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西游之蛟魔覆海 > 第096章 劈開一道途 山水三妖王
  “地劫”。

  “地劫”,指的就是這種修行者明明循著呼應找來,但到了附近時,卻突然感應不到自己的緣法“道場”這種情況。

  這種情況,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因為“道場”的自我保護、自我隱藏所造成的。

  “道場”等待的,是與它冥冥中緣法相應的人,而不是他人,故而不逢真主,“道場”未免被發現破壞,就會隱藏起來。

  這種隱藏,不是把一個地方、地點遮蔽藏起,而是把所有神異都收起來,你就算每每天生活在上面,也發覺不出異常。

  它是有靈性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人氣”。

  一個地方的生靈多了,氣息就會變得雜亂,各種氣息混淆到一起。

  所以修行者離得遠了,能清晰的感知到緣法“道場”,離得近了,反而會便被各種雜亂氣息攪亂了與“道場”之間的感應。

  而在實際現實中,這兩個原因通常是摻雜在一起出現,一而二、二而一的。

  也即是說,因為“道場”周圍活動的生靈太多,同時導致了第一原因“道場”被“嚇”到自發隱藏、和第二原因“人氣”太多。

  因此,此劫雖因“道場”而起而來,得名為“地劫”,但實質上是“人劫”。

  “地劫”發生的概率,千中無一。

  據說“地劫”是劫、也是造化,就看你能不能闖得過去。

  因為通常來說,會藏起來的“道場”是有靈性的,這樣的“道場”,若你能闖過“地劫”過去與它相應,可能會有額外好處。

  至于具體有著哪些的好處,這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會遇到“地劫”的修行者太少,能闖過“地劫”的修行者,就更少了。

  人一少,自然相關的消息就少。

  只據說是千人千面,不一而足。

  ……

  焦平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

  難怪之前那么容易就觸動緣法、感知到了“道場”所在,雖然大地一向恩厚地仙,但也沒聽說過這么個厚法的。

  原來,卻是有“地劫”在這里等著!

  他此次回來“北俱蘆洲”,本是隱蹤匿跡秘密行動,誰也沒有告訴。

  就連去出生地無名水道時,也遠遠繞開了沒去“雙叉河集”,就怕被重新拘束了,又被“雙叉河大王”捉去做什么差使。

  這樣,就又平白耽誤了自己修行。

  這一次,本來是想速戰速決,打上一梭快槍、一場“閃電戰”的,結果看來卻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注定要好事多磨了。

  對于這“地劫”,焦平想來想去,解決的辦法,都是只有一個“殺”字。

  只有將這片山水上的妖怪,給盡數殺了個精光,沒了“人氣”攪擾和驚嚇,“道場”自然就重新顯現出來了。

  并且接下來在“道場”中“應天時”,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被打擾!

  因此,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是——

  怎么殺?

  請外援?不行。

  “道場”是秘中之秘,不密則失身。

  尤其是在自己還較為欠缺守護“道場”的力量時,這個時候更要保密為先,否則很容易被人拿捏、陷入絕對被動。

  哪怕是看起來君子如“羬羊”大王,也是不能讓它知道,這不是單純的信任問題,而是自己為人的原則。

  無論如何,自己都是不會把命門托之于他人之手的,這是安身的第一原則!

  外援不行,那就只有自己動手了。

  本來想得倒是很好,悄悄一舉成仙然后恃強硬殺,自然穩之又穩。

  現在還沒成仙,要殺、其實也還是能殺的,但要再強殺就不行了,只能是“智殺”、“計殺”或者是“暗殺”、“襲殺”。

  而自己所恃者,也不是其余,正是已被煉化成為本命神兵的“蟠龍環首刀”。

  任憑你再是何妖成怪,任憑你再是層層神通法術加身,卻又如何能擋得住“小先天神兵”的鋒芒所向?

  這把刀自己一路大費周章、甚至不惜冒著與孫悟空交惡的風險,祭養至今,不正是為了應付今天這種類似的局面。

  且為我將死路劈開!劈出新天!

  像這種專事殺戮的兇器,一旦給對手養成了,你若沒有同級別的法器能抵擋住,遇到怎么都是死,通通做了刀下鬼。

  兇刀在手,便是以凡身而誅仙,有時候亦不過是輕松得如喝水、割雞罷了。

  至于怎么接近暗殺,“隱形”即可。

  因此剩下唯一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小心對方臨死反撲,別弄傷了自己,乃至于要搭上自己一條性命。

  而要做到這一點,詳略的情報、和恰當的時機選擇,都是必不可少的。

  ……

  “雨山”形似屏風,南北狹東西闊,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

  因此此山主要分為東西兩個部分。

  又分別稱“東屏”、“西屏”。

  “東屏”之上,是由“雨山三王”中的“一王”占據著,其妖又自稱“東屏王”。

  “東屏王”乃是一只“鵸鵌”得道,長得像烏鴉,但卻有三只鳥頭和九條尾巴,這怪鳥還喜歡笑,十分恐怖瘆人。

  《山海經·西山經》載:“翼望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鵌,食之不魘,又可御兇。”

  “西屏”之上,則由“雨山三王”中的另外“一王”占據著,其妖自稱“西屏王”。

  “西屏王”乃是一只“禍斗”得道,其形似黑犬,傳說是流星碎片撞擊而生的,是兆著火災和極端不祥的象征。

  《赤雅》中有載:“禍斗,似犬而食犬糞,噴火作殃,不祥甚矣。”

  至于這“雨山三王”中的“第三王”,則不在山上,而是在水中。

  “雨山”的南面,有一湖。

  湖因山而得名,故名“雨湖”。

  又因“雨山”如屏遮護,水波不興、湖面如鏡,故又有一名,曰“鏡湖”。

  因此這“第三王”,名為“鏡湖王”。

  “鏡湖王”乃是一條“化蛇”得道,長得人面豺身,又有一雙鳥類的翅膀,并以蛇的形態行動,叫聲則像人類呼喝之聲。

  它同樣是兆水災的惡獸。

  《山海經·中山經》中載:“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

  “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如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