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重歸黃金年代 > 第三十三章 落幕前的輝煌
  按照分配,除去成本和所有人提成部分,宋援朝每個衣架能獲得的收入達到了一毛五左右。

  雖然這個利潤的比例相比最初降低了不少,可要知道現在的出貨量卻是最初的好幾倍,從整體來說,宋援朝所賺取的利潤總額依舊大幅上升。

  僅僅幾天時間,300卷套管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這300卷套管給宋援朝帶來了將近4500元的利潤,這個數額在如今這個年代是極為驚人的,幾乎等于普通工人家庭五年左右的總收入。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萬元戶還是一個讓人無比羨慕的名詞,現在才是1979年初,宋援朝已經是一個接近半萬元戶的存在了。

  看生意不錯,宋援朝算了下時間就給江東亮打了電話,這一次他直接追加了下一批套管的數量,從上次300卷一下子就達到了800卷,并且很爽快地在送貨之后就把前300卷的貨款給江東亮結算,然后告訴他繼續等待下一批補貨。

  短短不到一周,套管就賣出去1100卷,雖然只收回300卷的貨款,但這對于江東亮來說已經非常滿足了,對于之后的合作江東亮充滿信心,看來讓他發愁的這批套管問題總算順利解決。

  這一天下班后,宋援朝和李大琪直接去了防空洞那邊,到了那邊所有人都在等著他們兩人,神色中更帶著無比的期盼。

  核對完賬,宋援朝在大家的期盼中爽快地分了錢。所有人按制作數量和銷售數額來計算,多的能拿到200出頭,少的也有100多。

  這筆錢到手,大家的臉上全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些一開始還抱有懷疑的人和之前張斌他們一樣徹底放了心。

  “大家這些天辛苦了,明天還有800卷套管送到,鐵絲的采購我也安排好了,張斌、王建軍還有顧杰,你們三個各帶一個人去把鐵絲盡快拉回來,記得拿票,驗一下質量,如果生銹厲害的就不要拉,明白么?”

  “放心吧援朝,這事保證辦妥。”張斌笑容滿面,拍著胸口保證。

  再安排了下今天的活,宋援朝和李大琪就先離開了,等宋援朝他們一走,張斌幾個也各自點了個人急沖沖地出門拉鐵絲去了。

  到了校辦工廠,正好是上班的時間。

  穿著工裝的宋援朝和李大琪在門口簽到,徑直就去了車間。

  車間里已經開始忙碌,這些日子校辦工廠的任務不輕,隨著全國經濟的復蘇,各工廠企業都在如火如荼地恢復生產,校辦工廠雖然只是生產勞保用品的小廠,但在這種大勢下同樣獲得了不少訂單。

  “援朝!”

  “師傅,您來了。”在車間,正在做例行開工前準備的宋援朝聽到有人喊,回頭一看見是馬廠長急忙笑呵呵地小跑過去。

  “走,去我辦公室坐會。”馬廠長看了一眼車間情況神色中微有滿意,對宋援朝道。

  宋援朝應了一聲,跟著馬廠長出了車間去了辦公室,進了辦公室后宋援朝連忙提水倒茶,忙活完后遞了支煙。

  “這幾天上班還習慣么?”馬廠長點起煙抽了口和藹地問道。

  “蠻不錯的,廠里的氣氛很好,同志們也很照顧我,謝謝師傅關心。”宋援朝謙虛地說道。

  馬廠長點點頭:“你剛來,現在最要緊的是學習,多看、多聽、多學。把前后所有流程都走一遍,摸清楚各個環節的情況……。”

  馬廠長抽著煙喝著茶,指點著自己這個徒弟。

  幾天接觸,馬廠長對宋援朝這個徒弟非常滿意,聰明、機靈、好學,更重要的是尊敬自己。

  馬廠長說著,宋援朝在一旁聽著,還掏出一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記著,時不時點點頭,表現出一副虛心學習的模樣。

  好一會兒,意猶未盡的馬廠長這才停下,笑著詢問宋援朝對于廠里的情況有沒有自己的看法,后續的工作又打算怎么展開。

  對此,宋援朝按照馬廠長之前說的那些內容講了講,大致方向依舊是馬廠長的,可在細節方面講了些自己的“理解”。

  聽完后,馬廠長心里更是高興,對宋援朝的態度又多了些和藹。

  “援朝啊,你人年輕,有沖勁,更有文化,和普通工人不同。在工作中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和考慮就直接和我提,大家都是為了工作,沒什么不能說的嘛。”

  “明白了師傅,不過我剛來許多方面還要學校,到時候還得多麻煩您多帶帶我。”宋援朝笑著回答,但對于馬廠長所提出讓他表達自己看法什么的,宋援朝是一句未提。

  雖然馬廠長是自己師傅,可他還是廠長,是領導。

  領導說的話要是當真了那你就是大傻子,往往領導說這些只不過是喜歡表現廚自己的民主、大度和對下級晚輩的關照愛護,宋援朝可不是什么愣頭青,當然明白這里面的道理。

  說完話,看看時間也不早了,宋援朝就回了車間,這時車間里同志們已經開始忙碌地工作了。

  校辦工廠這些日子的活可不少,任務也重,比如說現在廠里做的這一批工裝是滬鋼五廠下的訂單,足足有2000多件,需要在兩周的時間里交貨。

  大家全都在忙活著,為了交貨期趕著任務,看上去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

  可宋援朝心里很清楚,現在校辦工廠的火紅只是一個假象,僅僅一年的時間,二中的校辦工廠就由興旺走向衰敗,最終消失在歷史之中。

  在前世的時候,許多學校的校辦工廠都是如此,二中自然也不例外。

  宋援朝前世回到滬海,雖然沒再去二中,但不代表他不知道二中的情況。

  二中的校辦工廠雖然規模比普通校辦工廠大些,技術上也比其他僅僅靠手工糊火柴盒做紙盒的校辦工廠強些,但因為體制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在1978年恢復生產后僅僅渡過了短短不到2年的火紅時期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落幕。

  1981年春節過后,這家成立了20多年的校辦工廠因為產品結構落后、銷售渠道不暢、設備老化等各種原因失去競爭力,從而再沒有了生產任務,苦苦熬了幾個月后最終以關門告終。

  至于那時候工廠里上班的人是如何安排的,宋援朝并不清楚,但他知道這家校辦工廠的廠房后來是出租給了別人,再往后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二中重建,這里全部被拆掉,徹底成為了歷史。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