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這個演員刑啊 > 第478章:我知道你們很急,但你們
  而《綠皮書》三個字,如果放到前世,那真的就是如雷貫耳的三個字了。

  也是一部堪稱經典的傳奇之作。

  《綠皮書》在吳罪前世,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藝術片。

  講述了意裔阿美瑞堅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回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影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于2019年1月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多項提名。1月,馬赫沙拉·阿里憑第25屆美國演員工會獎電影最佳男配角、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2019英國自由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2月25日,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憑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電影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這是一個深刻描述了老美一直以來都無法徹底抹除和根除的種族階級方面問題的電影。

  很多橋段設置的非常真實,也是在實際中,黑人族裔會面臨到的各種問題。

  全片展現的非常的現實,很多問題都非常的透徹。

  而電影名《綠皮書》,也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運動在美國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郵政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編寫了這么一本小冊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

  小冊子的名字“Green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采用了綠色象征通暢的含義。

  電影的兩位男主角拿著這本綠皮書開車趕往美國各地巡演。一位男主是著名的黑人音樂家唐,一位是混跡夜總會的白人老炮兒托尼,被召來當唐的司機。膚色和文化修養上的反差,在旅途上自然產生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除此之外,電影還展現了很多層面的糾葛:種族歧視、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間、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家庭關系等等。

  許多反應種族歧視的電影都有一些政治正確的含義在里面,體現在這部電影里,從最開始,應該是酒吧里音樂家唐喝醉了被一群白人圍毆的情節。

  最后還是托尼(白人司機)以暴制暴,在一堆拳頭和一支獵槍槍口下救回了唐。

  不過,這部電影更偉大之處,是出乎意料地回避了種族之間的直接沖突,轉而用一些反轉的方式體現了歧視本身。

  看起來友好的白人,遇到實際問題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例如倆人南下到了一所豪華的莊園。

  莊園主人很有禮貌地接待了音樂家一行。

  而后在表演結束后,唐想用洗手間,莊園主人拒絕讓他使用給客人用的洗手間,只讓他用院子里一個簡易棚子搭建的茅坑。因為南方的那個時候,以及農奴解放之前的時代,黑人是不能和白人使用同一間廁所的。

  即使唐的音樂家身份很高貴,在白宮表演了兩次,也不能例外。兩人因為托尼打了交警被關監獄的時候,唐打電話給了總統的弟弟,得到上層的“特赦”才出獄。

  即便是這樣的唐,也不能避免受到歧視。另外的一個反差例子來自于兩人在伯明翰的一家高檔餐廳。餐廳邀請唐去表演,餐廳經理在見到唐的時候,嘴上全是溢美之詞,而給唐安排的休息室卻是一間狹小的儲藏室,也不讓唐在餐廳用餐,因為餐廳的規定就是不接待黑人。

  在吳罪看來,這部電影有一個更加偉大之處。

  這部電影也有點為白人“正身”的意味。在旅途的中間,兩人的一段對白升華了電影的主題。

  托尼說,我生長在一個小社會,周圍全是我的親戚和熟人,我沒讀過什么書,沒見過什么世面,不像你受過這么多教育,所以才覺得我這樣。這段話原本是反駁唐認為托尼舉止過于粗俗、以貌取人的看法,言外之意,我卻看到了些在歧視問題上,對歧視者的同情。

  當代阿美瑞堅可以說是把歧視研究到極致了。

  比如國內知乎上面的一個帖子,一個留學生就是,剛到那里留學時,遇到學校里的亞裔同學,有英文名加上中文姓。我們有時會習慣地問一下,會問問你會說中文嗎(要么咱們說中文好交流)或者你是函夏人嗎。對方沉默了幾秒,說:

  “我來自密歇根!”。

  然后給個白眼就走了。

  有次和同是函夏留學生的室友聊天,深感大部分的ABC都很難交流,你上前打個招呼,她隨便回應一句轉身就走了。室友說,因為他們怕自己被誤認為是函夏留學生,所以離中國人的圈子都遠遠的。

  室友說網上曾經有一個帖子,說那些冷冷的ABC都是從底層移民家庭出來的,早年時期爸媽打黑工摸滾打爬不容易,好不容易落腳了怕又被人當做是保姆和中餐館服務員,所以要拼命往主流社會靠。而那些隨著高學歷的父母來移民的ABC倒無所謂,和留學生接觸時都主動報出家門,有些硬撐著講幾句中文贏得大家的好感。

  想想周圍基本上也是這個規律。以前我們在國內的時候,也常常有地域歧視、服裝歧視、學校歧視。“高攀”大概是每個人或多或少有的心態。城市越小,以貌取人的心態就越嚴重。他們沒有見過太多的世面,按照口音和外貌就給人貼上了標簽。

  然后那位留學生前幾日聽一個白人同事說,她去參加聚會見到一個黑人。那家的公寓都是地毯,所以大家都脫了鞋。她夸對方的襪子上的花紋很好看。黑人說,謝謝,是籃球襪。然后她順著問:

  “你打籃球?”

  “喂,你在歧視我。”黑人很生氣地說,

  什么?我就隨便問問你打不打籃球,就是我歧視你了?是,籃球界的確被黑人主宰了。可是這位哥們是否過于玻璃心了,或者他是否也自然而然地認為,只要你長得白,就會歧視黑人。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對白人膚色的歧視。

  所以很多人開始思考,一直覺得很多種族歧視是不是被濫用的。

  常常看到一個單位里亞裔員工比非裔員工刻苦得多,工資和升職的機會卻少很多。函夏人和少數裔在學術圈競爭同一個崗位,如果中國人的簡歷不是比對方高出很多,基本上是拿不到的。有次和幾個少數裔的朋友一起吃飯,她們自己也說,我們申請學校的時候都會特別強調自己的種族,這樣申請就會容易很多,你們中國人走讀書這條路真的太難了。

  然后帖子里還闡述了,那個留學生還遇見了一個哥大學社會學的國內二代。

  因為以前遭遇過白眼,所以現在遇見華裔也不問有關家庭和語言的問題了。

  隨后聊著聊著,她主動跟我說,她爸媽來自函夏。

  那個留學生表現出有些驚訝的樣子。沒想到她居然很興奮,說,“哇,是不是我看起來不像函夏人!”。看來也是一個想擺脫函夏人身份的ABC。后來我們聊到升學。我說你們亞裔太不容易了,要比少數裔優秀很多才能進同等檔次的學校。她說,你這樣講不對,因為阿美瑞堅人知道我們函夏人能來美國,本身也不是普通人,比如我爸是大學教授,他能很容易地找到工作,我們家的經濟也有保障;但是黑人在歷史上原本是受壓迫的無產階級,本來起點就低,必須要給他們一些補償。

  這部電影也算是給了白人一個小小的抱怨機會吧。不是每個白人都受過高等教育見過世面,也不是每個白人都要活得道貌岸然。我生長在一個小環境里,我沒見過很多和我不一樣的人,我只見過吃炸雞的黑人,莪覺得你看起來就是一個喜歡吃炸雞的人才買了炸雞,你能不能也理解一下我的見識短淺和心直口快。

  但是種族歧視,也是一個深刻刻印在很多少數族裔心中的一根刺,這根刺可能并沒有真正的拔出來過,所以也會對一些問題展現出非常敏感和尖銳的態度。

  這或許也是吳罪想要通過這部電影所說的話。

  你們太JB急了!

  他想說的話就是,想要隱喻的意思就是:“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你們先別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