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我在明朝賺大錢 > 第61章 兩頭下注
  春日的京城,是一年當中最美的時刻。

  草長鶯飛,嫩柳綠桑,連塘里的荷葉都舒展開來。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為遠處的皇宮鍍上了薄薄的一層光暈,愈發顯得金碧輝煌神圣巍峨。

  因為剛剛下過一場透雨,田里的農人們正在忙活著春耕春種。家家戶戶的婦人們都在張羅著收拾蠶匾整治桑樹,為即將開始的采桑養蠶做著最后的準備。

  漫長的冬天總算是熬過去了,雖然外面還在打仗,但普普通通的市井小民并不是很在意戰爭,他們更關心今年的收成和自己的小日子。該干活的干活,該出門的出門,似乎并沒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影響。

  尤其是那些年輕的男女,早早就是褪去了厚實而又臃腫的冬裝,換上了一身輕便的春衫,或是出門踏青,或是走訪親朋好友,亟不可待的彰顯著自己的年輕……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四季輪回,寒暑交替,這是亙古不變的天道。

  隨著春季的到來,有人惆悵神傷,有人春風得意,京城里的人們如同走馬燈一般換了一茬又一茬,卻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從未有過多少真正意義上的改變。

  西邊的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徐增壽徐侯爺很愜意的坐在躺椅上,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照耀在他的臉上,說不出的舒適和受用。

  其實,徐增壽徐侯爺的年紀并不算很大,更談不上蒼老,但人到中年,總是習慣于像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樣,活在以往的記憶當中。

  作為中山王徐達的兒子,青年時代的徐增壽曾和其他的功臣子弟一樣,被選為勛衛帶刀侍衛,也就是朱元璋本人的貼身保鏢,就連“增壽”這個名字也是朱元璋所賜。

  想當初,徐增壽和朱棣一起兩度北伐,并非全都是因為他是朱棣的小舅子,更主要還是因為他的徐達的兒子……朱元璋時代的好幾次北伐,都有很多功勛子弟參與其中,徐增壽就是其中之一。

  開國元勛的子弟,還是皇親國戚,自然是富貴至極榮耀無邊,但這僅僅只是表面上的花團錦簇罷了。

  自從燕王朱棣公然豎起了“奉天靖難”的大旗開始走上造反之路以后,徐增壽的處境就非常尷尬了。

  因為他對朱棣的態度有點說不清道不明,很快他就被朝廷解除了兵權。除了保留一個看起來很尊貴的爵位之外,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到了徐侯爺的這個年紀,早就把榮華富貴看的淡了。就憑他是徐達之子的身份,無論朝廷再怎么剝奪他的權利,做個安樂翁還是沒有問題的。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享盡了榮華富貴的徐侯爺可以不在乎自己的下半輩子,但卻不能不在乎后世子孫的處境。

  大明朝的開國元勛多如牛毛,當初封公封侯者不下百人,一個個全都位高權重顯赫一時,卻大多不得長久。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是怎么對待那些開國功臣的,全天下都有目共睹。

  也就是徐達明白進退之路深諳明哲保身之道,而且又死的早,所以才保全了徐氏一門的榮耀和富貴。要不然的話……還說不準會是什么樣的局面呢。

  作為徐達的兒子之一,徐增壽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所以并沒有能夠繼承徐達的國公之位,僅僅只是因為朝廷“加恩”才蔭了一個末等的侯爵,但他畢竟是徐家的一份子,必須把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所以,從一開始,徐增壽就明里暗里的站在了燕王朱棣這一邊。除了因為他和朱棣有著非常深厚的私人交情之外,更主要還是為了徐家的長久打算。

  作為徐達的后裔子孫,徐家永遠都不會把家族的存亡興衰維系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而是采取了兩頭下注的手法。

  作為嫡長子的徐輝祖大張旗鼓的支持朝廷,而在家族內部并不怎么重要的徐增壽則燒朱棣的“冷灶”。如此一來,不論這場戰爭的結果是什么樣子,都可以保證徐家的百年富貴。

  這樣的做法,無所謂忠誠不忠誠,純粹就是大家族為了綿延而做出的最有利選擇。

  雖然徐增壽和自己的兄長政見不合勢同水火,兄弟二人的私人關系搞的很僵,但出發點和追求的結果卻驚人的一致。對于這一點,徐增壽和徐祖輝這一對嫡親兄弟彼此之間全都心中雪亮,早已有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默契。

  那一輪火紅的夕陽已經落下去了,黑暗正在慢慢的籠罩上來。

  感到一絲涼意的徐增壽正要從躺椅上起身,卻因為眼神不好碰到了什么器物,絆了個趔趄險些栽倒在地。

  在身旁伺候的那幾個丫鬟登時就慌了,趕緊過來攙扶:“侯爺小心,千萬莫要栽倒了……”

  “老了,真是老了……”雖然徐侯爺正當盛年,但他的身子骨確實不怎么健壯,小病小災一直就沒有斷過。尤其是從上個月開始,他的眼神愈發的不濟了,每到光線昏暗的傍晚時分,兩眼就一片模糊,就好像是瞎了一樣……

  前些日子,萬歲爺專門下了“恩旨”,曾派遣太醫來給他醫治眼病——這也是朝廷的慣例,表示萬歲爺對前朝老臣的關懷和恩寵之意。

  只可惜,那些太醫的醫術似乎不怎么好,“保目全睛丸”“撥云散”“開光復明丹”之類的藥物弄了一大堆,卻沒有絲毫效果。

  “英雄也怕病纏身,更何況我也不是什么英雄……”徐侯爺小聲的嘟囔著:“我不過是冢中枯骨而已,老了,真的是老了……”

  “老爺一點都不老,正值當打之年哩。”一個丫鬟笑嘻嘻的說道:“侯爺的眼病其實也不算什么,前些天我聽別人說,京城里頭有個叫陳長生的游方郎中,醫術不是一般的高明,比宮里的太醫還要更勝一籌。”

  另外一個丫鬟也附和了這個說法:“聽說那陳長生陳郎中厲害的很,簡直就是神仙一般,竟然能夠剖開他的肚皮切下人的腸子來治病。不如明天就把那陳長生陳郎中尋來,給侯爺醫一醫眼睛,興許一副藥下去就能治好了哩!”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