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重歸黃金年代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重用
  一個扁圓的鐵盒,看起來有些像是雪花膏,上面印著精美的圖案。

  “京都念慈庵!”

  還沒等林宇航介紹,朱技術員頓時驚訝的就喊出了聲。

  “你認識?”林宇航一愣,有些意外地看向朱技術員。

  “認識……。”朱技術員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點點頭:“廠長,這個產品其實是我們燕京的老品牌,我搞了半輩子中成藥技術方面的工作,當然認識了。”

  “這是我們燕京的老品牌?”林宇航很是驚訝,他從小在燕京長大,可從來就沒見過這玩意,而且這東西是從友誼商店買來的,怎么成就了燕京的老品牌了呢?當即林宇航拿起細看,翻過盒子看后面的廠家標注,可當他見到后面印刷的是香江出產的時候更是疑惑了。

  “這個東西我沒見過,可名字似乎也好像聽說過。”李主任若有所思道,可想了想又想不起來在什么地方聽說過了。至于老呂和沈副廠長卻是一頭霧水,他們別說見了,聽都沒聽說過,就連技術科的穆科長也是如此。

  “你們聽說過中醫葉天士么?”見眾人向自己投來詢問的目光,朱技術員開口問道。

  “葉天士?是不是清朝時候那位大名鼎鼎的神醫?你說的葉天士不會就是他吧?”話音剛落,幾人異口同聲道。

  “對!就是他!”朱技術員點頭道:“話說康熙年間,有個叫楊謹的縣令,楊謹父親在他年幼時早早去世,是他母親辛辛苦苦拉扯著長大的,楊謹很是孝順,考中進士后當了官,把母親從老家接來贍養,可沒想他母親因為常年勞作身體不好,得了肺弱咳嗽的病,這個病大伙也知道,換現在叫支氣管炎,每天咳嗽根本止不住,尤其是晚上咳的睡覺都沒辦法踏實。”

  “楊謹可是個大孝子,看著母親每天被肺病折磨的樣子心里很是難過,到處為母親求醫,后來經人指點找到了當時的名醫葉天士,葉天士看在他對母至孝的份上給了他一個蜜煉川貝枇杷膏的方子,楊謹就用這個方子治好了母親的病。”

  “楊謹的母親最后活了84歲去世,老人家臨終時交代兒子用這個方子造福世人,讓更多的老人健康長壽。母親去世后,楊謹出錢開了一家中藥鋪,專門做蜜煉川貝枇杷膏,同時又親自畫了一張孝親圖,用這張圖來做枇杷膏的牌子。而這個中藥鋪就叫念慈庵,以紀念他的母親。”

  說著,朱技術員指著鐵盒上的圖案道,眾人仔細看這個圖,的確這個圖描繪的是一個男子端著藥伺候一個老婦人的畫面,里面的人物形象都是清朝時候的,怪不得這張圖叫孝親圖。

  “念慈庵成立后,因為獨家的蜜煉川貝枇杷膏效果顯著,名氣很快就打出來了。后來楊氏的后人從外地遷到燕京,在燕京重新設店,又把原先的店名前加上了京都兩個字,從此以后念慈庵就成了京都念慈庵。”

  “再后來呢?”林宇航追問。

  “四十年前戰爭爆發,京都念慈庵就搬去了香江,后人在香江重建總廠,所以這家百年的老字號就從燕京轉移到了香江。”

  說到這,朱技術員長嘆了一聲:“其實在燕京的老店雖然當年放棄了,可原址還是在的。”

  “原址是哪里?”林宇航好奇地問。

  沒想到朱技術員居然伸手指了指自己腳下,苦笑道:“其實它原址就是我們三廠,沒想到吧?最早的京都念慈庵實際上就是三廠的前身,五十年代初時候,當年的老鋪子被改制成了一家小型中藥廠,六十年代初期擴大生產又改成了三廠現在的名字,關于這段往事我還是進廠后在廠檔案室在一份舊檔案上看見的。”

  “居然有這樣的事?”林宇航大驚,連忙詢問這個老檔案在哪里。朱技術員告訴林宇航應該還在廠辦檔案室,當即林宇航讓朱技術員馬上去找來看看,朱技術員一口答應,起身出門直接就去了檔案室。

  “沒想到我們三廠居然還有這個來歷,以前只知道一廠、二廠的來頭大,可沒想我們三廠的前身也名氣不小啊!”沈副廠長感慨道,京都念慈庵在解放前就搬遷到了香江,解放后初期在燕京的老鋪子就沒了,如果不是朱技術員當初看過那份檔案,再加上對這個品牌有所了解的話,大家還不知道呢。

  眾人同樣也是感慨,也或許就是歷史的原因吧。就像一廠二廠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老字號,可后來因為考慮到老字號的名字屬于舊名,繼續沿用這個老字號不先進,而且還有脫離群眾的嫌疑,所以這才改為一廠和二廠。

  三廠也是如此,作為三廠前身的京都念慈庵早就搬遷了,當初以老鋪子的前身為基礎,自然而然就改了名字,再后來又變成了三廠。繞了一圈,林宇航才發現自己在友誼商店特意找到的產品居然是自己廠子最初的產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驚喜。

  朱技術員很快就從檔案室回來了,他手里拿著一個牛皮文件袋,里面裝著的就是三廠的老檔案。

  林宇航接過打開一看,里面正是一些三廠的老資料,其中還有著最早京都念慈庵舊廠和老鋪的文件,其中有一張發黃的廣告紙,上面的圖案和林宇航從友誼商店買來的鐵盒上圖案一模一樣,正是那張孝親圖。

  眾人相互傳閱,都不由得嘖嘖贊嘆,這時候林宇航似乎想起了什么,問朱技術員。

  “老朱,既然三廠的前身就是這家老店,那么三廠的枇杷膏是當年的老配方么?”

  “這個……算是,卻也不是……。”朱技術員回答道。

  “這話怎么說?”林宇航問。

  朱技術員解釋道:“京都念慈庵的枇杷膏很有名,而且藥效極好,配方是葉天士提供的獨門配方,從它名字就能聽得出來,叫蜜煉川貝枇杷膏。”

  “蜜煉川貝枇杷膏,其中主藥無非就是三種,蜂蜜、川貝和枇杷,另外還有其他的輔料。除了這些,字面上這個蜜煉還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蜂蜜的蜜,另一層就是密制的密。”

  “三味主藥中川貝和枇杷暫且不說,燕京所有中藥廠的枇杷膏基本都用了這兩種主藥,但是這蜜煉就不一樣了。首先它在枇杷膏的煉制過程中用的是蜂蜜,蜂蜜的價格大家都清楚,產量少價格高,現在八廠……不,我們公司生產的人參蜂皇漿其中一味主藥就是蜂皇漿,同時也會添加一部分的蜂蜜。”

  眾人點頭,朱技術員的話大家都能理解,蜂蜜這種原料從來源、價格和使用手段上遠超于普通的糖類,雖然在中藥成品上添加蜂蜜必然會使得藥效好上許多,可對于提升的藥效比例來說,用在大批量的生產上從當初的企業經營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解放后,整個國家百廢待興,由于中國當時醫藥水平的落后,國家急需要價格低廉并能夠治病的中成藥產品供廣大人民,而且這些產品不僅能讓普通老百姓都能買得起,同時也可以工業化大批量地進行生產。

  假如那時候依舊使用老配方的話,那么不僅生產成本會大幅度上升,同時也會導致產量的限制和成品的銷售價格無法下降。在權和利弊之下,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對于枇杷膏的生產從原料上進行調整,從而用葡萄糖、麥芽糖或者其他果糖類取代原本的蜂蜜使用。

  這樣做雖說藥效沒有之前的好,可治病卻是沒問題的,而且成本和銷售價格大幅度下降,也適用于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需求。

  “那么,當年的老配方還在么?”林宇航急問。

  朱技術員搖搖頭:“老配方是京都念慈庵祖傳的,當年之所以搬遷到香江就是不想配方流失,后來搬遷走后老鋪子這邊的生產就停了,一些老人也跟著陸陸續續一起去了香江,就算留下來的這么多年過去早就離世了,所以這個配方并沒有留下來。”

  “可惜了……。”林宇航心里嘆了一聲,如果老配方還在的話多好啊。不過他也只是隨口一問,雖然他擔任中藥廠的廠長時間不長,可他也清楚一些老配方都是人家壓箱底的玩意,換在以前就是傳子不傳女的命根子,這樣的傳宗立業的配方怎么可能輕而易舉的給外人知道?

  正當林宇航有些惋惜的時候,朱技術員突然說道:“廠長,您是打算用現在的原料改做枇杷糖吧?”

  “對!我是有這個想法。”林宇航點點頭,指著鐵盒子裝著的枇杷糖道:“枇杷膏的銷售面太過局限,一般來說只能在醫院和藥房進行銷售,擺在商店里賣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對這類產品相關部門也是有限制的。”

  “你們來看!”林宇航把鐵盒子打開,從里面拿起一顆小小的包裝好的枇杷糖:“如果做成糖的話就不一樣了,這就不是藥品,而且這樣一來它不僅可以用普通產品的銷售方式進行銷售,同時也有一定的潤喉清肺藥效。”

  “現在市面上的潤喉糖大家應該清楚,一般都是薄荷潤喉糖,這種糖吃起來藥味太大,再加上薄荷雖然能對咽喉有一種清涼的感覺,可實際上對嗓子并沒什么好處,相比之下川貝枇杷糖的藥效更顯著。”

  “此外,糖果這玩意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藥,可喜歡吃糖果。所以我琢磨著能不能復制這樣的產品,用我們現有的設備和原料來制作這種糖果?”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