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 第二百九十五章:緣起緣滅,連環計滿
  四月二十三日。

  晴空萬里無云。

  一支十余人的騎兵小隊腰別一桿藏青色旗幟。

  一路風馳電掣般地越過已然初見輪廓的新女祁城。

  浩浩蕩蕩地朝著壩上草原狂奔而去。

  不多時。

  昔日里那座滿是廢墟。

  現如今正逐漸煥發勃勃生機的女祁城。

  徹徹底底地被眾人甩于身后。

  在歷經數次短暫休整過后。

  十余人的騎兵小隊終在晚霞初現之際。

  順利抵達位于新女祁城八十余里外的燕軍大營。

  只不過此時的燕軍大營僅僅只有少量傷兵留守。

  余者仍于燕軍大營二三十余里外的一處山谷內進行著非人般的操練。

  不知不覺間。

  初現晚霞悄無聲息地染紅了西方半邊天幕。

  與此同時。

  寧靜的燕軍大營外忽然傳來隆隆馬蹄之聲。

  隱隱約約間好似連大地都在輕輕顫抖。

  不多時。

  一桿偌大的旗幟極其突兀地出現于地平線之上。

  不待他人看清那偌大旗幟上繪圖桉。

  數不清的黑色身影忽然出現于偌大旗幟兩側。

  且正以一種看似緩慢,但實則飛快的速度不斷地靠近略顯空擋的燕軍大營。

  隨著數不清的黑色身影不斷地靠近。

  燕軍大營腳下的土地愈發地顫抖起來。

  緊隨而來的馬蹄聲更是隱隱有著直沖云霄之勢。

  一刻鐘許。

  數不清的黑色身影如黑云壓境般直抵燕軍大營數百步外。

  “緩!”

  位于黑云最前方的一形似鐵塔般的黑甲大漢忽然高高舉起手中長鞭大聲喝道。

  “辛校尉有令!緩!”

  “辛校尉有令!緩!”

  “辛校尉有令!緩!”

  辛思玄話音方落,其身旁親衛、傳令官等人當即大聲重復道。

  與此同時。

  位于辛思玄數步外的偌大旗幟忽然極有節奏地左右搖晃著。

  十余息后。

  近五千人的騎兵隊伍忽然如同風吹麥浪般層層減速。

  待距離燕軍大營僅剩百余步距離時。

  近五千人的騎兵隊伍徹底勒住跨下戰馬。

  整整齊齊地停于原地。

  無須細看。

  便可自近五千人的騎兵隊伍中察覺到多種軍陣的存在。

  騎兵隊伍最前方。

  形似鐵塔般的辛思玄默默打量一番此地距離大營的實際距離。

  隨即默默驅馬前行數步。

  數息后。

  辛思玄調轉馬頭一言不發地環顧著整個騎兵隊伍。

  足足過了半刻鐘之久。

  辛思玄方才微微點了點頭。

  見此。

  位列前方的燕軍士卒無不大松一口氣。

  自進入四月份以來。

  五千燕軍士卒除日常操練、實戰對抗操練,野外尋水、辨向、捕獵等操練外。

  再增數項操練。

  而新增操練中要求最為苛刻的便是‘長途奔襲而形不散’。

  此項新增操練亦為所有將士公認最為折磨人的操練。

  此項操練施行初期,燕軍大營中近九成的將領皆被辛思玄叫至中軍大帳。

  自領兵將領走出中軍大帳的那一刻起。

  其麾下所率士卒的噩夢便已然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帷幕。

  加練!加練!無休止的加練!

  若不是營中各式各樣的草藥時時供應。

  又有軍醫時刻監督著士卒身體狀況。

  以及營地里隨時供應且不限量的各式各樣的肉食。

  士卒們恐怕早已于如此密集的操練、加練中徹底倒下。

  幸而。

  在歷經二十余天無休止的加練過后。

  因戰馬體型、速度等細小差距。

  五千燕軍士卒雖無法保證長途奔襲時,時刻與身旁袍澤保持同一戰馬步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若僅僅只是要求令行禁止、保持陣型不散等要求的話。

  自然是丁點問題皆無。

  “入營!”

  “各部按部歸位!”

  燕軍大營正門前。

  辛思玄略作定神,隨即大手一揮,沉聲下令道。

  話音落罷。

  辛思玄再度調轉馬頭,不徐不疾地朝著大營內行去。

  而在其身后。

  近五千名燕軍士卒仍保持著緊密陣型,緩緩入內。

  行至營地內三四百步后。

  方才在各自將領旌旗指揮下有序地脫離大部隊。

  徑直地朝著所居營舍行去。

  直至這時。

  近五千燕軍士卒仍保持著一個又一個小型軍陣。

  片刻后。

  四‘鬼’緊隨辛思玄步入中軍大帳內。

  被燕軍士卒私底下稱之為槊鬼的許奕不徐不疾地行至上首主座前。

  辛思玄、問心首領、問心、耿直四人則默契地于下首左右兩側落座。

  “辛校尉。”

  “今夜無練。”

  “令將士們用過晚飯后早些歇息。”

  “明日卯時準時生火造飯。”

  “辰時拔營啟程,折返沮陽城。”

  許奕端坐于上首主座之上,不徐不疾地摘下精鋼鐵胃,隨即出言吩咐道。

  因正德帝催促出兵圣旨之緣故。

  五月中旬前后許奕便需點兵誓師出征。

  現如今已然四月下旬。

  時間當真算不得充裕。

  好在,五千余燕軍士卒在歷經數月非人操練后。

  已然徹徹底底地脫胎換骨。

  “是!”

  辛思玄聞言起身重重抱拳行禮道。

  話音落罷。

  許奕不徐不疾地摘下青面獠牙面具。

  隨即微微側首看向身前書桉一側多出的厚厚一摞文書。

  “若無事可先行歇息。”

  “一個時辰后再行今日復盤。”

  許奕默默估算一下,隨即開口說道。

  “是。”

  問心首領等人聞言識趣地起身拱手告退。

  待問心首領等人身影徹底消失于中軍大帳后。

  許奕稍稍活動了活動筋骨,隨即自書桉一側拿起一封文書。

  那文書下方署名赫然正是楊先安。

  許奕略作定神,隨即將其不徐不疾地拆開細細翻閱。

  與楊先安早前所呈文書有所不同。

  此封文書事無巨細地記述了自進入四月份以來。

  上谷郡因糧價一事所引發的種種事端。

  其內很大一部分事端,楊先安早已稟報于許奕。

  只不過先前稟報并未有此番文書那般詳細。

  故而。

  此封文書與其說是一封稟明文書。

  倒不如說成是一封全面復盤文書。

  近半刻鐘后。

  許奕面色如常地將手中文書暫置一旁。

  隨即再度自書桉一側拿起一封文書拆開細閱。

  而此封文書的署名則為孫道華。

  此后近半個時辰里。

  許奕先后拆閱朱廣禮、梵崇賢、宋元福、侯文鳶、龐文澤、董弘章等人多達十余封文書。

  這十余封文書雖共述同一件事。

  但因人員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亦不相同等緣故。

  十余封文書看下來。

  許奕非但未曾產生絲毫閱書疲倦。

  反而因文書而隱隱有所收獲。

  在許奕針對此番燕地大災的計劃中。

  孫道華、龐文澤二人身為一郡封疆大吏。

  事件的開端自然需孫、龐二人所執。

  即:籌糧,并宣布平價售糧。

  以此來拉開全面‘反攻’的帷幕。

  其中孫道華所籌之糧乃沮陽城一眾世家先前所‘獻’之糧。

  而龐文澤所籌之糧部分為漁陽謝家被查封的糧食,部分為漁陽董家暗中所予。

  這一步計劃的核心便在于制造‘糧滿恐慌’。

  待反攻帷幕徹底拉起后。

  必然將會有部分中小型世家、商賈因利益被斷,以及糧滿恐慌等因素。

  而選擇鋌而走險。

  許奕之所以會有如此判斷。

  無外乎是因此番運糧抵燕的世家、商賈多而雜。

  多而雜在一定程度上便意味著一盤散沙。

  在真正的致命危急到來前。

  一眾體量不同且又有著利益瓜葛的世家、商行自是極難凝聚成勢。

  而對付一盤散沙,糧滿恐慌足以。

  即使到這盤散沙在糧滿恐慌下克制住了內心邪念也無所謂。

  許奕所留計劃中,自會有一兩場‘意外’令其無法再行克制。

  一旦有人選擇鋌而走險。

  許奕所制定的計劃便可順勢開啟第二步。

  即:調兵剿‘匪’,收匪之糧以充官倉。

  從而進一步人為地制造糧滿恐慌。

  到了這一步,必然將會有人坐不住率先降價。

  即使所有人都能坐得住,許奕亦無絲毫畏懼。

  無非是提前將朱、梵、董等家族掌控的中小型世家、商賈暴露些許。

  這部分中小型世家、商賈掌控之初的目的便在于此。

  到了那時無非是早暴露、晚暴露的問題罷了。

  而一旦有人開始降價,許奕所制定的第二步計劃便算圓滿結束。

  接下來便是連環計的第三計。

  即:朱、梵、董等家族擇合適實際下場。

  以朱、梵、董等家族自身體量、影響力以及自身糧食儲備。

  朱、梵、董等家族一旦下場,頃刻間便可于燕地內掀起軒然大波。

  與此同時。

  朱、梵、董等家族截斷燕地水路。

  王文廉所負責的新官道一事,亦會于此時悄無聲息地拉開帷幕。

  到了這一步。

  任那群世家、商賈再如何定力極佳,恐也極難繼續保持清醒。

  屆時,擺在那群世家、商賈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選。

  一、忍痛隨波逐流降價回血。

  二、走陸路打道回府。

  看似兩條路可選。

  但事實上因水陸兩路皆被斷。

  兜兜轉轉后等待那群世家、商賈的只有忍痛隨波逐流可走。

  遼東、遼西、涿郡三郡進退同盟之所以最終屈服于朱宗廷三人。

  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此。

  當然,這其中還存在一筆交易。

  此交易即:朱、梵等家族吃下三郡進退同盟手中的糧食。

  只不過價格需隨波逐流。

  而到了這一步。

  連環計第三計便算圓滿結束。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

  自一眾外來世家、商賈將主意打到燕地,并運糧入燕之后。

  一眾外來世家、商賈便已然不自覺地陷入許奕連環計之中。

  其后所走的每一步,自一定程度上而言,其背后皆有許奕身影。

  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眾外來世家、商賈自始至終皆被許奕牽著鼻子走。

  至于連環計中的最后一計。

  即:盡可能以最低的價格吃下最多的糧食。

  而吃下的糧食一部分用于糧食儲備。

  一部分用以維持燕地百姓度過眼前之劫。

  另一部分則會于此事徹了后,走水路運往相鄰缺糧郡縣。

  如代郡、遼東、遼西、右北平、廣陽等郡。

  或以正常市價出售。

  或與相鄰郡縣做交換。

  若是售賣。

  因遼地雪災,燕地糧荒,代地水災、百姓聚眾造反等緣故。

  即使以當地正常售價出售,亦可賺的盆滿缽滿。

  而所換取的錢財,大部分將會用以軍事儲備。

  若是交換。

  交換對象自然非各郡縣官府無疑。

  而交換之物自然便是燕地現如今最缺少的鐵礦石以及成平鐵塊等物。

  屆時燕地的整體實力無疑將會再登數個臺階。

  故而。

  無論自何種角度去看待問題。

  許奕都無疑自這場大災中賺的盆滿缽滿,吃的滿嘴流油。

  壩上草原,燕軍大營中軍大帳內。

  許奕放下手中最后一封文書,隨即閉上雙眼。

  與腦海中快速地復盤整個計劃。

  近半刻鐘后。

  許奕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滿是清明之色。

  于其而言。

  燕地糧荒一事,到此便已然徹底畫上了句號。

  數息后。

  許奕略作定神,隨即將書桉一側文書最上方的書簽取下。

  隨著被用以區分文書類型的文書離去。

  一與先前文書樣式略有些許不同的文書瞬間浮現于許奕眼前。

  而那文書的署名赫然為長吏司呂文蘇。

  許奕不徐不疾地取出文書,拆開細閱。

  在楊先安等人忙碌于平糧價等事。

  王文清等人忙碌于新官道。

  王文廉等人忙碌于重建女祁城等事時。

  身為燕王府長吏司主官的呂文蘇亦從未閑著。

  而其所負責事宜更是直接關乎著昔日女祁的重建進度。

  以及新官道的實施進度。

  因燕地糧價連番下跌等緣故。

  先前所募集的二十萬民夫難免會心有浮動。

  故而。

  在許奕的授意下。

  呂文蘇于這段時間內完善了燕地糧票兌換處的布局。

  并為此制定了一定的細則,用以規范并監督糧票兌換處。

  除此之外。

  呂文蘇更是結合燕地內的實際情況。

  做出了民夫薪酬調整等一系列計劃。

  從根源上安撫民夫們那顆躁動的心。

  從而保障舊日女祁以及新官道的建設進度。

  兩刻鐘后。

  許奕閉眼沉思近半刻鐘之久。

  隨即起身倒水、研墨。

  待墨汁濃稠相宜后。

  復落座提筆。

  于呂文蘇所書文書中圈圈畫畫,書以己見。

  不多時,文書一側便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非是呂文蘇所著計劃不夠周密。

  而是很多地方其實可以更加完善、盡善盡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