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重歸黃金年代 > 第八章 要求
  “校長,今天來我是想問問我父親的事。”宋援朝不想在上大學這件事上多說什么,轉而提起了正題。

  聽宋援朝這么說,周校長先是一愣,接著重重地點頭:“這些天其實學校已經在處理這些事了,不僅是宋老師一人,全市其他老師也是,上級部門已經做了批示,撥亂反正是大趨勢,我想宋老師的問題會有一個圓滿的說法。”

  周校長的話宋援朝并不意外,因為在前世的時候這事后來的確塵埃落定,大約是宋援朝回到滬海的一年后,也就是1980年的春天,關于他父親宋光增的事就得到了解決。

  那時候,周校長還親自登門來找過宋援朝,當著他的面宣布了這個消息,同時,還代表學校補發了宋光增整整17個月的工資合計1054元。

  不過當年的宋援朝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因為父母去世的原因,對學校方面沒什么好感,雖然那時候心里也知道這件事怪不到周校長身上,因為周校長自己都是當年的受害者,可年輕氣盛的宋援朝依舊過不了自己心里的這道檻。

  所以在收下周校長送來的補發工資后,宋援朝也沒和周校長多說什么,冷冰冰地說了幾句話后就起身送客。

  宋援朝至此還記得當時周校長離開時候對自己欲言又止的表情,還有走出弄堂微弓著腰,有些落寞的身影,后來的漫長歲月中,宋援朝再也沒和周校長打過交道,也再也沒見過這位可敬的老人。

  回想到當年的情景,宋援朝心里覺得自己很是對不起周校長,他紅著眼眶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地對周校長鞠了一躬,鄭重道了聲謝謝。

  “孩子,這是我應該做的,不用說什么謝謝,這樣讓我實在羞愧,是我沒保護好你父親。”周校長雙手扶住宋援朝的胳臂,雙眼濕潤。

  “不!”宋援朝搖搖頭,誠懇道:“您沒做錯什么,而且當時的情況也不是您能控制的。現在您又為我爸做了這么多,作為他的兒子,也作為您曾今的學生,這聲謝謝您當得起!”

  周校長瞬間熱淚盈眶,用力拍打了幾下宋援朝的胳臂,一時間卻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唏噓了一番,宋援朝扶著心情激動的周校長坐了下來,過了會兒這才說出了今天來的第二個來意。

  當宋援朝告訴周校長,自己剛回來還沒工作,因為父親曾是學校的老師,學校是否可以按照頂替政策給自己一份工作的時候,周校長沒想到宋援朝會提出這樣的要求,頓時有些詫異。

  “援朝,周伯伯剛才不是說了么?你有基礎,好好補習幾個月考大學是一條好出路,為什么偏偏要這么急著找工作呢?”

  “校長,人總要生活的。”宋援朝嘆了口氣,臉上滿是無奈:“我父母都不在了,家里的親戚也早就不來往,在西北這么多年也沒攢下什么家底,回來后總得吃飯吧?沒工作沒工資我拿什么吃飯?”

  “這……。”周校長想了想開口道:“錢的問題周伯伯來幫你解決,你就安心在家好好復習……。”

  “謝謝校長,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想來校長您比我更清楚,再說了,我在西北這八年天天干的是修地球的活,老師教的那些東西早就忘差不多了,就算復習幾個月突擊考大學您能保證我能考得上?這條路是陽光大道固然沒錯,可雖然好,但對我來說卻不保險。人腳踏實地才是根本,不如先解決工作問題,沒了后顧之憂再說其他也不遲。”

  宋援朝誠懇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話有條有理,一時間讓周校長不知道怎么再勸。

  宋援朝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周校長當然明白上大學的難度。

  1977年底國家恢復高考,第一次恢復高考的報考人數達到了1160萬人之巨,但這么多知青和年輕人真正能考上大學的又有幾人?

  正如宋援朝說的那樣,許多人早就把書本全還給老師了,靠著短短幾個月功夫突擊,能成功的卻是寥寥無幾。

  1978年,第二次高考同樣如此,報名人數和最終錄入的比例極其懸殊,而且按照這個趨勢,接下來的幾年里高考的競爭會越來越大,今年的高考必然和前兩次不同,無論是考卷的難度和招生的要求會更加嚴格。

  此外,就是宋援朝說的關鍵,那就是他的生存問題。

  宋援朝父母都已去世,他一個人在滬海沒有依靠,吃喝拉撒的生存問題必須解決。

  周校長誠然可以暫時幫他一把,從微薄的工資里擠出部分補貼宋援朝,但救急不救窮,這個道理做了一輩子老學究的周校長自然是明白的。

  “可是,援朝……。”周校長是個好人,更是一個好老師和好校長,但在這件事上一時間卻不知道怎么再勸了。

  他想了想后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語重心長對宋援朝道:“再怎么樣試試總是好的,如果能考進了大學,國家對大學生會有補貼,雖然錢不多生活卻不成問題,等畢業后分配工作以后的路就好走了。再說,這不還有周伯伯在呢,這個你不用擔心。”

  “校長,我不是小孩子了,您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也非常感激,可我還是想靠自己。”

  “你呀你,你小子怎么就這么犟呢?”周校長見宋援朝一意孤行,不由得有些生氣了:“你要找工作,可你想過沒有,我們這可是學校啊!你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難道能頂替你父親來學校當老師不成?援朝,學校可不是企業,這老師不是隨隨便便人都能當的,如果你有能力做老師,為什么不去考大學呢?”

  宋援朝笑笑,他早就知道周校長會這么說,在來前他已經想好怎么回答這個問題了。

  “校長您多慮了,我可沒想過自己能在學校里當老師。如果說是小學老師的話也許還沒問題,可我們這是中學,憑我這肚子里的這點墨水當老師不是誤人子弟么?”

  “那你還……?”宋援朝的話讓周校長一愣,有些搞不明白宋援朝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校長,我記得我們學校有校辦工廠吧?”

  周校長頓時一愣,似乎有些明白過來宋援朝的打算了。

  “教工也是學校編制,可教工不屬于老師,不用給學生上課。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麻煩您幫忙在校辦工廠安排一份工作。您放心,我沒什么其他要求,只是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

  校辦工廠,這是時代的特色。

  在八十年代之前,許多學校都有自己的校辦工廠,工廠屬于學校所有,里面的職工少部分是教工編制,另外大部分是集體編制。

  這種校辦工廠規模不大,通常也沒什么技術含量,許多都是和街道工廠差不多甚至還有不如。

  許多校辦工廠都是干的糊糊火柴盒,包裝肥皂這類低級的手工活,在統購統銷的時期,這樣的工廠生存還沒問題,可到了改革開放時期,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和私人企業的蓬勃興起,沒有絲毫競爭力的校辦工廠自然而然地就被時代淘汰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