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西游之蛟魔覆海 > 第075章 道場大地恩 緣法需早覓
  仙府一行之后。

  焦平即告別了“羬羊”大王、“夫諸”以及“鯥”,離開了“三疊瀑”,沿江水再度往東南向而去,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則所以行程安排得如此匆忙,并不是為了避開“羬羊”大王它們,怕人家眼紅自己身上的東西,要殺人越貨奪寶。

  正相反,這“羬羊”大王相處下來,倒像是一只難得的“君子妖”。

  真若擔心自己身上的財貨,留在它身邊一段時間,想方設法把東西消化了、把修為提升上來,而后再行離去。

  這樣才是正經的路數。

  但這個路數對焦平如今的情況,卻并不是很適用,他有自己必須出發的原因。

  這其中緣由有二:

  一是因為“雙叉河大王”的差使,還是要在心,畢竟人家離此也說不上真很遠。

  真要惱了,直接過來收拾自己,也不是不可能,你覺得很遠的距離,說不定要人家元神大妖看來,就幾步路。

  而且,這還是只有翅膀的鳥妖。

  自己之前的所有算計騰挪,也不過是為了修行而已,眼下目的既遂,自然就該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好好辦差了。

  二來嘛,也跟修行有關。

  “煉氣化神”大境的第七個“外藥”小境之后,就來到了第八個小境的修行了。

  第八小境的修行,非常特殊。

  此小境,名為“道場”小境!

  原來,修行者若是把第七“外藥”小境修行圓滿了,實則到了這一步,對于肉殼陽神的修行,就已經再無可供打磨處了。

  接下來應該修行的,就是開始著手準備著、邁入仙道的相關事宜了。

  而想要邁入仙道,就必須首先做到“陰陽合一”,三道五仙都是如此。

  只不過極道的陰陽,人家是在一開始就合一,而五行道這條性命交修的道途,則是要等到成仙時,才“陰陽合一”。

  具體來說,在焦平這里,就是要以肉殼為“陽神”,陽中自有一點陰;接著又以蛟珠為“陰神”,陰中生有一點陽。

  后再令陰神、陽神相合,合抱太極成就元神之身,從而一步邁入仙道。

  不過想要陰陽合一、合抱成太極,卻并非是單獨的人力之功,就可以做到的。

  而是要“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同時聚集了,攢簇了三才,天地皆與人應合,才能逆天改命、注籍長生。

  因此在“外藥”之后的第八小境,其修行之要旨,已經在外不再內,就看你能不能覓得一方應著“地利”的“道場”了。

  只有身在“道場”中,你下一步,才有可能去應“天時”,如果沒有了“道場”,所謂的“應天時”,也就無從談起。

  而這“道場”,也并非一定是哪里的風水行勝之寶地,而是要由緣法來定。

  每個人的緣法不一樣,因此每個人對應著的“道場”所在,也就不一樣。

  具體到某一個修行者來說。

  他冥冥中對應著的道場,可能是那名川大河,可能是那大城都邑,也可能只是某處籍籍無名的荒山矮丘而已。

  甚至可能是古戰場、亂葬崗……總之哪里都可能,大小都有,要你自己去尋。

  你去了,尋到了。

  冥冥之中,就會告訴你是這里了。

  當你起意去尋時,一點念頭就是緣法之起,那命定的“道場”,就在等著你了。

  這一步只能是親歷親為,旁人再是道法通天、神通廣大,也幫不得你半點。

  “道場”是很玄妙的。

  它于那冥冥中潛移默化的、隱隱干涉著修行者的一生運數和造化。

  雖然其具體的作用機制難明,但其效用卻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修行者找到自己的“道場”,往往都會想方設法占下來好生經營,同時竭力趕走那不相干的外人。

  免得別人在自己“道場”胡搞瞎搞,壞去自己過去未來的機運和造化!

  也同樣因此,“道場”之爭,往往都是最為血腥和最為無情的。

  為免你生怨、臨死也要搗亂,或者是反過來要威脅拿捏我,因此修行者找到屬于自己的“道場”時,都是秘而不宣的。

  這畢竟是性命干系之緊要機關,不密則失身,如何能對外說?如何能跟你說?

  只暗暗想法趕你,或者直接殺光。

  阻吾道途者,即為生死之仇敵!

  有死而已!

  ……

  有時侯,一個修行者所對應的“道場”是不止一處的,兩處三處、四處五處、乃至于七八九十處的都有。

  這種情形下,修行者只需要擇定一處去應就可以了,至于具體哪處可全由自己心意決定,反正不需要全盤去應的。

  也有時候,兩個修行者的“道場”會正好重疊在一處,這種情形就是“道仇”了。

  這種就是絕對的不死不休了,甚至仇恨還會超越輪回、延伸到生生世世,誰來解斗都沒用,勸不開的。

  這是死結。

  也是死劫。

  “道場”在哪里,這是緣法的事,如果一直尋不到自己的“道場”,又該怎么辦?

  不怎么辦。

  萬物、萬類都是天地所生所養,如果你遍尋不到自己緣法中的那片“道場”。

  那就說明這片生養你的大地,沒有“地緣”給你,沒有“地利”給你。

  這是大地不準、大地無恩,你注定得不到長生了,那還修什么道?

  趁早熄了妄想!

  ……

  “道場”雖是緣法的事。

  但這其中,卻并非沒有人力可以竟功之處,那就是以一對肉腳一雙芒鞋,踏足五湖四海、九州天下、遍歷四方。

  不走遍了天下,走過三川五岳,走到天涯海角,你怎知你緣法中沒有“道場”?

  怎知你就一定是天地的“棄兒”?

  怎知下一處地方,不會是“道場”?

  你怎會甘心?怎能甘心!

  你怎會死心?怎能死心!

  不懷揣一顆鐵樹來花的執著心,不有生死不回頭的決絕大勇。

  你憑什么想長生?

  憑什么敢問長生?

  你修得是什么道!

  而要踏遍天涯海角、九州五洋,自然是越早出發,越有優勢、時間越充足。

  因此很多修行者,往往在成就“金液”之境、最遲在“外藥”之境,就已經開始出發去應緣法、尋覓自己的“道場”了。

  當然了,莊子有云: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因此你在出發之前,還是需要首先把自己修行需要的“外藥”,給備齊為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