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文學網 >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303章 統一度量衡
  離開相親大會的會場后,慶忌、孫武與范蠡又來到集市上。

  三人都心有余季!

  春秋時期,民間的風氣還是頗為開放的。

  遇上心儀的男子,少女也能鼓起勇氣,大膽的表白,以求共結連理,成百年好合。

  但,慶忌可是沒想到吳國的少女,也是這般敢于去追求自己的愛情。

  忽然,跟街熘子一般的慶忌三人,見到集市的一處布莊那里,有吵鬧的聲音響起。

  不少好事的行人更是紛紛靠攏上去,想看一看熱鬧。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慶忌三人也跟著擠了進去。

  “店家,你要某說多少次?你這度的尺寸不對!”

  “如何不對?我這可是標準的尺寸!你休要胡攪難纏!”

  “敢不敢另外找一個度過來,一試究竟?”

  “我如何不敢?”

  “好!你且等著!”

  過了沒多久,那個跟店家起爭執的中年人,去另一家布莊取來另一個度(類似尺子),跟著拿起自己買下的那一張布匹量了起來。

  中年人立馬勃然色變!

  “你看!店家,你標的明明是一丈二尺的布,為何在我找來的這度下,是為一丈一尺三寸?”

  中年人憤憤不平的道:“你這分明是在欺詐!弄虛作假!”

  “啊,這……”

  店家一時間被懟得說不出話來。

  在古代,計量長短用的器具稱為度。

  長度單位的名稱,產生很早,上古時都是以人身體的某個部分或某種動作為命名依據的,例如寸、遲、尺、丈、尋、常、仞等都是。

  在這些名稱中,尺是長度的基本單位。一尺的長度與一手的長相近,容易識別。

  所以古時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識也等的說法。

  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實用單位,并且單獨構成一個系統。

  仞與尺的比例關系,一向沒有明確的定數,說一仞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認為是八尺。

  中年人旋即拿起自己手中的度與布匹,向著附近圍觀的黎庶高高的舉起來,隨后朗聲道:“二三子,請二三子評評理!”

  “某在他這家布莊買的布匹,卻是偷換尺寸,豈非愚弄顧客?”

  “若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今日此事絕不能善了!”

  圍觀的黎庶亦是義憤填膺。

  “奸商!”

  “雖只是少了七寸,然我吳人,焉能吃這等啞巴虧?”

  “告官!不可私了!”

  店家見到這群情激奮的一幕,也是被嚇了一跳。

  “二三子且稍安勿躁!”

  店家連忙讓在場的圍觀者都暫時冷靜下來。

  隨后,店家又朝著那個中年人作揖道:“客人,在下敢以信譽擔保,誠信經營,童叟無欺。”

  “若這布匹果真少了尺寸,在下愿原價賠償,并將這布匹贈予足下,如何?”

  “事實就擺在眼前,你怎敢抵賴?”

  “非也。”

  店家冷靜的道:“客人不妨將此布匹,再予本布莊的度,是否一丈二尺,或缺尺少寸,一看便知。”

  “哼!某看你能變出什么名堂!”

  中年人很是不忿。

  隨后,中年人就將手中的布匹,遞到店家的手中,店家又命小廝拿來自己的度,再次丈量。

  “一丈二尺!無誤!”

  “這……不可能!”

  中年人抬眼一看,見到度上邊顯示的尺寸,頓時瞪大眼睛,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

  “店家,你這度有問題!”

  “足下休要饒舌,攪弄是非!”

  店家冷哼了一聲,說道:“分明是你拿來的度有問題,怎敢上門尋釁滋事?”

  “絕無可能!”

  中年人咬牙切齒的道:“某平日里購置的布匹不少,自己察覺出汝布莊的布匹尺寸有問題,這才上門求證。”

  “你怎可憑空污人清白?說某上門尋釁滋事?”

  這一下,讓在場的圍觀者,都有些發懵。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到底孰是孰非?

  中年人又與店家爭論起來,喋喋不休的。

  這一時間根本無法分辨,到底是誰的度出了問題!

  這時,站在一側旁觀許久的孫武,摸了摸自己的胡須,嘴角上揚,不自覺的露出一抹恍然大悟的笑意。

  “二位,可否聽我一言?”

  孫武擠開人群,來到中年人與店家的面前作揖道。

  二人見到孫武一表人才,氣度不凡的模樣,也都十分信服。

  “閣下有話,但可直言。”

  中年人回禮道。

  “聽足下的口音,是吳人?”

  “正是!”

  中年人驕傲的挺起胸膛。

  孫武又將目光放在店家的身上,問道:“店家,你是齊人?”

  “在下正是齊國人。”

  店家也能聽得出孫武的口音,跟自己一樣,是齊人,而且極有可能是臨淄附近的國人!

  “那便不足為奇矣。”

  孫武釋然一笑,說道:“我久居吳地,也曾買過不少的布匹。”

  “從中發現,吳地的度,與齊地的度,有所不同,齊地之度標準略短,而吳地之度標準略長。”

  “店家,你這度一定是從齊地帶來的吧?”

  “這……”

  店家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的這個度,的確是從齊國帶來的,是齊國最標準的度,但是在吳國根本不好使!

  知道自己這邊出問題后,店家也不胡攪蠻纏,而是將那一布匹賠付給那個中年人,并聲稱日后自己的布莊全部使用吳國的度。

  這一場鬧劇,才得以解決!

  經過這件事情后,慶忌也意識到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少伯、長卿,我吳國而今大興商賈之業,吸引天下列國之商賈入吳。”

  “然,若布匹缺尺少寸,若酒水缺溢少掬,若肉類缺斤短兩。度量衡不統一,恐民間糾紛不斷,虧損不一也。”

  慶忌語重心長的道。

  “主上欲統一度量衡?”

  范蠡疑惑的問道。

  “正是。”

  慶忌的心里已經有這個打算。

  就跟天下列國的官方語言,并不統一一樣。

  大家都能聽得懂,但是十分的拗口。

  各國的文字、度量衡也都有所不同。

  但既然對方是在吳國行商,就必須要入鄉隨俗,按照吳國的度量衡來做生意。

  即便是在之前的吳國,各個地方的度量衡未必是統一的。

  因為各地封君邑守的存在,大家為了占一點小便宜,未嘗不會將自己的度量衡做一些改變。

  弄虛作假!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