的神音,竟然在偌大的文華殿中激蕩起陣陣回響:“然國之強弱恒無定則,治世亂世不在于空談而在于實務。圣人曰禮樂,先賢曰忠義,又言財須民力國賴民強,何以為強國之萬全也?”

  從來就沒有不衰的王朝,國家的強弱到底是在于禮樂還是在于忠義,還是說在于百姓?要想國盛軍強,到底應該如何兼顧圣人之道和普通小民的利益?

  這就是本次殿試的考題。

  因為殿試是要考策問的,而且策問的內容大多和時事有關,可以是某個具體的事物,也可以是大而化之的某個話題,從形式上來看,朱棣親自出的這個考題也算是中規中矩。

  為了防止某些考生沒有聽清楚,早有專職伺候筆墨的人員將朱棣的話語,一字不差的謄寫下來,分別交給各個考生讓他們以此為題進行“答辯”!

  雖然考試題目已經出來了,但卻沒有一個人動筆。

  這二百多個考生,或是凝神靜思,或是反復品味,全都是仔仔細細的揣摩著……

  反正就只有這一個題目,而且還有的是時間,與其匆匆忙忙的動筆,還不如先好好的想想清楚,應該怎么“起題”“承題”“點題”,然后再提出自己切實可行的觀點……

  這個題目出的很大,果然有天子氣象,但要想做出驚才絕艷的文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要慌,千萬不能慌。”白學禮知道自己已經走到了命運的轉折點,他反反復復的提醒自己千萬不能慌,一定要沉著冷靜,才能做出完美的答卷。

  反正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的從容考慮……

  時間如同行云流水般無聲無息的劃過,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終于有開始作答了,但白學禮還是沒有動筆。

  如何在強大國家的基礎上兼顧小民的利益,這本就是一個說濫了的話題,千百年來無數先賢曾經提起過無數次,但要是想結合當下的大明現狀,提出具體而且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就需要真本事了,不是說會寫八股文章會吟詩作賦就可以的。

  時間還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有些考生已經寫了下很多文字,但白學禮卻依舊沒有動筆,他還是縝密思量認真考慮……

  也不知過了多久,直到他已經胸有成竹,這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提筆在手,鄭重其事的蘸了蘸墨,開始認真答卷:

  “……吾嘗聞,國強而民富者,無不度于士農工商之務也……”

  同樣的話題歷史上已經說過無數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的不同的立場進行闡述,已經很難再寫出什么新鮮的內容。而且白學禮終究是出身于底層寒門的小地主之家,所以他更切中于“實務”:就在別人還在大談特談什么“齊桓晉文霸天下”“秦皇掃六合”這些大話題的時候,他卻從底層的角度開始書寫自己對于這個問題的認識……

  “……竊以為,強國富民在于實,士實于政,農實于谷,工實于器,商實于殖……”

  白學禮一字一句的小心書寫著,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提出正式的“館閣體”概念,但卻早已經有了科舉考試專用的“通用字體”,講究的就是筆筆方正字字圓融,所以他書寫的速度比較慢。

  而且殿試的考題并沒有那么嚴格的限制,篇幅可多可少,只要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就行,通常情況下也就是一兩千字而已,要是言簡意賅幾百字也不是不行。

  但白學禮寫的這個文章,涉及到了太多的細碎繁瑣問題,所以篇幅極長。

  當他好不容易才書寫過半的時候,已經有些才思敏捷的考生紛紛坐直了身子——這就表示他已經寫完了答卷,就等著交卷了呢。

  但他的文章卻還沒有寫完,只能繼續埋頭書寫。

  不知不覺之間幾個時辰就這么過去了,那些埋頭書寫的考生紛紛坐直了身子……

  因為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的文章構想當中,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時間,下意識的看了看外面,才意識到一輪紅日已經開始西沉。

  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耗費了太多的時間,眼瞅著天就要黑了,雖然一直都是叮囑自己千萬不要慌,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他還是有點慌了,卻也只能下意識的加快書寫速度……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